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2.60KB ,
资源ID:1753286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5328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阻碍档案价值鉴定的主观方面因素探讨.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阻碍档案价值鉴定的主观方面因素探讨.docx

1、阻碍档案价值鉴定的主观方面因素探讨阻碍档案价值鉴定的主观方面因素探讨 【内容提要】本文对阻碍档案价值鉴定的主观因素,包括“对鉴定地位的认可不足”、“馆藏丰硕与收藏优化的两难选择”、“关于档案精华说、财富说、销毁风险说与档案治理效率观的明白得”、“缺乏现有联系支持”和“理论研究的脱节”等,作了论述。【摘要题】档案鉴定【关键词】档案价值鉴定/主观因素/阻碍探讨【正文】从特点上考察,档案价值鉴定确实是一项深受主观因素阻碍的、以价值评判为核心的辨别工作。因此,分析我国阻碍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本身有效开展的因素,第一应该从主观因素分析着手,就显得超级自然了。主观因素的阻碍是无形的,但是它的阻碍结果却是实在的

2、、能够显示的。在主观方面关于档案价值鉴定起障碍性阻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关于鉴定地位的认可不足欧美国家档案治理的核心,以20世纪50年代为界,有一个变迁的进程。在此前,来源原那么指导下的档案整理是档案治理的重点与核心。而尔后,档案价值鉴定慢慢代替了档案整理,占据了核心地位,与此同时,档案学研究也慢慢把重心放在档案价值鉴定,和有关的档案优化问题研究上了。如原美国史密森研究院档案馆馆长威廉莫斯1992年来华,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讲演时就曾指出,鉴定是档案工作整个系统中第一个关键性决定,是随后所有决定得以产生的基础,因此是档案工作的首要职能,鉴定的重要性居第一。(注:陈兆:必需狠抓档案保留价值

3、的鉴定工作,兰台世界1999年第2期。)这种工作重点转移,是档案理论与实践的战略转移,也是档案工作本身进展的客观需要。相关于欧美国家这种观念的转变,和对档案治理核心地位的从头认定,我国档案界在这一方面的反映,有着相当的滞后性。在我国,以往的档案治理学教材中,鉴定环节跟其他环节一样,被割裂了流程性、持续性,而跟其他相对独立的工作环节一路,被视为档案工作的八个环节之一。只是到了邓绍兴、陈智为主编的档案治理学中,将“档案价值的鉴定”挪到了第一章,而且在教材的“导论”中,强调了鉴定环节的重要性,指出:“这项工作存在于文书立卷、搜集、整理和保管等环节当中,是档案治理中最具决定性意义(决定档案存毁)且难度

4、最大的工作。”(注:邓绍兴、陈智为主编:档案治理学(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另外,也有人指出:“鉴定工作不仅决定了档案的起点和终点,而且存在于档案业务的其他环节当中。”(注:葛荷英编著:档案鉴定理论与方式,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这种变更是一种理论进步,也表现出熟悉上的进步。可是,整体相较于欧美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运用的文件治理、文件中心、文件生命周期等有关精简文件的概念与方式,和谢伦伯格双重价值鉴定理论、汉斯布姆斯的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的“新宏观接收战略”等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与档案优化方法,咱们的熟悉与研究显然是比较滞后的。二、“

5、馆藏丰硕”与“馆藏优化”的两难选择(一)关于“丰硕馆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档案部门关于馆藏建设的声音,几乎只有一个声音、一个口号,那确实是“丰硕馆藏”。我国以“丰硕馆藏”为原那么指导档案馆藏建设是有其深刻的客观缘故的。其一是我国的馆藏总量少,与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长的文明古国的地位十分不相称。其二是档案馆新建库房有必然的空余度。我国的档案馆库房建设有两个时期:60年代各级档案馆成立之初,档案数量少,库房相对空闲。90年代,档案馆兴起第二个扩建高潮,许多档案馆纷纷成立起新馆,如上海市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浙江省档案馆等,都另建新馆,大量地(市)、县(区)级档案馆也旧貌

6、换新颜,大大扩展了库房。旧馆加新馆,档案库房也相对空余。因此,库房的相对空闲,给档案部门一些同志带来必然的阻碍,关于鉴定的熟悉不足,主张慎行存毁鉴定,这种情绪最近几年来还有表现。因此,丰硕馆藏的阻碍,在我国说不上根深蒂固,但乃至是一个短时期难以挥去的档案情结。(二)优化馆藏在我国的艰巨操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档案界把优化馆藏作为档案馆室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移。但是,跟国外的档案优化政策相较,我国的这一战略实施存在着诸多困难。第一,从时刻观念上看,我国的优化思想,整整掉队于国外30年,优化观念意识是需要时刻成立和培育的,因此,这一点我国尚有待时日。关于此刻馆藏进行档案优化

7、的直接方式是加速销毁鉴定。显然,这与我国档案部门长期以来的“重于收藏轻于鉴定”,尤其是轻于存毁鉴定的适应不符。第二,关于优化,我国没有相应的方式与标准。档案优化,在国际档案界研究由来已久,为此也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方式与标准。如比例鉴定法、选样保留法、限制档案移交机关和操纵进馆文件范围等方式,普遍运用在欧美国家的文件与档案鉴定实践,而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效益,积存了许多体会,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程序。这些方式与标准,尤其是量化的方式与标准,在我国尚在探讨当中。第三,我国缺乏相应的文件治理机制。文件治理机制,若是用一句话来归纳,那确实是文件的精简机制,文件治理的效率机制。而这种精简、这种效率,确实是通过及时

8、、有效的鉴定方法实现的。跟欧美国家相较,咱们在文件治理问题上,显然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文件治理观念不强。长期以来,我国档案界只论文书工作,档案学研究与教育中,也只有文书学。显然,文书工作与文书学,与文件治理与文件治理理论,二者之间有着目的性上的不同。我国文书工作和文书学,关注的是文件拟写、运转、办理、积存、立卷与归档。研究重点是如何正确运用文种、拟写文件、遵循行文规那么,而文件的立卷、归档视作为介于文书工作与档案治理之间的一起环节。因此,文书工作和文书学并非专门注重研究如何通过鉴定、处置,达到精简文件目的的问题。二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尚不能深切人心。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国外档案学家眼中,具有标志“

9、现代档案学成熟的里程碑”(注:(阿根廷)曼努埃尔巴斯克斯:文件生命周期研究,科尔多瓦大学1987年出版。)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陈兆开始把这一理论介绍到我国档案界,其后有很多学者对其加以进一步研究。但是,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研究的情形看,尽管有许多研究者表示赞同,但它远不是一种被档案界普遍同意的理论,以为无心义的有之,以为我国已有相同理论的有之。总之,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成了一种很有争议的理论,自然就谈不上对实际的指导作用了。三是文件中心尚在成长当中。进行文件治理的主体是文件中心,欧美国家普遍成立了文件中心,以承担文件的中间性、过渡性保管。而我国关于文件中心历经长时刻却未得普遍

10、认可。从我国第一个文件中心甘肃省永靖县文件中心1988年成立以来,相那时刻内出不了第二家,而且档案界还不断有成立文件中心的质疑之声,一直到2000年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十五”打算,提出在条件成熟的地址,推行成立文件中心,才把关于是不是需要成立文件中心的争议划上句号。但整体看来,我国要普及文件中心,还有待时日。固然,应该指出的是,文件中心中关于文件的治理,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标准、方式和程序,不然档案室和档案馆显现的问题,也将会蔓延到文件中心。 三、几种观念关于档案“精华说”、“财富说”、销毁“风险说”与档案治理“效率观”的明白得(一)关于“精华说”、“财富说”。关于档案价值鉴定,尤其是存毁鉴定缺乏

11、足够的熟悉,也出于“精华说”、“财富说”的阻碍。我国档案学有关教材中,一直灌输有这种观念,对往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因此,从那个意义上说,“档案是文件的精华”。有人指出这种整体熟悉存在缺点,(注:姜之茂: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四)制约因素分析,档案学通信2001年第4期。)咱们长期以来注重档案的平安保管,是这种“精华说”、“财富说”阻碍的结果。正确的观念应该是:有些文件是精华,而有些文件那么不是。为此咱们就会研究何种文件有永久保留价值,何种文件只有必然价值。(二)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风险性”。躲避风险,是人之常情;但人有时甘冒风险,因为在经受风险以后

12、,具有取得利益的可能。而档案价值鉴定,跟其他风险中获取利益的行动相较,行动者不存在可回报的利益和报酬。档案价值鉴定的风险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出过失;二是工作难度大。怕出过失,是档案价值鉴定进程中时候令人紧张的因素,因此造成了求稳的心理。正如王传宇指出的,在鉴定中,档案人员“第一是怕错”,因为“同其它各项档案业务工作不同,档案价值鉴定涉及档案存毁,关系档案命运。挤在库房里,困难再大,问题再突出,东西还在;可是一旦鉴定错了,处置失误,那么不可挽回,责任重大;这不仅是具体档案人员的心态,乃至也在必然程度上是某些档案行政治理部门的心态。这种求稳怕错的思想,阻碍了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开展,专门是通过20世纪

13、50年代的所谓战备鉴定和文革中的错销档案,令人们难消余悸。”(注:王传宇: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一)问题与形势,档案学通信2001年第1期。)工作难度大,造成档案馆、室工作人员有畏难情绪,“档案价值的潜在性,档案价值鉴定的预测性,和鉴定结果必然程度上的不确信性,增加了人们关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畏难心理。”(注:王传宇:关于档案价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一)问题与形势,档案学通信2001年第1期。)因此,从那个意义上说,档案价值鉴定是一个鉴定部门不具有任何利益的冒险行为。由此,造成了以下问题:“第一,国家档案行政治理部门难下大的决心,把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作为一个大的工程,作为阻碍档案工作进展的

14、重要问题或瓶颈问题,统筹计划,全面动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予以有效地解决。长时期以来,那个决心很难下,即便看到了问题,有了决心,但决心还不够大。第二,具体的档案馆、室,难下决心,大体上是等待,观望,不敢动手或不肯动手;第三,在具体的鉴定工作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鉴定难,销毁更难。相当一些基层企业、事业单位在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曾进行过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专门是科技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可是,通过鉴定确信销毁处置的无价值档案或过时档案,大多是采取封存起来缓期执行”的方法,而那个缓期常常变成了无期,即无穷期封存,不敢销毁。”(8)(三)关于档案治理效率。应该说档案治理中的效率本身的确难

15、以表现。第一档案部门(尤其是档案馆)一直强调社会效益是第一名,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经济效益要效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能够是量化的,但社会效益是无形的,不能以量比形式表现的。第二,档案部门的效率取决于所收藏档案文件的质量、类型、成份和治理水平,第一个档案馆、室有特定的文件来源,由此也具有特定的文件信息资源,这些因素显然不是完全决定于档案部门本身。基于上述两个缘故,表现档案部门的治理效率比较困难。但我国档案界早已有人指出我国的档案治理缺乏效率观念,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造成档案治理效率不高的缘故有二:一是档案质量不高,致使档案治理的大量劳动做的是一种“无用功”;二是机关单位普遍设置了面广点多的档案室

16、,没有达到治理法那么中的规模效应。这两点正是与鉴定紧密相关的问题,可见档案价值鉴定跟治理效率之间有着内在关系。四、缺乏现有政策支持(一)缺乏鉴定标准系统。尽管我国有关档案价值鉴定的标准类型诸多。但相关于多种类型档案价值的多种鉴定,显然不够系统。归档鉴定、进馆鉴定、品级鉴定、开放鉴定、存毁鉴定中,相对来讲归档鉴定的标准制定,历史较长,也历经多次修改。而其他类型的鉴定,标准一直比较模糊。另外,即便在归档鉴定标准中,我国长期以来也偏重于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等。而关于机关单位的常见科技文件价值的鉴定,如设备文件、基建文件、产品文件、科研文件,有存在于专业系统的档案保管期限表中,也有的全然就没有专项规定。

17、因此,同一机关单位鉴定文件价值,可能要依照不同来源的档案保管期限表,显然给机关单位归档鉴定增加了难度。由此可见,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稿的归档文件与档案鉴定指南是一种完善鉴定标准系统化的工作。(二)操作标准过粗。目前我国有关鉴定操作标准,尤其是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粗线条是公认的:条款内容过于精练、条款太少、保管期限档次较粗、用语抽象含糊、偏重宏观而轻忽微观等等。这直接造成了实际部门鉴定文件与档案价值的粗线条,因此,从那个意义上说,一味责难实际部门的操作失当是不公平的,这应该是政策支持不力的缘故。(三)曾经有过“销毁档案确实是销毁编制”的规定。在1985年2月人事部、国家档案局公布地址各级档案馆人员

18、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中,提出了一个与档案数量紧密有关的“档案馆人员编制标准”,其中规定:“馆藏超过一万卷不足三十万卷的,其超过部份每五千卷增配一人;超过三十万卷的,其超过部份每七千卷增配一人。”这种规定的阻碍是超级现实的,给档案局(馆)领导直接的警示确实是:谁销毁档案,谁确实是在销毁编制。五、理论研究的脱节我国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研究关于实践的指导不力,这在很多论者的研究分析中已经指出,如王传宇和姜之茂,都在自己的文章中,把这种因素列入阻碍我国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障碍性因素之一。应该说,这是对理论界的提示,咱们应该为此而反思。笔者以为,我国鉴定理论研究不力,其表现能够归纳如下:(一)重点性研究开展

19、不够。档案价值鉴定在建国后很长时刻内,没有成为理论研究与工作探讨的重点。王传宇对档案学通信和档案学研究这两种档案学的权威性期刊作过有关分析。档案学通信自创刊以来,1980年至1992年13年间,每一年一样只有一篇到两篇,有的年份,如1990年、1992年,一篇也没有。档案学研究自1987年创刊以来,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每一年仅有一篇或两篇关于档案价值鉴定方面的文章发表,其中199一、1992两年都是零。这两种刊物都是在1993年以后,有关鉴定文章多了起来。中国档案(前身为材料工作通信和档案工作),作为最先创刊的、国家档案局工作指导性期刊,自1951年以来,所刊发的有关档案鉴定的文章(包括

20、公布有关法规性文件、工作探讨和学术研究),笔者作了一个初步统计,具体散布情形如下:19511960年,共16篇。其中,19511955年,为0篇,1956年和1957年别离为7篇和6篇,这两年头恰好是两个期限表公布之年。19601965年,5年间共42篇,这是一个研究档案价值鉴定的高潮,说明档案工作稳固进展到一按时期,档案价值鉴定问题就突出了,从那个意义上说,馆藏下合理、档案质量低是一种“富贵病”,而档案价值鉴定那么是解决档案部门“富贵病”的手腕。这5年间尤以1965年为多,共有21篇相关文章或报导。19791992年,14年共29篇,平均一年2篇,从篇幅比例来看,又回到了50年代的水平,可见

21、,“文革”不正常时期关于档案工作的阻碍。一样,到1993年以后,相关文章又慢慢增加了。因此,从这3种期刊的文章刊发情形看,1993年以后研究增加,掀起新的高潮,这明显跟四川省档案部门19921993年开展的“消肿”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大讨论有关。但跟国外档案界研究档案价值鉴定的情形看,显得十分滞后。国外在这段时刻内,从美国谢伦伯格双重价值鉴定模式,到德国布姆斯的“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再到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的“新宏观接收战略”模式,通过了多种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模式的演变。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注重档案价值鉴定研究,除时刻上显得较为迟缓之外,还明显受到电子文件研究的阻碍。事实上,从90年代后半期

22、,电子文件的研究迅速占据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地位,又将鉴定问题挤到比较次要的研究位置上。我国档案工作每一个时期都有研究与探讨重点,从文书立卷归档、档案整理、到档案法,重心迭代,但转入档案优化与鉴定不久,重点地位即被电子文件研究、数学档案馆、档案信息化问题所代替。因此,如此看来,档案价值鉴定研究“命运多蹇”,注定是棵“苦菜花”。(二)务虚过量,针对性不强。90年代以来,咱们各级各类期刊,发表了数以百计有关档案价值鉴定的文章,而且共有一本专著、两本编著和一本论文集出版,它们别离是张斌的专著档案价值论、陈忠海编著的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葛荷英编著的档案鉴定理论与方式,总参办公厅档案局编的档案鉴定理论

23、与实践。总括起来,应该说研究功效洋洋洒洒,很是全面。可是关于最近几年来研究功效作一分析,能够将这些研究分几类:第一是系统性与针对性皆具者,除以上所提到的专著、编著外,还有以王传宇牵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组所发表的功效,载于2001年第16期和2002年第12期档案学通信、邓绍兴关于档案保管期限表与民国档案鉴定的研究。第二是针对性强的研究,包括具有一开先河意义的四川省档案局在90年代初的讨论;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的和宝荣、陈兆、陈智为等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比如青年研究者如李华等、实际工作部门研究者如姜之茂、严永官、柳瑛等人的文章。这种研究功效数量尽管不多,但他们或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或以丰硕

24、的实践体会,使其所著文章往往具有振聋发聩、令人深省的作用。惜乎以上两类研究功效,在整体研究中,数量上占少数。依笔者切身感受为例,笔者为了完成有关鉴定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几乎把我国要紧刊物的有关文章都检索并加以阅读,但强烈感受到多数文章,或研究深度不够,或研究面失之狭小,或研究理论性不强。这能够从文章题目上可见一斑,有些文章在90年代还“浅谈”、“浅议”、“初探”、“也谈”,在说明一些常识性问题。故而看上去鉴定研究的文章不时见诸发表,但真正有论新问题者、提新观点者那么不多。不客气地说,这呈现出一种理论上的虚假繁荣,也是一种学术研究风气过于务虚的问题,值得咱们档案理论界检讨。综上所述,要解决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可能第一要解决鉴定主体的观念、政策制定与理论研究方面的问题,以政策、理念的力量推动其他方面的变革。字库未存字注释:原字为左礻右吴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