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41.04KB ,
资源ID:24658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4658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济学基础总复习资料第十章至第十五章.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济学基础总复习资料第十章至第十五章.docx

1、经济学基础总复习资料第十章至第十五章引用 经济学基础总复习资料(第十章至第十五章)2010-01-25 22:06:29|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sd、经济学基础总复习资料(第十章至第十五章)引用-sd、 的 经济学基础总复习资料(第十章至第十五章) 以下为各章重点,100%绝对通过,不过一定要看过书才有效,不然很难理解! 希望你我都能顺利通过!接第九章第十章 社会保障制度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1.“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1935年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国会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案”2.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按照有关的

2、法律规定,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确保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准得以维持,从而保证社会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政策措施的总和3.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初的德国二、市场经济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1.市场经济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l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l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重要保证l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2.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l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调节收入与财富的分配和消费,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为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

3、条件l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有效地化解社会成员因遇到诸如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各种因素而造成收入损失或中断的风险,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而为满足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提供保障l 当社会保障制度采用完全或部分基金制融资方式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在确保社会保障待遇给付的同时,还会积累一笔数目可观的社会保障基金,从而为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设资金保证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模式1.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l 强制性 (国家立法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依据,社会保障的法律强制性还突出地表现在其基金的征集形式上,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主要采取了:一是税法为

4、依据和保证的税收课征形式,二是以法令法规为依据和保证的社会统筹形式)l 社会性 (实施范围的广泛性和保障作用的普遍性,是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的客观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1)社会保障实施对象的社会性,即社会保障覆盖整个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2)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社会性,即社会保障事业主要由政府设立的,独立于一般经济利益主体的专门机构所开展3)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社会性,即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所需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化l 公平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主要表现:1)社会保障的待遇和机会的分配之中2)社会保障缩小收入差距,调节社会分配之中社会保障分配包括: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和提供社会保障

5、待遇两个阶段l 福利性2.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 从主要发起人和主要责任者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分为:l 国家保障型模式(是以政府为主要发起人和主要责任者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它的基本点有:1)社会保障通过国家立法而统一实施2)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所需费用主要由政府财政和用人单位共同分担,个人无需缴费(税)或者只需缴纳极少的保障费(税)3)保障对象一般是全体社会成员l 社会保障型模式 (以政府为主要发起人,但以个人,单位和政府三方为共同责任者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它的基本点:1)政府以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作为社会保障实施的依据2)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所需费用主要由个人及其所在单位负担,同时,政府财政提供一定

6、的补贴3)除了社会救济等特别项目外,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即只缴纳了保险费(税),才有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而且,社会保险待遇之厚薄主要取决于缴费(税)时间的长短和数额的大小4)一般强制性地要求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保险制度,因此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较广l 自我保障型模式(以政府为社会保障主要发起人,但以雇员或劳资双方为责任者的社会保障模式)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属于这种模式它的基本点:1)由政府统一立法并强制实施2)社会保障基金由雇员或者雇员与雇主的缴费所形成,并一般要求为各参加者建立个人社会保障储蓄账户3)个人社会保障待遇的厚薄完全取决于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各参保人之间不存在收入的

7、再分配四、社会保障制度的融资方式 1.社会保障制度的融资方式有:l 现收现付制 (以当期的社会保障收入来安排同期的全部社会保障支出,且社会保障收支基本平衡的融资方式,它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融资方式 ,因此,现收现付制是以正工作着一代人的缴费(税)来支付正退休着一代人的养老金等社会保障待遇的融资方式)l 完全基金制(又称完全积累制,是国家或社会定期地将一部分收入(财富)积累起来形成一笔专门基金,以保证社会保障支出资金来源的融资方式,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缺乏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互助互济的作用l 部分基金制(部分积累制,它是现收现付制与完全基金制相结

8、合的一种融资方式,故而也叫混合制现收现付制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完全基金制具有调动劳动积极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五、社会保障制度的给付方式1.社会保障制度的给付方式l 单一价格制l 所得比例制l 混合制 在混合制下,退休者的养老金待遇由两部分组成1)全社会相同的养老金2)按照由社会成员退休前贡献时间长短与贡献数额大小决定的一定比例所获得的养老金第二节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1.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l 社会保险制度l 社会救助制度l 社会福利制度l 优抚安置制度2.社会保险制度包括:l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l 失业社会保险制度l 医疗社会保险制度l 工伤社会保险制度l 生育社会保险制度一、社会保障

9、制度-中国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1.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涵义: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来的,对社会成员因疾病,伤残,生育,年老等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丧失劳动机会,从而中断或减少正常生活来源时,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证社会成员能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2.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干,是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3. 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l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l 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l 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l 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l 生育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3.1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在劳动者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并离开工作岗位之后,由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

10、,对他们提供基本生活来源的社会保障制度3.1.1我国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参保的老年社会成员;老年人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社会成员,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城镇职工退休年龄为:男职工一般为60周岁,女职工一般为50周岁(长期在管理和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女职工为55周岁)3.1.2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集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它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3.1.3基本养老金来自于强制性执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为:社会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3.2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失业是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且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社会成员,得不到就业

11、机会或就业后又失去劳动机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状态,失业分为:自愿性失业与非自愿性失业3.2.1失业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由国家通过立法,对非自愿性失业者提供一定帮助,以使失业者及其家属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3.2.2我国失业保险条例于1999年国务院颁发实施3.2.3失业职工必须同时符合哪些资格条件才能按支付宝享受相应的待遇:l 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l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l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3.3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由国家通过立法,对非因工患病或伤残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提供医疗和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所承保的一般

12、的疾病和伤残风险3.3.1我国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三足鼎立的复合式的医疗保障制度3.3.2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又分为: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账户医疗保险基金3.4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是:指由国家立法并强制实施的,对在生产,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等风险的社会成员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经济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3.4.1工伤保险承保的风险范围有:l 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本单位领导临时分派,同意的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同意,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l 经本单位领导安排或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工作l 从事抢险,救灾和救

13、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l 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患上职业病l 由于履行其工作职责而遭受人身伤害l 因公,因战致残后的军人转业或复员到单位之后出现旧伤复发l 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的原因而遭受交通事故或其它意外事故赞成伤害或失踪,或者因突发疾病等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l 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非本要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3.5生育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 ,对妇女劳动者在因生育子女而遭受健康与收入中断的风险时,提供医疗服务和经济补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是保障人类繁衍和保护妇女人身权利的一项国际性社会政策措施3.5.1我国

14、的生育社会保险基本上是两种制度并存:一种是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配套性专项法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3.5.2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因费用负担方式的差异引起生育保险模式的不同,前者实际上仍属于“单位保险”,而后者已基本属于“社会保险”二、社会救助制度-中国最低的社会保障制度1.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那些无依无靠的,没有生活来源的,或因遭受灾害而致生活暂时困难的,或虽有一定收入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社会救助制度的保障对象是社会贫困者,并以贫困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为目标,因此,是最低层资的社会保障制度3.我国社

15、会救助的项目主要有:l 孤寡病残救助l 城乡贫困救助l 自然灾害救助三、社会福利制度-中国最高的社会保障制度1. 社会福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获得基本生存权利,并在此基础上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进个人福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 我国实施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和发展权3. 我国现行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l 教育福利l 住房福利l 现金福利l 卫生福利 l 其它福利 (各单位通过兴办托儿所,食堂,图书馆,健身房等日常生活,文体康乐设施,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的)l 残疾人福利四、优抚安置制度-中国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1.优抚安置制度是

16、: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优待,抚恤和安置,保证特定的社会成员能够维持不低于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生活,并带有褒扬性质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我国现行优抚安置制度的保障对象有:l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 包括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战员l 革命伤残军人l 复员退伍军人l 革命烈士的家属l 因公牺牲军人的家属l 病退军人的家属l 现役军人的家属3.优抚安置的主要内容是:l 优待l 抚恤l 褒扬革命烈士l 安置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属于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城市表现为“就业保障”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表现为

17、“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2.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l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小,公平性差l 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矛盾十分突出l 社会保障管理分散,政出多门1.1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小,公平性差体现在:l 农村社会成员的“安全网”尚需编织l 城镇社会成员的“安全网”有待编织1.2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体现在l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需要巨额资金,但目前财政困难,许多经济单位,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感到压力过大l 失业和提前退休人数的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矛盾l 养老基金中的“空帐”现象,说明融资方式转轨尚未真正到位,更表明了基金收支矛盾的客观存在二

1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的设想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和生育等社会保险为主体的,并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有机结合的,覆盖面广,资金来源多渠道,待遇标准适度,社会化程度较高,管理体制协调细语一,城乡体系基本一体化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内容主要是:l 养老保险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l 医疗保险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l 生育保险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l 失业和工伤保险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l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概述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

19、别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答: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产出量(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含义:含义广泛,它不仅包括产出量的增加,而且包括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一般经济条件,社会福利,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情况的改善或变化等的全面进步过程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又成为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条件2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二、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1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工农业总产值 社会总产

20、值 国民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1.1工农业总产值的含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和;它包括工农业生产中的消耗的原材料,动力,燃料,固定资产折旧等转移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1.2社会总产值的含义: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产值;1.2.1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主要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1.3国民收入的含义:又称为社会净产值,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1.4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社会

21、最终产品或劳务价值的总和1.5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简称GDP)是考虑到对外经济交往因素后提出的一个统计指标,它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包括本国与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1.5.1国内生产总值不同于国民生产总值,后者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之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之和第二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1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1)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实现经济增长的物质前提

22、)2) 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物质前提,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和运用于生产过程,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体因素,劳动力资源的投入和运用包括:数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3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4生产资料的含义:又称物质资本,是指投入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如土地,矿藏,森林,滩涂,河流等)和一切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程的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各种设备,工具以及生产活动正常开展必须具备的其它物质条件(如厂房,道路等)5资本的含义:是生产资料的货币形态,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来源于积累;6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增长的首要因

23、素,是第一生产力7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指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实际利用程度,具体表现为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8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建立合理的经济体制是保证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两个重要因素;体现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上 非常重要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根据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可把经济增长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方式;2粗放型:也叫外延型,是指主要依靠增加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张,从而实现产出量的增长;3集约型:也叫内涵型,是指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产出量的增长;4经济增长方式采用粗放型还是集约型,是由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条

24、件所决定的;客观条件有:资源条件,技术条件(包括劳动者素质),市场条件和管理水平5经济增长方式还与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6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1) 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2) 经济体制7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8我国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经济增长之路,经济增长中一直存在“四重四轻”,即重速度,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扩张,轻技术进步;9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顺利发展一项紧迫任务?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内涵答:这是因为1) 从现有资源的约束条件来说,我国虽地大物博,但按人均量计算却是“地狭物博”,人均资源严

25、重短缺,不少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需要来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带来新产业,新产品,层出不穷3) 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来说,要为全社会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必须依赖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的效率与效益10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是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 从只注重增加投资,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转到利用现有基础,充分挖掘潜力上来2) 从主要依靠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到主要依靠通过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上来3) 从主要靠大量消耗资源,增加产品数量,

26、转到靠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各类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着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上来4) 从投资项目低水平,低效益的重复建设,转到按高效益的经济规模和合理布局的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上来5) 从偏重追求经济总量和速度,转到注重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上来11如何正确理解并实施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必须注意辩证地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1) 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的关系2) 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3) 不同行业之间的关系12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决定着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具体要求;13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点有:1) 农民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2) 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制度创新3)

27、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价格改革,使农民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得到实惠4) 需要形成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性因素并充分发挥作用,这些基础性因素包括:农业基础实施的建设,农业科技革命,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国家对农业增长的宏观调控与市场保护的作用14试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具体内涵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1) 资源约束2) 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3)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具体内涵1) 从注重量的扩张到转到质的提高上来2) 从依靠投入转到提高要素使用效果上来3) 从资源消耗多转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上来;4) 从低效益,重复建设转到提高效益,优化结构上

28、来5) 从追求经济总量和速度转到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上来第三节 经济增长中的若干重要关系一、国民经济内部的比例关系1国民经济内部的比例关系:1) 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2) 农业内部和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3) 交通运输业和工农业的关系4) 现有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关系5) 物质生产部门(第一、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3重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的提供者4要保持现有企业生产和基本建设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必须坚持“先生产,后基建“的原则5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二、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1经济增长速度的含义: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物质财富和劳务的增长率;2经济效益的含义:指在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占用,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3劳动占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占用;劳动耗费包括:物化劳动(物质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即人的具体劳动)的耗费;劳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