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6.85KB ,
资源ID:18336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8336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对口第五学期第二套.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对口第五学期第二套.docx

1、对口第五学期第二套吉林财经学校语文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卷共 6页 第1页2015年级 第五学期 科目语文 第二套 (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所用班级类型(对口班)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玷污 沾染 服服帖帖 拈轻怕重 B果脯 哺育 相辅相成 捕风捉影 C毗邻 纰漏 如丧考妣 蚍蜉撼树 D罢黜 拙劣 左支右绌 咄咄怪事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暮霭 赧然 视若草芥 男女之大妨 明镜照物,妍媸必露 B鉴诫 口讷 咸予维新 一言以蔽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C慰藉 穿凿 芸芸众生 造化钟

2、神秀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D福祉 聚讼 槁项黄馘 不落于言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个仅有鸡蛋大小的鹅卵石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几百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 B电脑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停止发展网络。 C美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台独分子吕秀莲数典忘祖,竟公开宣称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乃是台湾人的大幸,台湾和大陆是“远亲”和“近邻”的关系。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3、,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传统和特有的艺术特色。 B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 C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渲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D列宁曾经指出:反杜林论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潜泉印泥产品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它是轻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轻工业部出口创汇企业。 C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

4、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D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二、填空(10分)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2.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他的作品还有 。3.等待散场的作者是 代表作有 。4.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是 。5.老舍的话剧代表作品有 、 。6.中国文学史上的小李杜指 、 。三、诗歌鉴赏题(10分)关河令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

5、能传书。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四、阅读(26分)(一)(9分) 文艺大众化的误读赖大仁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后来毛泽东倡导文艺大众化,目的也在于唤起民众。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也是与新时期的再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就变得更为多样化了,存在的问题也颇为突出和复杂。在某些人看来,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娱乐

6、。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被理解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服务大众”也被具体化为“娱乐大众”。在这种价值导向之下,一个时期以来的文艺大众化,包括某些“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也都普遍追求“娱乐化”,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足够的销售量、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似乎也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而一旦将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仅仅定位于“娱乐化”,唯“乐”是求,娱乐至上,就有可能导致种种价值偏向:轻则忽视文化娱乐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重则容易由“娱乐大众”滑向“取悦大众”、“迎合大众”,追逐低级趣味,从而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实际上,当今有些人打着“文艺大

7、众化”的旗号,背后所追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种种现实利益。为此,一些所谓“大众化写作”和影视媒体节目,一味迎合消费市场的低俗需求,不择手段地制造“娱乐”效果吸引大众,只要能诱导人们消费,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娱乐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红色经典,都可以拿来“戏说”、搞笑乃至“恶搞”。在这样的“娱乐化”价值导向中,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精神被严重扭曲了。毫无疑问,文艺大众化的确应当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明确地说,“娱乐大众”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它也应当是“服务大众”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其一,“娱乐大众”是否可以无原则地取悦和迁就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作为文艺生产是

8、否可以只遵循“娱乐化”的市场规则而不管精神价值导向?这样的问题其实不言而喻。其二,“娱乐大众”是不是当今文艺大众化的唯一功能和价值取向?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难道就没有精神世界进一步提升与丰富的需要吗?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大众化文艺,除了“娱乐大众”,还有一个“引领大众”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具有娱乐消费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引领的功能究竟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这并非一个可以忽略不顾的问题。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仍然是当今文艺大众化应当坚持的方向,但它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是娱乐大众,更不能容忍用抽空了审美精神的低俗化娱乐去取悦大众;往更积极的

9、方面说,还应当倡导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1下列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反映着时代发展的特点。B最初文化大众化的提出是与思想启蒙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取向逐步多样化,存在的问题也显得突出与复杂。C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文艺大众化与以往各时期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担负的任务也不相同。D当代文艺大众化要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就要与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与精神追求相适应。2下列说法不属于“扭曲文艺大众化基本精神”的表现的一项是( )A“娱乐大众”价值导向下的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重视娱乐

10、追求,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B在“文艺大众化”的旗号下,以取悦大众、迎合大众为手段,实现利益的最大化。C极力制造各种“娱乐”效果,吸引大众,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按照“娱乐化”模式打造各种题材内容与人物故事。D戏说、搞笑甚至恶搞古代经典与红色经典,追逐低级趣味,诱导消费。3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当今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快乐,追求享乐。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出现娱乐大众化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B文艺大众化一旦出现价值偏向,轻则导致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的消解,重则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C文艺大众化不仅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符合消费时代市场规则,还要关注精神的正确导向。D当今正确的

11、文艺大众化方向就是应该在注重娱乐价值取向、娱乐大众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文艺引领大众的作用。(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12分)秋颂(罗兰)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籍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

12、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宇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

13、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泊的季节。它经了春之篷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 本文语言优美,格调清新,但缺乏向上精

14、神,读后给人以低落感。B. 文章以诗化的语言与句式、饱含激情地赞美了秋天的美。C. 作者重点描绘了秋天的外在美,使其人格化、个性化。D. 从作者对秋的描绘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的淡泊名利和豁达的胸怀。E. 文章流露出作者淡然、旷达的态度,透澈的思维,体现了文章的内在美。2.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笔下秋的特点。(2分) 高。考-资。源。网答:_(不超过10字)3.作者写秋院这幅画的用意是什么?(2分)答:_(不超过20字)4.作者在写到秋风时,说到“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能悟到什么哲理,请结合你的生活阅历谈谈。(4分)答: _。(三)阅读下列文

15、言文,完成各题。(5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给下列各句加线词选择恰当的义项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

16、由于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曾不知老之将至( ) A.竟 B.曾经 C.重叠 D.连都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2.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岂不痛哉 死生亦大矣 当其欣于所遇 则与斗卮酒A.感叹句感叹句宾语前置句陈述句B.反问句判断句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C.反问句判断句陈述句宾语前置句D.感叹句反问句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 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

17、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五、阅读下面短评,在空格处步补上不同的内容,使之简明且前后不重复(每一小句不超过12字,4分)“偷菜游戏”是一款风靡网络的休闲交友游戏。种菜、守菜、偷菜一场“全民偷菜”的时尚飓风席卷大江南北,风靡长城内外:从七旬老翁到稚嫩少年,从白领精英到打工一族,偷菜无处不在,偷菜无时不有,。越来越多的“菜农”在“菜地”与里乐不思蜀,流连忘返。用网络时髦的话讲:“种的是心灵的寂寞,守的是收获的时间,偷的是朋友的情感。”其实

18、,对于“种菜、守菜、偷菜”,不少人也持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这是把双刃剑,把握不好,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而问题或许表现为,或许表现为,或许表现为。六、作文(40分)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一景区重现的鬼子进村场景:一群身着侵华日军军服的人,手握“三八大盖”,押解着几位“村妇”,其中的“日军军官”手提军刀坐在三轮摩托车上,“侵华日军”们的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在这个集体参与的旅游项目中,游客有的扮鬼子,有的扮汉奸,还有人扮“花姑娘”。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吉林财经学校语文试卷答题纸班级: 姓名: 学号: 试卷共 6页 第5页2015年

19、级 第五学期 科目语文 第二套 (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所用班级类型(对口班)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1( )2( )3( )4( )5( )二、填空(10分)1. 。2. 、 。3. 、 。4. 。5. 、 。6. 、 。三、诗歌鉴赏题(10分)1. 2. 四、现代文阅读(26分)(一)1( ) 2( )3.( )(9分)(二)1. (4分) 答:_2. (2分) 高。考-资。源。网答:_(不超过10字)3. (2分)答:_(不超过20字)4.(4分)答: _。(三)1_ 2.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_ 3. _ _ 五、(10分)而问题或许表现为,或许表现为,或许表现为

20、。六、作文(40分)2015级语文对口期末试题2一、选择题(10分)1A(A读音din zhn ti nin ;B读音分别为f b f b;C读音分别为p p b p;D读音为ch zhu ch du) 2C(A“男女之大妨”中的“妨”应为“防”,“明镜照物,妍媸必露”中的“必”应为“毕”;B“鉴诫”中的“诫”应为“戒”,“咸予维新”中的“予”应为“与”;D“不落于言荃”中的“荃”应为“筌”) 3B 4C(C“危言危行”是褒义词,直言直行,与语境不合。A“鬼斧神工”多形容建筑、雕塑的技巧的精巧,这里与上下文吻合。B“因噎废食”原意是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后比喻出了点小毛病或

21、怕出问题就把应该干的事情停下来不干。D“数典忘祖”本谓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的事情时,却忘掉了祖先的职守。后用来比喻忘本,即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事出左传昭公十五年:春秋时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他晋国为何不向王室贡献宝器,谈回答说晋国从未受过周王室的恩赐,故无器物可献。周王指出从晋建国的始祖唐叔算起,不断地接受王室的赏赐,并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祖上经历的事情。) 5D(A顿号去掉;B省略号和等等删去一个;C第一个问号改为句号,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 6A(B句“它”指代不明,应在后一个“轻工业部”前加“该厂是”,同时把顿号改为

22、逗号;C句有歧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回国不得参赛,但现在可以参赛”;D句指代不明,飞机还是飞鸟“坠毁”不清。)二、填空(10分)1.狂人日记2.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3.刘心武 班主任4.王安石5.话剧 龙须沟6.李商隐 杜牧三、诗歌鉴赏题(10分)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四、阅读(26分)(一)(9分) 1. C 2.A、3.D(二)(12分)1.A、C(A“缺乏向上精神,读后给人以低落感”不对。C“重点描

23、绘了秋天的外在美”不对)2.作者笔下的秋具有“充实、不加修饰、闲逸”的特点。3.作者以秋院来表现秋的清寂,使人有一种清爽的感觉。4.表现出作者羡慕秋的洒脱和不加修饰的感情,我们从中可以体悟到:为人处事不可过分计较,做人洒脱些,自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三)1.C C A 2.B 3.B 六、本题考查考生简明、连贯、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参考答案】对生存环境的不满意,对本职工作(学习)的不用心,对人际关系(“朋友友谊”或“他人劳动”)的不重视(尊重)(要求针对“种的是心灵的寂寞,守的是收获的时间,偷的是朋友的情感”的说法,从“相反的”角度作答,且内容不能重复。每一方面2分,内容准确,句子通顺,句式大体相同。如果作答内容没有紧扣“种的是心灵的寂寞,守的是收获的时间,偷的是朋友的情感”,只要能从三个不同方面作答,酌情给分,但最高不能超过4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