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47.10KB ,
资源ID:21475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1475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概括.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概括.docx

1、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概括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发心界说一.普心分类(一)心理过程(由个性心理抑制)认知(基础) 反映客观事物本身情感、情绪(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关) 反映客观事物与需要的关系意志(目的) 反映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情感情绪和意志相互影响,共同反作用于认知。(二)个性心理(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发展)个性倾向性需要(主要) 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客观需求 能力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 具有社会意义自我意识二.什么是发心? 认知思维(最复杂)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路线图 社会性人格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2)生理发展(18岁以前);3)动作与活动的发展;4)语言的发展。

2、 第二节 心理的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一) 种系心理1. 动物心理怎样变成人类心理?1) 原生动物心理刺激感应在一定范围内,动物针对外界环境作出趋利避害的反应2) 环节动物感应阶段3) 知觉阶段脊椎动物4) 思维萌芽阶段哺乳动物 标志:学会手语,能模仿人的动作,利用工具。劳动的特点:制造并使用工具,集体劳动。2. 古人心理向现代人心理转变文化(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创造出现的供人类享用的物质、精神。(二) 个体发展人类:018岁逐渐社会化 社会化:完全的自我非我(环境的限制)无我(三) 种系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1. 区别:本质不同,2. 联系:霍尔复演说个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复演种系发展胎儿的发展复

3、演动物的进化过程儿童的发展复演人类的进化过程(心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改变)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第三节 发心的研究内容P8(一) 心理发展理论1. 遗传和环境的作用Which:提出“遗传决定论”霍尔 提出“环境决定论”华生How much“共同决定论”How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2. 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心需要(动力)3. 连续性和阶段性(量变和质变)(二)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年龄阶段01s:乳儿期13s:婴儿期婴儿期知识、经验、生理36、7s:幼儿期 6、711、12s:童年期11、1214、15s:少年期14、1517、18s:青年初期知识、经验18、1935s:成年初(早)期 3560s

4、:成年中期60 :成年晚(后)期2. 个体年龄特征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内在一致性与不平衡性 认知、情意都不发展 情感、意志滞后第二节 发心的简史一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一) 诞生普莱尔 1882年儿童心理 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二) 演变1. 准备期( 1882年)2. 形成期(1882年一战开始前)3. 分化期(一战结束二战开始) 学派林立4. 增新期(二战结束 )二 从儿心到发心1. 霍尔界定了儿心研究的年龄范围1904年 青少年心理2. 荣格(第一个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心理的毕生发展集体无意识:先祖留下的历史积淀精力发泄在外部环境人生分有前半生与后半生(2540s的某年)知识、经

5、验、生理知识、经验、生理中间危机前半生 后半生老年心理(临终体验:灵魂脱壳、回忆出生经验)3. 发心问世1930年 何林沃斯 发心概论1935年 古迪纳夫 发展心理学 标志着发心诞生三 发心研究的中国化(一) 层次1.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 美:公平、关怀 中:公平2.研究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现象3.修改或创立概念与理论4.改变旧方法、设计新方法(中国梦)(二)途径摄取选择中国化第三节 发心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特点1.变量特殊 自变量:年龄2.对象的范围跨度大二.原则客观性特殊性教育性生态化 指导实践,在正常的环境下三.研究规律1.横断研究2.纵向研究 研究一段时间3.系列交叉式研究(横向、纵向)一

6、.研究方法的新进展1.系统科学原理科学方法论“老三论”:系统论 心理论 控制论(人的发展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新三论”:突变论 协同论(系统论的进化) 瀚散结构论(低级高级、不稳定)2.研究思路的生态化3.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其他心理学等学科相联系)和跨文化(处在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儿童是不一样的)特点4.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综合化:多变量设计、系列交叉设计、定量研究与定性相结合现代化体现(计算机的作用):控制研究过程、处理数据、模拟心理过程、作为训练工具5.研究结果的数量化课后习题: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概念2.种系心理的进化过程3.心理的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4.普莱尔、霍尔、荣格、柯林

7、沃斯、古迪纳夫的贡献5.发心研究中国化的层次和途径6.发心研究的特点7.发心的研究原则8.发心研究方法的新进展第二章 发心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说一.弗洛伊德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1.无意识和压抑的理论意识:自己能感知到的内容。无意识的内容是压抑的,含义:个体意识不到行为的真正含义和动机;清醒的意识下面潜在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暂时有可能进入意识,或进入无意识的内容。无意识=潜意识(不太重要的部分)三者保持动态平衡压抑:把主体的经历、欲望保存和隐藏起来,不让它们在意识中出现,但这些东西并未消失,而是一直潜伏着、活动着,存在于无意识之中。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

8、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所组成,包含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属于无意识,其活动遵循快乐原则,为人的所有心理和行为提供能量。自我(核心):现实化的本我,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育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化的自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其活动遵循道德原则,主要作用是监控自我。 幼时父母罚的转化 幼时父母表扬的转化一仆三主 一仆:自我 三主:本我、超我、现实环境兽性、人性、神性、佛性 本我、自我、超我、无我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对外适应环境,对内发展平衡。先有本我,再有自我,最后出现超我。2.性心理的发展阶段理论人:生本能(自我保存食,种族生存色)、死本能(1) 口唇期0

9、1s(2) 肛门期13s(3) 生殖器期(前生殖器)36s 出现恋父、母情节(4) 潜伏期612s 能量由学习等发出(5) 青春期(生殖期)1218s 恋师同龄异性4.评析(一)优点: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推动了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 推动了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建立; 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心理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和心理治疗方法:释梦、自由联想、暗示(他人暗示、自我暗示)、移情(二) 缺点:泛性论倾向(的缺点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仅看到生物属性) 过浓的主观色彩 歧视女性、反对男女平等 阉割情结二埃里克森同一性渐段说P38同一性:将人格发展的不同水平存在着的间隔性加以沟通和整合。1.婴儿期(0

10、1s)获得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摆脱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2.儿童早期(13s)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意志:想做就做。3.学前期(36s)(游戏期)主动感内疚感 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目的:想做到就能做到。游戏:角色游戏、共同游戏(侵入行为)4.学龄期(612s)勤奋感自卑感 体验着能力的实现5.青年期(1218s)建立同一感同一感混乱(极致:精神分裂) 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忠诚:忠于自己,“我就是想要成为的我”(18岁末)把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合二为一,进行统一合法延缓期:青年期末个体理应建立同一感,但是,他或者感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太大,不能统一;或者尚未形成成熟的

11、理想自我,所以他希望延缓同一感的建立,寻求各种合法途径,以避免马上做出决策。这个延缓决策的合法时间段就称为合法延缓期,主要表现为接受高等教育、服兵役等形式。6.成年初期(1825s)亲密感孤独感(表现:自我专注) 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爱情:共享的统一7.成年中期(2550s)繁殖感(哺育孩子)停滞感(表现:假亲密、沉溺自身) 体验着关怀的实现。8.成年晚期(50 )完善感失望、厌倦感 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评价:区别埃里克森弗洛伊德研究中心自我本我、超我人格终生发展18s后不发展人格双向发展一个方向发展更乐观更悲观第二节 行为主义一.华生(一)环境决定论(最重要)1.遗传无用论行为发生的公式S-R器

12、官的机能不遗传2.教育万能论行为的差异源于构造差异和经验(训练、教育)差异;学习即建立条件反射。(二)儿童情绪发展非习得的情绪反应:1.惧US(无条件刺激):巨响、失持 UR:哭叫、惊跳CS(条件刺激):2.怒US:身体运动受阻 UR:身体乱扭、哭叫CS:3.爱US:抚摸、挠痒、轻轻摇晃、轻轻拍打 UR:安静。笑CR:(三)反对体罚1.坏行为已经做出; 禁于未发谓之预。学记2.体罚是一种发泄途径,不是教育措施;3.体罚不好掌握轻重。(四)评价1.优点:行为主义的提出强化了心理学的科学基础; 特别重视应用; 对儿童的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指导。2.缺点:反对研究意识,否认意识,实质上取消了心理学; 研

13、究方法单一 科学经验方法:看得见、摸得着,能进行重复研究。 环境决定论是片面的,忽视了遗传、主观能动性。二.斯金纳(新行为主义)R-S操作性条件反射:由动物本身操作行为动作,根据动作效果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一)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1.强化:即增加某种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措施。目标一致奖励正强化:+好刺激(+) 正惩罚 +坏刺激(+-) 负惩罚 -坏刺激(-+) 负强化:-坏刺激(-)2.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连续强化间歇强化3.强化缺失会导致行为消失4.及时强化强化时间错误迷信行为(二)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1.育婴箱:斯金纳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制作的照顾婴儿的机械装置,使用目的是尽可能避免外界不良

14、刺激,创造良好环境,以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2.行为矫正代币法 系统脱敏法3.理论教学教学机器程序教学:把复杂问题分解成一系列问题,依次呈现给学生,学生循序渐进,直到完全掌握。 使用原则:小步子前进,主动参加,及时反馈。评价:优点 为行为主义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缺点 斯金纳是立场坚定的行为主义者 意识也是行为、行为的组成部分 把意识与行为混为一谈三.班杜拉(新的新行为主义者)(一)观察学习(榜样、范型)1.定义: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和结果而进行的学习。2.过程:(S-O-R)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导和集中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个体的内部状态影响注意的因素、榜样的特点、观察者的特点、人物关系的

15、结构特征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形象、抽象)、调节和监督保持(意识) 运动复现 有体力 掌握完成这个动作的技巧动机3.强化系统直接强化:观察者在模仿榜样行为后所亲身体验到的奖惩 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替代强化:观察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成败及其所受奖惩从而相应减弱/增强自己的行为倾向自我强化P45(二)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模仿)1.攻击行为起因:当个体有攻击倾向时,任何一种情绪唤醒都可以触发攻击行为; 情绪唤醒水平的减弱,有助于降低攻击行为的可能; 接触或观察到攻击行为,能增加观察者的攻击倾向。攻击行为=f(情绪唤醒、攻击倾向)2.性别化行为3.亲社会行为(三)评价优点:观察学习更接近儿童

16、的真实学习过程; 研究内容更具社会针对性; 承认认知对行为的影响。缺点:未研究行为对认知的影响。第三节 维果茨基一.人生心理的社会起源说1.心理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生、发展。(精神工具语言符号)2.人类的心理发展主要受社会文化所制约。3.精神工具影响心理结构。二.心理的个体发展1.定义: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低级心理机能: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消极适应自然的心理形式。例:无意注意、形象记忆、直观动作思维、情绪(指向生理需要)、冲动型意志特点:1)无意;2)就反映水平而言,是具体的,影响的;

17、3)就实现过程而言,是直接的;4)就起源而言,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受生物学规律制约;5)身体结构伴随生物自身结构,特别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高级心理技能:人所特有的积极适应自然的心理形式。例:有一注意、观察、抽象记忆、抽象逻辑思维、情感(指向社会需要)、预见性意志特点:1)有意;2)就反映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3)就实现过程而言,是间接的;4)就起源而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受社会学规律制约;5)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2.发展的标志(1)随意性增强;(2)抽象概念性增强;(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冲突(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发展的原因(1)种系发展的原因:社会文化发展;(2

18、)个体发展的原因:人际交往发展;(3)发展的机制:内化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特殊人际交往,让自己获得快乐自发型教学:想学就教,不想学不教;自发反应型教学:从儿童出发,向社会要求方向发展;反应型教学:完全从向社会要求方向教学。1.基本理念:最近发展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儿童现有水平;儿童借他人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叫最近发展区。2.教学原则1)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2)最佳学习期限:在某一学龄阶段,儿童会表现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者产生一种特殊的情绪爱好,学习特别容易和迅速,是学习该事物的最好时期,这一时期经过一段时间就消失。第二种水平:儿童正在开始

19、但未形成。四智力的内涵学说维果茨基认为人类智力的最初表现是利用身体的直接动作或借助于工具对外界进行有效的适应和改造,后来岁年龄增长,儿童逐渐掌握了语言,他就能够利用语言对外部动作进行概括、简化,最终浓缩到他的心理结构当中。语言的使用,使儿童的心理结构出现了本质的变化,智力获得质的飞跃。借助于语言,不仅使儿童能够概括、记忆、总结自己的适应动作,还能够在头脑中对假想的环境提出各种适应和改造的方式。这样,智力就由表现于外的动作逐渐发展成存在于因的思维,即智力的内化。五.评析(一)优点1.对意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3.开创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二

20、)缺点1.对两种技能的划分不严谨;2.过于强调自然和社会的对立;3.过于强调教学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第四节 皮亚杰一.皮亚杰的理论(一)发展的实质认知的发展就是认知结构的建构和转换。1.结构与认知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整体系统 假想认知结构的特点:整体性;转换性;自调性。结构的任何转换总是朝着有利于继续保持结构自身的存在而使结构不断地丰富和复杂化。2.建构主体 客体 作用 能力 知识无结构有结构3.转换旧结构新结构(二)发展的动力和形式 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适应形式 同化:把环境因素构入机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量变) 顺应:改变内部认知结构以适应现实。(质变)(三)影响

21、认知和发展的因素1.成熟2.物理因素 个体与外界环境相接触而获得的知识 作用:使认知结构发生同化变化。来源 简单练习:知觉、动作重复。 物理经验:(概念)个体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并经过简单抽象而获得的关于客体的物理属性的知识。逻辑数理经验:(概念)在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协调活动中,通过反省抽象获得的关于活动本身特征的知识。反省抽象:个体将动作中的协调抽取出来,并把这种协调投射到更高的层面上进行重组。3.社会环境 教育教学 作用:使认知结构发生顺应变化。4.平衡(最重要) 概念:主体对外界干扰所进行的一系列积极反应的集合。类型 同化和顺应的平衡 各子系统之间的平衡 作用:协调 分化和整合的平衡(四)儿

22、童认知中存在的自我中心1.自我中心: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只能从主观的自我的立场来认知事物,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来认知事物。2.产生原因:儿童的认知不可逆。3.去中心化:(条件)区分主客体;协调他人与自我的观点。(五)认知发展阶段1. 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理论的要点上: 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各阶段的出现,

23、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交叉。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2.划分依据:运算水平(认知结构)高低。运算水平特点:内化、可逆、守恒、非孤立。3.划分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s)特点:以被动的、无意的反应到主动的、有意的反应; 以不见即无物到物体长存; 发现达到目的的新手段。2)前运算阶段(幼儿阶段)特点:从记忆过去经验到想像未来; 万物有灵论; 认知不

24、可逆。3)具体运算阶段(712s)特点:思考有相当的弹性,可逆转、矫正; 对同一问题可以接受不同的观点; 机械刻板的应用原则。4)形式运算阶段(1215s)特点:能将可能性化为假设并予以论证; 能以句子代表命题,发现命题间的关系; 能对多个因素进行个别分析然后综合起来解决问题。二.新皮亚杰主义(一)修订(二)信息加工理论和皮亚杰理论相结合(三)日内瓦学派本身的变革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恢复了日内瓦大学重视教育研究的传统。认为,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体人格完满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他们的研究中,特别强调社会关系、交往、社会文化、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在他们关

25、于“智力的社会性发展”研究中,虽然使用了皮亚杰的概念,但他们是更多从社会认知或发生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加以阐释的。即同化、顺应、平衡等过程发展的线索是由社会环境(包括教育)来提供的。2不仅仅追求心理学理论研究的科学价值,而更重要的是重视应用的研究。在这一点上,新皮亚杰学派与皮亚杰后期纯理论的研究方向是相对立的。他们不赞成在心理学中只是抽象地研究心和物、心和身、感觉和思维等这些对立命题的关系,而是主张综合地、全面地研究这些对立命题之间在实际上的密不可分的联系。3不赞成只研究认知的发展,而是要求把儿童心理发展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除了认知之外,还有情绪、自我意识、人格发展等等。4试图创设几个变量相互作

26、用的情境,给儿童提供分析、抽取、鉴别客体属性的机会,从而强调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此外,新皮亚杰学派还注意采用现代技术(电子计算机、微电脑等)来对皮亚杰研究中未包括的方向进行 新的探索。例如,他们关于婴儿视觉系统的感觉运动的本质的研究,大大扩展和丰富了皮亚杰的研究。三.评价(一)优点1.揭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质变;2.树立了用结构主义方法进行发心研究的成功典范;3.丰富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4.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供了证据。 认识:人对世界的反应(同化、顺应)。(二)缺点1.轻视人的社会属性;2.理论过于抽象。 无法解释“同步现象”和“水平滞差”第五节 朱智贤一.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27、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新需要与现有水平的矛盾。外因:除了内因外,全是外因。3.教育和发展的关系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主体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发展领会、掌握知识和经验教育 反复实施 不断内化4.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的关系共性是个性的基础,是个性的立足点;个性是共性的演绎者。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1.心理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2.综合运用各种研究类型横向研究,纵向研究。3.系统的运用研究方法 定量和定性研究三.坚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中国化的研究四.评价(一)优点:1.率先提出了发心研究的系统论观点和中国化问题(中国大陆);2.在教育实

28、践方面重视应用;3.阐明了先天、后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二)缺点:1.内因一言论; 第二个内因:模版2.过于强调教学对知识的传授力;3.外因决定论。 P57 配合适当教育条件的心理内因决定心理发展评述个发展理论第三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第一节 基础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二.幼儿的游戏1.特点:现实性,虚拟性,主动性。2.种类(按目的性分类):教学游戏,创造性游戏,活动性游戏。3.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协调身体动作; 促进认知的发展; 促进情绪健康; 促进社交能力; 培养良好个性(意志)。三.语言的发展 词汇 最早的:有关吃的积极词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积极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或者不能

29、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第二节 幼儿认知的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一)一般特点:1)短时记忆的容量逐步增加;2)有意记忆的萌芽;3)语词(抽象、逻辑)记忆的萌芽;4)出现了意义记忆(理解了再记忆)。(二)记忆策略重复、组织。二.幼儿思维(一)一般特点:1)具体形象性占优势;2)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3)语言的作用日益增加。(二)皮亚杰的研究:1.三座山测验(考察幼儿的思维有无自我中心)2.守恒实验守恒: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皮亚杰认为8岁的儿童开始出现守恒,他们用同一性、可逆性或补偿性证明自己理解了其中的逻辑关系。第三节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