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7249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docx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

 

湖北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以湖北大学为例

姓名张梦学号2010221111210035

专业年级心理学2010级

指导教师陈建新职称讲师

 

2014年4月27日

绪论……………………………………………………………………………………………………

(1)

1国内外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1)

1.1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1)

1.1.1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

(1)

1.1.2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1)

1.1.3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

(2)

1.2前人研究的缺陷………………………………………………………………………………

(2)

1.3本研究的目的与假设…………………………………………………………………………

(2)

2研究方法………………………………………………………………………………………………

(2)

2.1被试……………………………………………………………………………………………

(2)

2.2研究工具……………………………………………………………………………………(3)

2.2.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3)

2.2.2应付方式问卷…………………………………………………………………………(3)

2.2.3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3)

2.3研究程序……………………………………………………………………………………(3)

2.4数据处理……………………………………………………………………………………(5)

3结果分析………………………………………………………………………………………………(5)

3.1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5)

3.2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6)

3.3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回归研究……………………………………(6)

3.4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之间的中介效应…………………………(7)

4讨论……………………………………………………………………………………………………(7)

4.1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的讨论……………………………(7)

4.2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与回归研究的讨论……………………(7)

4.3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的讨论……………………………(8)

4.4本研究的缺陷及未来研究的方向……………………………………………………………(8)

结论………………………………………………………………………………………………………(9)

参考文献…………………………………………………………………………………………………(10)

附录………………………………………………………………………………………………………(12)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以湖北大学为例

摘要

本研究选取湖北大学245名学生为被试,通过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付方式问卷以及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示:

(1)大学生应对方式除了退避因子外在专业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生活满意度在专业上差异也不显著。

(2)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中的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学习压力因子有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在自责、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上有显著的负相关。

(3)生活事件的受惩罚因子和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因子能够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

(4)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在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生活事件中介效应

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CollegeStudents’LifeEvents,CopingStylesandLifeSatisfaction

——choosetheHubeiUniversityforexample

Abstract

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CollegeStudents’LifeEvents,CopingStylesandLifeSatisfaction,245studentsinHubeiUniversitywereselectedtobeinvestigatedbyAdolescentSelf-RatingLifeEventsCheckList(ASLEC),CopingStyleQuestionnaireandAdolescentLifeSatisfactionScale.Theresultsareasfollows:

1.LifeSatisfactionhavesignificantdifferenceonmajor.AndtherewasalsonosignificantdifferenceonmajorofCopingStyle,excepttheRetreatfactor.2.LifeSatisfactionandLifeEventsofCollegestudenthavea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intheLoss,healthyandadaptation,andlearnningstressfactors.Ontheotherhand,CopingstyleshaveasignificantnegativecorrelationwithLifeSatisfactionintheself-blame,retreatandrationalizationfactors.3.TherearesomefactorscanpredictLifeSatisfactionwell,suchaspunishedofLifeEvents,self-blameandfantasyofCopingStyle.4.TheremorsefactorofCopingStylemakesthepartialintermediaryeffectbetweenLifeSatisfactionandLifeEvents.

【Keywords】collegestudentslifesatisfactioncopingstylelifeeventsintermediaryeffect

 

绪论

作为衡量主观幸福的重要认知指标,生活满意度是个体按照自己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或一定时间内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总体认知评估,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上对个体的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认识和评价,是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1]。

生活满意度可分为领域生活满意度和整体生活满意度。

领域生活满意度指个体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活领域,如家庭、学校、环境等的具体评价;整体生活满意度指个体在领域判断之上对其整体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2]。

长期以来,关于生活满意度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人口学变量。

诸如收入、婚姻状况和环境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成人和老年医学样本生活满意度研究。

其研究手段也多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而实证性研究并不多见。

近年来,在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生活满意度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有重要影响。

对于青少年而言,学校的生活满意度很容易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其中大学生的情况又与中小学生的情况有所不同。

由于大学生所拥有的更高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生活满意度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体现在对其生活目标的定位和行为追求的取向影响上。

生活中负性事件的发生及对事件不同的应对方式都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现有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的描述上,而针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则相对集中在应对方式、抑郁、焦虑、自尊和人格特质等内部因素的相关分析上,考虑多因素间可能产生的中介作用的研究较少。

有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刘贤臣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问卷以及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行探讨,了解目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的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试探讨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尝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1国内外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1.1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1.1.1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

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结果多不一致,有的研究者在它们之间获得了较高的负相关,也有学者认为生活事件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效应很低。

张俊杰等在研究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时,采用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量表大学生进行调查。

得出了结论:

1.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存在显著负相关;2.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活事件中只有健康适应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显著,能够解释7.4%因变量的变异[3]。

张俊杰等人认为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和生活满意度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研究者在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开始寻找中介因素,加入中介变量研究得出了相关成果。

在刘启刚,李飞的研究中[4],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他们发现对大学生影响程度最高的生活事件主要来自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

他们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作为中介变量建立了生活事件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路径模型,探讨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从而加深了对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1.1.2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关于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研究结论相对比较统一。

研究者多认为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极高的相关,且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都有显著地回归效应。

孙莹等[5]针对中学生的研究认为应对方式是影响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效应都很显著.蒋燕宾等则在研究中发现,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时,积极应对均呈现对应的正相关,消极对应则产生负相关[6]。

罗伟等则通过分析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路径模型,得到了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他们发现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率达到44%,并且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由生活事件造成的影响生活事件起到了缓和调控的作用[7]。

1.1.3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

在生活满意度的其他相关研究中,多分为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和内部影响因素研究。

外部因素研究中多涉及到人口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如性别、城乡、家庭教养方式等。

张杰等通过研究重点分析了城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情况,并发现农村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城市学生[8]。

同样的结论也出现在程红的研究中,另外,她还发现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得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城乡、不同家庭经济水平和高校类别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01)[9]。

蒋佩则在研究中发现汉族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回族学生;而性别和年级对汉族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对回族学生有显著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回汉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10]。

内部影响因素研究多涉及到自尊、人格特质等因素。

关于自尊的研究中,刘伯兴分析发现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自尊呈显著的正相关(r=0.388,P<0.01),自尊和解决问题对学校生活满意度起正向预测作用,他得出结论认为大学生的自尊能通过应对方式对学校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11]。

孙莹等人的研究结果同样出了相似的结论,她们认为高自尊对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起到了保护作用[5]。

而相关的国外研究主要是由社会学家进行,主要关注人口学变量,如收入、婚姻状况和环境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众多跨文化研究中充分揭示了社会文化背景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

在不同的地区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同时国家的社会体制同样是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12]。

1.2前人研究的缺陷

通过查阅文献,研究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对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集中在中小学生青少年,以及对特殊人群如高龄老人和流动儿童等的研究。

(2)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中介研究较少,多集中在自尊、自我认知、环境因素等方面。

(3)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生活满意度的人口学变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性别、年龄、籍贯所在地上,对于专业性质上的差异研究相对较少。

1.3本研究的目的与假设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希望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本研究假设如下:

(1)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2)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上有不同程度相关。

(3)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上有不同程度相关。

(4)应对方式在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对湖北大学的不同年级、生源地、性别和专业的学生共300人进行施测。

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280份,回收率93.33%,剔除无效废卷,得到有效问卷245份,总有效率81.66%。

被试情况见下表2.1:

表2.1有效被试情况

变量类别人数百分比(%)

性别男10542.9

女14057.1

年级大一3514.3

大二3514.3

大三7028.6

大四10542.9

籍贯农村9137.1

城镇15462.9

专业文科16165.7

理科8434.3

2.2研究工具

2.2.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由刘贤臣编制,其中包括27个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事件,可归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它事件共6个因子。

该表统计指标包括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量两部分,时间发生时心理感受分5级评定,完成该表需要约5分钟。

由于该量表较全面地反映了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应激事件,适用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因此已经用于多项研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重测信度为0.69。

2.2.1应付方式问卷

不同个体在面临同样的应激事件时,由于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结果会迥然各异,这是因为应对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心理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共62个条目,包含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6个因子分量表,该量表适用于评估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应付行为,有助于为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该问卷的信度范围为0.63-0.72。

2.2.1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该量表是由张兴贵和何立国于2004年编制而成,以Huebner1994年编制的青少年多维生活满意度量表为基础。

量表中包括36个条目,主要反映与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关的内容,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1-0.87之间,重测信度为0.67-0.82,。

该量表包括6个因子分量表:

友谊、家庭、学业、自由、学校和环境。

采用七点评分法,即“完全符合”记7分,“符合”记6分,“有点符合”记5分,“说不定”记4分,“有点不符合”记3分,“不符合”记2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

其中,第3、4、9、10条目为反向计分题,所有36个条目之和为该量表总分。

2.3研究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和个别施测的方式。

由研究者和清楚实验目的、步骤的同学担任主试,到学校班级教室、图书馆和寝室发放问卷,统一在30分钟后回收。

2.3数据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等。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

统计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其中表3.1.1中可见大学生的生活负性事件事件多为人际关系、受惩罚和学习压力发面,且相对与其他事件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负性情绪。

而在应对方式上,由表3.1.2可知大学生多采用并倾向于解决问题,将事件合理化的积极地应对方式。

而在文理专业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可知,除了退避因子以外,自责、求助等其他因子在专业上的差异并不显著。

在表3.1.3中,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文理科专业上的差异同样不显著。

表3.1.1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基本情况(M±SD)

维度应激量频度

人际关系因子10.77±4.22166

学习压力因子10.78±3.00127

受惩罚因子11.34±4.69171

丧失因子5.43±2.3880

健康适应因子7.37±2.21101

其他7.23±3.04106

表3.1.2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及不同专业的差异(M±SD)

维度总分理科文科t值

解决问题23.49±5.3223.18±5.3823.63±5.40-0.281

自责12.51±8.419.36±6.4813.96±8.90-1.598

求助13.49±5.0313.55±5.3913.46±4.980.057

幻想15.09±6.5012.36±5.7716.33±6.55-1.768

退避17.06±6.4413.09±6.0218.88±5.88-2.534*

合理化18.03±5.6516.36±6.0718.79±5.41-1.079

注:

*p<0.05;**p<0.01;***p<0.001,下同

表3.1.2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专业差异(M±SD)

总分理科文科t值

生活满意度144.06±26.39153.45±19.51139.78±28.3291.661

3.2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对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分别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见表3.2.1可知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中的学习压力因子、丧失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有显著正相关。

而在表3.2.2中与应对方式中的自责、退避和合理化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

表3.2.1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

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

生活满意度-0.0320.397*0.2780.385*0.389*0.234

表3.2.2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相关分析

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生活满意度0.332-0.796**0.119-0.327-0.615**-0.660**

3.3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由表3.2.1和3.2.2可知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的不同维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现通过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具体探讨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预测。

分析结果得出,当以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为预测变量时,生活事件中的受惩罚因子和应对方式的自责与幻想因子能进入回归方程,且显著性极高。

由此说明受惩罚因子、自责与幻想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较高的预测作用。

其中受惩罚因子与自责起到了反向的预测作用,而幻想起到了正向的预测作用。

表3.3.1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R2FBBetat

受惩罚因子0.39521.575-3.120-6.290-4.645***

自责0.63457.150-2.500-0.796-7.560***

幻想0.80469.7912.5460.6275.280***

3.4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之间的中介效应

采用线性回归对应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首先,由上表可知,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中唯有受惩罚因子可以进入回归方程。

在将受惩罚因子确定为自变量的基础上,将应对方式的6分因子作为中介变量继续分析,得出自责和幻想两个因子的得出的检验系数显著。

最后将两个因子分别与受惩罚因子进行第三步检验,其中自责最终结果有极高的显著性,为部分中介效应;而幻想因子的最后检验结果为不显著,再次进行soble检验后,t=1.068

 

表3.4.1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学校生活满意度与生活事件之间的中介效应

步骤影响路径中介效应检验中介效应大小与比值中介形式

由受惩罚因子至自责0.300(47.7)部分中介

第一步Y=-0.629xSE=0.672,t=-4.645***

第二步M=0.466xSE=0.243,t=3.029**

第三步Y=-0.329xSE=0.526,t=-3.103**

-0.643mSE=0.333,t=-6.064***

4讨论

4.1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的讨论

由表3.1.3可知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不同专业的学生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实验预期相悖。

同时大学生应对方式在不同专业间只有退避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

这与研究期望存在差异。

原本研究预期考虑到文理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到文理科学生对负性事件的应对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文理科生的生活满意度。

现在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与应对方式大部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可能是在施测过程中存在不严谨的环节,同时被试的数目有明显的不平衡,文理科学生数目不一致可能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

而在应对方式的得分中,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要明显高于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这与刘伯兴[11]在研究中所得结论正相反。

考虑到现在随着网络多媒体的高速发展,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更趋向于展示自己,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尤其是即将步入社会、壮志筹谋的大学生,会更加主动,这可能是实验结果有所不同的原因。

4.2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与回归研究的讨论

张俊杰等人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中发现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回归分析表明,健康适应因子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回归效应[3]。

孙莹等[5]也在针对中学生的研究中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效应都很显著。

从表3.2.1和表3.2.2中可以看出,本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学习压力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均与生活满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