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36.77KB ,
资源ID:22104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2104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清末民初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马贼 蒙匪的几个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清末民初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马贼 蒙匪的几个问题.docx

1、关于清末民初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马贼 蒙匪的几个问题关于清末民初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马贼、 “蒙匪”的几个问题 摘 要清末民初活跃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近千股马贼、 “蒙匪”绺帮,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对当时的地域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这一地区马贼、 “蒙匪”问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当时边疆地区的社会状况。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角度不同,内容广泛。但是从作为一种被社会所摒弃的社会势力的角度,将东北地区的马贼和内蒙古地区的“蒙匪”放在一块进行研究,在学术界尚属空白。本文先从整体着手,再重点分析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马贼、“蒙匪”势力,力图详

2、尽展现这一时期这一地区马贼、“蒙匪”的情况,分析其性质和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一时期的东北、内蒙古社会。 本文第一部分从马贼的概念和来源;马贼的大体分布;“蒙匪”概观;清政府对马贼、 “蒙匪”的政策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从总体上了解这一时期马贼、“蒙匪”的面貌,探讨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第二部分,由面到点,以日俄战争与东北马贼的关系为论述重点。着重论述日俄战争中,日、俄帝国主义与马贼的关系,了解此时东北地区马贼的活动特点以及马贼作为一支特殊的社会力量所参与的政治活动。 第三部分,以邻接东北的内蒙古地区的“蒙匪”为论述对象。截取了两类性质不同的势力进行比较和论述,通过比较分析,以便更

3、加深入的理解“蒙匪”的概念、 “蒙匪”的活动特点。从而了解“蒙匪”与马贼差异以及“蒙匪”作为一支特殊的社会力量所产生的影响。关键词:马贼 ;“蒙匪”;巴布扎布;陶克陶胡 1 Abstract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period, thousands gangs of mounted bandits and gangsters as an important social force existed in the Northeast China and Inner Mongolia area, it had great influ

4、ence in the local society. Making a study of those mounted gangsters will help us gain more detailed and more meticulous knowledge of the social condition of that periodFrom the exis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it could be perceived that the scholars have adopted many different research angles toward

5、 this problem, which refer to extensive contents. As a social power that abandoned by the society, there has no research which putting the mounted gangsters and the Mongolian bandits togetherThis thesis grasps the problem as a whole at the beginning, then focus on the typical mounted gangsters and t

6、he Mongolian bandits of the Northeast China and Inner Mongolia area respectively, the author tries to give the reader a whole view of those social powers, its properties and its characteristic as well, then the reader could hav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Northeast China an

7、d Inner Mongolian area during the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periodThis paper spreads out exposition in the first part from four aspects: the definition and the resources of mounted gangster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ongolian bandits; the distribution of those mounted gangsters and

8、 the policy the Qing government adopted towards the mounted gangsters, all of which can make readers have a whole, overall assurance to the mounted gangsters, to find out its historical backgroud and social foundation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turns the exposition from the plane to the point, fo

9、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erialist countries Japan, Russia and the mounted gangster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especially during the Japan-Russia WarThus, the a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unted gangster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political activities the mounted gangsters took

10、part in as a special social force can be understoodThe third part of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mounted gangsters of the Inner 2 Mongolia area which adjoining the Northeast China.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force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so as to help the r

11、eader hav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Mongolian bandi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unted gangsters and the Mongolian bandit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the Mongolian bandits played as a special social forceKey words: mounted gangsters; “Mongolian bandits”; Ba

12、bdjab; Taoketaohu3 目 录绪 论1 第1 章 清末民初马贼、“蒙匪”势力的总体状况. 6 1.1 马贼的概念和来源 6 1.1.1 马贼的概念6 1.1.2 马贼的来源8 1.2 清末民初马贼的大体分布10 1.2.1 清末大股马贼分布概况 10 1.2.2 民国初年大股马贼大体分布12 1.3 “蒙匪”概观 24 1.4 清政府对马贼、“蒙匪”的政策26 第2 章 马贼的国际化:日俄战争与东北马贼30 2.1 日本组织的马贼. 30 2.1.1 桥口勇马与“东亚义勇军”30 2.1.2 守田利远与“满洲忠义军”32 2.1.3花田仲之助与“满洲义军”33 2.2 俄国的“花

13、膀子队” 34 2.3 马贼在战争中的作用 35 第 3 章 性质不同的两种“蒙匪”:巴布扎布和陶克陶胡势力比较分析. 39 3.1 巴布扎布、陶克陶胡的活动 39 3.1.1 巴布扎布 39 3.1.2 陶克陶胡 41 3.2 巴布扎布与外国势力 43 3.3 陶克陶胡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44 1 3.4 巴布扎布与陶克陶胡势力性质比较 45 3.4.1 起事原因与目的 46 3.4.2 对人民的态度46 结语 48 参考文献50 后记 54 2关于清末民初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马贼、“蒙匪”的几个问题 绪 论 本论题讨论的东北地区是广义的东北区域,既包括狭义的东北三省,也包括邻接的内蒙

14、古东部盟旗和热河(今河北承德地区)地区。清末民国时代,这一区域事实上已成为一个大的历史文化区。 清末民初在中国东北大地上曾出现过近千股马贼、 “蒙匪”绺帮,成为当地重要的社会势力,它们是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社会变革的产物。就其人员来说,既有外来的移民、流民,也有本地土著居民。其中有的是因为自然经济的瓦解,帝国主义的入侵,被迫成为马贼、“蒙匪”的。有的则是野心家趁机当官发财,壮大势力以获得政府的招抚,谋得一官半职。有的则是由兵匪、流民转化而来。这些马贼、 “蒙匪”中,有的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有的则专抢富户,同情贫苦人民;有的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的则在日俄战争中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马贼、 “蒙匪”对

15、近现代东北?乃至东北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产生都产生过重要的历史影响。 研究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马贼、 “蒙匪”问题,一是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更多关注,对这一时期的马贼、 “蒙匪”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二是希望通过对马贼、 “蒙匪”问题的研究,来了解这一时期东北、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革。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这一时期的边疆社会。 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有限,角度也不同。目前从笔者搜集到的成果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著作方面:田志和、高乐才著关东马贼 一书完整讨论了东北百年匪患演变的全过程,内容丰富、立论妥当。属一般性的通俗的概述,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

16、著作。但此书也有不足之处,特别是东北人民普遍关心的女匪首领问题,记述的不够充分。在一些胡匪首领罪恶活动的评价上有的过于简单,有的缺乏较深入的分析。 1田志和、高乐才:关东马贼,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下同。 1关于清末民初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马贼、“蒙匪”的几个问题 1曹保明的东北土匪习俗 是以探讨东北行帮文化形态为切入点,涉及了中原和关东的一些经济、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作为中国民间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这一领域里的文化,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草根文化和精神,具有一定的价值。 论文方面:关于马贼的定义及其界定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赵中孚2 3近代东三省胡匪问题之探讨、曹保明论中国东北马

17、贼的信仰体系 、陶4彦林、李秀莲浅析清代东北马贼为患的社会原因、另外卞直甫、彭作禄关5东“ 胡匪” 之由来及其抗日活动 认为马贼与胡匪、红胡子是一样的,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但是也有一些文章认为马贼与胡匪、红胡子是不一样的,如田6志和在近代东北胡匪述要 中虽然开篇提到人们对胡匪的称呼不同,认为胡匪和马贼没有区别,但是在文中作者又写到马贼与土匪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通俗来讲,抢劫时骑马的称为“马贼”,徒步的则称为“土匪”。另外渡边龙策马7贼(一?九)?日本侵华战争侧面史 中认为本来“马贼”的涵意并非单指“匪”或“贼”。在这一系列文章当中,作者还提到了日本马贼。作者虽然没有明确指出马贼与匪贼的区别,但却

18、始终认为两者是不一样的,是不能混淆的。 关于马贼的起源问题,大部分学者认为马贼起源于明末清初,陶彦林、李秀莲浅析清代东北马贼为患的社会原因、赵中孚近代东三省胡匪问题之探讨这两篇文章就持这种观点。但是卞直甫、彭作禄在关东“ 胡匪” 之由来及其抗日活动中确认为马贼的渊源应该追溯到元末。认为元末统治者的残暴统治,使广大劳动人民无法求生,有的便落草为寇成了山大王。 关于马贼产生的社会原因,田志和在近代东北胡匪述要中将马贼产生的社会原因归结为旧中国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陶彦林、李秀莲的浅析清代东北马贼为患的社会原因则认为是“东北社会男女人口性别比例失调;1曹保明:东北土匪习俗,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

19、1978 年。 2赵中孚:近代东三省胡匪问题之探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8年第 7期。 3曹保明:论中国东北马贼的信仰体系,民间文化旅游杂志,2001年第 2期。 4陶彦林、李秀莲:浅析清代东北马贼为患的社会原因,黑河学刊,2001年第 4期。 5卞直甫、彭作禄:关东“ 胡匪” 之由来及其抗日活动,黑河学刊,1989年第 2期。 6田志和:近代东北胡匪述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 3期。 7(日)渡边龙策著,赵红莲译、赵连泰校:马贼(一?九)-日本侵华战争侧面史,黑河学刊,2001年第 2、3、4、5、6期,2002年第 1、2、3、4期。 2关于清末民初东北、

20、内蒙古地区的马贼、“蒙匪”的几个问题 小农经济与外来商品经济的冲突;经济开发与社会教化相悖离”三个方面的原因。渡边龙策马贼(一?九)-日本侵华战争侧面史则从“游牧民与定居民之争、农民被逼为“匪”、 坚壁清野之策、“侠义”组织、歃血为盟的游击队员”五个方面来说明马贼的产生问题。卞直甫、彭作禄在关东“ 胡匪” 之由来及其抗日活动中认为东北马贼是清朝反动统治黑暗腐败, 对人民残酷压迫和剥削的产物。 1关于马贼的信仰体系。曹保明在论中国东北马贼的信仰体系 一文中,论述了东北马贼的信仰体系, 认为它融汇在其组织形式和某些习俗如起誓、报号、拜香、选择撤退方向等中, 并从文化意蕴和哲学角度剖析其信仰体系及其

21、原因。 2关于东北马贼与各种政治势力的关系。田志和近代东北胡匪述要 认为东北马贼随着东北形势的变化,亦参与各种政治势力的活动,比较大的影响全局的有三次。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八?一五”光复到1948年东北三省全境解放。 3卞直甫、彭作禄在关东“ 胡匪” 之由来及其抗日活动 中认为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侵略东北的目的,拉拢关东各帮“ 胡匪” , 并供应各匪帮枪械子弹, 后来亲自招兵买马建立匪帮, 进行烧杀抢掠活动。日俄战争爆发后,拉拢勾结马贼组成“东亚义勇军”。辛亥革命后, 日本侵略者竭力扶持“ 宗社党”和勾结“ 蒙匪”、“马贼”活动。日本侵略者为

22、了对抗中国军民的反抗, 为其日军西进扫清阻力, 积极组织勾结汉奸凌印清招收胡匪, 组织伪军?“ 东北民众自卫军”。但是作者也写到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 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日益加深, 东北各地的胡匪也都发生了急剧的分化, 绝大多数胡匪组成绿林武装参加了抗日活动。 4窦应泰宋教仁秘结“关东马贼” 中写到宋教仁秘结东北马贼准备发动一场大暴动,但是不料计划泄露而惨遭失败。邵雍1906年徐锡麟东北之行初5探 中指出,虽然徐锡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昀早去东北进行革命活动的人,1曹保明:论中国东北马贼的信仰体系,民间文化,2001年第2期。 2田志和:近代东北胡匪述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3、版,1992年第 3期。 3卞直甫、彭作禄:关东“ 胡匪” 之由来及其抗日活动,黑河学刊,1989年第 2期。 4窦应泰:宋教仁秘结“关东马贼”, 钟山风雨,2006年第 3 期。 5邵雍:1906年徐锡麟东北之行初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4期。 3关于清末民初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马贼、“蒙匪”的几个问题 但由于他过分看重自己的能力,过分看重尽快掌握清军的兵权,因此舍不得花时间实际开展对冯麟阁的联络工作,没有将此工作与发展光复会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显然这两篇文章都谈到了辛亥革命与马贼的关系。 1关于“蒙匪”的问题。朱虹的张作霖与蒙古叛匪 评述了 20 世纪初张作霖平剿蒙匪

24、陶克陶胡等匪帮的一段史实。此文显然是将陶克陶胡势力定性为2匪帮。此外苏赫巴鲁的陶克陶胡起义始末 和陶克陶胡起义始末(续)3详细介绍了陶克陶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及影响。这两篇文章则是从正面肯定陶克陶胡势力。显然学术界对陶克陶胡势力的性质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至于蒙匪中一支重要的势力巴布扎布匪帮,则有朱虹的张作霖征剿日本支持的4蒙古叛匪始末 详细评述了张作霖征剿蒙匪巴布扎布的过程。卞直甫、彭作禄在关东“ 胡匪” 之由来及其抗日活动中指出“巴布扎布在日俄战争时期曾参加了“ 东亚义勇军” ,与日本间谍有密切的交往, 反对辛亥革命, 积极参加“蒙古独立” 活动。参加“ 宗社党” 后, 又得到日本浪人斋藤

25、元宏等人大量军械的援助, 成为满蒙地区一支强大的“ 胡匪” 武装,到处为非作歹”。5樊明方巴布扎布匪帮问题之解决 中论述了 1915?1916 年,中国政府军缴灭巴布扎布匪帮的经过,论述了中国政府、俄国政府、外蒙古政府就此问题所进行的一系列交涉。 6关于东北马贼的戒律及武器来源。汪仁宝在民国时期土匪组织内幕 中认为在土匪队伍中,制定的条规纪律昀全 面、具体的要算东北著名马贼张白马部。张白马为他的部众制定了13条纪律。赵中孚近代东三省胡匪问题之探讨中认为胡匪戒律不一,但以六条作为通则。 关于马贼的武器来源,卞直甫、彭作禄在关东“ 胡匪” 之由来及其抗日活动中认为日本帝国主义供应各匪帮枪械子弹。赵

26、中孚近代东三省胡匪问题之探讨认为马贼的武器,一是来源于游勇枪械,但同时指出实际上,其武器弹药来源另有途径。 1朱虹:张作霖与蒙古叛匪,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3期。 2苏赫巴鲁:陶克陶胡起义始末,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 2期。 3苏赫巴鲁:陶克陶胡起义始末(续),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 1期。 4朱虹:张作霖征剿日本支持的蒙古叛匪始末,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 2期。 5樊明方:巴布扎布匪帮问题之解决,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 第 3期。 6汪仁宝:民国时期土匪组织内幕,炎黄春秋,2002年第 3期。 4关于清末民初东北、内

27、蒙古地区的马贼、“蒙匪”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央、地方政府对马贼的政策。赵中孚近代东三省胡匪问题之探讨中指出东三省当局为应付匪患,自1919年奉张统一东北时,曾不遗余力、全力布置,然因为奉天当局长期介入北洋权力角逐,未能彻底实行整顿地方治安及1剿匪政策。李永昌清末民初东北胡匪刍议 指出胡匪问题历来成为清政府和军阀政府昀头痛的问题之一,清政府时期 对胡匪采取剿与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方针。甲午战后清政府已无力剿讨,越来越转而采取抚的办法。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政府对东北胡匪基本上是采取剿灭政策。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角度不同,内容广泛。但是深入探讨马贼的概念,分析此时“蒙匪”的总体

28、状况;整体上对马贼、“蒙匪”进行考察,从作为一种被社会所摒弃的社会势力的角度,将东北地区的马贼和内蒙古地区的“蒙匪”放在一块进行研究,在学术界尚属空白。因此本文先从整体着手,再重点分析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马贼、“蒙匪”势力,力图详尽展现这一时期这一地区马贼、“蒙匪”的情况,分析其性质和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一时期的东北、内蒙古社会。 材料方面,本文将主要采用地方志、报刊杂志、档案、实录,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跨越时间和空间,从面到点,从整体到个别,试图勾勒出这一时期、这一地区马贼、 “蒙匪”的活动全貌及其特点,以期对这一时期的马贼、“蒙匪”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1李永昌:清

29、末民初东北胡匪刍议,黑河学刊,1993年第 2期。 5关于清末民初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马贼、“蒙匪”的几个问题 第1章 清末民初马贼、“蒙匪”势力的总体状况 1.1 马贼的概念和来源 1.1.1 马贼的概念 曹保明在论中国东北马贼的信仰体系中写到“马贼,民间俗称“胡子”,1“土匪”“强盗”“草寇”“响马”等”, 即认为马贼与胡匪是没有区别的,只是称呼不同而已。而且在很多文章里面,马贼和土匪的概念也是相同的、两者混用。但是实际上马贼和土匪是有区别的,据清实录记载“直隶赤峰县民刘德盛。以聚众劫抢等情具控。据称伊有喇嘛沟田庄一处。开设杂货铺。其地系属孤村。上年(道光四年)二月二十一日下午。突有骑马贼三

30、人。率领步行2五十余人。执持枪刀火器。进院殴伤工人屠古苏。劫去积粮三百余石。” 这是实录中,首次出现关于东北地区“骑马贼”的记载。 类似的还有:“至直隶雄3县固安等处。又有骑马贼。往来肆行剽夺。”“纠约骑马贼三百。步行贼四百。”4这时期“骑马贼”数量比较少,与步行贼也是有区别的。其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打家劫舍。而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清政府根据其抢劫时的特点,称其为“骑马贼”,以区别于步行贼。这可以称为早期的马贼。 但是咸、同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逐渐在这一地区渗透;清政府陷入统治危机,放松了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和控制;自然经济瓦解,流民增多,迫于生计,许多人开始占山为王,与官府对抗;再加上捻军部分势力溃散到这一带, “吉5林马贼扰害有年。现复勾结捻匪余孽。” 等等,在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这1曹保明:论中国东北马贼的信仰体系,民间文化,2001年第 2期。 2清宣宗实录,卷八,道光五年十一月乙卯,中华书局,1986年 11月第 1版。下同。 3清文宗实录,卷三百五,咸丰十年正月乙亥。 4清宣宗实录,卷一百六,道光六年九月辛丑。 5清德宗实录,卷五十四,光绪三年七月庚戌。 6关于清末民初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马贼、“蒙匪”的几个问题 一时期马贼的数目逐渐增多。据清实录记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