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7 ,大小:378.59KB ,
资源ID:24545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4545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0材料《仪器分析》期末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0材料《仪器分析》期末练习题.docx

1、10材料仪器分析期末练习题仪器分析 练习题一 选择题1、色谱法1-1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选择是否适宜的参数是( C )。A理论塔板数 B塔板高度C分离度 D死时间1-2在色谱分析中,可用来定性的色谱参数是( B )。A峰面积 B保留值 C峰高 D半峰宽1-3在色谱分析中,可用来定量的色谱参数是( A )。A峰面积 B保留值 C保留指数 D半峰宽1-4用分配色谱法分离AB和C三组分的混合样品,已知它们的系数KAKBKC,则其保留时间大小顺序为(C )。AACB BBAC CABC DABC1-5同时包含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项因素的是( B )。 A保留值 B分离度 C选择性 D理论塔板数1

2、-6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C )。A理论塔板数 B容量因子 C相对保留值 D分配系数1-7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选择是否适宜的参数是( C )。A理论塔板数 B塔板高度C分离度 D死时间1-8影响两组分相对保留值的因素是( D )。A载气流速 B柱长C检测器类型 D固定液性质1-9两组分的分离度(R)数值越大,其正确的含义是( B )。A样品中各组分分离越完全B两组分之间可插入的色谱峰越多C两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越好D色谱柱效能越高1-10物质A和B在一根长 30.00 cm色谱柱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6.40 min和17.63min,峰底宽度分别为1.11min和1.21min,若达到1.

3、5分离度所需柱长度为( B )。 A42cm B60cm C240cm D 84.83cm1-11 下列哪个因素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 B )。 A增加柱长 B降低柱温 C把N2换成H2 D降低流动相速度1-12下列参数中不属于色谱图参数的是( D )。AtR BW CA DR1-13下列保留参数中完全体现色谱柱固定相对组分滞留作用的是( C )。A死时间 B保留时间 C调整保留时间 D相对保留时间1-14色谱峰的区域宽度用于色谱柱效能的评价,下列参数不属于区域宽度的是( D )。A BW1/2 CW DtR1-15可用做定量分析依据的色谱图参数是( AB )。 AA Bh CW DtR 1

4、-16下列因素中不是色谱分离度(R)的影响因素的是( D )。 A色谱柱效能 B色谱柱容量 C色谱柱选择性 D色谱柱形状1-17气相色谱法规定完全分离时分离度(R)的数值是( B )。AR1.0 B R1.5 CR2.0 DR21-18当下列操作条件改变时,分离度(R)会随之改变的是( AC )。A载气流速 B进样器温度 C色谱柱室温度 D检测器温度1-19当色谱柱效能增高(相应组分的色谱峰更尖窄)时,预示着分离度(R)的变化是( A )。A分离度(R)值可能增大 B分离度(R)值可能减小C分离度(R) 值无明显改变 D无法确定分离度(R)值的变化1-20塔板理论对色谱分析的贡献是( AB )

5、。A提出了色谱柱效能指标 B解释了色谱峰的分布形状C给比了选择分离条件的依据 D解释了色谱峰变形扩展原因1-21衡量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塔板数(n)或有效塔板数(n有效),其数值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B )。A色谱峰的位置 B色谱峰的形状C色谱峰的面积 D色谱峰的高度1-22当下列因素改变时,色谱柱效能的理论塔板数(n)或有效塔板数(n有效)不会随之改变的是( D )。A载气的流速 B色谱柱的操作温度C组分的种类 D组分的量1-23在一定操作条件下,根据色谱图中的某色谱峰计算的塔板数(n )或有效塔板数(n有效)数值越大则说明( C )。A色谱柱对该组分的选择性越好 B该组分检测准确度越高

6、C该组分与相邻组分的分离度可能高 D该组分检测灵敏度越高1-24根据Van Deemter方程可以计算出载气的最佳操作流速,其计算公式是( B )。A B C D1-25在气相色谱填充柱中,固定液用量相对较高且载气流速也不是很快,此时影响色谱柱效能的各因素中可以忽略的是( C )。A涡流扩散 B分子扩散 C气相传质阻力 D液相传质阻力1-26根据速率理论,当下列因素改变时不一定使色谱柱效能增高的是( C )。A减小色谱柱填料粒度 B降低固定液膜厚度C减小载气流速 D尽可能降低色谱柱室温度1-27色谱柱室的操作温度对色谱柱效能影响较大,当色谱柱室操作温度改变时下列因素会随之改变的是( BC )。

7、A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涡流扩散 B各组分的容量因子C各组分的气液相扩散系数 D各组分的相互作用1-28下列哪种说法不是气相色谱的特点( C )。A选择性好 B分离效率高C可用来直接分析未知物 D分析速度快1-29气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C)。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C热导池检测器 D氢焰离子化检测器1-30气相色谱法中的程序升温是按程序改变( B )。A. 流动相配比 B. 色谱柱温度C .载液的流速 D . 组分的分离度1-31下列这些色谱操作条件,正确的是( B )。A载气的热导系数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B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C担体的

8、粒度愈细愈好D气化温度愈高愈好1-32在实际气相色谱分离分析时,计算分离度(R)应选择( C )。A样品中色谱峰相邻的组分B样品中色谱峰面积最大的两组分C样品中最难分离的一对组分D样品中任意一对组分1-33在气相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D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的平均沸点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1-34不影响组分保留值的因素是( C )。A载气流速 B柱长C检测器类型 D固定液性质1-35气相色谱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不能给出的检测信息是( C )。A组分随时间改变的量变 B组分的检测响应时间C组分的种类 D组分的检测灵敏度1-36气相色谱检测器的

9、检测信号与检测物质量的数学关系有( AC )。A与进入检测器物质质量成正比B与进入检测器物质质量成反比C与进入检测器物质浓度成正比D与进入检测器物质浓度成反比1-37分离、分析常规气体一般选择的检测器是( A )。 ATCD BFID CECD DFPD1-3 8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环境中农药残留量时,检测器最好选择( C )。 ATCD BFID CECD DFPD1-39气相色谱法分析生物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检测器最好选择( D )。A FID B ECD CFPD DNPD1-40气相色谱仪进样器需要加热、恒温的原因是( A )。A使样品瞬间气化B使气化样品与载气均匀混合C使进入样品溶剂与测

10、定组分分离D使各组分按沸点预分离1-41在气液色谱中,被分离组分与固定液分子的类型(包括极性化学结构等)越相似,它们之间( A )。A作用力就越大,其保留值越大 B作用力就越小,其保留值越大C作用力就越小,其保留值越小 D作用力就越大,其保留值越小1-42在气相色谱法中,若保持流速恒定,减小柱填料的直径,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D )。 A柱压增大 B保留时间增大 C色谱峰变宽 D分离度增大1-43下列这些色谱操作条件,正确的是( B )。 A载气的热导系数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 B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 C担体的粒度愈细愈好 D气化温度愈高愈好

11、1-44空心毛细管色谱柱气相色谱法的主要分离原理是( B )。A吸附 B分配 C离子交换 D体积排阻1-45在实际气相色谱分离分析时,计算分离度(R)应选择( C )。A样品中色谱峰相邻的组分 B样品中包谱峰面积最大的两组分C样品中最难分离的一对组分 D样品中任意一对组分1-47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下列哪对固定相/流动相的组成符合反相色谱形式?( D )A石蜡油正已烷 B石油醚/苯 C甲醇水 D氯仿水1-48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下列哪对固定相/流动相的组成符合正相色谱形式?( A )A甲醇石油醚 B氯仿水 C石蜡油正己烷 D甲醇水1-49在正向色谱法中,固定相与流动相极性的关系是(A)。A固定相极

12、性流动相极性 B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C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 D不确定1-50在反向色谱法中,固定相与流动相极性的关系是(B)。A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 B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C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 D不确定1-51液相色谱法中的梯度洗脱是按方程序连续改变( AB )。A流动相配比 B流动相极性 C载液的流速 D组分的分离度1-52HPLC与GC的比较,可以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C)。A柱前压力高 B流速比GC快C流动相的粘度较大 D柱温低1-53毛细管气相色谱比填充柱色谱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从速率理论来看,这是由于毛细管色谱柱中( 2 )。A不存在分子扩散 B不存在涡流扩散C传质阻力很小

13、 D载气通过的阻力小1-54在反向色谱法中,固定相与流动相极性的关系是(B)。A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 B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C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 D不确定1-56般而言,毛细管色谱柱比填充色谱柱的柱效能高10-100倍,其主要原因是( A )。A毛细管色谱柱比填充色谱柱的柱长要长12个数量级B毛细管色谱柱比填充色谱柱的柱口径要小12个数量级C毛细管色谱柱比填充色谱柱的固定液用量要少12个数量级D毛细管色谱柱比填充色谱柱的传质阻力要小12个数量级1-57在实际气相色谱分析中,常使用比最佳载气流速稍高的流速作为实际载气操作流速,如此操作的原因是( B )。A有利于提高色谱柱效能 B可以缩短分析时

14、间C能改善色谱峰的峰形 D能提高分离度1-60气相色谱仪色谱柱室的操作温度对分离、分析影响很大,其选择原则是( AD )。A得到尽可能好的分离度 B使分析速度尽可能快C尽可能减少固定液流失 D尽可能采取较低温度1-61对于样品组成较简单的气相色谱分析常采取恒定色谱柱柱箱温度操作,此时选择设置温度时除选择原则规定的因素外,还应考虑( BC )。A样品的进样量 B样品各组分的沸点C固定液的“液载比” D色谱柱的长度1-62对于多组分样品的气相色谱分析,一般采用色谱柱室程序升温操作,如此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AC )。A使各组分都有较好的峰形B缩短分析时间C使各组分都有较好的分离度D延长色谱柱使用寿命

15、1-63在实际气相色谱分析时常采用相对保留值(r1,2)作定性分析依据,其优点是( C )。A相对保留值r1,2没有单位B相对保留值r1,2数值较小C相对保留值r1,2不受操作条件影响D相对保留值r1,2容易得到1-65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归一化法”的优点是( BC )。A不需要待测组分的标准品B结果受操作条件影响小C结果不受进样量影响D结果与检测灵敏度无关1-66使用“外标法”进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应注意( BD )。A仅适应于单一组分分析 B尽量使标准与样品浓度一致C不需考虑检测线性范围 D进样量尽量保持一致1-67影响气相色谱“外标法”定量分析淮确度的因素有( AC )。A仪器的稳定性

16、 B样品的分离度C进样操作的重现性 D检测组分的含量1-68下列情形中不适宜使用“外标法”定量分析的是( CD )。A样品中有的组分不能检出 B样品不能完全分离C样品待测组分多 D样品基体较复杂1-71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内标法”特别适应于生物样品的分析,其原因是( B )。A容易找到内标物 B能有效扣除样品基体干扰C生物样品容易分离 D待测物的标准品不易得到1-72下列情形中不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内标法“的优点的是( D )。A定量分析结果与进样量无关B不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被检出C能缩短多组分分析时间D可供选择的内标物较多1-73使用“内标法”进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选择内标物应注意其

17、结构性质与待测物相近且含量准确已知,此外还应注意( AB )。A在色谱图上内标物单独出峰B尽量使内标物峰与待测物峰相近C内标物的响应信号足够大D内标物的色谱峰为对称峰1-74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内标法”的缺点是( BD )。A内标物容易与样品组分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B合适的内标物不易得到C内标物与样品中各组分很难完全分离D 每次分析均需准确计量样品和内标物的量1-77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mf.A,式中f的正确含义是( AD )。A组分的检测灵敏度B对任意组分f都是相同的常数C与检测器种类无关D单位面积代表的物质量1-78实际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常使用相对校正因子fi,s=fi/fs,它的优点

18、是( BC )。A比绝对校正因子容易求得B相对校正因子没有单位C相对校正因子仅与检测器类型有关D不需要使用纯物质求算1-80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必须使用校正因子的原因是( BD )。A色谱峰面积测量有一定误差,必须校正B相同量的不同物质在同一检测器上响应信号不同C色谱峰峰面积不一定与检测信号成正比D组分的质量分数不等于该组分峰面积占所有组分峰面积的百分率1-81在下列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情形中,一定要使用校正因子的是( C )。A使用“归一化法”定量分析同系物B使用“单点外标法”直接比较定量分析组分含量C使用“内标法”定量分析一种组分的含量D绘制“内标标准曲线”1-82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中对进样要

19、求不是很严格的方法是 ( AC )。 A归一化法 B外标法 C内标法 D内标标准曲线法1-83下列各种色谱法,最适宜分离什么物质?(1)气液色谱( A ) (2)正相色谱( B ) (3)反相色谱( C ) (4)离子交换色谱( D )(5)凝胶色谱( E ) (6)气固色谱( F ) (7)液固色谱( G )A易挥发受热稳定的物质 B极性亲水性化合物 C疏水性化合物 D离子型化合物E相对分子量高的化合物聚合物 F气体烃类永久性气体 G极性不同的化合物异构体1-85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量指标是( BC )。A相对保留值 B峰面积 C峰高 D半峰宽1-86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性指标是( C )。A紫

20、外光度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C示差折光检测器 D电导检测器1-87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能比气相色谱法高,其主要原因是( BC )。A输液压力高 B载液种类多C固定相颗粒细 D检测器灵敏度高1-88采用反相分配色谱法( BD )。A适于分离极性大的样品 B适于分离极性小的样品C极性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D极性小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1-89采用正相分配色谱( A )。A流动相极性应小于固定相极性 B适于分离极性小的组分C极性大的组分先出峰 D极性小的组分后出峰1-.90能给出色谱、光谱三维流出曲线的检测器是( C )。A固定波长型紫外光度检测器 B可变波长型紫外可见光度检测器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21、D荧光检测器1-.91阳离子、阴离子及中性分子经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若电渗淌度大于阴离子的电泳淌度,则它们的先后流出顺序为( C )。A阴离子、中性分子、阳离子 B中性分子、阴离子、阳离子C阳离子、中性分子、阴离子 D阳离子、阴离子、中性分子2、电分析法2-1电位分析法中的参比电极,其( B )。A电极电位为零B电极电位为一定值C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变化而变化D电位与温度无关2-2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时,应( AC )。A选择电极电位对待测离子浓度有响应的电极作指示电极B通过测量指示电极电位来实现C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来实现D不需要标准溶液2-3电位分析法中指示电极的电位(

22、BD )。A与溶液中离子的活度呈Nernst响应B与溶液中响应离子的活度呈Nernst响应C与溶液中H+离子的活度呈Nernst响应D与参比电极电位无关2-4电位分析法中待测离子的浓度的对数( AC )A与电池电动势成线性关系B与参比电极电位成线性关系C与指示电极电位成线性关系D与上述因素均有线性关系2-6电位法测量电池电动势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D )。A参比电极电位保持恒定B通过电池的电流为一恒定值C有明显的电极反应发生D在接近平衡状态下测量电池电动势2-7“盐桥”的作用是消除( B )。A不对称电位 B液接电位C接触电位 D相间电位2-8电位法中常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是因为( AC

23、 )。A其电极电位准确已知且恒定B结构简单,体积小CKCl浓度不易变化D能用来制作复合电极2-9关于离子选择电极,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D )。A不一定要有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B无电子交换C不一定有晶体膜D不一定有离子迁移2-10采用“零电流”测定的电化学方法是( A )。A电位法 B电导法 C库仑法 D伏安法2-11电化学分析法中采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的方法( BC )。A电导法 B伏安法 C电位法 D库仑法2-12下列电化学方法中不是采用电解池的是( A )。A电位法 B库仑法 C阳极溶出法 D经典极谱法2-13定量分析中,能有效地排除基体干扰的方法是( CD )。A标准曲线法 B

24、直接比较法 C标准加入法 D内标法2-16测量溶液pH值通常所使用的两支电极为(B) A玻璃电极和Ag-AgCl电极 B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C玻璃电极和标准甘汞电极 D饱和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2-18普通玻璃电极不能用于测定pH10的溶液,是由于(B)。AOH离子在电极上响应BNa+离子在电极上响应CNH4+离子在电极上响应D 玻璃电极内阻太大2-19测量pH值时,需用标准pH溶液定位,这是为了(D)A避免产生酸差 B避免产生碱差C消除温度影响 D消除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2-21玻璃电极对溶液中H+有选择性响应,此选择性主要由( B )。A玻璃膜的水化层所决定 B玻璃膜的组成所决定C

25、溶液中的H+性质所决定 D溶液中的H+浓度所决定2-22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与(D)无关oA选择性系数 B共存离子浓度C共存离子所带电荷数 D响应斜率 2-23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的标准溶液的要求为(A)。A 浓度高,体积小 B浓度低,体积小C 体积大,浓度高 D 体积大,浓度低2-24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B)o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校正方法误差 D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2-25氟离子选择电极对F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是由于(B)。A只有F能透过晶体膜 BF能与晶体膜进行离子交换C由于F体积比较小 D只有F能被吸附在晶体膜上2-26玻

26、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A)。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C 内外溶液的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2-27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时在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中加入TISAB的目的是(C )。 A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B维持溶液具有相同的活度系数和副反应系数 C消除干扰离子D提高响应速度 2-28在测定溶液pH时,需用标淮pH缓冲溶液进行校正测定,其目的是( C )。A消除温度的影响B提高测定的灵敏度C扣除待测电池电动势与试液pH值关系式中的“K”D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2-30离子选择电极的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A )。A对特定离子呈Nernst响应的敏感

27、膜 B内参比电极C内参比溶液 D电极杆2-31普通pH玻璃电极测量pH9的溶液时( AC )。A会产生钠差 B产生酸误差C测得的pH值偏低 D测得的pH值偏高2-32玻璃电极产生的“酸差“和“碱差”是指(C)。A测Na时,产生“碱差”;测H时,产生“酸差”B测OH时,产生“碱差”;测H时,产生“酸差“C测定pH高时,产生“碱差”;测定pH低时,产生“酸差D 测pOH时,产生“碱差”;测pH时,产生“酸差”2-33玻璃电极的膜电位是指( C )。A玻璃膜外水化层与溶液产生的相间电位B玻璃膜内侧水化层与溶液产生的相间电位C跨越玻璃膜两侧溶液之间的电位差D玻璃电极的电位2-34电位法测量电池电动势必

28、须具备的条件是( AD )。A参比电极电位保持恒定B通过电池的电流为一恒定值C有明显的电极反应发生D在接近平衡状态下测量电池电动势2-35在直接电位法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定量,可以( CD )。A降低检测限 B扩大线性范围C可不加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 D提高测定准确度2-37电位滴定中,通常采用(C)方法来确定滴定终点体积。A标准曲线法 B指示剂法 C二阶微商法 D标准加入法2-39电位滴定采用EV曲线法确定终点时,滴定终点是( A )。A曲线的斜率最大点 B曲线的斜率最小点C尖峰状曲线的尖峰点 D曲线的转折点2-40电位滴定采用EVV曲线法确定终点时,滴定终点是( C )。A曲线的斜率最大点 B曲线的斜率最小点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