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2.79KB ,
资源ID:2543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543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元代儒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元代儒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他出生于北方的金朝,故华夷之防的观念较为淡薄,能与当朝统 治积极合作,曾两度出任国子祭酒,亦即当时最髙教育机构的长官。许衡以 儒学辅助政治,利用身居官方学校之要职,广招门徒,令其主要弟子分处各 斋(书院)为“斋长”,传授宋代理学,使得理学思想在元代得到了极大的 推广。 许衡在思想上对朱熹成说亦步亦趋,自称“一以朱子之言为师”(鲁斋 遗书卷十三考岁略);另一方面他又对朱熹理学作了比较宽泛的理解,在 朱陆之辩的主要议题“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上,许衡谨守朱 熹的内外并用的方法,但他更为强调“反求诸心”的内向工夫,指出:“此内外 交相养也,亦必相辅成德,然必以心为主。”(鲁斋遗书卷二语录)显

2、见许 衡在思想上已有某些折中朱陆的因素。 元代理学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吴澄(12491333),时有“北有许衡,南 有吴澄”之说。据载,吴澄之学的根本立场“近乎朱”,然而“亦兼主陆学” (宋元学案草庐学案)。一般认为,吴澄是元代思想史上和会朱陆的主 要代表人物。吴澄指出,近人虽都知道陆学“以本心为学”,然而事实上,“此 心也,人人所同有,反求诸身,即此而是”。因此,“以心而学,非特陆子为 然”,乃是亮舜以来,及至宋代的程朱诸子代代相传的“圣人之道”(同上)。 这一说法实际上是以宋代理学家一再强调的尧、舜、禹“心心相传”的所谓“十六字心诀”为依据的,根据这一观念来判断,即便是朱子学亦可称为“心 学

3、”。但在朱陆之辩的语境中,以“心同理同”作为理论前提,强调“发明本 心”是儒学的基本立场,则是象山心学有别于朱熹理学的一大标志。吴澄一 方面为陆学进行了辩护,同时又以继承朱学之“道统”为己任。这表明吴澄 在朱陆之辩的问题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和会朱陆的倾向。 总的来说,元代理学在理论上缺乏创新,基本上是以步程朱理学之后尘 为主要特色。同时,许衡、吴澄以及稍后的虞集、郑玉等人在思想上所表现 出来的和会朱陆之倾向,构成了元代理学的一个独特风格。当然,就元代思 想的主流而言,是程朱理学而非陆氏心学,故有些学者对和会朱陆之现象也 有批评,譬如刘因、许谦等人。从元代思想的总体特征来看,有三点可以确 认:一、

4、理学与科举制度的成功结合,意味着程朱理学开始“定尊于天下”; 二、受此影响,元代思想基本上是以程朱理学为主流导向;三、在将朱熹理 学视作“道统”正传的同时,对于陆氏心学亦有一定程度的同情之了解,表现 出了和会朱陆的倾向。 二、明初理学的变调 1.三部大全的颁布 明代(13681644)在政治体制以及文化政策方面,基本上承续元制,特 别是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明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皇 帝朱棣命胡广等人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次年书成,朱 棣即下令颁布天下,自此,这三部大全成了明代科举取士的唯一标准。 从三部大全的编撰方针来看,主要以程朱理学作为指导思想。四书 大全实

5、质上就是朱熹四书集注的扩充版,五经大全所依据的传注都出 自程朱一系,而性理大全所收录的传注基本上也是程朱或朱熹门人的著 作,其编排方法也仿照朱子语类的体例。可以说,三部大全的编纂及其 颁布,进一步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领域中的统治地位,逐渐形成了程朱理 学“独尊天下”的思想格局。 清初学者顾炎武曾尖锐指出:大全完全是粗制滥造,它的颁布只收到了“上欺朝廷,下诳士子”的效果,他甚至断言“经学之废”实始自大全 (见日知录卷十八四书五经大全)。这一判断虽有偏激的一面,因为从 当时社会文化秩序必须重建的时代背景来看,三部大全的颁布有其时代 必然性,但从此后的思想发展之历史来看,的确以大全颁布为标志,上升

6、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不久便开始渐渐失去思想活力,思想与制度的 结合,其结果却导致了思想的僵化。 2.思想格局的僵化与变异 关于明初思想界的状况,明史儒林传序作了这样的描述: 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矮秩然。曹 端、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先儒之正传,无敢改错。 黄宗羲则用“彼亦一述朱,此亦一述朱”来概括明初的思想状况。这些 说法基本符合明初思想的历史实际。总体说来,明初诸儒对于宋代理学采 取的是墨守成规、“无敢改错”的态度。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曹端 (13761434)、薛瑄(13891464)、吴与弼(13911469)、胡居仁(1434 1484)、陈献章(1

7、4281500)。除陈献章以外,其余四人都属于朱子学者。 在思想方面,他们基本上恪守朱熹成说,并没有创立独自的理论体系。黄宗 羲指出:明代初期“宋人规范犹在”(明儒学案卷四十三诸儒学案)。所 谓“宋人”,主要是指程朱理学。可以看出,程朱理学在明初有着绝对的 影响。 尽管从总体上看,在理气心性、居敬穷理、格物致知等思想学说方面,明 初诸儒未能超出程朱理学的言说范围,然而明初理学也有一些变异的因素, 在某些方面已有不同于程朱理学的观念因素。举例来说,曹端以及薛瑄的 理气论与朱熹就有所不同,曹端在“理动不动”的问题上,薛瑄在“理在气先” 的问题上,对朱熹的观点有所批评;吴与弼、胡居仁对理气问题则缺乏

8、关心, 而特别重视工夫层面的问题,强调了力行实践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曹端、 薛瑄亦有此倾向。可以说,明初诸儒之重视涵养践履,大多强调在日常生活 中推行道德实践,这是他们的一个思想特色。从中可以看出某些从朱学转 手的迹象:由理论建构转向实践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之下,吴与弼的弟子陈献章经由静坐体验而悟出“自得之学”,标志着明初理学的僵化 局面开始发生重大转向。 总而言之,一、明初诸儒在总体上恪守宋儒格套,表现出思想僵化的一 面;二、但是在理解和诠释朱子学之时,其侧重点已有所不同,对于理学的 抽象义理较少关注,而更为关注理学的实践方法问题;三、明初思想僵化的 局面,要等到陈献章的出现才有重大扭

9、转,而理学向心学转型的完成,则要 等到王守仁的出现。 明中后期的心学 1.心学思潮的产生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明代中后期(约16世纪20年代至17世纪40年 代)可谓是心学思想风靡天下的历史时期,与此相应,程朱理学的权威遭到 了空前的挑战。由于心学思潮的兴起,为士人学子的心灵开辟了一个相对 自由的空间,在个人的精神世界当中,不少人已意识到不必人云亦云地追随 理学的那套话语,而可以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切(包括外在权威和内在心 灵)。开创这一思想风气的人物就是王守仁(14721528)。明史儒林传 序说: (明代)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学, 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门徒遍

10、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 滋甚。嘉(靖)隆(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这是将王守仁说成是打开明代学术之新格局的代表人物。虽然在明 史编撰者的眼里,王守仁所创的一套思想体系(即阳明心学)与正统的程朱 理学是背道而驰的,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阳明心学在嘉靖以后,确是在思 想界带来了深刻变化。 王守仁认为,程朱理学相信只要通过“即物穷理”,就能最终实现“吾心 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境地,这一工夫路向乃是“向外逐物”,在为学的根本 方向上已然有误。针对于此,王守仁提出了“心即是理”这一心学的根本立场,强调必须“返求本心”,认为这才是正确的为学之道。可见,“返心求理” 还是“向外穷

11、理”,这是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的根本分歧之所在。由这一分 歧引发出了其他许多哲学问题。要之,程朱理学所走的路径是:通过向外 求理来实现心性的道德意义,经由“道问学”从而通向“尊德性”,其前提预设 是,心与理绝非是本质的同一,只是表明理是客观地在心中存有;与此不同, 阳明心学坚持认为理是“吾性自足”的、“不假外求”的,理与心是内在的本质 同一,而不是原为两物而后合而为一的,因此为学的目标和方向就必然是 “返心求理”或“返求本心”。由心学立场出发,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必须通过知识的积累才能最终实现,那么其结果或是“皓首穷经”,被知 识所淹没,或是可能成为忽视道德践履之借口。为了彻底打破这一

12、观念,阳 明心学倡导人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世界当中,道德行为的依 据就是人的本心,因此心体本身就是道德行为以及价值意义的最终根据。 这套观念学说对朱熹理学的“即物穷理”之思想学说形成了有力的批判,并 对以“理”为形上依据的一切外在权威、制度规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阳明 学之所以能够与朱子学=争天下,并在明代中晚期的知识界风靡一时,其主 要原因就在于此。 2.分化及其批判 阳明心学得以在明代中晚期风行一时,与阳明后学诸子通过讲学,在社 会各阶层积极推广心学,掀起一股心学思想运动有直接关联。与此同时,他 们各自以“性之所近”,在对阳明学的理论(包括概念、命题和范畴)进行诠释 的过程中,不可

13、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理解上的分歧,导致心学内部出现了某些 分化现象。即便对于“良知”这一阳明学的核心概念,理解也并非完全一致。 依阳明心学的观点来看,良知作为一种能明辨是非的道德本心,是人人 “先天具足”、“现成圆满”而毫无亏欠的,因此人们只要“循其良知”力行实 践,就“莫非是道”、“无不中节”。这一良知观念,原是阳明心学的题中之义。 在阳明后学中称之为“见在良知”或“现成良知”。然而,如果因此而忽略在 事事物物上“致其良知”的切实工夫,一味强调良知本体的先天性、现成性, 以为只要“一任本心”便“当下即是”,如此一来,便有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 “格致诚正修”等一套“复性功夫”已不重要,甚至可以“不

14、消说矣”。因此,在阳明后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批评的声音:“世间那有现成良知?”(罗洪先语) 另一方面,反对者则提出了这样的反诘:“良知若非现成,又岂有造作良知者 乎?”(耿定向语)而东林学派的代表人物顾宪成则指出:“世间那有见成良 知,犹言:世间那有见成圣人。”(小心斋札记卷十一)可见,围绕“现成 良知”问题所引发的思想辩论,充分说明从阳明学到阳明后学的思想展开过 程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再者,围绕阳明心学史上的“一大公案”(梁启超语)“天泉证道”中 的“无善无恶”的问题,在16世纪20年代以后也引发了一场长达半+多世 纪的思想争论。除了阳明后学当中对此问题有所讨论和争辩以外,东林党 人

15、针对心学末流的批判更是集中在“无善无恶”这一点上。在这些批判者看 来,强调心体对善恶的超越,以为通过“无执”便可消解善恶对治,达到“无善 无恶”的精神境界,实现心灵的绝对自由,这就不免导致思想上的玄虚和行 为上的放荡,良知也就丧失了规范的意义。最终不惟将使儒学的规矩绳墨、 礼法规范受到轻视,甚至有可能导致漠视人性恶和社会恶的存在,从而也就 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恶”的问题。晚明的部分士人对心学末流的这些批评, 还必然涉及到阳明心学的核心:“心即理”。这是因为主张心灵自由的绝对 性,解除一切对心灵的束缚,其理论预设就是“心即理”这一心学的第一命 题。同时,对于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也引发了不少批评。譬如

16、,明末大儒刘 宗周(15781645)就开始着手对王学理论作了重新调整,他认为“良知之 说”在挽救“宋人之训诂”等方面有矣出的功绩,有“醒人耳目”的意义,但衍 变到后来,“往往看良知太现成,用良知太活变”,其不良后果反而有甚于训 诂之学(刘子全书卷二十一重刻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序)。因此,在他看 来,惟有用他的“诚意”说和“慎独”说才能弥补和修正阳明心学,使之走上正 确的轨道。 总之,一、在明代中后期,思想界的主流导向已经偏向于心学,尽管作 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并没有完全失坠;二、心学作为一场思想运动, 其历史意义在于:在知识界孕育出了一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为人们开辟 了一种思想的自由风气;三

17、、对心学末流的批判及其修正,凸现出晚明思想 界的时代危机感正日益上升,由此思想的发展开始走向一个重组和转型的历史时期。 参考书目: 1.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第二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2. 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 4. 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5.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载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七,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一章 元代儒学 13世纪,崛起于北方-(卩:原的蒙古政权消灭了南宋,建立了元朝(1

18、279-1367)。在蒙古人统治中国的将近90年里,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社会 制度方面,蒙古统治者按照种族将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并保 证了前两等人在社会中的特权。与此相关的是户计制度,根据被征服人口 特别是汉人的特殊技艺与生产能力,加以重新分类,儒士在户计中被划为 “儒户”,其社会责任是“研习以备任用”。尽管皇庆二年已恢复了科举考试, 但儒生受制于儒户制度,有资格参加考试的人数非常有限,而且也很难进人 政府高层任职。不过总体说来,元代的汉族儒士在元朝统治之下,保留了他 们的文化传承,宋代理学在元代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流传甚久的“九儒十 丐”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 理学在元代前期的

19、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大致说来,北学尚实 行,南学精义理。北学以许衡为代表,南学则以吴澄为代表。时有“皇元受 命,天降真儒,北有许衡,南有吴澄”(揭溪斯吴澄神道碑)的说法。然而最 早将理学传至北方的却是赵复。赵复(生卒不详)字仁甫,学者称江汉先生, 南宋乡贡进士,师承不详,于1235年被元军俘虏。黄宗羲谓:“自赵江汉以 南冠之囚,吾道人北,而姚枢、窦默、许衡、刘因之徒得闻程朱之学,以广其 传,由是北方之学郁起。”(宋元学案鲁斋学案)可以说,赵复乃是“道北 第一人”,理学在北方的传授体系的建立,多有赖于赵复。许衡便是赵复门 人中的佼佼者。第一节 许 衡 许衡(12091281),字仲平,学者

20、称鲁斋先生,金河内人。许衡生于金 末,蒙古灭金后,占籍为儒。许衡曾受学于姚枢,得窥理学之堂奥。忽必烈 统治时期,许衡相继被擢为京兆提学、国子祭酒,并一度人中书省议事,他建 议忽必烈采用汉族的礼乐典章、文物制度,又请征弟子十二人分处各斋(书 院)为斋长,对于理学在元代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元仁宗皇庆二年诏行 科举,程朱理学被立为科举程式,这与许衡在此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元人 虞集说:“使国人知有圣贤之学而朱子之书得行于斯世者,文正之功甚大矣” (鲁斋遗书卷十四先儒议论虞氏邵庵语),这个说法也是符合实际的。 许衡死后,被奉为魏国公,谥文正。皇庆二年,得以从祀孔庙。著有读易私 言、小学大义、大学直解

21、、中庸直解等,后人编为鲁斋遗书。 一、理在物先,心藏万理 许衡的高徒姚燧曾对自己的老师有过这样的评价:“先生(许衡)之学一 以朱子之言为师,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鲁斋遗书卷十四先儒 议论姚氏牧庵语),时人亦说他“平生嗜朱子学不啻饥渴,凡指示学者,一 以朱子为主”(考岁略)。明儒何瑭指出:“鲁斋幼而读书,即有志于圣贤之 道,后得考亭小学、四书,乃尽弃故习,一从事于其间。故立身行己,立 朝事君,及启迪后进,而不徒事于言语文字之间;道以致用为先,而不徒极乎 性命之奥。”(鲁斋遗书卷十四表彰文正公碑记)由此可以看出,许衡思 想基本上属于朱熹一派,其思想有两个基本特点:首先是朱学路数;其次是 重

22、经世致用,对抽象义理却没有多少兴趣。 许衡哲学的核心范畴是“理”(亦即“道”)。许衡说:“道是日用事物当行 之理”,“道者,天理之当然”(鲁斋遗书卷五中庸直解)。并说:“太极之 前,此道独立。道生太极,函三为一。一气既分,天地定位。万物之灵,惟人 为贵。”(鲁斋遗书卷七稽古千文)汉书律历志有“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之说,许衡所谓的“太极”当即“元气”。认为“道”在“太极”之前,这个说 法不合于朱熹的观点,可能与他早年读王弼周易注所受影响有关。在他 思想成熟之后,其表述更多地可以看出朱熹的影响,将“理”或“太极”看作最 高本体,如说:“天下皆有对,唯一理无对,便是太极也。”(鲁斋遗书卷二 语录下)

23、有时又将阴阳二气与天道并提作“天道二气”(同上)。许衡认为, 天道就是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万物消长的过程就是阴阳二气聚散的过程: “凡物之生,都是阴阳之气合;凡物之死,都是阴阳之气散。”(中庸直解) 关于理气关系,许衡一方面认为,理气相即不离,他说:“事物必有理,未 有无理之物。两件不可离,无物则理何所寓?”(语录上)另一方面又说: “凡物之生,必得此理而后有是形,无理则无形。”(同上)在回答究竟是理出 于天还是天出于理的时候,许衡说:“天即理也。有则一时有,本无先后。有 是理而后有是物。”(语录上)这反映出他继承了朱熹的有关理气无先后但 在逻辑上理在气先的思想。在心、性、理的关系问题上,许衡

24、说: 古之圣人,以天地人为三才。天地之大,其与人相悬不知其几何 也,而圣人以人配之,何耶?盖上帝降衷,人得之以为心,心形虽小,中 间蕴藏天地万物之理,所谓性也,所谓明德也。虚灵明觉,神妙不测,与 天地一般。故圣人说天地人为三才。(鲁斋遗书卷三论明明德) 这里所说心“与天地一般”,并小是说心就是天,而是在心与天同的意义 上说的,如其所说:“人与天地同,是甚底同?人不过有六尺之躯,其大处、同 处指心也,谓心与天地一般。”(语录下)意思是说,人之所以能与天地相 配,是因为人心蕴藏了天地万物之理,在虚灵明觉、神妙不测的功用方面,心 与天地可以说是一样的。 当有人问他:“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何如?

25、”许衡回答说:“便是一以 贯之。”(语录上)所谓一以贯之,是指一理贯通万物。此外,许衡又有“心 之所存者理一”(语录下)之说。很显然,许衡认为理存于心中,亦即心具 理之意,而不是心即理。事实上,许衡虽说过“天即是理”、“性即是理”(中 庸直解),但从未说过“心即是理”。总起来看,许衡对心与物、心与理关系的论述,并没有超出心具理的涵义,因此,他所主张的不是“心即理”或“心即 天”式的以心为本体的心本论,而是“性即理”这样的理本论。 二、真知力行,知行并进 明人曾评论说:“鲁斋力行之意多”,“盖真知实践者也”(鲁斋遗书卷 十四先儒议论薛文清公读书录)。的确,许衡十分重视“践行”,不过,他 又强调力

26、行必须有真知,只要知得真,就能行得力。在知行问题上,许衡的 看法比较复杂,对朱熹的知行学说既有继承又有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知行是两事。“世间只有两事,知与行而已。”(语录下) 他还以论语首章为证:“以学而时习之为始,便只是说知与行两字。” (语录上)用知与行这两个范畴概括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不是许衡的发 明,自古而然,程朱理学尤其如此,不过,许衡关于知行二事的看法也有一些 独到之处。比如,他认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四项“只 是要个知得真”,然后才有“笃行之”一句(语录上)。他还把孔子描述自己 一生过程的“不惑”、“知命”、“耳顺”都理解为“知”,只是有“精粗

27、浅深之别”, 而“从心”、“不逾矩”则属于“不勉而中”(同上)。他还指出大学所说的“穷 神”就是知,而“知化”则是行,并说:“穷尽天地神妙处,行天地化育之功。” (语录下)总起来看,许衡在知行问题上,也有析知行为二之嫌。 其二,真知力行。许衡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比较透彻。首先,他指出“知” 的目的是“为吾躬行之益”(语录上)。这又可以分两方面来说,一方面,知 是为行而知,也就是说,知是行的内在根据,知了方能行,不知则不能行。其 云:“学问思辨,既有所得,必皆着实见于践履而躬行之。”(中庸直解)即是 此意。另一方面,行是行其所知。行依赖于知,只有知之真,才能行得力。 反之,行之不力,是由于知之不真。

28、他指出:“凡行之所以不力,只为知之不 真;果能真知,行之安有不力者乎?”(语录上)这是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真 知;若果知得真,必能行得力。要之,为行而知,行其所知,知与行二者是相 互联系的。其次,“行”的准则是“顺于理”(语录下)。许衡主张“一切顺刑而行”(同上)。在如何“顺理而行”的问题上,又有“反身而诚”与“强恕而行” 的区别,“反身而诚”是“气与理合为一”,“强恕而行”是“气与理未合”(语录 下)。相比之下,“反身而诚”更为重要,意谓应然之理与主体的意愿已合而 为一,主体虽然是依理而行,但却好像发自自己的本性,自自然然,顺顺当 当。在伦理学上,“强恕而行”相当于自觉阶段,“反身而诚”相当于自愿阶 段。许衡能够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注意到道德实践过程中自觉与自 愿原则的结合,是有意义的。 其三,知行并进。许衡主张“知与行,二者当并进”(语录下)。这个观 点在他的知行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许衡的知行并进说可以看出朱熹“知 行相须,并进互发”说的影子,不过,从理论表述来看,许衡的观点似是有鉴 于前人知行理论的得失而提出的独立见解。首先,他的这个命题是通过讨 论“横渠(张载)教人以礼”和“程氏教人穷理居敬”直接导出的,其次,许衡曾 评论张栻和程颐二人知行观说: 南轩(张栻)意于行字上责得重,谓“人虽能知,不能行也”。程门取 人,先论知见,次乃考其所为。伊川自少说话便过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