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46.74KB ,
资源ID:1647249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4724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

1、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湖 北 大 学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设 计)题 目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以湖北大学为例 姓 名 张 梦 学 号 2010221111210035 专业年级 心理学2010级 指导教师 陈建新 职 称 讲师 2014年 4月 27 日 绪论(1)1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1)1.1 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1)1.1.1 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1)1.1.2 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1)1.1.3 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2)1.2 前人研究的缺陷(2)1.3 本研究的目的与假设(2)2 研究方法(2)2.1 被试(2)2.2 研究

2、工具 (3)2.2.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3)2.2.2 应付方式问卷(3)2.2.3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3)2.3 研究程序 (3)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5)3.1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5)3.2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6)3.3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研究(6)3.4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之间的中介效应(7)4 讨论(7)4.1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的讨论(7)4.2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与回归研究的讨论(7)4.

3、3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的讨论(8)4.4 本研究的缺陷及未来研究的方向(8)结论(9)参考文献(10)附录(12)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以湖北大学为例摘 要本研究选取湖北大学245名学生为被试,通过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付方式问卷以及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示:(1)大学生应对方式除了退避因子外在专业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生活满意度在专业上差异也不显著。(2)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中的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学习压力因子有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在

4、自责、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上有显著的负相关。(3)生活事件的受惩罚因子和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因子能够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4)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在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满意度 应对方式 生活事件 中介效应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Life Events,Coping Styles and Life Satisfactionchoose the Hubei University for exampleAbstractTo explore the relat

5、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Life Events, Coping Styl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245 students in Hubei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to be investigated by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 ,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

6、s: 1. Life Satisfaction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major. And there was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major of Coping Style, except the Retreat factor. 2. Life Satisfaction and Life Events of College student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the Loss, healthy and adaptation, and lea

7、rnning stress factors. On the other hand, Coping style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self-blame, retreat and rationalization factors.3. There are some factors can predict Life Satisfaction well ,such as punished of Life Events, self-blame and fantasy of Copin

8、g Style. 4. The remorse factor of Coping Style makes the partial intermediary effect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and Life Events.【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coping style life events intermediary effect绪论作为衡量主观幸福的重要认知指标,生活满意度是个体按照自己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或一定时间内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总体认知评估,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上对个体的生活质量所做的

9、整体认识和评价,是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1。生活满意度可分为领域生活满意度和整体生活满意度。领域生活满意度指个体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活领域,如家庭、学校、环境等的具体评价;整体生活满意度指个体在领域判断之上对其整体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2。长期以来,关于生活满意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人口学变量。诸如收入、婚姻状况和环境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成人和老年医学样本生活满意度研究。其研究手段也多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而实证性研究并不多见。近年来,在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生活满意度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有重要影响。对于青少年而言,学校的生活满意度很容易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其中大学生的情况又

10、与中小学生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大学生所拥有的更高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生活满意度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体现在对其生活目标的定位和行为追求的取向影响上。生活中负性事件的发生及对事件不同的应对方式都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现有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的描述上,而针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则相对集中在应对方式、抑郁、焦虑、自尊和人格特质等内部因素的相关分析上,考虑多因素间可能产生的中介作用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刘贤臣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问卷以及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行探讨,了解目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的特征及其相关

11、影响因素,试探讨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尝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提出若干建议。1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1.1 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1.1.1 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结果多不一致,有的研究者在它们之间获得了较高的负相关,也有学者认为生活事件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效应很低。张俊杰等在研究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时,采用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量表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了结论:1.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存在显著负相关;2.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中只有健康适应因子对生活满

12、意度的回归显著,能够解释7.4%因变量的变异3。张俊杰等人认为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和生活满意度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研究者在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开始寻找中介因素,加入中介变量研究得出了相关成果。在刘启刚,李飞的研究中4,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他们发现对大学生影响程度最高的生活事件主要来自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他们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作为中介变量建立了生活事件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路径模型,探讨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从而加深了对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1.1.2 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关于应对方式对生活满

13、意度影响的研究结论相对比较统一。研究者多认为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极高的相关,且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都有显著地回归效应。孙莹等5针对中学生的研究认为应对方式是影响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效应都很显著.蒋燕宾等则在研究中发现,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时,积极应对均呈现对应的正相关,消极对应则产生负相关6。罗伟等则通过分析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路径模型,得到了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他们发现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率达到44%,并且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由生活事件造成的影响生活事件起到了缓和调控的作用7。1.1.3 与其他因

14、素的相关研究在生活满意度的其他相关研究中,多分为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和内部影响因素研究。外部因素研究中多涉及到人口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如性别、城乡、家庭教养方式等。张杰等通过研究重点分析了城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情况,并发现农村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城市学生8。同样的结论也出现在程红的研究中,另外,她还发现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得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城乡、不同家庭经济水平和高校类别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01)9。蒋佩则在研究中发现汉族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回族学生;而性别和年级对汉族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对回族学生有显著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回汉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10。内部影响因素研

15、究多涉及到自尊、人格特质等因素。关于自尊的研究中,刘伯兴分析发现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自尊呈显著的正相关( r= 0.388,P 0.01),自尊和解决问题对学校生活满意度起正向预测作用,他得出结论认为大学生的自尊能通过应对方式对学校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11。孙莹等人的研究结果同样出了相似的结论,她们认为高自尊对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起到了保护作用5。而相关的国外研究主要是由社会学家进行, 主要关注人口学变量, 如收入、婚姻状况和环境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众多跨文化研究中充分揭示了社会文化背景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在不同的地区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同时国家的社会体制同样是大学生生活

16、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12。1.2 前人研究的缺陷通过查阅文献,研究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对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集中在中小学生青少年,以及对特殊人群如高龄老人和流动儿童等的研究。(2)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中介研究较少,多集中在自尊、自我认知、环境因素等方面。(3)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生活满意度的人口学变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性别、年龄、籍贯所在地上,对于专业性质上的差异研究相对较少。1.3 本研究的目的与假设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希望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本研究假设如下:(1)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

17、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上有不同程度相关。(3)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上有不同程度相关。(4)应对方式在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2 研究方法2.1 被试对湖北大学的不同年级、生源地、性别和专业的学生共300人进行施测。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280份,回收率93.33%,剔除无效废卷,得到有效问卷245份,总有效率81.66%。被试情况见下表2.1:表2.1有效被试情况 变量 类别 人数 百分比(%)性别 男 105 42.9 女 140 57.1年级 大一 35 14.3 大二 35 14.3大三 70

18、 28.6大四 105 42.9籍贯 农村 91 37.1 城镇 154 62.9专业 文科 161 65.7 理科 84 34.32.2 研究工具2.2.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由刘贤臣编制,其中包括27个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事件,可归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它事件共6个因子。该表统计指标包括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量两部分,时间发生时心理感受分5级评定,完成该表需要约5分钟。由于该量表较全面地反映了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应激事件,适用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因此已经用于多项研究,内部一致

19、性系数为0.85,重测信度为0.69。2.2.1 应付方式问卷不同个体在面临同样的应激事件时,由于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结果会迥然各异,这是因为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心理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共62个条目,包含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6个因子分量表,该量表适用于评估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应付行为,有助于为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该问卷的信度范围为0.63-0.72。2.2.1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该量表是由张兴贵和何立国于2004年编制而成,以Huebner1994年编制的青少年多维生活满意度量表为基础。量表中包括36个条目,主要反

20、映与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关的内容,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1-0.87之间,重测信度为0.67-0.82,。该量表包括6个因子分量表:友谊、家庭、学业、自由、学校和环境。采用七点评分法,即“完全符合”记7分,“符合”记6分,“有点符合”记5分,“说不定”记4分,“有点不符合”记3分,“不符合”记2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其中,第3、4、9、10条目为反向计分题,所有36个条目之和为该量表总分。2.3 研究程序采用集体施测和个别施测的方式。由研究者和清楚实验目的、步骤的同学担任主试,到学校班级教室、图书馆和寝室发放问卷,统一在30分钟后回收。2.3 数据处理本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

21、进行处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等。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3 结果与分析3.1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统计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表3.1.1中可见大学生的生活负性事件事件多为人际关系、受惩罚和学习压力发面,且相对与其他事件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负性情绪。而在应对方式上,由表3.1.2可知大学生多采用并倾向于解决问题,将事件合理化的积极地应对方式。而在文理专业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可知,除了退避因子以外,自责、求助等其他因子在专业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在表3.1.3中,大学生生

22、活满意度在文理科专业上的差异同样不显著。表3.1.1 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基本情况(MSD) 维度 应激量 频度 人际关系因子 10.774.22 166 学习压力因子 10.783.00 127 受惩罚因子 11.344.69 171 丧失因子 5.432.38 80 健康适应因子 7.372.21 101 其他 7.233.04 106表3.1.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及不同专业的差异(MSD) 维度 总分 理科 文科 t值 解决问题 23.495.32 23.185.38 23.635.40 -0.281 自 责 12.518.41 9.366.48 13.968.90 -1.598 求

23、 助 13.495.03 13.555.39 13.464.98 0.057 幻 想 15.096.50 12.365.77 16.336.55 -1.768 退 避 17.066.44 13.096.02 18.885.88 -2.534* 合理化 18.035.65 16.366.07 18.795.41 -1.079注:*p0.05;*p0.01;*p0.001,下同表3.1.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专业差异(MSD) 总分 理科 文科 t值 生活满意度 144.0626.39 153. 4519.51 139.7828.329 1.6613.2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24、对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分别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见表3.2.1可知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中的学习压力因子、丧失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有显著正相关。而在表3.2.2中与应对方式中的自责、退避和合理化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表3.2.1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 人际关系因子 学习压力因子 受惩罚因子 丧失因子 健康适应因子 其他 生活满意度 -0.032 0.397* 0.278 0.385* 0.389* 0.234表3.2.2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 解决问题 自 责 求 助 幻 想 退 避 合理化 生活满意度 0.332 -0.796* 0.119

25、 -0.327 -0.615* -0.660*3.3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由表3.2.1和3.2.2可知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的不同维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现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具体探讨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预测。分析结果得出,当以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为预测变量时,生活事件中的受惩罚因子和应对方式的自责与幻想因子能进入回归方程,且显著性极高。由此说明受惩罚因子、自责与幻想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较高的预测作用。其中受惩罚因子与自责起到了反向的预测作用,而幻想起到了正向的预测作用。表3.3.1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R2 F

26、 B Beta t 受惩罚因子 0.395 21.575 -3.120 -6.290 -4.645* 自 责 0.634 57.150 -2.500 -0.796 -7.560* 幻 想 0.804 69.791 2.546 0.627 5.280*3.4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线性回归对应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首先,由上表可知,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中唯有受惩罚因子可以进入回归方程。在将受惩罚因子确定为自变量的基础上,将应对方式的6分因子作为中介变量继续分析,得出自责和幻想两个因子的得出的检验系数显著。最后将两个因子分别与受惩罚因子进行第三步检验,其中自责最终结果

27、有极高的显著性,为部分中介效应;而幻想因子的最后检验结果为不显著,再次进行soble检验后,t=1.068p,结果依旧不显著,因此不起到中介作用。表3.4.1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之间的中介效应 步骤 影响路径 中介效应检验 中介效应大小与比值 中介形式 由受惩罚因子至自责 0.300(47.7) 部分中介 第一步 Y=-0.629x SE =0.672,t=-4.645* 第二步 M=0.466x SE =0.243,t=3.029* 第三步 Y=-0.329x SE=0.526,t=-3.103* -0.643m SE=0.333,t=-6.064*4讨论4.1 大学生

28、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的讨论由表3.1.3可知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不同专业的学生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实验预期相悖。同时大学生应对方式在不同专业间只有退避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研究期望存在差异。原本研究预期考虑到文理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到文理科学生对负性事件的应对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文理科生的生活满意度。现在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与应对方式大部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可能是在施测过程中存在不严谨的环节,同时被试的数目有明显的不平衡,文理科学生数目不一致可能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而在应对方式的得分中,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要明显高于消极

29、应对方式的得分,这与刘伯兴11在研究中所得结论正相反。考虑到现在随着网络多媒体的高速发展,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更趋向于展示自己,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尤其是即将步入社会、壮志筹谋的大学生,会更加主动,这可能是实验结果有所不同的原因。4.2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与回归研究的讨论张俊杰等人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中发现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回归分析表明,健康适应因子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回归效应3。孙莹等5也在针对中学生的研究中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效应都很显著。从表3.2.1和表3.2.2中可以看出,本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学习压力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均与生活满意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