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6.74KB ,
资源ID:1787823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8782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调歌头教案1.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调歌头教案1.docx

1、水调歌头教案1水调歌头教案实用的水调歌头教案四篇水调歌头教案 篇11教学目标1、 通过“品读、研读、赏读等一系类的活动,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词中的意境。2、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学习苏轼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对人间生活的热爱。2学情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一首望月怀人之词,词人形象的描绘出一幅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艺术境界。词人深掩内心的郁愤,仕途上的失意怅惘,大醉之后的旷达,对胞弟的无限思念。或隐或现,借助明月这一意象,表现出来,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全体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兴趣,然后指出大的探讨方向,

2、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并主动质疑,教师在其中担导读、归纳、点评的任务。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3重点难点1、通过“品读、研读、赏读等一系类的活动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词中的意境。2、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导入1,放音乐,王菲翻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渲染气氛,使学生沉浸在词所创造优美意境中。2, 学生齐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感受内容。并请学生描绘词中画面。整体把握活动2【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

3、时有)二、研读词前小序, 思考以下问题。小组合作交流1,小序中交代了什么信息?小序中哪个字最意蕴丰富?让我们窥见到词的基本内容。学生展示,教师指导三。品读上阕 ,小组交流以下问题。1、“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字应该怎么理解。2、“寒”字怎样理解?是指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冷吗?从“我欲 ” 到“又恐 ” 至“何似 ”显示了此人怎样的心理变化?以上过程中学生展示,教师点拨、指导。四、品读下阕,小组交流以下问题。1、对“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话用艺术化的语言进行扩展再创作,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富有哲理,请你联系现实,结合事例。写一段话进行解读阐释。解读“但愿人长久,千里

4、共婵娟”,古今中外还有哪些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和苏轼一样的心境呢。以上过程中学生展示,教师点拨、指导。五、赏读全词、把握全作者感情脉络,小结全词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请用四个词语依次描述。苦闷矛盾豁达祝愿这首望月怀人之词。形象的描绘出一幅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艺术境界。苏轼官场的失意怅惘,深藏内心的郁愤,大醉之后的旷达、对胞弟的无限思念,或隐或现。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读来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所谓“余词尽废”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活动3【作业】水调歌头

5、(明月几时有)六,布置作业把水调歌头改成一篇文章。要求:结合词的意境和作者情感,恰当的叙述,生动的描绘,很好的融入作者或显或隐的情感。水调歌头教案 篇2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词的文学常识,理解词句的含义,背诵全文。2、过程与方法:读悟赏。3、情感与价值观:理解词人超然达观的 思想,及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语句,了解词意,体会 思想感情。 2、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话训练2、欣赏音乐但愿人长久3、介绍有关词的知识4、简介作者及 写作背景 二、朗诵全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注意画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或不太熟悉的词语。2、指名

6、朗读,齐读。3、本词的上片和下片都写了什么?又有什么不同?三、品析词句,感悟主题1、找出你最感兴趣的词句读一读,并说一说其中所蕴涵的感情。(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为什么?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最能激发你联想的句子是哪一句?)2、思考:作者咏诵的仅仅是天上的明月吗?四、表情朗诵1、体会语气、语调,背诵。2、分组比赛。五、拓展训练积累有关“咏月”的古诗名句。六、 小结 由学生 小结学到什么,悟到什么,教师补充。 七、布置作业写一 篇诗词鉴赏。谈谈自己的理解,能写多少算多少。 附:板书设计水调歌头苏轼上片借明月 自喻清高下片 用圆月 衬托离别水调歌头教案 篇3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

7、,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有关常识: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乐章”、“歌词”等。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大类。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又分成:全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二段的叫“双调”,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衔

8、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过片”。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换头”或“过变”。依照已有的词调写的叫“填词”或“依声填词”,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自度曲”,扬州慢属后一类。词常见有“令”、“引”、“近”、“慢”的分别,“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引歌,“近”又称“近拍”,相当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9、”,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朗读全词,疏通文字。1、念奴娇: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2、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 “小 乔”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3、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有的本子作“强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和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讨论分析课文苏轼,字子瞻

10、,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与父苏洵、弟苏辙进京,并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父子三人文名大震,号称“三苏”。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构成文字狱“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

11、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听读课文的录音。讲读上片。1、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的有哪些句子?六、七、八句。2、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字词特点角度修辞基调乱险怪形夸张豪迈奔放穿高峭惊汹涌声比拟拍水石相击卷狂澜奔腾形比喻雪水色纯白色3、赤壁之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姿态、声音、色彩,无不逼真,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

12、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4、一、二、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有谁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词一开篇就境界开阔,气象恢宏,大江东去,淘空一切,“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5、四、五句写赤壁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人道是”三字用得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6、上阙末句有何作用?承上启下。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土。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

13、喝长板陂上,俊吕布方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在诸多英雄中,作者选择了谁作为咏诵的对象?7、学生齐读上片,体会景中之情,总结内容。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讲读下片。1、阅读下片前六句,讨论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基调怎样?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羽扇纶巾”,描写周瑜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14、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故国神游”,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项目周瑜苏轼年龄24岁47岁婚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就基调感奋感伤2、怎样理解这一矛盾(感奋与感伤)?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

15、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对人生的虚无态度。本首词是词人经历了乌台诗案,几乎被杀,几经周折被贬黄州,“魂飞汤火命如鸡”,经过这样的忧患被贬到黄州来,他内心有他的忧患和悲慨,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但是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他把这种悲慨融合在开阔博大的景色之中,而且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奋”压倒了“伤”。本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悲慨之中的旷达和豪放。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3、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却短暂,于是有人

16、叹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人借酒消愁,“与尔同消万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场游戏一场梦”。那么,苏轼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人生如梦”,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4、朗读下片,总结。下片第一层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比较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17、北望,射天狼。归结这两首词的共同特征,即豪放词的特征。角度特点思想积极、乐观意境高远、壮阔风格奔放、洒脱附录:历代评论家对本首词的评价和相关资料: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些魅力来。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构建者。 苏东坡突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

18、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前奏已经奏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诞生。 苏东坡突围一个人是要在忧患艰危之中,才能看到他的感情品格操守的。 【加拿大】叶嘉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乌夜啼(只有悲哀没有反省和超脱)举杯邀明月,对影三人。 李白(是寂寞悲哀之中的飞扬)水调歌头苏轼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

19、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水调歌头是词牌名。此词是苏轼41岁时所作,当时苏轼与其弟苏辙已经六七年不见了,他们之间一直是手足情深。1、 小序,有何作用?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2、 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3、 上阕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虚景:宫阙(琼楼玉宇)4、描写虚景运用了什么方法?想象中的月宫生活是怎样的?想象。月宫生活幸福美满,不知“今夕是何年”,没有烦恼,想要“乘风归去”,美妙圣洁,“琼楼玉宇”,然而高而寒冷。5、上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

20、想?上天,是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失意的苦闷,是超尘出世的消极思想的反映;下地,是作者对人间生活的留恋和热爱,是超然达观思想的反映。所以,上阕是作者“遁世”与“入世”思想的矛盾,但入世思想战胜了遁世思想。(1)、 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怀子由” 体现在词中哪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出了什么?月“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水调歌头教案 篇4一、教学重点:1、背诵这首词。2、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二、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

21、中的体现。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2、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主要是让学生看,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二)预习检查。1、给红色的字注音。宫阙(qu)玉宇(y)朱阁(g)绮户(q)无眠(min)婵娟(chn jun)2、范读。3、学生齐读。(三)朗读训练。下面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1、播

22、放“配乐朗读”一遍。2、学生齐读。(四)诗词赏析。1、根据注解,疏通文句。请大家看屏幕,并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1)归去:回到天上去。(2)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这是想象的仙宫。(3)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指作者)。(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是对子由说的。婵娟,即嫦娥,这里指月光。2、词

23、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1)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明确: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起得奇逸。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人间,幻想、现实,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怀旷达,一片光明。板书:上阕望月(写景)(2)下阕呢?抒发了什么感情?明确: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已有六年不见了。但苏

24、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亲人之间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板书:下阕怀人(抒情)(3)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明确:这首词上片写景,执着人生,下片抒情,善处人生,上下片内容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板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4、哪

25、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板书: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明确: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五)能力训练。1、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1)讲解“联想”的定义。(2)放映“明星”和“街灯”图。提问: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明确:明亮。(3)讲解“想象”的定义。(4)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提问:人们由“天河现水牛”图艺术地创造出“牛郎织女”图以及由此联系到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中间是通过什

26、么来实现的?它有什么样的特点?明确:通过想象来实现。它的特点是:由此及彼。2、现在,老师已经把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化成了两道思考题,同学们互相讨论,等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回答。放映思考题。(1)看了图一,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明确:珍珠、玛瑙、鱼目、地球、圆月、各种球类等等(2)看图二,发挥你的想象力。(学生自由回答)明确:猴子捞月亮、孙悟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天空我们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遨游太空、宇宙神秘的外星人等等。(3)总结: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源泉,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都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写自己之所想。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20xx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7、无不要求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同样地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六)音乐欣赏。联想力和想象力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便是背诵这首词,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1、播放邓丽君的MTV“但愿人长久”。2、第二次播放,让学生轻声跟唱。(提醒:歌词的“何事长向别时圆“有别于课本的“何事偏向别时圆”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版本的缘故。)(七)归纳小结。(板书)上阕望月(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怀人(抒情)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八)作业布置。1、背诵这首词。2、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中秋的夜晚,_。”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