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285.59KB ,
资源ID:22158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2158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1.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1.docx

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1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镁在空气中加热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可知 ,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

2、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3、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镁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镁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相同质量的镁、铁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至大于7,符合题意;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由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故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3镁、铝、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之间的反应规律

4、及图象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B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氢气质量与酸溶液的关系图象C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D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图象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氢气速率越快;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氢气越快,越大,产生氢气越多。【详解】A、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最终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等

5、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反应的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由于镁比铝活泼,铝比锌活泼,锌比铁活泼,因此反应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镁、铝、锌、铁,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当金属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由大到小是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C。【点睛】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

6、溶液中置换出来。4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C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关系式为,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A不正确;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增大到小于7,但不可能小于3,故B不正确;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溶

7、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C正确;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但不可能为0,故D不正确。故选C。5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C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D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逸出到空气,剩余固体质量减少,但是根据锰

8、元素质量守恒,锰元素质量不变,所以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当高锰酸钾全部分解完毕,锰元素质量分数不在改变,因此锰元素质量分数先增大然后保持不变,选项A错误;B、金属活动性为镁大于锌,镁与盐酸反应速率大于锌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所以代表镁的曲线斜率大于锌的,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的,所以开始时镁对应生成气体质量大;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酸,由于加入盐酸的量相同,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为相等,选项B错误;C、一定温度下,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也含有氯化钠,因此刚开始氯化钠的质量不能为零,选项C错误;D、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D正确。故选D。6下

9、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合理的是( )A镁带燃烧 B木炭完全燃烧C双氧水 D等量锌铁与足量盐酸【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镁燃烧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化镁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镁完全燃烧后,氧化镁的质量不再增加,故A正确;B、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的质量减少为零,故B不正确;C、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D、根据化学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Fe + 2HCl = FeCl2 + H2可知:65份的锌和盐酸反应生成2份的氢气,56份的铁和盐酸反应生成2份的氢气,等量锌、铁与足量盐酸反应,最终铁生成氢气的质量较多,锌的活动性

10、比铁强,锌反应先结束,图像应有交点,故D不正确。故选A。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是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B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C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D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放入到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则金属有剩余,酸完全被消耗。则金属与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由于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而又因为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镁与硫酸反应

11、速率比较快,反应时间短。A正确;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pH=3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于氢氧化钠逐渐被消耗,则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则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变小,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当继续滴加稀盐酸时,稀盐酸过量,则溶液的pH小于7,但是最终的溶液pH不会到达3,更不会小于3。B错误;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所以应该一开始就产生沉淀。C错误;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氧气,最后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与是否添加催化剂无关。因为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

12、质量。D错误。故选A。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B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反应中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80,所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有剩余,稀硫酸完全反应,选项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2,由

13、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4:2,所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锌的质量多一些,则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镁生成的氢气多一点;横坐标代表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是重合曲线,当锌完全反应后,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继续增加,直至镁完全反应,选项错误;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小,溶液的pH逐渐增大,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然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溶液的pH不变,碳酸钠溶液过量后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14、,选项正确;D、氧化钙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即使恢复至室温,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小于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选项正确,故选B。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分别向一定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B电解水C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D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生成两份质量的氢气,消耗65份质量的锌,消耗56份质量的铁,故产生相同质量氢气,消耗锌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锌的图像拐点应该

15、在铁的图像拐点后面,故A错。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后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B正确。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刚开始加热反应没有到达反应温度,故质量分数不变,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反应生成氧气,固体质量减少二氧化锰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质量分数变大,氯酸钾反应完,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二氧化锰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变,C正确。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不能继续溶解,但由于溶液中的水减少了,溶质会结晶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故溶液质量最终减少,D错误。.故选:AD。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

16、化关系的是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C足量粉末状和块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稀释后氢氧化钾溶液的pH不能小于7,选项A不正确;B、浓硫酸有吸水性,随着硫酸浓度的减小,吸收水分的能力越来越小,且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为0,选项B不正确;C、因为等质量、等浓度的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目相同,故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相同,二者的接触面积不同,故反应的速率不同,选项C正确;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小,同时有氢氧化钙析出;且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有氢氧化钙析出,因

17、此加入生石灰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增加,选项D不正确。故选C。11如图是对实验绘制的相关变化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A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B向硫酸中加水,溶液pH的变化C向饱和食盐水中不断加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溶液的质量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设加入金属质量为m,镁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铝生成氢气质量为y,x= ,y= x小于y,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铝的大于镁的,当金属没有完全反应时,硫酸完全消耗,产生的氢气质量等于硫酸中氢离子的质量,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选项A正确;B、硫酸显酸

18、性,pH小于7,加入水后,溶液稀释,溶液pH有所增大,但是无限稀释后,溶液的仍然为硫酸,所以pH无限接近与7,但是不会超过7,选项B错误;C、饱和食盐水的中不断加入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保持不变,选项C错误;D、溶液为硫酸铜质量,所以开始时溶液质量不为零,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酸性或碱性溶液无限稀释后,溶液本身的酸碱性不会发生改变。12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分别向相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盐酸B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C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 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

19、溶液制取氧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分别向相等质量的锌、铁中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盐酸,酸过量时铁生成氢气多,故A错误;B、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溶液的pH值先增大,然后不变,完全反应后,pH值继续增大,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也相应的减小,不会保持不变,故C错误;D、催化剂仅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多少,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

20、数的双氧水生成氧气质量相同,故D错;故选B。【点睛】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为催化剂,催化剂仅能改变反应速度,可能加快也可能是减慢,不能改变生成物的多少,据此分析判断。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3某工业废液中含有CuSO4、ZnSO4、FeSO4,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 染。于是几位同学设计实验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操作的名称是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写出加过量M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2)固体A中一定有_。判断操作中稀硫酸足量的方法是_。 (3)滤液 A、滤液B合起来蒸发至干目

21、的是_。【答案】过滤 引流 Zn+CuSO4=ZnSO4+Cu 或Zn+FeSO4=ZnSO4+Fe Zn、Fe、Cu 继续加稀硫酸,无气泡生成 提高硫酸锌的产率 【解析】【分析】【详解】(1)操作1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过程,故名称是过滤。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故反应的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 或Zn+FeSO4=ZnSO4+Fe。(2)由图可知,加入的M物质是过量的锌,锌可以与CuSO4、FeSO4反应生成铜和铁和硫酸锌,与ZnSO4不反应,故固体A中一定有Zn、Fe、Cu。如酸不足则不能与金属反应,则

22、可以继续加热稀硫酸,如没有气泡没冒出,则说明稀硫酸足够。(3)由图可知,固体C是不能被磁铁吸引,故C中含有铜和锌,故滤液B中的溶质是硫酸锌,故与滤液A混合蒸干可以提高硫酸锌的产率14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海水、盐湖和盐矿中广泛存在。(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2)含氯元素的物质大多具有消毒杀菌功能。如:a 醋酸氯己定C22H34Cl2N10O2 b 氯化钠 c 二氧化氯ClO2 d.次氯酸钠NaClO等。醋酸氯己定属于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1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_个原子构成。b、d物质溶于水都能解离出钠离子,但阴

23、离子不同。写出d中阴离子符号_。(3)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生产流程如图:X、Y都是气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现步骤的操作方法是_、过滤。步骤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NaOH+X=NaClO+NaCl+H2O.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水和_。制取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的原理与步骤相似,将气体X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二者混用易产生危险b 反应前后离子种类不变c 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24、d 反应中氯元素全部变成了有毒气体【答案】7 三 有机 70 ClO- 2NaCl+2H2O2NaOH+H2+Cl2 蒸发结晶 氯化钠、氯气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ac 【解析】【分析】【详解】(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故填:7;三。(2)醋酸氯己定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1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22+34+2+10+2=70个原子构成,故填:有机;70。d中阴离子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次氯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ClO-,故填:ClO-。(3)X、Y都是气

25、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即Y是氢气,X是氯气,步骤I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故填:2NaCl+2H2O2NaOH+H2+Cl2。实现步骤的操作方法是蒸发结晶、过滤,故填:蒸发结晶。由2NaOH+X=NaClO+NaCl+H2O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氯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则X是氯气,因此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水和氯化钠、氯气,故填:氯化钠、氯气。将气体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氢氧化钙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发生反

26、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a.二者混用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易产生危险,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前后离子种类改变,例如反应前有次氯酸根,反应后没有次氯酸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例如反应前氯元素化合价是-1、+1,反应后是0、-1,该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中氯元素部分变成了有毒气体,部分变成了氯化钠中的氯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填:ac。15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1)贝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2)操作a的名称是_,在实验

27、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3)工业冶炼镁常用电解MgCl2的方法,反应为:MgCl2Mg+_。(4)写出第、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答案】CaCO3 过滤 漏斗 Cl2 CaO+H2O=Ca(OH)2 Mg(OH)2+2HCl=MgCl2+2H2O 【解析】【分析】【详解】(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2)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Ca(OH)2,与海水中的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Mg(OH)2沉淀和氯化钙溶液,应用过滤方法分离不溶性固体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溶液;过滤需要用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3)氯化镁电解生成镁和氯气(Cl2),则反应为。(

28、4)第步反应是氧化钙(CaO)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第步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Mg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是CaO+H2O=Ca(OH)2,是Mg(OH)2+2HCl=MgCl2+2H2O。16无水溴化钙可用作阻燃剂、制冷剂,具有易溶于水,易吸潮等性质。实验室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Al3+、Fe3+等杂质)制备溴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使用的氢溴酸(HBr)的质量分数为26%,若用47%的氢溴酸配置26%的氢溴酸,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2)已知步骤的滤液中不含NH4+。步骤加入的试剂a是_,控制溶液的pH约为8.0,将Al3+、Fe3+分别转

29、化成沉淀而除去,写出沉淀的化学式_。(3)试剂b的作用_,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步骤所含的操作依次是_、降温结晶、过滤。【答案】量筒和胶头滴管 Ca(OH)2 Al(OH)3、Fe(OH)3 除去过量的Ca(OH)2 Ca(OH)2 + 2HBr = CaBr2 + 2H2O 蒸发浓缩 【解析】【分析】【详解】(1)若用47%的氢溴酸配置26%的氢溴酸,属于浓溶液的稀释问题,稀释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和胶头滴管。需要计算好加水的体积和浓溶液的体积,量取一定量的液体体积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有: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量筒和胶头滴管。(2)步骤中加入的氢溴酸是过量的,所以步骤

30、中的溶液是酸性的,加入的试剂a后,控制溶液的pH约为8.0,能将Al3+、Fe3+分别转化成沉淀而除去,所以a是碱,同时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a是氢氧化钙(石灰水);将Al3+、Fe3+分别转化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沉淀的化学式为Al(OH)3、Fe(OH)3。故填:Ca(OH)2;Al(OH)3、Fe(OH)3。(3)步骤中的溶液是酸性的,加入的试剂a(氢氧化钙)过量,所以步骤的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加入试剂b目的除去氢氧化钙还不能引入新杂质,故b是适量的氢溴酸。氢溴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溴化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OH)2 + 2HBr = CaBr2 + 2H2O。故填:除去过量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