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1.51KB ,
资源ID:25258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5258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东坡饼故事四篇.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东坡饼故事四篇.docx

1、东坡饼故事四篇东坡饼故事四则一、为甚酥与东坡饼 原载中国美公摭间 余彦文整理 台湾版 二、黄州东坡饼首传鄂州 余彦文 余明海整理三、东坡写鬼赋后食东坡饼 卢传志整理 四、东坡饼 丁永淮整理一、为甚酥成东坡饼东坡饼原是油酥饼。饼为盤香状,微微凸突的螺旋形,杏黄色,其间撒些红绿糖抹,入口又香又酥,味道甚佳。它是东坡初到黄州的那一年初夏,在龙王山的一户农家尝过为甚酥,在其基础上改制的。元历初年,满腹经纶、才气横溢的苏轼因得罪了当朝,眨作黄州团练副使。此为有职无权的闲置官。他长日无事,乃与黄州的渔、樵、耕、读为友,伴游各地。一日游至龙王山左,兹山固不甚高,但林木蓊蔽,野花开放其间,松鼠、嘉鸟竄跳、歌唱

2、上下。苏公游兴极浓,一直玩到红日当顶还无归意。到了午餐之时,山间一户农户灶烟袅袅,油炸物的香气飘到林间。苏公嗅到香气才感到口渴腹饥,准备回家,路过农户门前,被一老丈拦住,笑道:“苏学士为何过门不入,想是嫌我家贫不能待客耶!”“苏某是闲暇无事之人,岂敢无故打扰!”苏公说道。“能得苏学士到家一坐,是吾家之幸,请,请!”方才坐定,老丈即到内室捧来一壶谷雨茶,一盘黄松饼。苏公也不客气,便边喝、边食、边叫好。并问:“为甚酥?叫何名,怎么制来?”老丈道:“山野人但按家传老法制作,并不问名。学士既说为甚酥,就叫为甚酥可也。”又一日,老丈復与苏公送饼若干个。恰逢潘生(黄冈樊口人,名大临,为隐士)送酒到赤壁。苏

3、与潘生共饮共食,觉得那酒甚淡,笑曰:“此错著水耶!”因赋诗曰:野饮花间百物无,杖头惟挂一葫芦。已倾文士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那为甚酥何以正名东坡饼呢?这与苏公躬耕黄州东坡,种稻麦以自补有关。苏公于发营地上播上麦子,在为甚酥老丈帮助下,施肥极多,麦苗长得非常好。到了冬月,绿油的麦苗已覆盖满地。一日,苏公外出归来,见老丈赶上十九只羊啃食他的麦苗。他非常生气,说“老丈那日供我以饼,又送我酥,今年日特来讨帐吧?”“苏学士问何出此言?”“要不你老何以驱羊食我麦,夺我之食?”老丈笑道:“错了,老朽是帮你的。”然后说:“眼下已过小雪,麦苗长势这样猛,俟大雪来到,麦苗都要冻死。如此既拖地力又损苗,来春哪能多

4、收?故老朽驱羊食之。再因羊嘴有肥,并可消毒,有助于麦苗生长。”苏公赔笑道:“果如是言,来日当以此麦磨面作为甚酥以谢。”第二年,东坡的麦子果获丰收。苏公著人磨了很多面粉的,按照老丈家的传法,再加几道工序,由夫人朝云制作出更酥更香之饼,特请老丈并潘生、郭生、马太守等友人来家共食。根据马太守的提议,改为甚酥为东坡饼。食毕,苏公一口气写下(东坡八首)。其中之一描述上述之事。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投種未逾月,覆塊已苍苍。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余彦文 整理原载中国美食摭闻 台湾版 )二、黄州东坡饼首传鄂州东坡饼:湖北小吃,产于黄

5、州的叫赤壁东坡饼,传于鄂州的叫西山东坡饼。两者的起源均与苏轼的故事传说有关,但制作方法各异,味道有别。赤壁东坡饼:东坡谪居黄州赤壁期间,一日,黄州主簿刘唐年(亦称刘建仓)送油酥果与苏东坡。东坡食之感到甚酥,问刘:“何名?”何曰“无名”,再问:“为甚酥?”刘笑曰:“取名为甚酥可也。”又一日,有潘生(黄冈人,名大临,诗人,隐居樊口,以卖酒为业)送酒,东坡饮之甚淡,笑谓潘曰:“此酒错着水也。”一日油果食尽,酒尚有余,戏作一诗以寄潘生曰:“野饮花间无百物,杖头惟挂一葫芦。已倾潘子错着水,更觅君家为甚酥。”为甚酥原是油酥炸果?形同馓子,又酥又香,东坡很喜欢它。后人才将其命名为“东坡饼”。其制法:在盆内放

6、精盐8克、苏打粉3.5克、鸡蛋清2只,用清水500克溶化,下入面粉l千克反复揉匀。然后置于案上搓条,揪成面剂10只,逐只搓成园砣,摆放在瓷盘中(内盛芝麻油100克)饧10分钟(冬天需l小时)。案板上抹匀芝麻油,取出面砣按成长方形薄片,两边从外向内卷成双筒状,约拉l米长;再从两端向中间卷,卷成一大一小的两个园饼,叠起,又在盛油瓷盘中饧5分钟。小锅置中火上,下芝麻油2.5千克(实耗800克)烧到7成热,将饼平放锅中,边炸边拨动,待其浮起,翻面再炸,同样拨动。饼呈金黄色时捞起装盘,每只撤白糖45克。此饼翻卷如花,酥脆香甜。 西山东坡饼:黄州对岸的鄂城,有座风景清幽的西山,苏轼常去游玩。山上的灵泉寺住

7、持应远以油酥果款待东坡。东坡笑向:“此果何以与黄州刘主簿家制果同味。”应远笑答:“实不相瞒,乃为本寺蓝院达观从刘家学得。”不过灵泉寺僧用灵泉水和面、油煎而来,深得东坡喜爱。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湖广总督官文游西山时也吃到此饼,高兴异常;问饼何名,灵泉寺长老宏儒应曰:“东坡饼”,此饼传法至今。其制法:面粉千克放入面盆内,加精盐、清水拌和,揉到面团不粘手时,盖上净湿布,饧30分钟。面团挪至案板上,撒干粉稍揉,搓成长条,揪成10只面剂,逐只擀成园形面皮,抹上芝麻油,从两边向中间卷成双筒形,再将两端折叠起来,用温布盖上饧15分钟。随即拉开两端,复作双筒形,分成两段,拉成l米长的长条,从两端向中

8、间卷。卷时条缝朝上,一端多卷一圈,另一端少卷一圈,叠起呈螺旋状,然后逐只翻面,又在案上饧3分钟。大锅置中火上,下芝麻油25千克(实耗650克)烧到8成热,将螺旋饼擀成圆饼,小圈朝下入锅炸。待其浮出油面,用锅铲轻拍,用竹筷拨动;然后翻面依样操作。等到饼层分明,中心凸起时再翻面。饼呈金黄色即捞出装盘,每只撒白糖25克。此饼松酥爽脆,宜作莱食。 ( 余彦文 余明海搜集、整理)三、东坡写鬼赋后食东坡饼 苏东坡得罪了宰相王安石,被贬到黄州来,当了一个不管事的芝麻官。在苏东坡动身到黄州的前一夜,弟弟苏辙再三劝告他,到了黄州再莫写那些得罪人的诗词文章,还送他一副联句:宾朋若来休作答,江河虽好莫吟诗。苏东坡到

9、了黄州以后,真的好久不作诗了。这天,他实在闲得无聊,邀刘唐年、潘大临、古耕道同到江边,不知不觉地到了说书人李立强的书场内。这个李立强、苏东坡早就认识,也听过他的几回书,晓得他最会说鬼。苏东坡见李立强又在说鬼,就找个地方坐下。李立强这天说的是鸡丁鬼夜娶柳叶鬼,比往日所说的“鬼打架”要有意思得多。就在苏东坡昕得入神时,只见李立强将醒木一拍,提高声调说:“话说那鸡丁鬼与柳叶鬼成婚以后,过不了多久,就生下一个鬼儿来。这鬼儿头生六角,下长十六只脚,吊膀子眼,水牛身,真是鬼见了鬼怕,人见了人愁。一落地就能说会笑,能蹦会跳,地狱关他不住,专到阳间去坏赵官家的事”听到这里,苏东坡大吃一惊,为李立强捏了一把汗。

10、可李立强若无其事,越讲越玄。等人散了以后。苏东坡就把李立强请到自己的草屋中。说:“先生好大胆,你怎么能在众人面前说这种书呢?让鬼去坏当朝赵天子的事,你就不怕杀头?”李立强听了,哈哈大笑,对苏东坡说:“我怎么敢与你比?你是当朝大臣我是一个说书的。况且,人不敢说话,鬼难道也不敢说么?”苏东坡一听,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就请李立强专门为他说鬼。李立强也不推辞,一气说了许多鬼。凡他说的鬼,说话做事,全然不怕。这一说,不知不觉就说了一天一夜。到了笫二天。李立强说,他肚子里的鬼也说完了。苏东坡正在兴头上,叫李立强现编几个鬼说给他听,李立强只得又编几个鬼故事来说,苏东坡也听入了神。李立强见这情形,就对苏东坡说:

11、“学士既然迷上了鬼,么不作篇鬼赋?”苏东坡连连点头。当夜,他文不加点,一口气写成了一篇万言鬼赋。那苏东坡凭着自己一肚子锦绣文章,把这篇鬼赋写得空前绝后,叫人读了没有不感动得眼泪双流。李立强看着看着,不觉嘴巴痒了起来。苏东坡刚一写完,他就捧来,大声地读,读到动人处,泣不成声。连说:“好赋! 好赋!”李立强这一读不打紧。惊动了地狱的三万六千冤魂,七万二千怨鬼,也跟着吟诵起来。有那些胆大的竟乘苏东坡入睡时,将鬼赋抢了过去。一时,地狱争传鬼赋,失了秩序。十殿阎君一查询,竟是苏东坡一篇鬼赋,乱了地狱,就一本奏到玉皇大帝面前,说苏东坡不作人间文章,专事说鬼,闹得地狱呜冤喊屈,不能清静。玉帝准了阎王的奏本,

12、就令托塔天王李靖下界巡查,原来,那李立强本是李靖的孙子,受太白金星李长庚的嘱咐,专来解脱苏东坡的。不意苏东坡竟真的着了道。天王巡视后,回报玉帝。玉帝令苏东坡作文,并拿苏东坡的魂魄去地狱收回影响。苏东坡的生魂到了阎王殿。就鬼话连篇,说得阎王满面愧色,奈何不得。阎王无法,自知苏东坡是文曲星临凡,阳寿未满,不敢追摄生魂,就把罪过一古脑推在李立强身上。玉皇大帝将李立强贬下凡间,这便是稍后的太湖隐士竹山先生。”后来,苏东坡记起说鬼时前前后后的事,觉得鬼还是容易对付些,就写了一首诗:珠玑文章锦绣肠,谁说无妨却有妨;口若悬河开不得,只应说鬼当文章。东坡听罢鬼故事,写罢“鬼赋”和诗之后,欣喜异常,不禁忘记时己

13、过午,腹中饥饿,但却不自然地以手扪腹。潘、古二生同道:“学士已唱空城记了!”刘唐年说:“是的,我也饿了,请到我家再食为甚酥如何?”于是,四人走到刘家。刘夫人谢氏,很快端来“为甚酥”。东坡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 讲述者:林家清,男, 45岁,理发匠。记录整理:卢传志)四、黄州东坡饼苏东坡来到黄州,住在江边一个叫临皋亭的地方。背后有条路,隔不了几百步,就是安国寺,安国寺里有个大和尚,名叫参寥。参寥有一手制作酥食点心的好手艺。苏东坡经常出后门上安国寺去,同参寥谈禅说佛,聊天喝菜,两人成了挺好的朋友。有一天,苏东坡到黄州的点心铺“何氏园”买点心下酒,碰上一种酥食,他买了,试着吃了一点,觉得味道不

14、错,就问掌柜的:“这酥叫什么名字呀?”掌柜的回答:“还没起名哩。”“为甚酥”(为什么这样酥)?苏东坡又问掌柜的听到苏东坡夸奖,感到高兴。他把这话传出去,就给这点心起名为“为甚酥”。不久,苏东坡又想买“为甚酥”下酒,就叫屋里人去买,附上一首诗:野饮花间百物无,腰间惟系一葫芦。已倾潘子错着水,更觅君家为甚酥。苏东坡买“为甚酥”的事传到参寥那里,他知道苏东坡喜欢油酥点心,每回预料苏东坡要去,就事先做好油酥饼等他。可往往不凑巧,他做好油酥饼,苏东坡偏偏没有去油酥饼搁上一天半天,脆的变成软的,不酥不香。很不好吃。一回,苏东坡上安国寺去,参寥端出搁久了的油酥饼,说:“等你不来,都搁成这个样子了”苏东坡看了

15、看,也叹了口气。苏东坡晓得参寥的好手艺,就说:“凭你这样高的手艺,就不能制作一种又好吃又能存放的油炙酥食点心么?”参寥也有这个想法。这样,就由苏东坡设计了一种“千层饼”,由参寥试作成功了。这种饼,用上等细面粉做成蟠龙状,用香麻油煎炸,片片如薄丝,然后撒上雪花白糖,吃起来香、甜、酥、脆,搁上十天半月也不变昧。 这种“千层饼”传开后,黄州人都说好吃;传到外地去,外地人也都说好吃。因为它是苏东坡设计的,大家都叫它“东坡饼”。从这以后,黄州就有了用“东坡饼”招待贵宾的风俗。现在,许多人游览黄州“东坡赤壁”,也往往用“东坡饼”作旅游小吃和带给亲友的礼物啦。(已故著名作家、学者丁永淮搜集、整理) 以下无正

16、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Nur fr den persnlichen f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 .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