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50.66KB ,
资源ID:172632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2632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记叙文专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记叙文专题.docx

1、记叙文专题 记叙文阅读专题一、文体类型:名著片段(2014,2016)、叙事散文(2008,2011-2015)、小说(2010,2016)、抒情散文(2009)二、基本题型:1.词语赏析及含义理解;2.写作手法赏析;3.对文章内容的感知;4.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三、选材: “文质兼美”的原则,主题多以弘扬真善美且贴近生活四、中考预计: 1.记叙顺序;2.表现手法;3.悬念设置;4.铺垫;5.衬托;6.表达方式;7.动静结合(以动衬静)8.对比9.正侧面描写等五、基本要求: 深入阅读,全面思考六、阅读步骤:整体把握,揣摩细节七、阅读方法:四步阅读 1.一读文本:圈画生字、生词、生句,意在理解词义、

2、句意。 2.二读文本:梳理文意、思路,提炼概括,意在整体感知。3.三读文本:作批注(批词、句、段),意在分析赏析文本。4.四读文本:拟题,答题,意在依据批注,提升阅读。八、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2.读文时把握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3.答题时,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答题时,反复研读涉及的相关语段,如涉及全篇,再读全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4分)忍着不死的父亲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在一家医院里做医生。我主管的12床是位姓李的工程师,在他的床号卡片上写着“肝癌晚期”四个字。我没有过多地去关注他,因为我知道我的一切努力都是枉然,还有更多的病人需要我去为他们解除病痛,

3、恢复健康。半个月后,我在为李工做腹水穿刺时,发现他腹水已经呈血性。做完穿刺我暗示李工的妻子随我来到办公室,用医生惯有的冷静口吻告诉她:“一般在发生血性腹水后患者的生存期不会超过两个月,请你做好思想准备。”李工的妻子一下子呆住了,然后哭着哀求我,希望我无论如何要帮李工熬到7月9日以后,因为他们唯一的女儿今年高考。我同情地看着她,答应会尽全力。然而李工的病情仍在继续恶化,持续的癌性疼痛以及因腹水不断增多而导致的难以忍受的满胀感,把早已病得不成人样的李工折磨得大声呻吟。李工的妻子每隔两三天便跑来找我:“陈医师,为老李抽腹水吧,看他那样子,我实在受不了。”有一天,当李工的妻子第六次找到我,我只好对她说

4、了实话:“照目前李工的这种情况,如果频繁地抽腹水,只会加速他的死亡。”李工的妻子缄默了,好一会儿,才低低地吐出一句话:“那就不抽吧。”然后,她转过身去,佝偻着身体,踽踽地向病房走去。我注视着那个憔悴而沉默的背影,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在她那干瘦的身体里承受了多么深的悲伤!这以后,李工的妻子再也没有提出要我去为李工抽腹水,甚至连李工的呻吟也少了。只是,有一天,护士小余对我说:“今天我给12床换床单,发现12床的垫絮都被他扯掉了好大一块。”李工17岁的女儿并不了解父亲的病情已严重至此,她满怀感激地对我说:“苁蓉姐,谢谢你关照我爸爸,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到时,我爸爸就会很高兴,他的病也会好得快

5、一些。”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竟充满了喜悦,这个单纯的女孩始终坚信她父亲的生命会像星星之火,重新燃烧。然而, 。6月13日上午,李工第一次出现昏迷,我们全科医务人员当即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中。李工的妻子始终握着丈夫的手,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她爸,为了我们的女儿,你要活着。”两天后,李工终于醒了过来,李工的妻子将脸偎近丈夫的头,泪如雨倾。此后,李工又出现过两次昏迷,可每一次他都奇迹般地醒了过来。而在李工发生昏迷期间,为了不影响女儿的临考心理,李工的妻子执拗地不再允许女儿来病房探望她父亲。在我们的无声祈祷中,李工终于熬到了7月9日。那天,碰巧我休班,在医院门口,正欲外出的我遇见了考完最后一门科目的

6、李工的女儿,她高兴地告诉我:“苁蓉姐,我考完了,考得很好,我爸爸的病也会好的。”她蹦跳着急于要跑去告诉她父亲这个好消息。我站在那里,不知为什么突然喉头发紧,心里悲哀到极点。一丝不祥的预感深深地箍紧了我,我转身快步向病房走去。站在病房门口,我清楚地看见李工早已混浊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一滴清澈的泪水从他多皱的眼角流淌出来,他定定地看着女儿,艰难地牵动着唇角,笑了。当天午夜,李工再一次进入昏迷状态,一直不安地守在病房的我和值班医师当即对他进行抢救,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三天后,李工终于放弃了最后的挣扎,永远离开了人世。12床就这样空了,我也再没有那对母女的消息,但我相信,她们一定会好好地活着,那位父亲

7、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送了女儿一份珍贵的礼物,让她读懂了生命的真谛。 (摘自意林2015年10月上)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3分) 答: 2. 请简要赏析文章中第段画曲线的句子。(3分)答: 3.请你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补充第段结尾处横线上的文字。(2分) 4. 文中多次写了“我”的感受,谈谈“我”在文中起到的作用。(3分)答: 5.请你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 自渡彼岸 那年,他17岁。家贫。过年吃饺子,只有爷爷奶奶可以吃到白面包的饺子。母亲把榆树皮磨成粉,再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这样可以把馅儿裹住,不散单用玉米面包饺子包

8、不成。那种榆树皮饺子难以下咽。记忆中,可以分得两个白面饺子,小心翼翼吞咽,生怕遗漏了什么,但到底还是遗漏了还未知是何滋味,已经咽下肚去。衣裳更是因陋就简。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裤子上常常有补丁,有好多年只穿一两件衣服,撑到上班,仍然穿带补丁的衣裳,照相的时候去借人家的衣服记忆最深的是他17岁那年的冬天,同村邻居有个18岁少年,有亲戚在东北林场,说可以上山拉木头,一天能挣30多块钱。他听了心动,于是两人约了去运木头,尚不知东北有多冷。他至今记得当时多兴奋,亦记得那地名额尔古纳左旗,牛耳河畔,中苏边境,零下49摄氏度,滴水成冰。每日早上5点起床,步行20公里上山。冰天雪地,雪一米多厚。拉

9、着一辆空车上山,一步一滑。哪里有秋衣、秋裤?只有母亲做的棉衣、棉裤,风雪灌进去,冷得似乎连骨头缝里都在响。眉毛是白的,眼睫毛也是白的,哈出的气变成霜,衣服里鼓鼓的是两个窝窝头。怕窝窝头冻成硬块,于是用白布缠了,紧紧贴在肚皮上,身体的温度暖着它,它就不至于被冻成硬块咬不动。不能走慢了,真的会冻死人。拉着车一路小跑,上山要4个多小时。前胸、后背全是汗时,山顶到了。坐下吃饭,那饭便是两个贴在身上的窝窝头,就着雪。到处是雪,一把把吞到肚子里去。才17岁,那雪的滋味永生难忘。然后装上一车木头,往山下走。下山容易些,只需控制车的平衡。上山4个小时,下山两个小时,回来时天就黑了。进了屋用雪搓手、搓脚、搓耳朵

10、,怕冻僵的手脚突然一遇热坏死掉。脱掉被汗浸透的棉衣,烤在火墙边,换另一套前一天穿过的棉衣。晚餐依然是窝窝头。第二天早上照样5点起,周而复始。那是他少年时的林海雪原。一个月之后离开时,怀揣1000元钱。1000元钱在20世纪70年代是天文数字,那时的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不过二十几块钱。回家后,母亲看着他后背上被勒出的一道道紫红的伤痕,号啕大哭。那1000元钱,给家里盖了5间大瓦房。他说起时,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有趣的事情。光阴里每一步全是修行,不自知间,早已自渡。那零下49摄氏度的牛耳河,霸占着他17岁的青春,直至老去,不可泯灭。6.文章多次出现“17岁”有什么作用?(3分)答: 7. 文章第段能

11、否删去?为什么? (3分) 答: 8. 赏析第段画曲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答: 9.第段写母亲看到儿子回来后“号啕大哭”,描写一段母亲的心理活动。(不少于30字)(3分)答: 10.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13分) 生 行走的队伍到达下大武乡招待所的一刻,鹅毛大雪从空中飘落下来。我是最后一个迈进招待所大门的,当我把冰雹和风雪关在门外时,仿佛迈过了“生死一线”。几个小时前,行走团队的60个人在转山路上行进。在距离终点还有十几公里的途中,突然起风下起冰雹,气温骤然降到零度以下。冷雨裹挟着冰雹砸在脸上,全身冰冷湿透。这样

12、的天气我们已经无法在路上扎营,必须一鼓作气将两天的行程走完,到达今年行走的终点下大武乡。队伍在缓缓前行,以这样的速度,到达终点至少还要4个小时。大风愈刮愈烈,将雨衣掀起来,冰水紧贴着皮肤,似乎要渗到骨头缝里。我开始担心大家能否走到终点,担心有人失温或发生意外。幸运的是,傍晚时分,行走队员全部安全到达。进门的一刻,全身的力气都被卸去,整个人瘫痪下来。换掉湿透的衣服,我还是冰冷发抖。同事说:“这儿附近只有一家面馆,要走很远,我让人把面条送过来吃吧。”我点了点头,神志还浸在一阵阵的后怕中。约莫十分钟过去,有人用力地敲门。是我们团队的一个女生。她像是从外面跑进来,没穿外套,鼻子脸颊冻得通红。女生情绪激

13、动地对我说:“现在大家都聚在面馆里,好不容易走完,你不去看看大家怎么样了吗?如果他们知道你在这里吃,会怎么想?”女生一边说一边哭,声音在发抖。我的眼眶模糊了,没有说话,缓缓站起来,把鞋子穿上。走过她身边时,我把招待所的一条厚毯子披在她身上,抓起羽绒服,走进风雪中。那是一个破旧的小面馆,十几平方米的屋里生着老式的煤炉,炉子上坐着一把冒着热气的烧水壶。小屋里挤满了人,大家围在煤炉边取暖。没有人说话,此时的团聚就是最好的语言。我在他们身边坐下,要了一碗牛肉面。此刻饥肠辘辘,听着厨房里的忙碌声,看着劫后余生的场面,心里忽然涌上一阵酸楚的暖流。已经很久没有被生活这么结结实实地击中了。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次

14、饥饿,是9岁的时候。一个冬天,我和弟弟去找爸爸取学费。那是傍晚了,我们还没吃坂,走了三站地到了爸爸的新家,站在门口时闻到一阵勾魂的炖肉香。我对弟弟说:“等下拿到钱之后,爸爸会喊我们进去吃饭。”弟弟高兴地应了一声。开门的是继母。怀里抱着一个幼小的婴儿。看见我们来,愣了一下,扭头就喊:“你儿子来找你了!”爸爸走过来,把钱给了我,就让我们走了。出来的时候,我一路都没有说话。弟弟跟在我后面,饿着肚子走回家。这么多年过去,我已经忘了挨饿的苦,忘了在贫瘠的日子里没着没落的绝望。在被炉火烤得温暖的小面馆里等待一碗热面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生而为人的快乐。(作者陈坤,选文有删改)11.文章第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15、(3分)答: 12. 请分析文章第段画曲线的句子的作用。(2分)答: 13. 文章第段中为什么“没有人说话,此时的团聚就是最好的语言”?(2分)答: 14.文章第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15.请你谈谈对文章结尾的理解。(3分)答: 四、阅读文章为爱挺直,完成1620题。为爱挺直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

16、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

17、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16.选文第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

18、,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3分) 17.“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分) 18.选文第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3分) 19.第段写到“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你认为接下来他会做什么 ?(3分) 20.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3分) 五、阅读文章下文,完成21-24题。(15分)陪着母亲坐火车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

19、子从没坐过火车,想坐一次火车。 王逢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 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

20、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吧。”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年男子拉家常。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妻子没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的孩子。”“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吃过饭,

21、天也渐渐的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口袋。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也就微闭了双眼。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桌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心地闭上了眼睛。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了你的面包!”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亏了自己

22、啊。”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买吃的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去。”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

23、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你不想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钱走了。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21.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3分)陪乘火车 中年男子偷吃 掏钱资助 母亲欣慰。22.这篇小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4分) 23.结合文本内容

24、分析,陆总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4.对本文的理解分析表述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A.小说中的母亲“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中的“执意”,写出母亲坚持己见,勇于尝试新事物的性格。B.文章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法,如叫卖声中断男人的说话与下文的诉说遭遇,这样使小说行文自然,结构严谨。C.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描述中年男子故意编造了“一路好得很”的谎言,表现他对父母的孝心。D.小说描述中年男子的道歉和诉说,意在引出中年男子是为了博得陆总的同情与资助,更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E.这篇小说给我们的启示是:依顺父母、不让父母担心是有孝心,做人守诫信有良知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尽孝。六、阅

25、读文章,完成25-29题。(20分)教子在我前面,手拉手走着一对母子,孩子四五岁的样子,虎头虎脑,很可爱。小区门口的岗亭上,笔直地站着一位保安。小区物业为了改善小区的形象,做到文明服务,要求值勤保安,在业主经过时,必须敬礼。母子从保安身边走过时,保安“啪”地向他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年轻的妈妈牵着儿子的手,忽然停了下来,弯下腰对儿子说:“叔叔向你敬礼,你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啊?”孩子看看妈妈,又仰头看着保安,也抬起手臂,学着保安的样子,敬了个礼,并用稚嫩的童音对保安说:“谢谢叔叔。”年轻的保安脸竟然红了,连连摆手:“小朋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妈妈赞许地对孩子说:“小朋友就应该这样讲礼貌。”得到

26、妈妈的表扬,孩子一脸灿烂。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很钦佩这位年轻的妈妈,通过这样一些细小的举动,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做人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别人,礼貌待人。他们沿着小区的道路,朝前走去,我也继续跟在他们后面往家走。孩子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和妈妈讨论这件事。“刚才那个保安叔叔,好帅啊。”孩子说。年轻的妈妈点点头。孩子忽然仰起脸,激动地对妈妈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保安,妈妈,你说好吗?”妈妈停下了脚步,瞪着孩子,“没出息!长大了,你要像爷爷一样当领导,或者像爸爸一样,自己做老板。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去做保安。”似乎还觉得不够,年轻妈妈又重重地加了一句:“儿子,我跟你讲,长大了你要是不好好念书,

27、就只能像刚才那个保安一样,一辈子没出息地替别人站岗,明白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听着这对母子的对话,我惊愕不已。年轻的妈妈,又一次拿活生生的例子,教育了一回自己的孩子。可是,这前后两次的教育,多么截然不同啊!这让我想起另一次经历。年前的一天,单位组织一帮人,去慰问扶贫结队户。一位同事将儿子也带上了,同事想找个家里有同龄孩子的困难户,一方面帮他们一把,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儿子好好上一课,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多么幸福。我们陪着那位同事,来到了一个特别困难的家庭,女主人因重病常年卧床不起,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上小学,全家的重担,全落在了男主人一个人的肩上,日子过得很艰难。在介绍了情况后

28、,同事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让儿子亲手交给困难户家的男主人。男主人推阻再三,最后,在我们的劝说下,从孩子的手上,接过了那个红包。同事的儿子还掏出了自己的几十元零花钱,送给了困难户家上小学的孩子。两个孩子的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回来的路上,我们对同事的做法都大加赞赏,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同事摸着儿子的头,夸奖他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孩子有点害羞地低下了头。没想到,同事又趁热打铁地教育儿子:“看到了吧,回去不好好读书,将来你就会和那个叔叔一个下场。”一车人错愕不已。也许我的这位同事,与我在小区所遇到的那位母亲一样,急迫地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这一课的背后,是多么让人悲凉和痛心的现实啊

29、。我不能确定,我们在孩子心灵中,到底埋下的是怎样一颗种子。2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所写的两件事。(4分) 26在小区里见到的一幕,使“我”对那位母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用两个词语概括出这种变化: 。(2分)27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5分)请说出你对第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2分) 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8第段中“回来的路上,我们对同事的做法都大加赞赏”,假如你是“我们”中的一员,这时你的心理活动怎样的,请描述出来。(50字左右)(3分) 29.生活中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有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教育的内容,反映出教育者自身的思想,请说说教子中的母亲和链接

30、材料中奶奶、孔乙己的教育特点。(6分)【材料1】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贾平凹月迹)【材料2】有一回(孔乙己)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 (鲁迅孔乙己)母亲: 奶奶: 孔乙己: 七、阅读文章,完成30-33题。(20分)老屋后面的溪流小时候,我家老屋后面,有一条绕村而过的溪流。溪流很清澈,常有小鱼在里面游泳,溪边长着密密的水草,随水流起伏,如飘动的丝绸;下雨天,水涨了,有点浑,天一晴,溪流就更清了,下雨涨水时,给它里外洗了一个澡,溪流更干净更好看,也流得更轻快了。小鸟眼尖,早早就认准了要做溪流的好朋友,它们知道小溪流与它们做朋友是般配的,小喜欢小,不会欺负小;憨喜欢憨,不会愚弄憨;单纯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