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92.60KB ,
资源ID:21842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1842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最新模拟题.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最新模拟题.docx

1、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最新模拟题第一单元模拟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2016广东深圳二模24)对于西周的分封制,礼记大传中有一补充记载:“别子(庶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祢:诸弟)者为小宗”。据此推断当时()A受封别子可以另立新宗B继别宗子在本族内为小宗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2(2016湖北武汉高三四月调研24)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

2、信色彩3(2016安徽淮南二模24)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出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4(2016山东德州二模24)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5(2016江西高三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24)史记鲁周公

3、世家记载,武王灭商后,分商王畿为三部分,设三监即周公兄管叔,蔡叔、霍叔治理。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为了杜绝三监叛乱的政治隐患,周公()A实行分封制B建立完善礼乐制度C制定世官制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6(2016山西临汾二模24)晋国上卿赵简子曾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材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形成B士农工商等级森严C出现以郡统县的制度D血缘政治受到冲击7(2016湖南邵阳三模25)周宣王晚年,干涉鲁国立太子之事,使得鲁国发生内乱,从而引起许多诸

4、侯不满,结果是“诸侯多畔(叛)王命”。这说明当时()A出现了“礼崩乐坏”局面B诸侯已不承认周王为共主C王位世袭受到诸侯的威胁D周朝中央集权受到威胁8(2016山东威海二模24)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到:“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这表明作者认为西周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B削弱了贵族特权C稳固了统治秩序D奠定了大一统格局9(2016福建宁德二模24)考古发现东周时期的墓葬中,诸如安徽寿县的蔡

5、侯墓、河南新郑的郑侯墓、河南辉县的卫国卿大夫墓都用了九鼎殉葬;山西侯马的一些士的墓葬,则用了五鼎。这表明()A上下尊卑失范,等级观念趋淡化B僭越风气滋长,传统礼制遭破坏C异姓诸侯崛起,宗法秩序已瓦解D地方势力坐大,分封制荡然无存10(2016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24)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宗教的产生B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D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11(2016山东潍坊三模24)中国

6、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对以上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古代社会重男轻女B三纲五常束缚女性C妇女家庭地位低下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12(2016湖南永州高考信息题一24)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以上史实说明当时()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

7、侯国保护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13(2016山东滨州三模24)早在商朝时期中国人就将外国人看成文化低劣的野蛮人,并认为由诸国家组成的家庭,自然须以天子为首,中国为处劣势的纳贡国所围绕,这些纳贡国都被看作了子女。这反映了当时()A家庭道德渗透到政治外交B中华文明处于领先地位C宗法分封制已经正式确立D天朝上国思想开始出现14(2016山东济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A等级制度森严B宗

8、法色彩浓厚C文化生活丰富D法律制度严苛15(2016湖北荆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左传僖公十八年载: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夏,师救齐。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狄救齐。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冬,邢人,狄人伐卫。 ”材料反映出的实质是()A周天子地位衰微B分封制遭到破坏C礼乐制不复存在D血缘纽带趋向瓦解16(2016湖北黄冈高一第二学期期末B卷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封,八百载,最长久。”这里强调的是()A周国力强盛,伐封建国B周的政治文化与夏商有惊人的继承性C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日益完善D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17(2016广东佛山顺德高二

9、第二学期期末1)结合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诗经公刘所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两段材料,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周天子是地位最高的宗子B宗法制度起源于西周C天子、诸侯、卿、士之间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D天子建国是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加强天子权威18(2016山西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家”字的字义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见下表)“家”字字义的演变反映出() 阶段 主要含义 史料来源 一 氏族宗庙 甲骨卜辞 二 氏族(宗族) 西周金文 三 个体家庭 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文献 A血缘政治取代官僚政治B道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C宗法制度逐渐走向衰落D中央

10、集权制度已经形成19(2016山东济宁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某政治制度“十分独特,因为存在着政治组织从属于家族祭祀,战争职能与宗教职能不分的密切关系。”该政治制度()A与古希腊政治文明大同小异B与早期国家的起源一致C具有着鲜明的血缘政治特色D有效地强化了中央集权20(2017广东惠州一模24)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

11、厚21(2016河北张家口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传统礼乐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宗法制的消亡C中山国在战国时期地位较高D分封制的瓦解22(2017晋冀豫高三第一次联考1)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23(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一1)“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

12、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24(2017广东珠海高三摸底1)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时,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人及一应器物,同时还要派人员协助营建封国的都城。此做法旨在()A提高了诸侯政治地位B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C彰显了“天子”地位D解决各诸侯建国的困难25(2017湖南益阳高三9月调研1)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A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

13、B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C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D维护强化王权的需要26(2016广东揭阳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4)周代宗法制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巩固周朝政治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但历代周天子自身也在不断的破坏宗法制(如周幽王废太子立褒姒子),出现这种现象的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不利于巩固政权B宗法制约束了周天子权力的行使C诸侯国实力壮大D后世周天子素质日下27(2017湖北黄石高三9月调研4)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D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28(2017河北保定

14、、唐山高三摸底24)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并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德”的具体内容逐渐广博,应指()A刑B礼C仁D道29(2017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调研1)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服”即“服侍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A周王B诸侯王C卿大夫D士30(2016.1河南学业水平1)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姓氏的这一特点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行省制31(2016.6山东学业水平1)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

15、自()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2(2016山西太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1)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A分封制开始出现B阶级矛盾尖锐C社会贫富分化严重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3(2016山东邹城高一第一学期期中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A功绩B品德C血缘关系D才能34(2017山东滨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据记载:殷末有八百诸侯之多,到周初,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将功臣、亲族等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并给予亲族以大量物资、武装和人

16、口等。这表明周朝()A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B贵族政治开始出现C打破了原有社会结构D贵族阶层等级森严35(2017山西太原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据下图判断() A晋燕两国可以通婚B燕宋两国不能通婚C晋鲁两国可以通婚D燕齐两国可以通婚36(2017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1)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盖耕稼城郭之国,本已先周而有。周人不能尽灭之,以与周之诸侯并存;在而此诸邦亦力不敌周人,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亊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异姓封国己显露出反叛之心B推行分封实际是西周势力的拓展C西周的大一统格局己经形成D诸侯纷争的局面在西周己经出现37(2017湖北孝感一模1)

17、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A取代周天子巩固了统冶西周的统治B西周形成了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政治格局C周完成了从政权巩固到制度建设的过程D西周完成了从分权政治到集权政治的转变38(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三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39(2017河南郑州一模1)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

18、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表现在()A一夫一妻多妾制习俗长期延续B“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C皇位继承“立嫡以长不以贤”D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40(2016.1福建学业水平1)“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这种重视姓氏的观念源于()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41(2017江西百所名校高三大联考24)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家臣南蒯叛乱,事败后逃至齐国,齐景公呵斥其为“叛徒”!南蒯解释道:“我是想帮助鲁国君王夺回政权啊。”齐国大夫韩皙指出:“身为季氏的家臣,却奢言加强鲁国公室的权力,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由此可见当时()A士阶层日益成为重要力量B齐国积极维护周天子权威C礼乐制度仍有

19、社会约束力D宗法制度已被诸侯破坏42(2017河南濮阳一模24)春秋战国之际,“士庶合流”使士阶层得以扩大,大批的“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了“士无定主”的游离状态的游士。大批“游士”的出现()A促使分封制逐步瓦解B反映了宗法制度走向崩溃C表明官僚政治已形成D导致了国家政局日益动荡43(2017湖北黄冈新联考高三第三次联考24)据左传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A端正民心的工具B凝聚家族的手段C维系等级的套路D齐家

20、治国的方式44(2017山西名校高三第二学期联考24)有清代学者在解释西周“府史”,“五史”等官职时说道:“府史之史,今之所谓书吏是也;五史,则卿大夫为之,所掌图书记载命令法式之事,今之所谓内阁六科,翰林中书是也。”这一言论主要体现出()A史官是中央决策的机要成员B文书法典是古代行政的命脉C中国古代职官制度源远流长D翰林中书源于周代史官等职45(2017山东滨州一模24)李零在绝地天通: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中谈到:“中国礼仪的特点是,它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天、地、祖,晚期是拜天、地、君、亲、师。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A没有任何宗教

21、色彩B程序日益繁琐复杂C宗法观念日趋淡薄D日益重视人伦秩序46(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七24)后汉书祭祀志载:“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据此可知()A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体系B商周时期监察制度已具备雏形C上古先贤倡导道德教化诚信治民D印玺尚未具备强烈的政治功能47(2017山东潍坊一模24)礼汜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材料反映了该制度()A源于自然法则B体现神权思想C强调等级对立D规范社会秩序

22、48(2017福建泉州一模24)周幽王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立宠妃褒姒为王后,立伯服(注:褒姒所生)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氏的父亲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杀周幽王,拥宜臼为王。此事反映了()A诸侯争霸和夺权斗争较剧烈B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无法实行C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D宗法观念仍是当时社会的主流49(2017山东济宁一模24)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齐桓公伐鲁,败于长勺;齐国随后联合宋国攻鲁,败于乘丘。次年,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鲁国再胜。周庄王十七年,齐、鲁会盟于柯。上述记载表明当时()A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B鲁国成为众矢之的C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D兼并战争愈演愈烈50(2017山东青岛一模24)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51(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四24)殷商西周时代,天道、鬼神观念一直是社会统治思想,“天道”规范“人事”。春秋时期,“人事”则不再遵从“天道”的安排,表现出独立运动的趋向。这一变化反映出()A强调民的作用的民本思潮萌发B礼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