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6.47KB ,
资源ID:17305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305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docx

1、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期患者。一、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哮病(TCD 编码:BNF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ICD-10 编码:J45)。(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 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5-2008)。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 年)。2疾病分期(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 加重,常有

2、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 等所致。(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 胸闷、咳嗽等)。(3)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而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 前水平,并维持 3 个月以上。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临床常见证候:(1)发作期(疾病分期属于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风哮寒哮 热哮 虚哮(2)缓解期(疾病分期属于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

3、科协作组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病(支气管哮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病(TCD 编码:BNF040)和支气管哮喘(ICD10 编码:J45)。2急性发作期患者。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4急性发作之病情危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4、。(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血气分析(4)胸部正侧位 X 线片(5)心电图(6)肺功能(病情允许时)、气道激发试验或气道舒张试验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过敏原测定、C 反应蛋白、EOS 计数、凝血功能、超声、肺 CT、超声心动图、血茶碱浓度、痰涂片及痰培养+药敏、血 浆皮质醇浓度、24 小时尿游离皮质醇等。(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发作期(疾病分期属于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风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虚哮:补肺纳肾,

5、降气化痰。2辨证选用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3针灸治疗:根据病情需要辨证选用。4其他疗法:根据病情辨证选择。5内科基础治疗:视病情予以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体参照支 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 年)。6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1咳嗽、喘息、胸闷症状缓解。2病情稳定。3没有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 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4

6、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二、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哮病(支气管哮喘)(TCD 编码:BNF040;ICD-10 编码:J45) 疾病分期属于:急性发作期时间 年 月 日(第 1 天) 年 月 日(第 27 天)主 要 诊 疗 工 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中医四诊采集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下达医嘱,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初步拟定治疗方案向患者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进行中医证候判断预防并发症和诊治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和诊疗方案调整或补充完善必要检查重 点 医 嘱长期医

7、嘱内科常规护理分级护理饮食(视具体情况)中医辨证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静滴中药注射液口服中成药内科基础治疗其他疗法临时医嘱完善入院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胸部正侧位 X 线片、心电图肺功能(病情允许时)气道激发试验或气道舒张试验。对症处理长期医嘱内科常规护理分级护理饮食(视具体情况)中医辨证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静滴中药注射液口服中成药内科基础治疗其他疗法临时医嘱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对症处理主要 护理 工作护理常规入院介绍(病房环境、 设施等)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饮食、日常护理指导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完成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饮食、日常护理指导指

8、导陪护工作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标准住 院日:14 天 实际住院日: 天时间 年 月 日(第 813 天) 年 月 日(第 14 天)主 要 诊 疗 工 作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进行中医证候判断预防并发症和诊治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和诊疗方 案调整或补充,视病情明确出院日异常辅助检查的复查完成常规病历书写出院宣教: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 方案开具出院带药重 点 医 嘱长期医嘱内科常规

9、护理分级护理饮食(视具体情况)中医辨证,视情况调整用药中药汤剂静滴中药注射液口服中成药内科基础治疗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必要时复查异常指标对症处理出院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访主要 护理 工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饮食、日常护理指导指导陪护工作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指导,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病情变异 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责任护士 签名医师签名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部分慢性持续期或缓解期患者。一、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哮病(TCD 编码:BNF040)。

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ICD-10 编码:J45)。(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 学组修订,2008 年)。2疾病分期(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 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 等所致。(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 胸闷、咳嗽等)。(3)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而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

11、恢复到急性发作 前水平,并维持 3 个月以上。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临床常见证候:(1)发作期(疾病分期属于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风哮寒哮 热哮 虚哮(2)缓解期(疾病分期属于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病(支气管哮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治疗时间为90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2、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病(TCD 编码:BNF040)和支气管哮喘(ICD-10 编码:J45)。2部分慢性持续期以及缓解期的患者。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2)胸部正侧位 X 线片(3)心电图(4)肺功能(病情允许时)、气道激发试验或气道舒张试验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过敏原测定、C 反应蛋白、EOS 计数、血气分析、超声

13、、肺 CT、超声心动图、血茶碱浓度、痰涂片及痰培养+药敏、血 浆皮质醇浓度、24 小时尿游离皮质醇等。(八)治疗方案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发作期(疾病分期属于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分清寒热虚实, 进行辨证论治。风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2)缓解期(疾病分期属于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以扶正为主,多按肺脾肾三脏虚损辨证论治。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 肺肾气虚证:补益肺肾,纳气平喘。2辨证选用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3针灸治疗:根据病情需要辨证选用。4其他疗法:根据病情辨证选择。5内

14、科基础治疗:视病情予以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体参照支 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 年)。(九)完成路径标准1无咳嗽、喘息、胸闷症状。2各项检查结果以及气道敏感性试验均无异常。3没有需要继续门诊随访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费用。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门诊随访期间病情加重, 需要特殊处理,导致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二、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适

15、用对象: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病(支气管哮喘)(TCD 编码:BNF040;ICD-10 编码:J45) 疾病分期属于:部分慢性持续期或缓解期时间 年 月 日(第 1 天) 年 月 日(289 天) 年 月 日(第 90 天)主 要 诊 疗 工 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中 医四诊信息采集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初步拟定治疗方案向患者交代病情和注意事 项辨证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针灸治疗其他疗法内科基础治疗门诊随访,中医四诊信息采 集进行中医证候判断治疗效果评估和诊疗方案 调整或补充完善必要检查辨证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针灸治疗其他疗法内科基础治疗

16、门诊随访,中医四诊信息 采集进行中医证候判断治疗效果评估和决定下 一步诊疗方案病情 变异 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医师 签名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病程: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时间90 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骨 伤 科中医临床路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91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96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101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06 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112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17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122 膝痹病(膝关

17、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127 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132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 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 编码: M47.221+G55.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 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8、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 风寒痹阻证血瘀气滞证 痰湿阻络证 肝肾不足证 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TCD 编码: BGS000、ICD-10 编码:M47.221+G55.2*)的患者。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

19、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 X 线片(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 X 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 CT 或 MRI、血脂、抗 “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八)治疗方法

20、1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2针灸疗法3牵引疗法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 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痰湿阻络证:祛湿化痰,通络止痛。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气血亏虚证:益气温经,和血通痹。6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蜡疗、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7运动疗法8. 其他疗法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九)出院标准1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十)有无变异及

21、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 长、费用增加。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二、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神经根型)(TCD 编码: BGS000、ICD-10 编码: M47.221+G55.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时间 年 月 日(第 1 天) 年 月 日(第 2 天) 年 月 日(第 3-7 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下达医嘱

22、、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实施手法等治疗措施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诊疗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重点医临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常规中医辨证治疗牵引疗法物理治疗嘱时医嘱血、尿、便常规颈椎 X 线片血糖及其他必要生化检查心电图胸透或胸部 X 线片对症治疗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中医辨证治疗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牵引疗法物理治疗针刺灸法其他外治法临时医嘱对症治疗实施中药调理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中医辨证治疗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牵引疗法物理治疗针刺灸

23、法其他外治法其他疗法临时医嘱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对症治疗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入院健康教育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按医嘱完成护理操作、日常治疗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安排并指导陪护工作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病情 变异 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责任 护士 签名医师 签名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1 天 实际住院日: 天时间 年 月 日(8-15 天) 年 月 日(16-20 天) 年 月 日(出院

24、日 第 21 天)主要诊疗工作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上级医师查房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上级医师查房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强调运动疗法及康复疗法的应用。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完成出院记录通知出院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开具出院诊断书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中医辨证治疗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牵引疗法物理治疗针刺灸法其他外治法其他疗法临时医嘱: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对症治疗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中医辨证治疗松解类手法整复类手法牵引疗法物理治疗针刺灸法运动疗法康复疗法临时医嘱: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

25、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对症治疗长期医嘱: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开具出院医嘱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协助办理出院手续送病人出院。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病情 变异 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责任 护士 签名医师 签名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腰椎骨折、胸椎骨折的患者。一、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TCD 编码为:BGG000)。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

26、折(ICD-10 编码为:S32001 腰椎骨折; S22001 胸椎骨折)。(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 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五版 (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 年)。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 2 周内(2)中期:伤后 2 周4 周(3)后期:伤后 4 周以上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血瘀气滞证 中期:营血不调证 后期:气血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胸腰椎骨折。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35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TCD 编码:BGG000 骨折病;ICD-10编码:S32001 腰椎骨折;S22001 胸椎骨折)的新鲜骨折患者。2X 线片显示椎体压缩小于 30%。3.单纯压缩骨折及爆裂型骨折骨块后移位不超过椎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