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609.09KB ,
资源ID:19244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9244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1、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3)形成:2三圈环流的形成(1)形成条件(2)类型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春秋分状况)(1)气压带(2)风带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思考启迪为什么纬度60附近容易形成降水?该处降水与赤道地区的降水成因是否相同?提示:纬度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冷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下降而形成降水,属于

2、锋面雨;赤道地区是因为空气膨胀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形成降水,属于对流雨。 情景导入先思考 航海家们发现,进入30纬度时帆船无法航行,海上贸易大受影响。那时,很多帆船都载着许多马匹,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马匹相继死掉,吃不完的马肉只好投进大海里喂鱼。后来,人们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称为“马纬度”。(1)除“马纬度”外,地球上还有哪些海区是无风地带?提示:赤道、南北纬60海区。(2)为什么其他海域总吹着有规律的定向风,而在“马纬度”等海区总是无风?提示:在赤道、南北纬30和60海区无风是因为它们受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和下沉气流。 核心要点掌握好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

3、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

4、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很重要 图形法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 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

5、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昼长夜短B太阳直射南半球C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解析:1.A2.B第1题,根据所在的纬度,可判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空气干燥。第2题,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应该是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3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A是_带,B是_带,C是_带,D是_带。(2)在B、D、F代表的风带内画出风向箭头。(3)低纬环流在近地面包括的气压带是_和_(填字母),风带有_(填字母)。在图中标注低纬环流的环流方向。(4)在A、C、E

6、、G四地中,属于上升气流的是_,属于下沉气流的是_。在图中标注分布地区的中心位置的纬度数。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风向的形成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外,还有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答案:(1)赤道低气压东北信风副热带高气压盛行西风(2)略。(B为东北风,D为西南风,F为东北风)(3)CAB标注略。(顺时针)(4)A、EC、G标注略。(A0C30NE60NG90N)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模式图的判读经典母图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模式图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是建立在地球表面,是均质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只有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判读技巧第一步:读

7、风向,定风带根据图中风向确定风带名称。第二步:读气流升降,定气压带根据气流的升降,确定气压带名称,若气流上升,近地面为低气压带,反之为高气压带。第三步:读纬度,定位置根据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确定相应的气压带、风带。第四步:读位置,辨季节根据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状况,确定季节。第五步:看性质,明影响根据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常见变式图1气压带、风带分布极地俯视图a极地高气压带b极地东风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 e副热带高气压带f信风带g赤道低气压带2气压带、风带分布剖面图演练冲关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A BC D2表示的近地

8、面气压带名称为()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3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解析:1.B2.C3.C结合图示三圈环流的高度的差异,处为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中高纬环流,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属于中纬环流圈中的近地面风带,近地面气流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形成了近地面的盛行西风带。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45题。4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A BC D5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A甲,乙 B甲,乙C甲,乙 D甲,乙解析:4.B5.B根据纬度位置和风向判断,四个近地

9、面风带分别是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其中属于北半球的风带是,属于南半球的是。甲、乙两风带属于南半球,分别是信风带和西风带。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A B C D 解析:1.B2.C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的中心点是南极点,a位于南纬3040之间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位于4060之间为西风带,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

10、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4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 BC D解析:3.C4.C由各图中的纬度和风向可以判断,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读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回答56题。5上述“某月”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 6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 解析:5.C6.A此时赤道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到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时间为7

11、月份前后,甲地在南半球东南信风的控制下。右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图中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78题。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一定属于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移动8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乙风带为极地东风带解析:7.C8.C第7题,图中丙处气流下沉,则丙为高气压带,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或极地高气压带;若丙是极地高气压带,则甲、乙同属于极地东风带,故C项正确。由于不能确定丙是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不能确定甲、乙中有一支一定为西风

12、带。若丙气压带位于北半球夏季该气压带向高纬移动。第8题,若甲、乙风向相反,说明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而多晴朗天气。由于不能确定甲、乙所处半球,故不能确定甲和乙哪个是信风带哪个是西风带。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回答910题。9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10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解析:9.D10.B第9题,从甲图可知为北半球,30N40N受西风带影响,风向为西南风。第10题,甲图表

13、示北半球冬季,为1月份;乙图30N40N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夏季,为7月份。一、选择题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1若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A北半球低纬环流B南半球中纬环流C北半球中纬环流D南半球高纬环流2若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间的风向为()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解析:1.C2.A第1题,若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此图为北半球中纬环流。第2题,若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之间为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风。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34题。

14、3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4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解析:3.C4.D第3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故C项正确。第4题,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故D项正确。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56题。5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解析:5.B6.B第5题,依据图示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可知,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

15、气压带。第6题,由图示自转方向可知,P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与我国台风多发季节相对应的是()A甲图与丙图 B乙图与丙图C丙图与丁图 D甲图与丁图8甲图到乙图的变化过程,时间跨度约为()A3个月 B6个月C9个月 D一年解析:7.D8.B第7题,我国台风多发季节为夏秋季,从四幅图中可以看出,甲图为气压带、风带北移且达最北的时候,是夏至日;乙、丙两图为气压带、风带南移且达最南的时候,是冬至日;丁图是春秋分时。第8题,气压带、风带由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反映了气压带、风带

16、从最北移至最南,大约需用半年时间。二、综合题9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_,原因是_。(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4)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_和_,那里一般是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_和_,那里一般是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解析:第(1)题,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故可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B地从高纬流向低纬,水汽不易凝结;A地从低纬流向高纬,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所以,一般地说,A地比B地

17、降水丰富。第(3)题,C气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至纬度60附近时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第(4)题,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两地气流下沉不易成云致雨。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2)丰富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4)南北

18、纬60赤道地区低多阴雨天气南北纬30极地高多晴朗天气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2形成和分布3影响中国的高、低气压中心季节气压中心性质影响冬季亚洲高压冬季风的源地之一冬季天气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夏季风的源地之一夏季天气思考启迪南半球的气压带也和北半球一样分为明显的高、低气压中心吗?提示: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北半球显著,因而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影响原理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

19、,从而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2案例地区赤道及其南北两侧纬度4060之间大陆西岸纬度3040之间大陆西岸气压带、风带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盛行西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终年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3.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情景导入先思考 夏威夷高压是活跃在太平洋的高压中心,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附近。在不同季节其中心所在的纬度位置会发生变化。夏季高压中心气压值高,控制范围大,中心附近约位于37N附近。同时其高压脊控制范围还向西扩大,我国东部沿海受其影响,气旋活动频

20、繁。冬季气压中心气压值低,控制范围小,中心附近约位于30N附近。(1)夏威夷高压是如何形成的?提示:夏威夷高压实际上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留在海洋上的部分。(2)夏威夷高压中心为什么会发生季节移动?提示: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也会发生季节移动,导致夏威夷高压控制区有季节变化。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1北半球7月份的气压中心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

21、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2北半球1月份的气压中心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二、季风环流1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受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了季风环流,如下图所示:(1)冬季:(2)夏季:2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两类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蒙古西伯利亚、蒙古风向西北风东北风性质寒冷干燥低温干燥夏季风源地太平洋副热带海区赤道附近印度洋风向东南风西南风性质温暖湿润温暖湿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的一些地区 方法技巧很重要 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压线的闭合情况判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偏低,为低压中心,中心气压偏高,为高压中心。(2)根据季节判断: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3)根据风向判断: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时,陆地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

23、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时,海洋上是高压,陆地上是低压。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3题。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亚洲低压是图中的()A BC D3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解析:1.B2.A3.C图中亚洲被亚洲低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为低压,B为高压)(1)图中A气压中心是_,B气压中心是_。(名称)(2)该图为_(填“1”或“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3)图中气压分布形势形成的原因是_。(4

24、)此时,东亚的盛行风向为_风,南亚应盛行_风。(5)此时,地表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_(填“南”或“北”)。解析:第(1)题,根据A、B所在经纬度位置及A为低压、B为高压判断A气压中心是印度低压,B气压中心为夏威夷高压。第(2)题,根据气压中心判断此时为7月。第(3)题,A处为陆地,夏季增温快,形成印度低压,并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第(4)题,7月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为西南季风。第(5)题,7月份,随太阳直射点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答案:(1)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2)7(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夏季陆地增温强烈,形成热低压,原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4)

25、东南西南(5)北 情景导入先思考 每年69月的非洲,将会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沿途狮子、花豹、鬣狗尾随,鳄鱼开始在狭窄的马拉河两畔聚集,准备分享即将到来的盛宴。(1)你知道这里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吗?提示: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草原上植被湿季水草丰美,干季草类枯黄。(2)这里的气候是如何形成的?提示: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核心要点掌握好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

26、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都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干季时受信风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