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13 ,大小:135.50KB ,
资源ID:1683794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8379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辅导.ppt)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前辅导.ppt

1、成 人 高 考 专 升 本大 学语 文考前辅导,韩 旺 辰 教 授,同学们:晚上好!大学语文是成人高考专升本文史类考生的一门必考课。相比较起外语政治来说,本课程考试比较容易些,历年来相当多的考生都考出比较满意的成绩。是文史类三门考试中比较容易得高分的课程。只要同学们了解大学语文这门课的特点,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及该课程命题的特点,考出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应该没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1,“整部教材60篇课文,我没有时间都学。希望老师给画出重点课文,考核的重点来。”回答:大学语文60篇课文中带有*号的35篇为重点课文,25篇为非重点课文。一般来说,重点课文考核有深度,广度;非重点课文

2、考核限于识记层次。但是从近年来命题来看,非重点课文考核难度加大。因此,所有课文都需要熟读,都需要根据考试大纲要求掌握。,“大学语文有许多课文高中已经学过了。是不是就不用再学了?”回答:高中语文与大学语文教学要求,考核要求,角度不一样;考核的难度也不一样;高中学过的课文,大学仍然要按照大学的教学要求,考核要求好好学习;,“某位老师押题特别准,平时不用学习,只临时听这位老师的押题就可以了。回答:“押题准”只是辅导到位,符合成人高考辅导教学要求;没有任何一位辅导教师能够押准试题的。,“某位老师可以保证我考试通过。”回答: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考生考试得到满意的成绩。考试通过只有建立在自己扎扎实实刻苦学习

3、,真正掌握大学的应该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大学语文的命题,全国成人高考的所有命题都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全国一张卷。据我们所知:大学语文命题是由题库中随机抽取的。,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文言文阅读3道题,每题10分,共30分(其中一道题是从教材外选择的)现代文阅读3道题,每题10分,共30分(其中一道题是从教材外选择的)作文。50分。,教材,教育部对成人高考只公布考试大纲,没有指定的教材;只有推荐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考核的四大内容,1,考核考生是否认真阅读了教材。2,考核考生是否掌握

4、了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3,考核考生是否掌握了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4,作文。,一,考核考生是否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共60篇课文,议论文14篇,记叙文13篇,诗词25篇,小说6篇,话剧2篇。四部分内容所选的课文篇目,一篇一篇地阅读掌握,加强对课文内容及作家作品的识记与理解。注意:对作家作品的掌握;,对作家作品的掌握,1唐代诗人中,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A王维;B白居易;C柳宗元;D韩愈;标准答案:B;,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钱钟书论学问、围城 B茅盾香市、选择与安排C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 D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标准答案:C;,下列关于作家、

5、作品、文体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屠格涅夫门槛散文诗B莫泊桑麦琪的礼物短篇小说C钱钟书论学问议论文D茅盾香市记人散文标准答案:A;,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A.王实甫B董解元C马致远D关汉卿标准答案:A;,晚唐诗坛上,擅长写“无题”诗的诗人是()。A.杜牧B.贾岛C.李贺D.李商隐标准答案:D;,论毅力论学问论快乐的作者依次是()。A.梁启超、钱钟书、培根 B.梁实秋、梁启超、钱钟书C.梁启超、培根、钱钟书 D.培根、梁启超、梁实秋标准答案:C;(注意考虑的思路),下列同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A.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 B.闻一多、徐志摩、郁达夫C.郁达夫、郭沫若、徐志摩 D.徐志摩、闻一

6、多、梁实秋标准答案:A;注:新月派有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下列关于诗人徐志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徐志摩是新月社重要成员B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C徐志摩是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D飘逸清丽是徐志摩诗歌的一种风格标准答案:C;,下列作者、作品、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老舍断魂枪黄省三 B.沈从文箱子岩沙子龙C.曹禺日出潘月亭 D.巴金家周萍标准答案:C;,对阅读课文内容的考核,射箭“中石没镞”的细节出自()A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B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C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D侯方域马伶传标准答案:C;,王维山居秋瞑中的颔联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C竹喧归浣女,

7、莲动下渔舟。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标准答案:D;注: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就是律诗第二句;,论学问一文指出治学的目的是()A.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B.娱乐C.增长才识D.装饰标准答案:A,宝玉挨打中,说“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这句话的是()A.袭人B.林黛玉C.贾母D.王夫人标准答案:A,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发誓今生不再与母亲姜氏相见的直接原因是A姜氏偏爱小儿子共叔段B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封地C姜氏唆使共叔段扩大自己的管辖范围D姜氏与共叔段图谋里应外合用武力夺取君位标准答案:D;,“望洋兴叹”、“高枕无忧”、“移风易俗”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

8、、冯谖客孟尝君B冯谖客孟尝君、庄子秋水、报刘一丈书C报刘一丈书、谏逐客书、庄子秋水D庄子秋水、冯谖客孟尝君、谏逐客书标准答案:D;,“垂钓碧溪”、“襟袖红泪”、“乘舟梦日”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A桓温、伊尹、薛灵云 B吕尚、薛灵云、伊尹C薛灵云、桓温、吕尚 D伊尹、吕尚、桓温标准答案:B;,请考生自己判断,“贻笑大方”、“开柙出虎”、“信誓旦旦”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谏逐客书、诗经氓、季氏将伐颛臾B.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额臾、诗经氓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谏逐客书D诗经氓、谏逐客书、庄子秋水标准答案:?,关于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此文出自史记 B.刻画了冯谖机智豪爽、

9、深谋远虑的性格C.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D.成语“狡兔三窟”出自该文标准答案:A;,下列那首诗借用了“碧溪垂钓”这一典故()。A.李白行路难(其一)B.诗经氓C.杜甫蜀相D.陶渊明饮酒(其五)标准答案:A;,下列作品中表述错误的是五代十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谏逐客书是一篇书信体散文;马伶传是一篇人物传记;论毅力是一篇议论文;标准答案:B;,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李白的诗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C,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D,王维的山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标准答案:B;,“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脍”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A,孟光、季鹰

10、、伊尹 B,孟光、伊尹、季鹰C,伊尹、孟光、季鹰 D,季鹰、伊尹、孟光标准答案:B;,下列诗歌中,交替使用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手法的是A.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B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白居易杜陵叟标准答案:D;,文言文词语考试,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用法的有()。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标准答案:C;,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A.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度义而后动:考虑到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而皆自于人

11、欤:而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姜氏何厌之有:姜氏讨厌什么呢?D.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却宾客以业诸侯: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标准答案:C;,下列划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千金是很多的钱。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没有理由见面。标准答案:A;,下列句子中,“以”字可译作“由于”、“凭借”的是A尝为陇西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B王好战,请以战喻。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

12、首。标准答案:A;,下列句子中,不是意动用法的是A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C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D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标准答案:C;,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句式的是()A冀君实或见恕也。B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致天下怨谤也。标准答案:B;,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1,考试大纲是考生与命题教师的一座桥梁,沟通考生的学习与命题教师的命题;2,考试大纲是考生掌握大学语文知识的唯一依据;3,对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不能够有遗漏,都要认真掌握。4,考试大纲规定课

13、文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5,注意考试大纲对语文知识的要求;,张中丞传后叙考试大纲要求掌握1,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2,理解“后叙”的含义。了解本文写作背景。3,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叙事和议论并重、文章前半部分议论与后半部分记叙的有机结合。4,掌握本文前半部分为许远辩诬所采用的论证方法;5,掌握作者补叙南霁云事迹所采用的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6,体会韩愈散文慷慨激昂,充满激情的语言特点。7,理解并翻译下列几段文字:(1)自“守一城,捍天下”至“设淫辞而助之攻也”。(2)自“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至“公有言,云敢不死”。,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A:抒

14、情与叙事并重;B:议论与叙事并重C:议论与抒情并重;D:描写与抒情并重标准答案:B,下列对张中丞传后叙一文表述错误的是A韩愈写作本文是为了补足李翰张巡传的缺漏B文章前半部分以议论为主,驳斥了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C文章后半部分补叙了张巡、许远、雷万春保卫睢阳的轶事D全文叙事议论并重,议论饱含激情,叙事生动传神标准答案:C;,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序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

15、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21.这段文字表现了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答案:忠贞刚烈,嫉恶如仇。22.这段文字从哪三个方面来侧面烘托南霁云的形象?答案:以贺兰的卑劣行径反衬南霁云的凛然正气;以

16、“一座大惊”烘托南霁云举动的壮烈;以“船上人犹指以相语”说明南霁云事迹影响的深远。23.请找出这段文字中描写南霁云形象的两个典型细节。答案:拔刀断肢和抽矢射塔,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话,回答问题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嬴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A,这段话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答案:肯定张

17、巡许远守睢阳的历史功绩;B,找出肯定张巡,许远守睢阳功绩的句子。答案: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C,找出这段话中的构成对比的句子。答案:以千百-战百万;就尽之卒-日滋之师;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张巡许远守睢阳;D,这段描写的特点是什么?答案:行文充沛,充满激情,议论风发,义正辞严,震撼人心。,考试大纲: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作者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并划分层次。分析下片抒情曲折的特点,并划分层次。理解全词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重点句子:(1

18、)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重点同语:(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2)望故乡渺邈。(3)何事苦淹留。(4)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阅读柳永的八声甘州,然后回答2426小题。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24.请解释这首词中带点字的含义。当:对;是处:到处;渺邈:渺茫遥远 淹留:长期停留 25.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以铺叙的手法来描写景物的?从

19、中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答案:词人先总写暮秋傍晚的雨景,然后具体展示了雨后的景致,再写眼前所见具体景物,最后写江水默默东流。寄托着词人飘零无依、年华易逝的感伤。26.这首词的下片,作者的思绪是怎样起伏变化的?答案:作者的思绪由己及彼,又由彼及己;由现实到想象,又由想象到现实。,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标准答案:D,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A.爱情失意;B.羁旅行役之苦;C.故国之思;D.伤春惜时标准答案:B

20、,考试大纲:前赤壁赋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本文情感变化线索,据此划分段落,并概述每段大意。理解本文所反映的作者思想矛盾。分析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与抒情、说理的关系。由本文了解文赋具有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结构特征和骈散相间的语言特色。,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因听到洞箫的呜咽之声而引出的关于人生无常的观点,表现了作者A:悲观的人生态度;B: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理想C:寄情诗酒,放浪山水的人生追求;D:尽情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标准答案:A,苏轼前赤壁赋主要描写的景物是()A:清风、明月、江水;B:明月、山川、湖泊C:江水、孤舟、晚霞;D:小岛、孤舟、清风标准答案:A,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

21、后回答2426小题。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因何而起?答案:由乐转悲。是由箫声 引起。25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箫声的?答案:直接描述箫声的哀怨情调;写箫声细长悠远的余音;写萧声的感人效果。2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答案:比喻;,下列关于作家艺术风格方面的评论,错误的是A艾青的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沈从

22、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考试大纲:艾青:掌握语言自由多变的特点;标准答案:A;,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主要的写作目的是()A强调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B批评他植者违背种树规律C赞扬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 D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弊政考试大纲:掌握全篇主旨:把种树之道,移之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答案:D;,郭沫若的炉中煤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A.爱慕恋人之情 B.怀念家乡之情 C.思念儿女之情 D.眷念祖国之情考试大纲:理解本诗所抒发的爱国激情和献身精神。标准答案:D;,下列文章中,采取欲扬先抑手法的是

23、A,秋水B,李将军列传C,冯谖客孟尝君D,马伶传考试大纲:冯谖客孟尝君掌握本文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标准答案:C;,语文知识,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修辞手法:记叙的顺序;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反衬;诗词的比兴;描写人的五种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议论文,论点:论据:包括理论论据,事实论据;论证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类比,对比)立论,驳论;凡是运用理论论据的地方,其论证方法为演绎法;凡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地方,其论证方法为类比;,议论文,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 B

24、.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C.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 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演绎法标准答案:A;,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诬蔑新法种种谬论的驳论着眼点是()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标准答案:A;,庄子秋水篇中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 标准答案:A,修辞手法,要求掌握:比喻-比拟;对偶-排比;设问-反诘;反语,层递;呼告;借代;夸张;,下列句子中,同时使用比喻与夸张手法的是A,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遥望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标准答案:B;,下列

25、各句中,兼用了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是A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B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C文章是固体,言语是液体,思想是气体。我提倡多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思想。D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我只有一个渴望:飞!飞!标准答案:C;,“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A:夸张、比喻、用典;B:夸张、比喻、对偶C:对偶、比喻、拟人;D:用典、比喻、对偶标准答案:B,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标准答案:C,鲁迅

26、灯下漫笔中“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一句使用的修辞是()A.比喻B.夸张C.反语D.借代标准答案:C,“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三句交融运用了()A.夸张、排比、比喻B.比喻、拟人、排比C.借代、对偶、拟人 D.拟人、夸张、对偶.标准答案:B,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顺序;倒叙;插叙;,下列作品中,采用了倒叙方式的是()。A.麦琪的礼物 B.米龙老爹 C.苦恼 D.门槛标准答案:B;注:马伶传有倒叙;,下列作品中,采用了插叙方式的是A,香市B,箱子岩C,爱尔克的灯光D,背影标准答案:C;,象

27、征手法,下列作品中,通篇运用象征手法的是()A屠格涅夫门槛B冰心往事(一之十四)C鲁迅风波 D老舍断魂枪标准答案:A;,描写人的方法,要求掌握: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诗词的比兴,比,是比喻,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说明事理。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即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兴后来成为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即不仅仅指一般的“寄情于物”、“情景交融”,同时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也就是要在物的描写中寄寓现实社会的内容和深厚真挚的情感。,李商隐无题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联是()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8、。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标准答案:B;,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使用比兴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标准答案:B,侧面描写,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A类比显现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侧面烘托标准答案:D;,文言文阅读,阅读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

29、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21姜氏为什么要为共叔段请“制”?这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能体现出共叔段有扩张野心?答案:因为“制”是险要的城邑。“今京不度。”22庄公为什么不采纳祭仲的建议?这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

30、征?答案:纵其奸,养其恶。胸有城府,工于心计。23请说明这两段话中所用比喻的喻义。答案:以野草的滋长蔓延比喻共叔段势力的扩张,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1)这一语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标准答案:反诘、比喻(2)文中用来类比“人与万物”之关系的语句是()标准答案: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3)此段的论证方法有()标准答案:类比,对比;(4)这一语段基本

31、结论是标准答案: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现代文阅读,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

32、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30.“先儒”所谓的“治”和“乱”,在鲁迅看来是分别是怎样的时代?答案:“治”指暂时做稳

33、了奴隶的时代;“乱”指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31.这段文字表明当时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鲁迅认为的哪一时代?鲁迅说自己“也不了然”的用意是什么?答案: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鲁迅这是正话反说,运用反语,为的是引发读者深入地思考。32.“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答案: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二)阅读茅盾香市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题。“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没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