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1 ,大小:77.01KB ,
资源ID:1651113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5111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docx

1、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第六章 溶解现象6.1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溶解特点、悬浊液和乳浊液的概念认识溶解的现象,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知道溶解过程常伴随放热、吸热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学习观察、记录现象,分析实验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进对化学学科的情感,从物质溶解特点出发,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溶液的基本特征,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水溶液与水性质的不同。2、难点:物质的溶解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引入课题提出问题:1

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2、请根据布置的家庭小实验来谈一谈“物质在分散于水的过程中有哪些现象?” 回答问题。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着手,从家庭小实验着手引入新课,可调动学生的兴趣,也符合认知规律。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物质的溶解过程教师演示 实验1、实验2观察、思考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通过实验、课件创设情景,学生探究、讨论、分析得出两个概念,同时总结出溶液的基本特征。由实验(课件)学生分析讨论结论,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学生较易理解。提出问题:1、哪些物质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这此物质有什么共同性质?2、泥土、食用油分散到水中能形成均匀、透

3、明、稳定的体系吗?这两种物质性质上有何共性?3、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晶体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4、怎样理解均匀、稳定?看课件(溶解过程)、讨论、回答。小结总结学生回答,引出物质的溶解及溶液概念;能形成溶液的条件。知识拓展(乳化作用)展示课件,分析乳化作用的过程。看课件,阅读书本内容,了解乳化作用的原理。知识巩固总结本节内容完成习题。要求分析原因,讲明理由。通过配套练习,掌握本堂知识要点。展示课件(本节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课本P156思考题1;练习与实践1、2、3、4。第二课时学习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引入课题提出问题:1、生物的溶解、溶液概念?溶液的基本特征?2、水中溶解了其它物质后,水

4、的性质是否要发生改变呢?思考、回答问题。由复习旧知着手,并提出新的问题,使知识体系具有连续性。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导电性变化启示:1、在严寒冬季,水结冰而盐水不结冰。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3、电解水时,水中要添加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思考。通过联想与启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展示课件,介绍P153实验1、实验2的操作步骤。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归纳能力。提出问题:1、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吗?2、 物质溶解于水,水的导电性会发生变化吗?回答问题。小结总结学生回答,得出溶解过程中导电性、能量的变化。巩固知

5、识总结本节内容完成习题。要求分析原因,讲明理由。通过配套练习,掌握本堂知识要点。展示课件(本节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课本P156思考题2;练习与实践5、6。板书设计:课时一第61物质的溶解一、 物质在水中的分解1、蔗糖、食盐、食用油、泥土在水中的分散:蔗糖食盐食用油泥土溶解性能溶能溶不溶不溶分散微粒蔗糖分子钠离子、氯离子小液滴(多分子聚合体)固体小颗粒(多分子聚合体)基本特征均一、稳定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2、 物质的溶解:一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3、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4、可溶性的固体、液体、气体分散到水中均能形成溶液;不

6、溶性的固体分散到水中形成悬浊液;不溶性的液体分散到水中振荡后形成乳浊液。5、物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物质溶解时要放出热量,如:氢氧化钠;有的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如硝酸铵。课时二二、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 物质溶解于水中时,水的性质要发生改变: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水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2、 某些物质溶解于水中时,水的导电性会发生改变。例如:食盐水能导电,而水则不能导电。原因:食盐水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金属导体能导电是金属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教学课题 6.2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一课时)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课引导学生从量

7、的方面去认识溶液的组成,是溶液知识的深化,帮助学生加深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化学计算能力,将溶液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掌握溶剂、溶质、溶液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判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的溶液质量关系,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情意目标感受溶液组成的判定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生活中离不开溶液教学重点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溶质、溶剂的判断教学难点溶液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计算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溶液的组成 溶液 食盐水 稀盐酸 稀硫酸 碘酒 75%的酒精溶液 澄清石灰水1、溶质:固体、液体、气体 溶剂:水、酒精、汽油

8、2、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3、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 (设问)你知道下列溶液分别是由哪些物质混合而成?食盐水、糖水、稀硫酸、稀盐酸、碘酒、酒精溶液、汽水、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 溶质 溶剂氯化钠(固) 水氯化氢(气) 水硫酸(液) 水碘(固) 酒精酒精 水氢氧化钙(固) 水将少量的生石灰放入水中,形成溶液的溶质是 ,溶剂是 。一定量的铁粉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形成溶液的溶质是 ,溶剂是 。一定量的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形成溶液的溶质是 ,溶剂是 。引导学生分析:溶质可以是哪些状态?常见的溶剂有哪些?引导学生正确区分溶质、溶剂 一般,固体

9、、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固体、气体是溶质,而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溶,一般量多的为溶剂,但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植物油分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可命名为:植物油的汽油溶液白磷分散在二硫化碳中形成的溶液,可命名为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一般水为溶剂,命名时就省略。(设问)10克氯化钠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克。 3克硝酸钾和2克氯化钠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的是 克。m溶质 + m溶剂 = m溶液(设问)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体积 200毫升。V溶液 V溶质 + V溶剂(计算)某食盐水的密度为1.04克/毫升,现取150毫升食盐水,则该溶液的质量为 克

10、。m溶液 = 溶液 V 溶液学生分析、交流在讨论中认识溶液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溶质和溶剂学生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将常见溶液的溶质、溶剂填入表格分析反应后形成溶液的组成学生先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加以引导举例分析学生试着给溶液命名:硫酸铜(的水)溶液氯化钠(的水)溶液酒精(的水)溶液碘的酒精溶液交流讨论教后记: 教学课题6.2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二课时)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课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认识溶液的组成,是溶液知识的深化,帮助学生加深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化学计算能力,将溶液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溶液稀释的计算。能

11、力目标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情意目标感受溶液组成的判定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生活中离不开溶液教学重点进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进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方法分析、交流、计算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一)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入固体氢氧化钠12.5g B、将溶液中溶剂水蒸发一半C、加入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蒸发掉50g水 E、加入5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二)溶液的配制: 引导学生计算

12、:1、将4克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6克水中,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100克食盐水中含有2克实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4、100毫升稀硫酸中(密度为1.28克/毫升)中含硫酸45克,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5、一杯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6、一定温度下,某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则200克该溶液中的溶质为 克。练习:1、将30g氯化钠溶于70g水中,制取氯化钠溶液,则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中含H2SO4

13、g,水 g;3、1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密度 1.14g/mL)的质量是 ,其中含溶质H2SO4 g,含溶剂水 g。4、现有 80g 质量分数为 10% 的硝酸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硝酸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 ,溶剂的质量为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硝酸钠,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加入硝酸钠 g;(5)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蒸发水 g;(6)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5%,则应加水 g;例:要配制50克5%

14、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 克,水 毫升。(1)计算(2)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等称量时:左物右码,并垫一张白纸(有腐蚀性的物质需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量取时:(选用略大于液体体积的量筒),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液体要沿着烧杯壁倒入(3)溶解:烧杯、玻璃棒配制500毫升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克/毫升),需氢氧化钠固体 克,水 毫升。用30克氯化钠能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 克,需水 毫升。实验与探究:填写书上的表格,认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讨论:溶液质量分数是表示 溶液的一种方法,其数学意义是 之比。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20%表示

15、的含义就是每 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 g氯化钠。学生计算教师分析思考:如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可能是什么原因?教后记: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溶解性的概念,理解影响溶解性的因素;(2) 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3)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与“稀”的关系。(4) 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5) 溶解度曲线的定义及其应用;(6) 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7) 了解结晶现象及常用的结晶方法。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的思考模式来领悟原理知识;(2)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注意对概念的理解,在给制和识别溶解度曲线中培养能力

16、。(3) 在认识到溶液有关知识后,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学习自然科学的一些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从平淡的溶液中得到丰富多彩的道理,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 树立从“量”的角度认识事物的观念,认识到事物“量”的重要性及定量思维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意义。(3) 用辨证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难点:1 影响溶解性的几个因素;饱和溶液的概念;2 溶解度的定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3 溶解度的基本计算;结晶方法的应用。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联系生活经验,填空:面粉在水中 溶解,食盐、糖在水中 溶解。(填“易”“不易”)衣服

17、上的油渍用水 洗去,而用汽油 洗去。(填“难”“容易”)溶解性的定义:阅读书P166第二节,填空: 的能力称为溶解性,它是该物质的 性质。(填“物理”“化学”)【活动探究】活动1: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分组做P166的活动与探究,后填空:实验1 该实验中所用溶剂 (填“相同”“不同”),溶质 ,根据溶解情况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2该实验中所用溶剂 (填“相同”“不同”),溶质 ,实验现象是食用油溶解于 中,不能溶解于 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3 该实验中现象:第一次加的硝酸钾 溶解(填“全部”“部分”),第二次加的硝酸钾 溶解,两次实验中不同点是 ,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应用:从生活中举例说明物

18、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 活动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看P167的活动与探究,填空:实验1的现象 ,实验2增加了 的量,现象是 ,实验3升高了 ,现象是 。这些实验说明: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 阅读P168第二节,填空:饱和溶液是指 不饱和溶液是指 思考:在上述定义中:为何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为何说“饱和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加另一种溶质还能溶解吗?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能否相互转化?怎样实现转化?(联系上面实验思考)怎样识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活动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与“稀”的关系:观看

19、演示实验:a 2克氯化钠与10毫升水混合b 0.1克氢氧化钙与10毫升水混合填空:现象:a 氯化钠 溶解;b 氢氧化钙 溶解(填“全部”“部分”)结论:a所得溶液是 ;b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浓”“稀”)。即溶液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稀 (填“有”“无”)必然联系)。但在同一溶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 (浓、稀)课堂小结:1溶解性是指 ,与 、 及 等因素有关。其中 被称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外部因素;而 和 被称为影响溶解性的内部因素。2饱和溶液是指 ,不饱和溶液是指 可通过改变 、 、 来实现相互转化。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多少,又可把溶液分为 和 。3判断1

20、 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2 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3 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4 一定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溶解硝酸钾。5 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反思与小结】第二课时【复习】溶解性是指 ,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有 饱和溶液是指 ,不饱和溶液是指 ,区别的方法是 ,转化可通过变 来实现。【活动探究】活动1:溶解度的概念阅读P168末二节,填空:溶解性只能笼统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为了定量地描述物质的溶解性的强弱,我们用 来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21、是指 ,该定义中强调出溶解度的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 。阅读P168表6-9,填空:由表中内容可知,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 (填“相同”“不同”),溶解度最小的物质是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的含义是 ,如果该温度下,溶剂量为50克,则最多可溶解氯化钠 克,配成饱和溶液 克;如果该温度下,某氯化钠饱和溶液272克,则含有溶剂 克,氯化钠 克。练习:判断下列说法对错: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硝酸钾溶液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

22、0克。在20时,100克饱和溶液中有氯化钠10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克。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即100克溶液中含有31.6克硝酸钾。20时,136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36克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20时,5克A放入50克水中溶解达到饱和,0时,5克B放入100克水中溶解达到了饱和,则A比B的溶解能力强。【拓展】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g101-100.01-10.01活动2:溶解度曲线:阅读P168末节,填空:由影响物质溶关解性的因素,你认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 ,溶解度曲线表示_变化而变化的关系。P169活动与探究:以P169表6-10

23、为依据,绘制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在书P169画)阅读P169末节,填空:利用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查出 ,比较 ,还可以看出不同物质随温度变化情况不同: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 ,如 ;少数固物质的溶解度体随温度升高 不明显,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练习:根据书P169图6-17,完成下列填空:图中温度对溶解度影响最大的物质是 ,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在0时,图中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克;80时140克硝酸钠溶于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0时,用100克水配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把溶液加热到7

24、0(不考虑水的蒸发),从溶液中可析出氢氧化钙约 克。【视野拓展】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阅读P170拓展视野,填空: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仅与 性质有关,还跟 和 有关。当温度不变,随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 ,随压强的减少,气体的溶解度 ;当压强不变,随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应用:生产汽水时,人们常 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强,使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 ,会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夏天来临,同学们又可以畅饮汽水了。在购买和贮存玻璃瓶汽水时,要注意如下问题:不要在阳光下曝晒;不要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课堂小结】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 ,该物

25、质在 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 时所溶解溶质的 。它主要随 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变化关系通常可以用 来表示。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 ,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反思与小结】、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计算依据: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例1:把50克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例2:已知氯化铵在20时的溶解度是37.2g,实验室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和水各多少克?例3:硝酸钠在10时

26、溶解度为80克,现有4克硝酸钠加入80克水中形成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饱和,还需加溶质多少或蒸发溶剂多少克?例4: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你能算出在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练习: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要把40克氯化钠配成饱和溶液,需要多少克水?已知某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40,求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时,136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若再加5g氯化钠,是多少?注意:溶液的组成是指在溶解度范围内溶质和溶剂的关系。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能有意义。WS/(

27、100+S)100% 饱和溶液取等号。 温度不变,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不管溶液的质量有多少,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为S/(100+S)。【活动探究】结晶:P170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填空:实验1:运用 法,能使溶解的氯化钠形成固体析出;实验2:运用 法,能使溶解的硝酸钾形成固体析出。结晶是指 ,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阅读P172第一、二两节,填空:常用的结晶方法有 ,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大的固态物质用 方法,原因是 。海水晒盐是用 方法得到食盐晶体。思考:如何从混有少量食盐的硝酸钾中提纯硝酸钾?【拓展】结晶的原理【课堂小结】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2人们通常把 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的

28、方法主要有 和 法。 法是适用于一切把可溶于水的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法则特别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 等。 3当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后,剩余的液体被称为 ,它通常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我国青海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食盐与纯碱,而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因此,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说明道理。【反思与小结】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 碱 盐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合物的分类。(2)知道pH值的范围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3)初步学会石蕊、酚酞、pH试纸的测试方法。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2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溶液酸碱性在生活中的意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溶液酸碱性的测试方法 教学难点:pH范围和溶液酸碱性关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主题的引入引言我们能用什么方法知道橙子是酸性物质?提问实验室的一些溶液,我们不能用嘴尝,那么应该用什么试剂来测试呢?学生回答:用嘴尝。学生回答:用石蕊、酚酞。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溶液的酸碱性和pH板书7.1溶液的酸碱性一、溶液的酸碱性和pH1.酸碱指示剂:1)石蕊、酚酞实验1:用石蕊测试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的酸碱性。实验步骤取3支试管,各加入10的盐酸溶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3ml,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板书 试液现象盐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