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7.45KB ,
资源ID:1662417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6241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诗经名句《诗经国风周南芣苡》doc.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诗经名句《诗经国风周南芣苡》doc.docx

1、诗经名句诗经国风周南芣苡doc诗经名句诗经国风周南芣苡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福以 ):植物名,即车前草,种子和全草入药。 薄言:发语词,无义。 有:取得。 掇(du多):拾取。 捋(lu啰):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袺(jié洁):用衣襟兜东西。 襭(xié协):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

2、兜东西。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赏析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

3、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

4、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

5、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福以 ):植物名,即车前草,种子和全草入药。 薄

6、言:发语词,无义。 有:取得。 掇(du多):拾取。 捋(lu啰):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袺(jié洁):用衣襟兜东西。 襭(xié协):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赏析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

7、,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8、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

9、,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10、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福以 ):植物名,即车前草,种子和全草入药。 薄言:发语词,无义。 有:取得。 掇(du多):拾取。 捋(lu啰):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袺(jié洁):用衣襟兜东西。 襭(xié协):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

11、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赏析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

12、。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

13、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14、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福以 ):植物名,即车前草,种子和全草入药。 薄言:发语词,无义。 有:取得。 掇(du多):拾取。 捋(lu啰):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袺(jié洁):用衣襟兜东西。 襭(xié协):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诗经·国风·周南

15、·芣苡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赏析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

16、,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

17、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

18、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福以 ):植物名,即车前草,种子和全草入药。 薄言:发语词,无义。 有:取得。 掇(du多):拾取。

19、捋(lu啰):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袺(jié洁):用衣襟兜东西。 襭(xié协):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赏析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

20、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诗经·国风·周南&mid

21、dot;芣苡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

22、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国风&mid

23、dot;周南·芣苡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福以 ):植物名,即车前草,种子和全草入药。 薄言:发语词,无义。 有:取得。 掇(du多):拾取。 捋(lu啰):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袺(jié洁):用衣襟兜东西。 襭(xié协):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诗经&

24、middot;国风·周南·芣苡赏析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

25、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

26、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经·国风·周南&mid

27、dot;芣苡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福以 ):植物名,即车前草,种子和全草入药。 薄言:发语词,无义。 有:取得。 掇(du多):拾取。 捋(lu啰):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袺(jié洁):用衣襟兜东西。 襭(xié协):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

28、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赏析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