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12.73KB ,
资源ID:22654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2654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黄山奇石》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黄山奇石》教案.docx

1、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黄山奇石教案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的方法,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教学重难点:1.能用“像”说写句子;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导语: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我们知道了秀美的庐山有着独特的风景瀑布。我们国家的名山数

2、不胜数,风景更是各有特色。比如我们国家有五座非常有名的山,被合称为“五岳”,大家知道是哪五岳吗?(学生回答,若答不上来,教师板书: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这五座山非常有名,人们说“五岳归来不看山”,说的就是看了这五座山之后就没有必要看其他山了。但是有一座山比它们更有名,说看了它啊,连五岳都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了,大家能猜出这是哪座山吗?(生答)同学们真聪明,对,就是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今天就去黄山游览一番。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注意“奇”字重读。(1)释义: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奇。)(2)简介“黄山四绝”,出示相关图片黄

3、山四绝 我国安徽省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即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去看看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去看看它奇在哪里、怪在哪里。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小提示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试着理解新词,不懂的做上记号。2.检查反馈,识记生字、词语。 d(1)读准生字和词语。(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风 安 徽 丽 石 一 天峰 名 奇怪1 提醒字音:“名、景、省、形、状”是后鼻音。识字方法:辨析字词,拓展识记“区、巨”的字形相近,可组成词串强化记忆。比如“山区、

4、地区、风景区”“巨大、巨人、巨变”。“闻名、著名”词义相近,认读后请说说其他词义相近的词语,如“出名、知名、有名”。出示一组四字词,如“举世闻名、远近闻名”,学生认读词语,促进语言积累。图文结合识字出示“仙桃、仙人、仙女”的图片及词语,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同时直观感受黄山山石之奇。结合课文语境,组块识记预设:课文第1自然段集中出现了9个生字,可以借助课文语境认读。教学时可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基础上,提取出“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尤其”等词语,反复认读。然后让学生练习用这组词语连词成句,在词语的组块运用中促进对生字的识记与意义的理解。词语运用,组块识字教师可以编写含有本课生字的短文

5、或句子,让学生在新语境中认识巩固。比如,“黄山景区,景色秀丽。山峰巨石,形状神奇。金鸡鸣唱,闻名中外。仙人指路,逼真有趣。”(2)学生自主识记、巩固已学知识。3.指导书写。(1)出示9个会写的字,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南(南方)(东南)部(部分)(部位)些(一些)(好些)巨(巨大)(巨人)位(一位)(座位)每(每天)(每人)升(升起)(上升)闪(闪烁)(闪光)狗(小狗)(天狗)(2)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怎样把字写正确、写美观,随后教师指导书写。巨笔顺很容易出错,第二笔是横折,第四笔是竖折。每注意笔顺。第三笔是竖折,折段较长;第四笔是横折钩,折段往内缩,钩尖抵竖中线;第五笔是首

6、点。此左边的笔顺依次是竖、横、竖、提,提有力;右边“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竖弯钩起笔高于左边,竖段靠近竖中线。升第三笔是竖撇,不要写成竖,第四笔竖要比短撇起笔高。南闪两个字的框要大一些。(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写得好的画出五角星。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黄山奇石的视频,感受“奇”。过渡:同学们,观看了黄山奇石的风景,大家对这个“奇”字是怎样理解的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课文一共写了几种奇石?用“”画出来。3.全班交流汇报。课文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

7、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具体写了前四种奇石。(教师相机板书)4.在学习小组中,把描述自己喜欢的奇石的段落读给同学听。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过渡:黄山有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出示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2)用一句话说说黄山风景区是个怎样的地方,有什么独特的景色。(3)学生自由畅说,并引导学习词语。黄山风景区是个的地方。(秀丽神奇。)思考:“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美丽、奇妙。)2 黄山风景区还是个的地方。(中外闻名。)思考:“中外闻名”的“闻”是什么意思?整个词语又是什么意思呢?(“

8、闻”在这里表示“听见”之意。“中外闻名”指中国及外国都听到名声,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中国还有哪些地方是“中外闻名”的?(如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莫高窟、杭州西湖、山东泰山等。)(4)给“尤其”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特别。)小结:黄山景色秀丽神奇,所以黄山风景区才能“中外闻名”。在黄山,怪石更“秀丽神奇”,所以用“尤其”。(5)指导朗读:你喜欢黄山风景区吗?将你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可指名读,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齐读。6.读一读课后题第三题中的词语和词串,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预设:这几个词语都出现在第1自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读,并用上几个词语介绍某处景物,在运用中巩固生字新词。四、课堂回顾

9、,作业设计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虽然还没有具体去看看那些奇石,但通过初读课文,一个“奇”字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这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非常多,但通过积极地交流识字方法,大家都掌握得不错。我们学习了一些非常有用的词语,比如“中外闻名”“秀丽神奇”,我们也能当个小导游,给家人或朋友生动地介绍一些有名的风景了。黄山上有名的石头可太多了,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那些非常有趣的奇石吧!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南部那

10、些巨石一位每天升起金光闪闪天狗2.请6名学生接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第1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第25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介绍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第6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奇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二、研读课文,重点探“奇”1.学生轻声读第25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同桌间交流讨论。(1)这4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哪些奇石?(相机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2)这4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1、第2、4自然段写法相同,先点出奇石的名称,再具体描写;第3、5自然段写法相同,先描写奇石,再点出奇石的名称。)2.欣赏第一块奇石“仙桃石”。(课件出示语段)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1)指名说说为什么这块石头叫“仙桃石”。(2)结合“飞下”“落在”两个词语,想象“仙桃石”的来历,学生在组内交流,之后全班交流。小结: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从动词的运用来看,一“飞”一“落”两个动词把“仙桃石”写活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就宛如小鸟一样轻松自如地飞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啊

12、!(3)学生带着喜爱之情,齐读第2自然段。提示:想象一块形似仙桃的巨石陡然落在石盘上的画面,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读时关注短语连读。频繁密集的轻声词增加了短语连读的难度。在指导读好轻声词语的基础上,将词语放入短语中,慢慢扩大视读范围,如“飞下来从天上飞下来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体会其中的节奏感。3.欣赏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课件出示语段)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1)课件出示图片“猴子观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图上的岩石像什么?(2)看图理解“陡峭

13、”一词:(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对“陡峭”的理解。(3)用横线画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指名做做“猴子”的动作,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然后说说这些动词好在哪里。(“抱、蹲、望”写出了猴子观海的动作和神态,把石猴子写活了。)(4)体会“一动不动”的含义。预设:结合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将石猴的形象与我们熟知的猴子形象进行对比,思考:猴子都是非常好动的,可这只猴子却一动不动,大家能想象一下,这只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学生可能回答它正在观看翻滚的云海。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它看着这翻滚的云海,都出神了,它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展开想象编故事,教师提示指导。(5)指导朗读:

14、“猴子观海”多么有趣啊!我们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这一段。“抱、蹲、望”和“一动不动”要读得重一些。小结:作者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抓住石猴的动作,又通过大胆的想象,寥寥几笔就把石头写活了。4.欣赏第三块奇石“仙人指路”和第四块奇石“金鸡叫天都”,学生自读自悟。(1)总结学法。过渡:刚才我们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学习了第2、3自然段,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学习第4、5自然段。(2)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读一读: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自由读,也可以比赛读,还可以表演读。提示:读时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画面,在朗读中自然流

15、露对黄山奇石的赞叹。3 问一问: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问问老师或同学。画一画:画一画这两块奇石。可以读完后自己独自作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画。说一说:这两块奇石“奇”在哪里?(3)全班汇报交流。小结:作者正是抓住了每块奇石形状上的特点,展开大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的方法,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我们在平时的写话中也可以学一学作者的这种写法。5.学生再读全文,思考:这么多石头,作者都是用同样的笔墨在描写吗?小结:作者详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种奇石,略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种奇石,详略安排得当。三、观图联想,说话写话1.教师范读

16、最后一个自然段。过渡:黄山的奇石真有趣啊!可惜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文中就没有具体介绍了。但我们也能自己发挥想象,用有趣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下。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呢?2.课件出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相关奇石图片。3.小组合作,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任选一个,模仿第25自然段的写法,展开想象说一说、写一写这些奇石。(1)提示方法:用“像”来说句子。(再次回顾课文中的句子)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预设:“天狗望月”1 学生上台做“望”的动作。想象:“天狗”望到了什么?它心里在想什么

17、?(学生可以先一句一句地说,然后连起来说)示例:这块石头远望像只狗静静地蹲在那儿,昂起头,望着天空。每当月亮升起时,它就伸出长长的舌头,想把那月亮当饼干一样,啃上一小口。人们就把它叫作“天狗望月”。(2)把刚才自己说的话整理一下,理清顺序,修改字词,写下来。4.出示更多黄山奇石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发挥想象,给它们取个诗情画意的名字。过渡:“天狗望月”被同学们说得栩栩如生。黄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听了也着急了,它们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四、升华情感,背诵课文1.学生自由夸夸黄山。过渡:读了课文,看了图画,同学们想夸夸黄山吗?如果能用上课文中生动的词句就更好了。(生自由夸黄山

18、)2.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过渡: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黄山那一处处奇石,请选一处你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练习好了,就请像小导游一样介绍给你的同桌,好吗?谁来背一背?谁愿意当小导游来介绍黄山的奇石?(播放音乐、出示图片)五、拓展积累,作业设计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块奇石,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3.如果有机会,和爸爸妈妈计划一次黄山之旅,亲自去感受黄山的秀丽风光和奇石的有趣。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反思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主要写了黄山奇石的奇妙。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

19、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同时也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山河。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充分运用了电教媒体,使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更准确、更直观。同时对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有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黄山风景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图片,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感知文字与文字所表现出的画面。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较好。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是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和风景特点。我尝试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发现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黄山风景区。吸引同学的兴趣,并要求理解“闻名,秀丽,神气,尤其”这四个词,可惜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互动并不多,而且能说的也

20、寥寥数语。可能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如果能用幻灯片的放映形式呈现黄山风景区的美丽景色会好很多。学生初读课文第一段后,对文本只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抓住了“尤其那些怪石,有趣极了”。进行下面的教学,通过黄山奇石是黄山最突出的景观。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于是,进入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学习,在进入第二阅读时,我提出了“黄山的这些奇石”都奇在哪儿呢?这个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板块式的问题,然后,学生就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而且能较准确的抓住文章的关键字。为了在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做到读写结合,在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增加了“看图联想,写奇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先前的朗读语言积累后,学习作者的方法,写一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喜欢的石头的有趣样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下:1、学生个体的朗读效果得不到保证,相当多的学生能读通顺,但读不出感情。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示范是非常必要的。2、加强语言训练环节,有的同学能仿照课文写好,但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词汇,写的不够具体生动,今后要加强指导和积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