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29.76KB ,
资源ID:170315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0315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填空选择.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填空选择.docx

1、教育学填空选择教育学提纲一、选择题1.“无意识模仿”是( )的主要观点。A 神话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2. 下面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 A.有教无类 B.教学相长 C.长善救失 D.不陵节而施 3. 以传递文化为己任的是( )。A.社会文化 B.校园文化 C.学校文化 D.班级文化4.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历史继承性 B.受制性 C. 独立性 D. 阶级性5. 人通过自我意识、自我态度,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思想,主动、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认识和实践的特性,是(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6 .教师在教育中

2、应注意因材施教,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个体差异性 D.阶段性7. 中国在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 )。A.1978年教育目的 B.1982年教育目的 C.1993年教育目的 D.1999年教育目的8.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 )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是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A.问题意识 B.审美能力 C.动手能力 D.实践能力9. 基本普及小学教育是在( )年间。A.1979年1990年 B.1986年2000年 C.2000年以后 D.1979年以前10. 在人的

3、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 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11.( )的教师,对学校组织结构和制度文化 了解甚少,对职业角色要求和规范所知有限。A适应与过渡时期 B分化与定型时期 C突破与退守时期 D成熟与维持时期12.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居于首要和基础地位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13.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课程类型主要有学科课程、( )与综合课程。A 校本课程 B 选修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显性课程14.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是( )A.宏观性 B.基础性 C.特定性 D.高深性15. 教学是在一定( )的规范下,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共同组

4、成的一种教育活动。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教学目标16.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17. 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教师课程18. 教学是在一定( )的规范下,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教学目标19. 反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式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20“无意识模仿”是( )的主要观点。A

5、 神话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21. 狭义的教育专指(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亲子教育22. 以传递文化为己任的是( )。A.社会文化 B.校园文化 C.学校文化 D.班级文化23. 校园文化的核心为(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环境文化 D设施文化2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跳一跳摘桃子”的学习要求,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这个新的发展水平通常称为( ),它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这一理论。A. 关键期 B. 最近发展区 C. 远景目标 D. 教学目标25.由社会教化并通过个体内化而实现的是( )。A

6、.个体社会化 B.社会个体化 C.个体化 D.社会化26. 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为(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27.一个国家在培养什么样人问题上做出的最高层级的规定是( )。A国家教育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28. 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是教育目的的(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29. 教师对象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A示范校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30. 教师是课程理念的( )。A引导者 B促进者 C践行者 D同行者31.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居于首要和基础地位的是( )。A德育 B

7、智育 C体育 D美育32. 学科课程的优点表现为( )。A 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 B 注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C 注重逻辑系统 D 注重人人参与33. 在中国,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荀子 B. 孟子 C.孔子 D.韩非子34. 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为(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35.一个国家在培养什么样人问题上做出的最高层级的规定是( )。A国家教育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36. 教育目的具有鼓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既定方向发展这个功能是(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37. 爱岗敬业精神属于(

8、)范畴。A教师知识素养 B教师能力结构 C教师个人生活 D教师专业精神与专业伦理38. 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教师除了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学生观以外,还需要提高( ),保持良好工作状态。A交际能力 B情报能力 C心理健康水平 D科研能力39.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后,构建了三维一体的“立交桥”的目标,这一目标是指( )。A国家教育目标 B各级各类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40.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课程类型主要有国家课程、( )与地方课程。A 校本课程 B 选修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显性课程41.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9、 D巩固知识42. 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的思想,体现了教学中的 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43.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育、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实习作业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44. 在学习方法上介绍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顺序递进阶段的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夸美纽斯 C杜威 D昆体良 45.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来源于( )。 A 学记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 论演说家的教育 46. 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生理物质前提条件的影响因

10、素为(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47. 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为(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48.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 )。A循序渐进 B教育内容、方法 C教育组织形式 D关键期49. 教育目的在提法上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例如“发展人的理性”这样的表述,这放映出教育目的的主要特征是( )。A概括性与抽象性 B理想性与终结性 C社会性与历史性 D阶级性与民族性50. ( )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

11、育。A美育 B体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智育51. 教育目的具有鼓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既定方向发展这个功能是(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52.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做有效的研究者,也是( )的基本途径。A教师专业发展 B教师教学特色 C教师教育成效 D教师教育过程53. 下列属于隐形课程的是(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校园文化54.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55.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

12、法56. 历史上最早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 )。A. 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制57. 我国的“六三三制”是在( )里提出,其实质就是采用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学制系统。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58. 基本普及小学教育是在( )年间。A.1979年1990年 B.1986年2000年 C.2000年以后 D.1979年以前5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 )与行为方式。A道德水平 B精神状态 C 思想观念 D文化修养60. 一个国家在培养什么样人问题上做出的最高层级的规定是( )。A国家教育目的 B各级

13、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61. 人的片面发展的历史根源在于( )。A经济基础 B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C文化风俗 D教育质量62. 教师全面地了解教材体系,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达到懂、透、化的程度,这体现了教师的( )。A语言表达能力 B课程开发的能力 C了解学生的能力 D处理教材的能力63. 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树立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做科学的( )。A规划者 B 反思者 C研究者 D发展者64. 综合课程打破了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主张( )。A.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 B整合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整合教师与学生 D.整合课内与课外65. 赫

14、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形式阶段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可以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 )。A结论 B方法 C手段 D内容66. ( )里指出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这部文献因此而被称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和行动纲领。A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1986年义务教育法C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1995年的教育法67. 校园文化的核心为(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环境文化 D设施文化68.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历史继承性 B.受制性 C. 独立性 D. 阶级性69. 认为人的发展是外在力量塑造的结果,这种观点属(

15、 )。A.内发论 B.外铄论 C.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 自然展开说70. 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之一为教育可以促进个体( ) 的社会化。A. 思想意识 B.个体主体性 C.个体独特性 D.个体自我价值 71. 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属于教师的( )范畴。A.专业精神 B能力结构 C知识素养 D专业伦理72.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促使教师发展成为( )。A.能手型教师 B科研型教师 C骨干型教师 D专家型教师73. 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A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74.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课程类型主要有学科课程、( )与综合课程。A 校本课程 B 选修

16、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显性课程75.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与批改作业 D.检查与评定学业成绩76. 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制 77.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78. 倡导“泛智教育”的是( )。A 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 杜威 79. 教育思想散见于政治、哲学著作中,这是( )的特征。A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B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C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D教育学的分化阶段80.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

17、有的( )与行为方式。A道德水平 B精神状态 C 思想观念 D文化修养81. 以传递文化为己任的是( )。A.社会文化 B.校园文化 C.学校文化 D.班级文化82. 认为人的发展是外在力量塑造的结果,这种观点属( )。A.内发论 B.外铄论 C.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 自然展开说83.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 )。A循序渐进 B教育内容、方法 C教育组织形式 D关键期84. 我国教育目的实施的终极指向为( )。A快乐教育 B阳光教育 C情境教育 D素质教育85.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居于首要和基础地位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8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8、,这是指教师劳动的( )。A统一性 B连续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87. 爱岗敬业精神属于( )范畴。A教师知识素养 B教师能力结构 C教师个人生活 D教师专业精神与专业伦理88. 活动课程又称( ),它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A.分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国家课程 D.校本课程89.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是( )A.宏观性 B.基础性 C.特定性 D.高深性90. 教学是在一定( )的规范下,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教学目标91. 教师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19、 C.个体差异性 D.阶段性92.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是( )。A孔德 B涂尔干 C柏拉图 D马斯洛93. 以传递文化为己任的是( )。A.社会文化 B.校园文化 C.学校文化 D.班级文化94. 在西方,塑造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 A.卢梭、华生 B. 荀子、洛克 C. 洛克、华生 D. 弗洛伊德、格塞尔95. 在人的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 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96.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 )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是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A.问题意识

20、B.审美能力 C.动手能力 D.实践能力97. ( )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A政治和经济相结合 B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与学相结合 D课上与课下结 98. 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这是( )的观点。 A神话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99 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形式阶段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可以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 )。A结论 B方法 C手段 D内容100. 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是由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互补性101.( )的教师,对学校组织结构和制度文化 了解甚少,对职业角色要求和规范所知有限。A适应与过渡时期 B

21、分化与定型时期 C突破与退守时期 D成熟与维持时期102. 活动课程又称( ),它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A.分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国家课程 D.校本课程103. 综合课程打破了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主张( )。A.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 B整合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整合教师与学生 D.整合课内与课外104.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105.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形式阶段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可以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 )。A结论 B方法 C手段 D内容106.在西方

22、,塑造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 A.卢梭、华生 B. 荀子、洛克 C. 洛克、华生 D. 弗洛伊德 格塞尔 107.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 )与行为方式。A道德水平 B精神状态 C 思想观念 D文化修养108.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历史继承性 B.受制性 C. 独立性 D. 阶级性109. 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之一为教育可以促进个体( ) 的社会化。A. 思想意识 B.个体主体性 C.个体独特性 D.个体自我价值110.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是由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互补性111. 我国的“六

23、三三制”是在( )里提出,其实质就是采用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学制系统。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112.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后,构建了三维一体的“立交桥”的目标,这一目标是指( )。A国家教育目标 B各级各类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113.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是( )。A孔德 B涂尔干 C柏拉图 D马斯洛114. 下列属于隐形课程的是(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校园文化115.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树立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做科学的( )。A规划者 B 反思者 C研究者 D发展者116.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促使教师发展成为

24、( )。A.能手型教师 B科研型教师 C骨干型教师 D专家型教师117. 近代学校教育体系初步显现的时间为( )。A 18世纪中期 B18世纪晚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晚期118.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育、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实习作业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119.教学是在一定( )的规范下,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教学目标120.民主主义与教育、实验教育学纲要是( )重要代表著作。A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B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C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D

25、教育学的分化阶段 121. 以儿童为中心,是( )的教育主张。 A 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 杜威 123.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 )与行为方式。A道德水平 B精神状态 C 思想观念 D文化修养124.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历史继承性 B.受制性 C. 独立性 D. 阶级性125. 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为(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126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 )。A循序渐进 B教育内容、方法 C教育组织形式 D关键期127. 教育目的在提法上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例如“发展人

26、的理性”这样的表述,这放映出教育目的的主要特征是( )。确立教育目的时,要注意( )与超越性的统一。A世界性 B民族性 C功利性 D适应性129. ( )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A政治和经济相结合 B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与学相结合 D课上与课下结合130. 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A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131.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树立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做科学的( )。A规划者 B 反思者 C研究者 D发展者132. 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属于教师的( )范畴。A.专业精神 B能力结构 C知识素养 D专业伦理 133.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

27、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 引起学习动机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134.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的思想,体现了教学中的 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135.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课程类型主要有国家课程、( )与地方课程。A 校本课程 B 选修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显性课程136. 教育思想散见于政治、哲学著作中,这是( )的特征。A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B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C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D教育学的分化阶段137. “教育即生活”是实用主义教育家( )的观点。A 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 杜威 138.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

28、统中居于( )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139. 认为人的发展是随着个体自身生长规律和生理机能的自然发展变化而发展的,重视人的本性,强调人的成长与发展应顺其与生俱来的本性,教育等外部力量所起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这种观点是( )。 A.外铄论 B.自然展开说 C. 塑造说 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40. 在中国,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荀子 B. 孟子 C.孔子 D.韩非子141. 教育目的在提法上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例如“发展人的理性”这样的表述,这放映出教育目的的主要特征是( )。A概括性与抽象性 B理想性与终结性 C社会性与历史性 D阶级性与

29、民族性142.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指教师劳动的( )。A统一性 B连续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143.爱岗敬业精神属于( )范畴。A教师知识素养 B教师能力结构 C教师个人生活 D教师专业精神与专业伦理144.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做有效的研究者,也是( )的基本途径。A教师专业发展 B教师教学特色 C教师教育成效 D教师教育过程145.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是( )A.宏观性 B.基础性 C.特定性 D.高深性146.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147.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

30、的基本要求是(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148. ( )里指出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这部文献因此而被称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和行动纲领。A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 1986年义务教育法C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1995年的教育法149. 倡导“泛智教育”的是( )。A 夸美纽斯 B卢梭 C赫尔巴特 D 杜威 150. 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这是( )的观点。 A神话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151.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 )与行为方式

31、。A道德水平 B精神状态 C 思想观念 D文化修养152.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为(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15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 )。A循序渐进 B教育内容、方法 C教育组织形式 D关键期154. 人的片面发展的历史根源在于( )。A经济基础 B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C文化风俗 D教育质量155. 确立教育目的时,要注意( )与超越性的统一。A世界性 B民族性 C功利性 D适应性156. 我国教育目的实施的终极指向为( )。A快乐教育 B阳光教育 C情境教育 D素质教育157. 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A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