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654.66KB ,
资源ID:21255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1255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秦观名字的由来.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秦观名字的由来.docx

1、秦观名字的由来秦观名字的由来秦观和陆游, 宋代两位杰出的文学家, 因其名、 字相同,常被学者相提并论。他们名字如何拼读?来源及含义如何? 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历代存在不同的看法,至今 不少人仍不甚了了。一般人将秦观、陆务观的“观”字读平 声。也有人读去声,如于北山陆游年谱 、刘黎明陆游 悬案揭秘。有人认为秦观名本自王观,字少游源于汉代马 少游。也有人如刘黎明认为秦观字少游本自 列子仲尼篇。有人认为陆游的名字源于秦观,这以朱东润陆游传为代 表;也有人认为纯系附会,不可信,如于北山陆游年谱” ,于当代学者如于北山陆游年谱 、邹志方陆游家世认为陆游名字本于列子仲尼篇 “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北山

2、先生更明确指出陆游名字“可觇其家世与道家思想之关依据,但皆缺乏具体论证,难以令人信服,所以至今仍无统的结论。陈冠明先生曾专门写有秦观陆游名字解诂 文(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 P295 298,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82 年 5 月版),作者引用一些文献资料,坚持认为陆游 的名字是由秦观名字而来。又以名字解诂的常识认为秦观、 陆游名字中的“观”应读“去声”,是名词游观(gu m)的 意思。乍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分析,陈氏观点仍缺乏说服力。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详尽论证,力图得读音。这一问题从秦观自述及同时人记述中即可找到明确答 案。元丰六年( 1083),秦观三十五岁,九月后,为王观母

3、亲作墓志铭。李氏夫人墓志铭 云:“至和中, 先君游太学, 事安定先生胡公。岁时归觐,具言太学人物之盛,数称海陵 王君观及其从弟觌有高才,力学而文,流辈无与比者。余时为儿,侍左右,闻而心慕之,愿即见,盖不可得。后数年,段记述及有关材料得知,秦观父亲元化公曾游太学,师事 理学家安定先生胡瑗,王观亦师事胡瑗。元化公十分钦佩王 观及其从弟王觌,认为他们的才华,流辈无人可比。因此,为儿子取名秦观( “至和”为仁宗年号,即公元 1054 1056 编淮海先生年谱 ,其中案语说: “李氏王夫人墓志铭 但言元化公称王君观及其从弟觌,而不言名先生。名先生之 说,见于旧谱。然王君观从弟名觌,而先生之季弟亦名觌,

4、或取二王之名,先后以名其子,似可信也。 ”秦瀛认为,秦 观、秦觌兄弟得名于王观、王觌兄弟,所言是有道理的。古 人喜以崇拜仰慕的古人或前辈名字给子女命名,是常见的现 象。那么,秦观的“观”字读音如何呢?这要看王观的“观”字读音。我们先分析一下“观”字,这是个形声字,本写作类广韵作古丸切,平声,见声桓部,现代汉语拼音读作 gum;另一类广韵作古玩切,去声,见声换部,现代汉 语拼音读作gu eno “观”字读音不同,意义迥别,读作平声 时,一般为动词,意义与“看” 、“见”有关,如观看、观览、 观赏、游观;读作去声时,为名词,意指可凭观看或供观看 的建筑物,如观阙、楼观、道观,又有古国名、水名、姓名

5、, 也读去声,又名词奇观、壮观、游观等也读去声。清楚了 “观” 字音、义的区别,现在可明确王观的“观”字意义及读音。王观与从弟王觌(d丨)名皆与“看”、“见”有关,遵循一定 规则,王观的“观”应读作 gum,而不可能是观阙、道观的“观”的意思,即不应读作 gucn。因此,秦观的“观”也应读作gumo王观当时是著名词人,秦观爱词、作词即受其影季弟秦觏,字少章。兄弟三人之名繁体字分别写作“颧”、geu。因此,秦观的“观”字的意义也不可能是名始取“太虚”为字,“太虚”当指“天”、“天空”。秦观取此 为字,表明自己心似天高,气凌太虚,形容志大气盛。徐培均先生秦少游年谱长编卷首“传略”中认为秦观字“太邂

6、逅安期生。谓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区中缘未断,方外观点值得商榷。秦观思想中固多道家、道教成分,并不能说 明他字“太虚”便是本自道家思想。陈师道秦少游字序详见下文)中既已明确记述秦观字“太虚”是本自对杜牧 的崇仰,志大气盛, 热衷功名, 那么,“太虚”应理解为“天”,而不应理解为道家学说中的空寂玄奥之境。又有人认为秦观秦观三十七岁,正式将原字“太虚”改为“少游” 。元祐元 年( 1086)二月一日,友人陈师道作有秦少游字序云: 元丰之末,余客东都,秦子从东来。别数岁矣,其容充然, 其口隐然。余惊焉,以问秦子,曰: “往吾少时,如杜牧之 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立 致,而

7、天下无难事。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效至计,以行 天诛, 回幽夏之故墟, 吊唐晋之遗人, 流声无穷, 为计不朽, 岂不伟哉!于是字以太虚,以导吾志。今吾年至而虑易,不待蹈险而悔及之。愿还四方之事,归老邑里如马少游,于是 字以少游,以识吾过。尝欲以语公,又以为可。于子何如?” 余以谓取善于人,以成其身,君子伟之。且夫二子,或进以 经世,或退以存身,可与为仁矣。然行者难工,处者易持, 牧之之智得,不若少游之拙失也。 子以倍人之才,学益明矣, 犹屈意于少游,岂过直以矫曲耶?子年益高,德益大,余将 屡惊焉,不一再而已也。虽然,以子之才,虽不效于世,世 不舍子,余意子终有万里行也。如余之愚,莫宜于世,乃当

8、 守丘墓,保田里,力农以奉公上,谨身以训闾巷,生称善人, 死表于道,曰“处士陈君之墓”;或者天祚以年,见子功遂 名成,奉身以还,王侯将相,高车大马,祖行帐饮。于是, 乘庫御驽,侯子上东门外,举酒相属,成公知人之名,以为 子贺,盖自此始。陈师道所述“元丰之末,余客东都,秦 子从东来”。当指元丰八年,秦观由高邮赴京准备应试时, 得与陈师道重遇。从秦观回答语气看,必是五月及第之前的 口吻,恰符合当时的心境。秦观前此已有两次落榜的痛苦经 历,有些心灰意冷,是苏轼勉励他继续应试。此次应试吉凶未卜,前途难测。所以,说出一番自我安慰的话,实为准备是当时心境的反映,或者说是思想的一个侧面。可知,秦观 因慕马少

9、游名,改字“少游”,以识其“过”。他以“少游” 为字,只是寄托僻居乡里、小成即安、知足常乐的志趣,是种心理上的需求,未必当真。实际上,秦观还是想有所作 为的。陈师道与秦观皆为苏轼弟子,彼此交游唱和,相知甚 深。陈氏言之凿凿,秦观字“少游”是因仰慕马少游的人格 志趣而来,没有其他更深的含义。陈氏的记述是可信的。徐 培均先生明确说秦观改字 “少游”在元祐元年(1086), 此说不确,盖将陈师道作秦少游字序时间等同于秦观改字门书事寄少游诗,元丰二年,又有子瞻赴守湖州少游与 余同载因游惠山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诗追用其韵各赋 三首,可知,早在元丰元年( 1078),秦观已称字“少游” 。元丰七年( 1

10、084)春,苏轼在黄州作有和秦太虚梅花诗, 仍称秦观原字“太虚” 。八月,秦观自高邮至润州,会苏轼 于金山,苏轼次韵滕元发许仲途秦少游诗结句云: 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献颂请东巡。 ”祝愿秦观明年考取进士。苏轼此时已将秦观字“太虚”改称“少游” 。但九月五日, 苏轼上荆公书中向王安石推荐秦观,仍称“高邮进士秦 观太虚”。可见,元丰元年( 1078)至元丰八年( 1085),秦 观字“少游”与字“太虚”并行,最后以“少游”行世。友 人皆改称“少游” ,“太虚”遂不复使用。秦观改字有一个过程。因此,严格说来,认为秦观于元祐元年或元丰八年改字忼慨有大志,曰: 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 御款段(

11、按:指行路迟缓)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 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 当吾在浪泊、西里 间,虏未灭时, 下潦上雾, 毒气薰蒸, 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 何可得也! 今赖士大夫之力, 被蒙大恩, 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 ”吏士皆伏,称“万岁! 可知,马少游是知足求安、淡泊功名的人,与其兄马援慷慨有大志、积极进取、热衷功名不同。马少游因此成为后世文极有可能与苏轼有关。因此,有必要先谈一下苏轼对马少游的态度。苏轼诗中多处咏及马少游,熙宁六年( 1073)正月 至六月,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作山村五绝 ,讥讽新法, 其五云:“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不须更待飞

12、 鸢堕,方念平生马少游。” 用后汉书马援传典,表 示自己在位不能有所作为, 应学马少游僻居乡里, 知足常乐,以示对新政的不满。苏辙有和诗云: “贫贱终身未要羞,山年( 1079 )春,苏轼时在徐州任上, 次韵田国博部夫 南京见寄二绝其二云: “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 头。大夫行役家人怨, 应羡居乡马少游。 ” 表达离乡背井, 宦游他处,不及马少游居乡之好的心情。秦观改字“少游” 后,苏轼诗中仍多处咏及马少游。元祐四年( 1089)春,苏轼由翰林学士除龙图阁学士, 四月以后出知杭州。 将赴杭时, 他作有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 ,其 云:“寂寞东京月旦州,德星无复缀珠旒。莫嗟平

13、舆空神物, 尚有西斋接胜流。春梦屡寻湖十顷,家书新报橘千头。雪堂 亦有思归曲,为谢平生马少游。 ” 文选中有石崇 思序云: “困于人间烦黩,常思归而永叹。寻览乐篇,隐之思。苏轼曾裁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思乡曲 抒发思归之情。元祐七年( 1092)九月,苏轼由知扬州迁任 兵部尚书,召还京城途中,作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 韵,诗云:“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无事不妨长好饮,著书自要见穷愁。孤松早偃原非病,倦鸟虽还岂是不求仕进的风雅之士。史记虞卿列传云:“不得意乃著发抒不得意的牢骚。绍圣四年( 1097)四月,苏轼自惠州谪与紫芋,远插墙头周。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 盎,磊落胜农畴。

14、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一饱忘故山, 不思马少游。 ” (12) 忘却故乡,不思马少游,是故作旷达。可见,苏轼对马少游是“情有独钟” ,遭遇挫折时,总是羡元年( 1078)四月,秦观将入京应举。途中首次拜谒苏轼于州知府。彼此唱和,相得甚欢。秦观秋试不售,苏轼作诗慰 之,并作书为他鸣不平, 答秦太虚中说此次落榜“此不 足为太虚损益,但吊有司之不幸尔” 。 (13) 苏轼一直欣赏秦 观的文才, 关心他的前途, 鼓励他克服生活困难, 读书应举。元丰三年 (1080)二月, 苏轼遭贬至黄州, 友人多畏祸远避,秦观仍一如既往,与苏轼书信往来,寄赠诗歌。 与苏黄州勉励秦观作文应举。秦观思想观念深受苏轼的影

15、响是显而易秦观之所以人到中年,方由自取初字“太虚”改为“少游” 与其说是受后汉书马援传启发,毋宁说是对苏轼政见 愈益趋同之所致。 (15) 又秦观为何由 “太虚”改字“少游”?文中也说: “秦观的改字 ,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对苏 门的追随和趋同。”(16)所论甚有见地。秦观读后汉书-马援传中马少游事迹,羡慕马少游,极有可能是受到苏轼的得自仰慕马少游,与列子仲尼第四 “务外游,不知务 内观”只是字面上的相同,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也没有任何 材料说明其间的联系。刘黎明陆游悬案揭秘认为:陆游里的游、观就是陆游名字的出处,当然,这也是秦观名字的出处。二人同据此书命名起字,所以才有这样的巧读平声, 还有秦观

16、自己的诗为证。 元丰三年 ( 1080)寒食前, 苏辙因贬筠州酒税, 经过高邮, 与秦观游赏唱和。 游扬州时, 苏辙作有扬州五咏 ,其中第二首平山堂云: “堂上平 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 九宽。 檐外小堂阴蔽芾, 壁间遗墨涕汍澜。 人亡坐使风流尽, 遗构仍须子细观。 ” (18) 秦观当即有和作,题次韵子由题 平山堂,诗云:“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巵清酒末句“仍须子细观”的“观”是动词,读平声。秦观诗末句思,应读去声。说明秦观对“观”的读音不分,一律读作平 声。这也说明秦观将自己的名读作平声而不是去声。平

17、山堂墙壁至今仍存有“淮东第一观”石刻大字,即从秦观诗句而疑义。那么,为什么现代不少人误读作 gucn呢?始作俑者 是南宋的刘克庄。刘克庄送实之倅庐陵诗其二云: 去江边春色浓,郡花照席万枝红。守分风月元非赘,吏白文书但托聋。黄本何堪处秦观,白麻近已拜申公。早归了却兰读去声,说明刘克庄认为秦观的“观”应读去声。后人又将 陆游与秦观的名、字牵扯到一起,既认为陆游名、字源于秦 观,既认为陆务观的“观”应读去声,那么,秦观的“观” 当然应读去声了。南宋人认为陆游名、字本自秦观名、字, 强调陆务观的“观”字读去声,已暗含秦观的“观”应读去 声的意思。清代的钱大昕则明确说秦观的“观”与陆务观的观”字一样,应

18、读去声。 (详见下文)但钱大昕并没有进步解释清楚“观”字读去声的原因,只是重复刘克庄以来 的记述而已。后来便以讹传讹,直至今日。么,陆游名字的来源、含义和读音又如何呢?与秦观名、字 的关系究竟怎样呢?我们还是从头谈起。最早提出陆游字务观的“观”字读音问题的是陆游的后辈诗人刘克庄( 1187 1269),他在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中说: “史相力荐放翁, 赐第。其去国自是台评然。王景文乃云: 直翁自了平生事, 不了山阴陆务观。 放翁见诗亦笑云: 我自务观,乃去声, 如何把作平声押了? ” (21) 刘克庄认为陆务观的“观”字 应读去声,且引陆游自述为据。但他没有进一步解释原因。又陆游诗文中并没有有关自

19、己名字的直接记述,同时代人和 陆游家人也没有陆游名字读音的记述,刘克庄记述的可靠性 就要打折扣了。 刘克庄 后村诗话 前集作于六十岁 (1247)以后,其时距陆游去世已隔 40 年左右,事实邈远,且无任何旁证, 刘克庄的记述值得怀疑。 刘克庄的记述只能解释为,见录“陆放翁”条记述陆游“名游,字当从观(平声) ,至今谓观(去声) 。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可注意: 1.叶氏认为陆务观的“观”本应当读平声,但他没说明刘克庄的解释已很盛行,早已“深入人心” ,大家都读 去声了。 3.叶氏说陆游的名字来源于秦观,原因是陆游母亲 梦见秦观而生陆游, 因此以秦名为字, 秦字为名。 这一记载,

20、不见陆游的自述,也未见陆游同时代人和家人的记述,可信 性颇值得怀疑。于北山陆游年谱即断言叶氏之言“乃妄 说”。4.叶氏又记述有人说陆游因仰慕秦观而以其名字名己名 字,显系根据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诗而来,此 诗确是表明陆游仰慕秦观,且说自己名字与秦观相同,但并 不能得出有意取自秦观名字的结论,说是巧合,是合理的解 释。于北山陆游年谱认为是“一时兴到语” ,所言极是。如王安石的名与谢安(字安石)的字相同,只是偶合,王安 石谢安墩诗即明确说: “我名公字偶相同。 ”叶绍翁,生 卒年未详,其学出于叶适( 11501223),是叶适的晚辈,不大可能亲见陆游,所述皆系传闻,并无可靠依据,因此也不能当

21、真。南宋末王应麟( 1223 1296)困学纪闻陆游字务观本此。 ”(23) 认为陆游的名字取义于列子 。但 这只是字面上的解释,并不能证明陆游名字必定取自列 子。上文已论述秦观名字并不取义于列子 ,但字面上也相同。又孟子尽心上云: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也不能说明秦观和陆游名字来源于游,字务观,观字系去声。或云其母梦秦少游而寤,遂生放翁,因以其字命名,而名为字。 后村诗话载史相力荐放事,不了山阴陆务观。 放翁见诗, 笑云:我自务观乃去声, 如何作平声押了。 近时方蒙仲有奉题刘后村文稿数首, 内一绝云:昔闻秦七与黄九,后有幼安与务观。 观字亦作 平声,想后村见之,亦发一

22、笑。 ” (24) 韦居安基本上综合重 复了刘克庄和叶绍翁的记述,他又记述了同时代的方蒙仲名澄孙,以字行,官至秘书丞。 )奉题刘后村文稿七绝宋末仍有人认为“务观”的“观”应读平声,韦居安则认为中亦重复叶绍翁的记述,认为陆游母亲梦秦少游而生陆游,故以秦名为字,秦字为名。清初沈雄古今词话词 评上卷云: “山阴陆务观,母梦少游而生,故名其字而字 其名。”亦承袭四朝闻见录 。查慎行在得树楼杂钞卷中也认为:“陆放翁名游,字务观,其义出于列子仲 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取足于物;内观者, 取足于身。 观字从去声, 后人作平声, 盖未详出处耳。 ”(25) 吴景旭历代诗话辛集七“莲花博士”也重复困学

23、纪闻 和四朝闻见录的观点。胡鸣玉订讹杂录卷二“大观壮观等语”条对“观”字读音做了综合考察,最后总结说:见之笑曰: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做平声押了?此虽 戏语,亦可为用字不详出处者戒。 ”(26) 钱大昕十驾斋养 新录卷四亦云: “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皆去声也。王景文诗:直翁自了平生事, 不了山阴陆务观。 放翁见之,述诸家皆承刘克庄等记述而来,坚持认为陆游名字是因其母 梦见秦观而来,或认为源自列子 。诸家皆认为陆务观的观”字应读去声,钱大昕则明确说秦观和陆务观的“观” 字皆应读去声,理由大概是,陆务观的“观”字读去声,自 刘克庄以来,历代多有学者主张读去声,陆游的名字源自秦观,因此,秦观的“

24、观”也应读去声。这种解释也不能令人淞江,细论证。陆游父亲陆宰,有四子,长子陆淞,次子陆濬,三 子陆游,四子陆涭。“淞”字有两读,一读作 scng,专指吴 读作scng,本作“淞”,意指如水淞、雾淞、雨淞,从兄弟取名的规律看,陆游兄弟四人名皆从“水”部,与水 有关,且极可能取名词意义,这样,兄弟名才一致。陆游的游”字取义极可能指河流一段的“游” ,或取“争上游” 之义。而不是动词游泳的“游” 。退一步说,即使指游泳的游”,也不可能指旅游、游览的“游” 。“游”字本为两字,者音同形近,古籍中往往互相通用,但与“水”有关的,仍作“游”,而不作“遊” 。陆游的“游”与“水”有关,绝不的,儿子名皆从“水

25、” ,给长子取名与“水”有关,接下来其他儿子取名也都从“水”部。陆宰不可能先给三子取名陆名也与“水”有关。陆淞名在前,已定下诸弟名皆从“水” 的规矩,陆淞的“淞”与秦少游的“游”有何关系呢?由此仿学习秦观之作,卷七十有出游归卧得杂诗七绝,其中写道:“半幅生绢大年画, 一联新句少游诗。 ”明杨慎 词品中亦有两处言及秦观。但所有这些都不能说明陆游的名字来自秦观。 剑南诗稿卷六十六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 同。”此诗只能说明,他的名字与秦观的名字相同,并不能 说明其名字的命名来源于秦观。如仅理解为字形相同,只是 巧合,是没有问题的。若理解为字义、读音皆相

26、同,有意为 之,则有问题了。由上所论,秦观的“观”是观看的“观” 读作gum,而不是读作gu cn;陆游字务观的“观”如与秦 观相同,则也应读作 gum,而不是读作gu an。若如是,又 与刘克庄后村诗话中记载的陆游自认为“务观”的“观” 应读去声相矛盾。至于“游”字,秦少游、陆游的“游”音 义皆相同,应无疑义。但这并不能证明陆游取义于秦少游。秦少游得名于马少游,陆游四兄弟名皆从“水”部,从由长游何所好?”列子曰: “游之乐所玩无故。人之游也,观其 所见;我之游也,观其所变。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游者。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曰固与人异欤?凡 所见, 亦恒见其变。 玩彼物之无故, 不

27、知我亦无故。 务外游, 不知(按:一本作“不如” )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 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 不至也。”于是列子终身不出, 自以为不知游。 壶丘子曰:“游 其至乎!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不知所眂。物物皆游 矣,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是我之所谓观也。故曰: 游其至矣乎! 游其至矣乎! ” (28)杨伯峻 列子集释 说:“外游内观相对,则观亦游也。 ”也就是说,游和观同义,可互读gu m,而不应读作gu 6。壶丘子认为,一般的游属“外使取义于列子,“观”字也只能读作 gu m,而不能读作 gum,这又与陆游自述“观”应读去声相矛盾。这又如何解释呢?只

28、能有以下几种解释: 1.陆游将“观”字读音读错了。2.陆游并没有说明“务观”取义于列子 ,而是另有他义,观”字读去声是对的,因此,务观”不可能源自列子后人的理解是错的。 3.陆游的“自述”是刘克庄的编造,错 在刘克庄而不在陆游。 4.如认定“观”字读去声是对的,则 陆务观既不可能源自秦观,也不可能源自列子 ,只能取义于观阙、道观的“观” ,这样理解于意义上又解释不通。生公”之说,在陆游传中是这样描写陆游降生情形的: 窗外的雨声停下来了,仓里好像安静了一些。他(陆宰)想 起早一晚夫人曾经梦到秦观,这一位比自己高一辈,诗和词 都做得很好,也能写些文章。是一位旧派呀,不知妇道人家 为什么会梦到他?何

29、况这两年皇上正在禁止元祐学术,凡是 学习苏轼、黄庭坚、秦观、张耒这些人的诗文的,都要受到 处分,那么即使真是秦观投胎,那有什么好处呢?可是,话 又得说回来,岳母不是晁家的吗?他的兄弟辈冲之、说之、补之,还不都和苏、黄有一些来往?补之和秦观一样,是苏陆游吧。”陆宰做出了决定。及至陆游长大以后,朋友们称 他为陆务观,就是这个由来。 (29) 这一段描写相当生动,真 是“煞有介事” ,其实是主观发挥,将传闻当作事实。这是 与“字”并无意义上的必然联系,多数人名与字存在意义上 的联系。白虎通姓名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更重视“字” ,其中多寄托 自己的志趣和文化情怀

30、。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亦云:“字 所以表其人之德。”表德之“字”,意义与“名”多有必然联 系。前文已论证,秦观,字少游,名与字并无意义上的联系。陆游字务观,“游”与“观”属同训体,可相互解释,其意 义上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陆游的“游”字既不是源自秦少游,务观的“观”字也未必源自秦观。当然,由“游” 、“观”“务产生联想,以秦观的名当作自己的“字” ,也是可能的。观”是不是源自列子中的“务内观”呢?这仍不能断定。陆游的名既与列子中的“务外游”无关,字也不一定取 自“务内观”。不过,由“游”、“观”产生联想,取“务内 观”的“观”作为自己的字也是可能的。陆游字“务观”还 可以有另外的解释:“务观”

31、的“务”与隋许善心、宋谢师 稷皆字“务本”,唐关播字“务先”,南朝梁韦黯字“务直” 清彭行先字“务敏”的“务”意义上可能是一致的,皆是强 调“必须”或“勉力从事”。古人取字喜带“务”字,不独 陆游一人。这样解释,陆游名与“水”有关,是“上游”的 游,引申为游览的“游”,字“务观”是强调认真仔细观游, 真正的“游”,则完全可通。另外,如说陆游字务观源于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不是也有道理吗?可历代学者皆没有如此解释的。义也迥异。义为动作观看时,“观”音gum,如战国策-秦 三云:“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 ”关尹子六匕云:“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