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95926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周语上》云: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服”即“服侍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

A.周王B.诸侯王C.卿大夫D.士

2.春秋时期,有人强调“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这一说法体现了

A.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B.阴阳消长的辩证思想

C.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D.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

3.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工律》规定:

“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该措施

A.阻碍了经济发展B.促进手工产品规范统一

C.动摇了农本观念D.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4.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

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

时期

郡县数

西汉

西晋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1县

5郡57县

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8县

6郡58县

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建安、晋安2郡14县

福州等5州28县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政治重心不断东移

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D.郡县制度逐渐完善

5.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

这些措施

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B.反映了唐初摇役赋税繁重

C.阻碍了均田制度的实施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资治通鉴·唐纪》: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制度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

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7.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

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收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

”此材料说明宋代

A.土地契约制度己比较完善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

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8.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

这折射出

A.商品经济的繁荣B.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C.市民阶层的扩大D.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

9.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武汉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06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1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1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5年

A.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10.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两极化趋向。

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歧异的矛盾格局,孕育和催生了1924年至1927年的国民革命。

这里说的“两极化趋势”指的是

A.军阔割据混战和文化异彩纷呈B.政治不断民主和经济发展迅速

C.国家实力强大与对外交往扩大D.民众权利扩大和社会生活进步

11.下表为中央苏区对商人按资本额划分等级、征收商业所得税的税率表。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资本额

1931年12月后税率(%)

1932年7月后税率(%)

101

6

200

2

6

400

2.5

7

1000

3.5

9

5000

6.5

12

10000

8

13

100000

18.5

23

A.中共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城市转移B.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日益艰难

C.国民党加强对中央苏区的围剿D.中央苏区经济政策一度“左”倾

12.民国时期广东开平匪患不断。

1922年12月众匪抢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

海外华侨闻讯后纷纷在侨居国请人设计碉楼蓝图,带回家乡建造,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如图所示)。

可见,碉楼是中国近代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出现这种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度的影晌B.抗击侵略的需要C.外来文化的渗透D.安全防卫的考虑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情况一览表

党派代表

区域代表

军队代表

团体代表

特别邀请人士

正式代表

142人

102人

60人

206人

75

候补代表

23人

14人

11人

29人

以上代表情况,反映这次会议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筹备会议B.制宪与立法会议

C.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D.代行中央政府职权

14.1964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中,认同托拉斯是“按照经济原则实行科学的高效率的集中统一领导,免除工业管理机关化和官僚主义、分散主义流弊”的一种好的组织管理形式。

这表明我国当时

A.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B.纠正了党内“左”倾错误

C.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试图用经济手段管理工业

15.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于雅典宪法的改造。

他的第一步改革是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部族。

这一改革的最重要结果是

A.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B.消除了自由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

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D.摧毁了旧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

16.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

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B.限制原告的权利

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D.维护被告的利益

17.“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

A.宣扬因行称义B.传播人文主义C.创立新教教派D.否定教皇权威

18.1760年,除伦敦外,只有布里斯托尔的人口在5万以上。

1841年,伦敦人口差不多有224万,是80年前的3倍;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9个,5万以上的有24个。

这表明英国

A.完成了工业化进程B.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C.城乡结构明显改变D.人口总量迅速增长

19.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

“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B.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

C.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D.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

20.19世纪中叶,美国发起了女性选举权运动,之后半个多世纪女权运动席卷世界各国,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到冲击B.一战推动女性杜会地位的提高

C.女权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D.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

21.20世纪20年代,苏联将右图中斜线所示地区的8个石油产地和3个煤炭产地交由日本企业经营开采。

这反映当时苏联

A.缺少基本的工业技术基础B.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依赖外资来建设能源工业D.利用新政策开发边疆地区

22.1936年法国作家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书中有一个苏联大学生在回答他关于外语学习问题时说,“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但现在我们无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

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

”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的民族自豪感B.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

C.减少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依赖D.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

23.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写道: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法国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

移民的涌入

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B.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

C.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

24.隔着历史遥远的距离,赋予古典元素新的时代意义,作品单纯而有力,构图严谨,正是启蒙运动对理性要求的新美学精神。

体现此风格的作品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6分,共52分。

25.(24分)近代以来的中国一直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后,时人在一篇名为《整顿丝茶策》的文章中指出:

“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成书于1894年的《盛世危言》5卷本包括57篇文章,部分篇目分别如下:

《税则》《国债》《商战》《商务》《铁路》《电报》《邮政上》《邮政下》《银行上》《银行下》《铸银》《开矿》《纺织》《技艺》《农功》《垦荒》《治河》。

材料三(现代)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充善。

虽然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这时市场的引入仅仅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补充而已。

1985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推进和目标的转换。

之后,中国启动了大规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中国经济改革转入到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转型初步完成。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摘编自翟商《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

(1)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2分)

(2)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点。

(12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漫长的中国科举史上,曾经存在过南北地域之争。

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都是从西北起家,重用关陇集团和北方士人。

据统计,唐代357名宰相的地域分布,生于北方的宰相有326名,占91.3%,而属于南方的宰相仅有31名,占8.7%,南北差别十分悬殊。

北宋以后,北方地区因为经历较多的战乱,环境相对不够安定,北方士人在科举中的优势逐渐丧失,科举及第的比重出现了南北易置的转折。

也由此引发了朝中大臣关于科举取才举额分配的南北地域之争。

代表观点一个是从陕州夏县入仕朝中的大臣司马光的分路取人说,一个是从江西庐陵应举入朝的参知政事欧阳修的凭才取人说。

明朝前期,南方士人在科场中仍占压倒优势。

为改变进士的地区分布过于不均衡的状况,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江西籍的大学士杨士奇向仁宗提出了南北分卷,按不同比例录取的设想。

此后明朝正式形成南北卷制度。

清代统治者为了统合南北差异,以均衡各地的科名数额来达到政治势力的合理分配,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对乡、会试中额的地区划分越来越细。

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废去南北卷制度,代之以分省取中办法,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

从此,由科举中的南北地域之争而出现的南北卷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一般各地士人不再计较南与北大区城的配额问题,改为关注本省籍士子的会试中试数额问题,巳很少南北地域之争的观念了。

——选编自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

结合材料及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取士中的地域之争”选取一个角度,提出一个论题,展开简要的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4年7月14日,苏联驻美大使葛罗米柯向莫洛托夫递交了一份关于苏美关系的报告。

这份报告对战后苏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对战后苏美两国进行经济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葛罗米柯认为,战后苏美两国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都能够继续保持合作。

两国在经济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苏联在一定的时期内需要向美国购买设备来恢复经济,而战后美国需要苏联的市场,美国工业的发展也需要从苏联进口一些原料。

苏美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将会为两国在战后的合作关系提供牢固的基础。

葛罗米柯还认为,战后,苏联能够从美国获取大量贷款。

……为了从美国获取大量的经济贷款,1945年l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正式向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提出向苏联提供贷款的要求,货贷款总金额为60亿美元,用于购买机器制造产品和工业设备。

材料二为了建立健全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罗斯福政府支持把苏联纳入战后新的世界经济体系。

……美国财政部在制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时候,考虑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迫切需要,并建议国会批准拔给苏联数十亿美元的重建资金。

他们把对外经济援助看做是战后实现美国政治目的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材料三国驻苏联代办凯南于1945年夏提交给国会的备忘录中指出,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来说,美国都没有在战后继续向苏联提供经济援助的理由。

凯南担心苏联利用美国的经济援助来加速自己军事工业的发展,对美国构成成胁,“就像德国和日本一样”。

凯南的这种观点得到了部分议员和军方的支持。

……1947年12月1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再次决定:

“美国的安全需要立即、无限期地停止向苏联及其附庸国出口美国的短缺物资和有助于增强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

——以上材料均摘自崔海智《战后苏美经济合作尝试的失败》

(1)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8分)

(2)与材料一、二比,材料三所示的美国对美苏关系的基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8分)

 

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2分)

l.A2.B3.B4.A5.D6.C7.A8.B9.A10.A1l.D12.D

13.C14.C15.D16.A17.D18.C19.B20.B2l.D22.B23.D24.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24分)

(1)变化:

逐渐融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

中国经济逐渐半殖民地化);引入西方工业文明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6分)

原因:

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6分)

(2)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1985年以后,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以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以来,经济转型初步完成,并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8分)

特点:

从目标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过程看,具有渐进性与阶段性;从手段看,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并行。

(4分,任意两要点即可)

26.(12分)评分要求:

(1)所选角度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某一个局部问题,论点要明确合理。

(2分)

(2)论据准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8分)

(3)有归纳、总结。

(2分)

论题示例:

(1)南北地域之争促进了我国科举制的不断完善

(2)地域人才优势的此消彼长是政治经济重心转移的必然结果

(3)“分区定倾取中”较之“凭才取中”更具有积极意义

(4)“凭才取中”较之“分区定额取中”更能体现考试公平

……

参考答案:

论题:

南北地域之争促进了我国科举制的不断完善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重心都在北方,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也占绝对优势;到了宋朝,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科举及第的比重出现了南北易置的转折,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明清时期,随着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明朝推行南北分卷制度,清朝实行分省取中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南北地域之争。

从南北地域之争问题的产生到解决.体现出统治者从单一注重考试公平到兼顾地区公平的选拔策略,促使了我国古代科举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

27.(16分)

(1)关系:

盟友:

合作。

(2分)

原因: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美苏两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有合作的可能和必要;二战后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6分)

(2)变化:

由合作到遏制(或:

由盟友到对手)。

(4分)

影响:

冷战开始,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对立。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