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9.83KB ,
资源ID:1722097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2209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及答案.docx

1、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及答案【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句( ) A.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B.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C.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D.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答案】 B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句

2、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字帖(本体)比作小国旗(喻体)。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好像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C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何首乌根(本体)比作人形(喻体)。D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星星(本体)比作明灯(喻体)。 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在q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mu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重量。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把苦水当成饮料一样品尝;我们学着对待流言

3、,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我们学着只争朝夕,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q(_)岖 眼mu(_) 承(_)受(2)“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写法是“_”。 (3)文段中的“风光”中“风”的意思是(_) A.气压差异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B.风俗,风气C.景象,景色D.外在的姿态(4)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的修辞方法。 【答案】 (1)崎;眸;chng(2)世事仓桑;世事沧桑(3)C(4)比喻;排比 【解析】【分析】(1)字形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

4、形。如“崎”与“眸”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承受”:支承或经受。读“chng shu”,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世事沧桑”:既可指世事无常,物是人非,变化无穷,也可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沧桑: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注意据义定形。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

5、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文段中的“风光”中“风”,根据对“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的分析,是景象、景色之意。所以选C。 (4)“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为比喻;“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我们学着对待流言”显然是排比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崎;眸;chng; 世事仓桑;世事沧桑; C; 比喻;排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

6、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使用。难点是先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再对进行近义词的辨析,结合语境进行解答。答题时注意根据句意理解词语;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辨析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有: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拟人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物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锦秀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璀璨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昔日的中国,欢快的鸟儿丰富了人们的情感。美丽的花儿芬芳了人们的

7、生活,吟唱的小溪增添了人们的诗意。今天,建议美丽中国,需要走好绿色发展道路。110个家和国际组织、120余个非官方参展者参加的北京世园会,是一场“绿色之约”。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zho示着未来。(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孕(_)育 弥(_)补 zho(_)示(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写法是“_”。 (3)文中“璀璨”的意思是_;“竭泽而渔”的“渔”意思“_”。 (4)文段中画线语句运用_和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yn;m;昭(2)

8、锦秀;锦绣(3)形容光彩夺目,非常绚丽;捕鱼。(4)拟人;排比 【解析】【分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弥补”:补足;事后把不够的事或物充满,补满。读“m b”,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注意据义定形。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锦绣”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

9、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如文中“璀璨”是光彩夺目,非常绚丽的意思。“竭泽而渔”的“渔”是“捕鱼”之意。“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4)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欢快的鸟儿丰富了人们的情感。美丽的花儿芬芳了人们的生活,吟唱的小溪增添了人们的诗意”为排比修辞手法;同时“吟唱的小溪增添了人们的诗意”等又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yn;m;昭; 锦秀;锦绣; 形容光彩夺目,非常绚丽;捕鱼。; 拟人;排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

10、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根据语段内容或是平时对课文注释的积累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

11、,“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春秋时期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颂莲之正气之歌。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犹有莲蓬子满房。”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chu

12、_兴思更胜一_瑰宝(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_;“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_。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xng;筹;gu(2)清莲;清涟(3)说,表达;坚贞(4)引用;比喻 【解析】【分析】(1)根据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兴”是多音字,这里应读作“xng”;“筹”不要写成“畴”或“踌”等字,“瑰”应读作“gu”。 (2)“清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洁身自好,清正廉明。“清涟”,清水。根据语境,这里应为“清涟”。 (3) “以荷言志”意思是借荷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故“言

13、”意思是说,表达。“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故这里“亮”的意思是坚贞。 (4)这段话引用屈原的离骚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等名句,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把描写荷莲的诗句比作是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xng ;筹; gu 清莲;清涟 说,表达;坚贞 引用;比喻【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

14、求。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5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

15、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 【答案】 (1)“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访。(2)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亲近自然,拥抱青春! 【解析】【分析】 题干指出文中的错误是“用误不得体”,据 此来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邀请您务必参加”一句中“务必”使用不当,邀请老师参 加活动,不可以命

16、令的语气,可将其删去;“我将到寒舍拜访”一句中的“寒舍”使用也 不当,“寒舍”是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的家,应改为“贵府”或是“您家”。 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 此题紧扣主题,表述出活动的方式或意义即可,如拟写为:激扬青春,挑战自我。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亲近自然,拥抱青春! 故答案为: “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访。 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亲近自然,拥抱青春!【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正误的辨析。答题时应注意,仔细分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结合句意、语气、语序、表达是否明白等方面辨析正误。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

17、答题时应注意,写宣传标语应注意: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 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语言简洁,朗朗上口。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涨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qi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_qing沉淀仙露_浆(2)选文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3)画线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

18、答案】 (1)din;琼(2)涨满;张满(3)比喻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在,注意“淀”不要读成“dng”,“琼”不要写成“掠”等形近字。 (2)涨满:指物体或器官被液体充大,到没有空余的状态了。张满:张开、饱满。根据语境,“涨满”应为“张满”。 (3)把鼓鼓的船舱,比作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din ; 琼 涨满 ; 张满 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和平时的积累完成。 本题考查同音字的把握,注意区分字形和词义。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注意比喻修辞方法的把握。7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下面的问题。 (

19、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的“十五”“八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这首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答案】 (1)夸张。突出从军之久。(2)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揭露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以及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解析】【分析】(1)古代有一句俗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从军到八十岁很显然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从军时间之久。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老翁回到家里,看到家里一片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

20、,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孑然一身,形影茕茕,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而结尾两句更表现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境。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据此分析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 夸张。突出从军之久。 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揭露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以及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

21、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点评】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及赏析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 本题考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及分析作品主旨的能力。把握诗中思想感情及主旨,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8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对演讲有了深入的了解,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应邀在北大发表演讲。在回答一名学生的提问时,麦克风突然出现了故障,场面十分尴尬。这时,这位74岁的老人像孩子般做

22、了个顽皮的鬼脸,耸了耸肩说:“_ 。”一句话引来全场的笑声和掌声,尴尬气氛顿时消散。 想象一下,这位74岁的老人会说些什么。请补写在横线上。 (2)下面是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题。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_;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乙】a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c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_【乙】段中有一个病句,请

23、找出来并说明修改意见。_句,修改意见:_。两段文字除对偶之外,还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_【答案】 (1)我没碰它,这不关我的事(2)示例:课堂交流时,邀汉字热情舞蹈;a;在“优秀文化”后面加“是否”;示例:【甲】段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明“我”与汉字的密切关系。【乙】段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汉字的重要性。【乙】段用了借代的手法,用“鼠标”和“笔杆”分别代指电脑和书写,具体形象。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了解具体的语境,最后要明确要表达的内容,根据希拉克曾当时的情景,然后根据上下文推测空白

24、处应填写的内容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据此可仿写为课堂交流时,邀汉字激情舞蹈。 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句话有前后两个分句,前一个分句中有一个双面词“是否“,但后一个分句中却没有一个双面词与其对应,在“优秀文化“后加“是否“即可。 语句赏析的最常见的角度是修辞,常考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等。我们不仅要知道常见修辞的分类,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甲段中的“为我擦泪、为我鼓掌”把汉字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乙段中的

25、“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把汉字比作“根、血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结合语境可知,甲段写出了我与汉字密不可分的关系,乙段写出了汉字的重要 故答案为:我没碰它,这不关我的事; 示例:课堂交流时,邀汉字热情舞蹈;a;在“优秀文化”后面加“是否”;示例:【甲】段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明“我”与汉字的密切关系。【乙】段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汉字的重要性。【乙】段用了借代的手法,用“鼠标”和“笔杆”分别代指电脑和书写,具体形象。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用语得体的能力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题目要求;接着就要分析祝福词的写法,明确祝福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

26、用语言的能力,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不明确故事的寓意,造成失分现象; 本题考查了语句的仿写、病句的修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熟悉各类题目是答题的关键。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徽派建筑积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ci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为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

27、一体,显得富丽堂皇。(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严谨(_) 精湛(_) c堂(_)(2)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字是“_”,正确写法是“_”。 (3)“依山就势”一词中“依”在文中的意思是_。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jn;zhan;祠(2)积;集(3)紧挨着(4)排比 【解析】【分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精湛”:精熟深通;某样技艺十分娴熟;精微深奥。读“jng zhn”,注意据义

28、定音。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祠堂”的“祠”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积”:积累。“集”:聚合,会合。这里是聚合积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故选“集”。注意据义定形。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这里“依山就势”的意思:紧挨着山,顺着便利的形式。“依”在文中的意思是紧挨着。 (4)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它在总体布局上在平面布局上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显然是使用

29、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jn;zhan;祠; 积;集; 紧挨着; 排比。 【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根据语段内容或是平时对课文注释的积累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

30、辞方法。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罩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逗)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衬托/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蔬蔬的,在雨里静默着。(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薄烟(b) 可别恼B.黄晕(rn) 披着蓑C.静默(m) 像牛牦D.戴着笠(l) 稀稀蔬蔬(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罩着 逼 衬托B.笼着 逼 烘托C.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