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3.75KB ,
资源ID:18020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020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金耳晶等检验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金耳晶等检验规程.docx

1、金耳晶等检验规程金耳晶(金耳制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金耳晶(金耳制品)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金耳晶(金耳制品)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 性状:淡黄色至淡黄绿色的颗粒,味甜、气香,具有该产品固有的滋味及气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杂质。42 理化检验421 净含量 按照颗粒制品净含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金耳晶净含量为5g. 限度为4.7g5.5g表1:颗粒制品净含量限度表平 均 重净 含 量 限 度0.30g以下0.30g或是0.30g以上7.5下限6.0;上限10422 水分 按照水分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2、水分应5.0423灰分 按照灰分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灰分应8.0424 粗多糖 按照粗多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粗多糖(以葡萄糖计)应10.0425总砷 按照总砷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总砷(以As计)应0.5mg/kg4. 2. 6 铅 按照铅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铅(以Pb计)应1.0mg/kg4. 2. 7 铜 按照铜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铜(以Cu计)应5.0mg/kg4. 3 微生物检验431 菌落总数 按照菌落总数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菌落总数应1000cfu/g432大肠菌群 按照大肠菌群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大肠菌群应

3、40MPN/100g4. 3. 3 霉菌 按照霉菌、酵母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霉菌应50cfu/g4. 3. 4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 润味宝(猴头菇制品) 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润味宝(猴头菇制品)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 润味宝(猴头菇制品)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 检验人员4内容4.1性状:棕色或红棕色颗粒,具有该产品固有的滋味及气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杂质。4.2理化检验4.2.1净含量:按照颗粒制品净含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润味宝净含量为5g.限度为4.7g5.5g表1:颗粒制品净

4、含量表平 均 重净 含 量 限 度0.30g以下7.5%0.30g或0.30 g以上限6.0;上限104.2.2 粗多糖:按照粗多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标准检验。粗多糖(以葡萄糖计)15.0%4.2.3 水分 : 按照水分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水分5%4.2.4 灰分: 按照灰分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灰分8%4.2.5 砷: 按照总砷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砷(以As计)0.5mg/Kg4.2.6 铅: 按照铅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铅(以Pb计)1.0 mg/Kg4.2.7 铜: 按照铜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铜(以Cu计)5.0mg/Kg4.3微生

5、物检验:4.3.1 菌落总数:按照菌落总数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菌落总数1000cfu/g4.3.2大肠菌群:按照大肠菌群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大肠菌群40MPN/100g4.3.3霉菌:按照霉菌、酵母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霉菌50cfu/g4.3.4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胶囊净含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胶囊净含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胶囊净含量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 取试样20粒,分别精密称定质量后,倾出内容物,囊壳内用脱脂棉拭净,再分别称定囊壳质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净含量与平均净含量。

6、每粒的净含量与平均净含相比较,超出限度的胶囊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参考标准:JJF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润伉宝(姬松茸) 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润伉宝(姬松茸)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 范围:润伉宝(姬松茸)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检验的标准操作3 责任人:检验人员4 内容4.1 性状:原料为棕色或棕褐色颗粒;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胶囊应完整,无破损,无瘪囊。内容物为棕色或棕褐色颗粒,都具有该产品固有的滋味及气味,无异味,无肉眼可见杂质。4.2 理化检验4.2.1 净含量 按照胶囊净含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金耳晶净含量为

7、0.30g.表1:胶囊净含量限度表 平 均 重净 含 量 限 度0.30g以下0.30g或是0.30g以上7.5下限6.0;上限104.2.2 水份 按照水分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水分应7.04.2.3灰份 按照灰分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灰分应6.04.2.4 粗多糖 按照粗多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粗多糖(以葡萄糖计)应15.04.2.5总砷 按照总砷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总砷(以As计)应1.0mg/kg4.2.6铅 按照铅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铅(以Pb计)应1.5mg/kg4.2.7汞 按照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汞(以Hg计)应0.3

8、mg/kg4.3 微生物检验4.3.1 菌落总数 按照菌落总数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菌落总数应1000cfu/g4.3.2大肠菌群 按照大肠菌群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大肠菌群应40MPN/100g4.3.3 霉菌、酵母 按照霉菌、酵母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检验 霉菌、酵母应25cfu/g4 3. 4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不得检出 。颗粒制品净含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颗粒制品净含量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颗粒制品净含量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 取试样10袋,分别精密称定质量后,倾出内容物,用软纸擦拭干净包装袋内壁后,再分别称定包

9、装袋质量,求出每袋内容物的净含量与平均净含量。每袋的净含量与平均净含相比较,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1袋。参考标准:JJF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粗多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粗多糖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粗多糖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样品的预处理411 准确称取试样0.5g于250ml碘量瓶中,加水100ml,在沸水浴中提取2小时,离心,保留上清液,沉淀物加水50 ml重复提取一次,离心,其上清液与第一次的合并,加入2倍体积的95乙醇沉淀多糖,用热水溶解多糖,溶解后,将多糖溶液移1000ml容量瓶中定容(使试样液含糖量在0.75mg/ml之间),作

10、为样品液备用待测。42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421 准确吸取葡萄糖标准溶液(0.1mg/ml临用新制)0, 0.1, 0.2, 0.4, 0.6, 0.8, 1.0ml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1.0ml,加入蒽酮试剂5ml,充分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取出在流水中冷却20分钟后,在620nm波长下进行比色,以蒽酮试剂为空白调零,测定各管的吸光度值。以葡萄糖标准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OD)为纵坐标,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具体操作步骤按表1进行: 表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表单位0(空白)1234567(样品)标准溶液ml0 0.1 0.20.40.60.81.00蒸馏水ml00.90

11、.80.60.40.200样品液ml00000001.0蒽酮试液ml55555555沸水浴中煮沸腾10分钟,自来水冷却20分钟后,进行比色吸光度4. 3样品测定431 准确吸取样品待测液1.0ml(含糖量75g),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操作,于62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根据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液含糖量。44计算441 粗多糖按公式计算 m1 n 粗多糖() 100 m 100 式中:m1由标准曲线查得样品液含量,mg/ml; n样品稀释倍数; m样品的质量,g。参考标准:Q/320125 RZ0082007 润伉宝(姬松茸)胶囊附录A砷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砷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2、2范围:砷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 试样消解 称取试样2.0 g。(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二位)于50 ml坩埚中,同时做两份试剂空白。加150 g/L硝酸镁10ml混匀,低热蒸干,将氧化镁1 g仔细覆盖在干渣上,于电炉上炭化至无黑烟,移入550高温炉灰化4小时。取出放冷,小心加入(1+1)盐酸10ml以中和氧化镁并溶解灰分,转入25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入50g/L硫脲2.5ml,补加水至刻度,混匀备测。4 .2标准制备取25ml容量瓶6只,依次准确加入1g/ml砷使用标准液0, 0.05, 0.2, 0.5, 2.0, 5.0ml(各相当于砷浓度0、2.0 、8.0、20.

13、0、 80.0、200.0 ng/ml)各加(1+9)硫酸12.5 ml,50g/L硫脲2.5ml,补加水至刻度,混匀备测。4. 3测定431 仪器参考条件:光电倍增管电压:400v;砷空心阴极灯电流:35mA;原子化器:温度820850;高度7mm;载气流速:600mL/min;测量方式:浓度直读,读数方式:峰面积;读数延迟时间:1s;读数时间:15s;硼氢化钠溶液加入时间:5s;标液或样液加入体积:2 ml。432 浓度方式测量:开机并设定好仪器条件后,预热稳定约 20分钟。按健进入空白值测量状态,连续进样,待读数稳定后,按空档健记录下空白值即可以开始测量。先依次测标准系列。标准系列测完后

14、应仔细清洗进样器并使读数基本回零后,才能测试剂空白和 试样,每测不同的试样前都应清洗进样器,记录测量数据。 4. 4结果计算 C1-C0 25 X m 1000 式中:X试样的砷含量,mg/L; C1 试样被测液的浓度,ng/ml; C0 试剂空白液的浓度,ng/ml; m 试样的质量,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标准:GB/T 5009.112003铅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铅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铅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 试样消解称取2.00 g试样于瓷坩埚中,在电热板上炭化至无烟,移至马弗500灰化6小时,冷却.用硝酸(0.5mol/L)将灰溶解,用滴

15、管将试样消化液滤入25 ml容量瓶中,用水少量多次洗涤坩埚,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作试剂空白。4. 2测定421仪器条件:根据仪器性能调至最佳状态。参考条件为波长283.3nm,狭缝0.4 nm,空气流量8 L/ min,原子化温度17002300,持续4 s。422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铅标准使用液10.0, 20.0, 40.0, 80.0 ng/ml各0.01 ml,注入火焰原子化器,测得其吸光值并求得吸光值与浓度关系的一元线段性回归方程。423 试样测定:分别吸取样液和试剂空白液各0.01 ml,注入火焰原子化器,测得其吸光值,代入方程求得样液中铅含量。424 结果

16、计算 ( C1-C0 )V1000 X m 1000 式中:X试样铅的含量,mg/L; C1 测定样液中铅含量,ng/ml; C0 试剂空白液中铅含量,ng/ml;V 试样消化液定量总体积,ml; m 试样的质量,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标准:GB/T 5009.122003铜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铜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铜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 检验人员4内容41 试样消解 称取样品2.00 g,置于瓷坩埚中,加5 ml硝酸,放置半小时,电热板上蒸干,电炉加热炭化,移入马弗炉中500灰化1小时,取出放冷,再加1ml硝酸浸湿灰分, 电热板上蒸干, 再移入马弗炉中500灰

17、化半小时,取出放冷,以1ml硝酸(1+4)溶解4次,移入1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备用。42 测定421 吸取0.0, 1.0, 2.0, 4.0, 6.0, 8.0, 10.0, ml铜标准使用液(1.0g/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硝酸(10)稀释至刻度,混匀。容量瓶中每毫升分别相当于0,0.10, 0.20, 0.40, 0.60, 0.80, 1.00g铜。将处理后的样液、试剂空白液和各容量瓶中铜标准液L分别导入调至最佳条件火焰原子化器进行测定。参考条件:灯电流mA,波长.nm,光谱通带.nm,空气流量L/ min,乙炔流量L/ min,灯头高度m m,氘灯背景校正。

18、以铜标准液含量和对应吸光度,代入方程求得含量。43 结果计算 ( A1-A2 )V1000 X m 1000 式中:X试样中铜的含量,mg/L; A 1 测定用试样中铜含量,g/ml; A2 试剂空白液中铜的含量,g/ml;V 试样消化液总体积,ml; m 试样的质量,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标准:GB/T 5009.132003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汞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 试样消解 称取1.00 g样品,置于四氟乙烯塑料内罐中,加5 ml硝酸,混匀后放置过夜,再加7ml过氧化氢,盖上内盖放入不锈钢外套中,旋紧密封。然后将消

19、解器放入干燥箱中加热,升温至120保持恒温3小时,至消解完全,自然冷至室温。将消解液用硝酸溶液(1+9)定量转移并定容至25ml,摇匀。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待测。42 测定421 仪器条件:打开测汞仪,预热2小时,并将仪器性能调至最佳状态。422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汞标准使用液2.0, 4.0, 6.0, 8.0, 10.0 ng/ml;各50 ml(相当于10.0, 20.0, 30.0, 40.0, 50.0 ng)置于测汞仪的汞蒸汽发生器的还原瓶中,分别加入1.0 ml氯化亚锡(100g/ L),迅速盖紧瓶塞,随后有气泡产生,从仪器读数显示的最高点测得其吸收值,然后,打开吸收瓶上的三通阀

20、将产生的汞蒸汽吸收于高锰酸钾溶液(50 g/ L)中,待测汞仪上的读数达到零点时进行下一次测定。423 试样测定:分别吸取样液和试剂空白液各5.0 ml置于测汞仪的汞蒸汽发生器的还原瓶中,以下按4.2.2自分别加入1.0 ml氯化亚锡起进行。将所测得其吸收值代入方程中求得样液中汞含量。3 结果计算 ( A1-A2 )(V1/ V2)1000 X= m 1000 式中:X试样中汞的含量,g/L; A1 测定试样消化液中汞质量,ng; A2试剂空白液中汞质量,ngV1 试样消化液总体积,ml;V2 测定用试样消化液体积,ml; m 试样的质量,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标准:GB/T 50

21、09.172003菌落总数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菌落总数测定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 检样稀释与培养411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 g或(25 ml)放于含有225 ml灭菌生理盐水中或其它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41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壁管徐徐注入含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它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41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法做10倍递增稀释,如此每递增一次,即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414 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

22、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培养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培养皿。415 稀释液移入培养皿后及时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培养皿约5ml,并转培养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 加有1ml稀释液灭菌培养皿内作空白对照。41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温箱内培养48小时2小时。42 菌落计数方法做平板菌落计数时,用肉眼观查,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43 菌落计数的报告431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参考标准:GB/T 4789.2

23、2003大肠菌群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大肠菌群测定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大肠菌群测定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 检样稀释411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 g或(25 ml)放于含有225 ml灭菌生理盐水中或其它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41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它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41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法做10倍递增稀释,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414 选择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42乳糠发酵试验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

24、酵管内,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一稀释度接种三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h2h,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43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h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44证实试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个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h2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45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

25、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参考标准:GB/T 4789.32003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霉菌和酵母菌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检样稀释411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 g或(25 ml)放于含有225 ml灭菌生理盐水的具玻塞锥形瓶中,振摇30分钟,即为1:10的稀释液。412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灭菌试管中,另用1ml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使霉菌孢子充分散开。413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另换一

26、支1ml灭菌吸管吹吸5次,此液为1:100的稀释液。414 按上法做10倍递增稀释,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然后将凉至45左右的培养基注入平皿中,并转动平皿使之与样液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温箱中,3天后开始观察,共培养观察5天。42计算方法通常选择菌落数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两个平皿的菌落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毫升)检样中含霉菌和酵母菌数。43报告 每克(或毫升)检样所含霉菌和酵母菌数以cfu/g(ml)表示。参

27、考标准:GB/T 4789.152003沙门氏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沙门氏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沙门氏菌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 增菌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 g( ml)放于含有225 ml缓冲蛋白胨水的500 ml广口瓶内。固体食品可先应用均质器以800010000转/分钟打碎1分钟,或用乳钵加灭菌砂磨碎,粉状食品用灭菌匙或玻棒研磨使乳化,于361培养4小时,移取10 ml,转种于100 ml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内,于361培养18小时24小时。42 分离 取增菌液一环,划线接种于一个亚硫酸铋琼脂平板和一个DHL琼脂平板(或HE琼脂平板、WS或SS琼脂平板

28、)。于361分别培养18小时24小时,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参考标准:GB/T 4789.42003志贺氏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志贺氏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志贺氏菌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 检验人员4内容41 增菌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 g( ml)放于含有225 mlGN增菌液的广口瓶内。固体食品可先应用均质器以800010000转/分钟打碎1分钟,或用乳钵加灭菌砂磨碎,粉状食品用灭菌匙或玻棒研磨使乳化,于361培养68小时,培养时间视细菌生长情况而定,当培养液出现微混浊时即应中止培养。42 分离 取增菌液一环,划线接种于HE琼脂平板或SS琼脂平板一个;另取一环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一个,于361分别培养18小时24小时,志贺氏菌在这些培养基上呈现无色透明不发酵乳糖的菌落。参考标准:GB/T 4789.5200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范围: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标准操作3责任人:检验人员4内容41 增菌培养411 检样处理: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 g( ml)加入盛有225 ml灭菌生理盐水的广口瓶内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