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183.62KB ,
资源ID:25909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5909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考化学复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考化学复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docx

1、版高考化学复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第1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要求】 了解钠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一钠的主要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颜色熔点硬度密度导电、导热性银白色低小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良好2.化学性质强还原性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反应与O2反应(2)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3)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钠与酸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剧烈。3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

2、为2NaCl(熔融)2NaCl2。(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4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作强还原剂,熔融状态下可以将某些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1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2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Na2O2()3金属钠加热时,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4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Cu2=Cu2Na()5金属钠可以保存在CCl4中()6钠、钾着火后,用水或泡沫灭火器可迅速灭火()7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一

3、系列变化,其最终产物是Na2CO3()8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答案:1.2.3.4.5.6.7.8.题组一考查钠与水的反应1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钠浮在水面上钠沉在水底钠熔化成小球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发出“嘶嘶”的声音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解析:选C。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剧烈反应放热并生成NaOH和H2,可使熔点较低的钠熔化成小球,发出“嘶嘶”的声音,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2向分别盛有100 mL水、100 mL 0.1 molL1盐酸、100 mL 0.01 molL1NaOH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

4、各投入0.05 mol 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均为2Na2H2O=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烧杯中反应最剧烈C三个烧杯中反应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三个烧杯中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解析:选D。钠与盐酸反应时先与H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过量的钠再与H2O反应,A错误;三个烧杯中,Y烧杯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大,反应最剧烈,B错误;X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NaOH,Y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NaCl和NaOH,Z烧杯中生成NaOH,由于Z烧杯中原溶质为NaOH,故Z烧杯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C错误;因向三个

5、烧杯中加入钠的物质的量相同且钠全部反应完,故生成H2的量相同,D正确。题组二考查钠与盐溶液、碱溶液的反应3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ABaCl2溶液 BK2SO4溶液CCuSO4溶液 DNH4NO3溶液解析:选C。因为是溶液中的反应,所以都有H2产生,钠与NH4NO3溶液反应还产生NH3,与CuSO4溶液反应还产生Cu(OH)2沉淀。4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_。MgSO4溶液NaCl溶液 Na2SO4溶液饱和澄清石灰水Ca(HCO3)2溶液解析:溶液中钠先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中Mg22OH=Mg(OH

6、)2;中反应消耗水,溶液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降低,析出Ca(OH)2产生沉淀;中Ca2HCOOH=CaCO3H2O。 答案:钠与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1)钠与酸溶液的反应钠首先与酸反应,且反应比在纯水中剧烈,当酸完全反应后,再与水反应。(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因钠先与水反应,然后再考虑生成的NaOH是否能与盐进一步发生复分解反应。 考点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电子式氧元素化合价21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阴、阳离子个数比1212是否为碱性氧化物是不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2Na2O22H2

7、O=4NaOH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2HCl=2NaClH2O2Na2O24HCl=4NaCl2H2OO22.Na2O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2的性质:(1)Na2O2的强氧化性试剂现象反应原理SO2气体Na2O2SO2= Na2SO4FeCl2溶液产生气体和红褐色沉淀4Na2O24FeCl26H2O=4Fe(OH)3O28NaClNa2SO3溶液Na2O2Na2SO3H2O=Na2SO42NaOH氢硫酸溶液变浑浊Na2O2H2S=S2NaOH酚酞溶液产生气体,溶液先

8、变红后褪色与水反应生成O2和NaOH,使溶液变红,Na2O2的强氧化性又使之褪色品红溶液红色褪去Na2O2的强氧化性使之褪色(2)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Na2O2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O2。(3)遇CO2、H2O、H,Na2O2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1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2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3Na2O2与水的反应是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4Na2O2、Na2O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5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均属于离子化合物,二者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6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O2()答案:

9、1.2.3.4.5.6.题组一考查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1下列有关Na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BNa2O2与CO2反应时有单质O2生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Na2O2在空气中久置变白,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粉末加入Ca(HCO3)2溶液中,会产生气体和浑浊解析:选B。A项,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和具有助燃物质;B项,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C项,Na2O2与CO2、H2O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D项,Na2O

10、2先和水反应生成O2和NaOH,NaOH再与Ca(HCO3)2反应产生CaCO3沉淀。2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仍为紫色B溶液最终变成蓝色C溶液最终褪色,而无其他现象D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成无色解析:选D。过氧化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石蕊试液显蓝色,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强氧化性),故石蕊试液最终变成无色(褪色)。题组二考查Na2O2与CO2、H2O反应的定量分析3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选项二氧化碳碳酸钠

11、转移的电子数A1 mol2NAB22.4 L1 molC106 g1 molD106 g2NA解析:选C。由上述关系,不难得出C项正确;B项中未指明标准状况,错误。4200 时,11.6 g 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 g,则原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A0.125 mol B0.25 mol C0.5 mol D1 mol解析:选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O2的质量为11.6 g3.6 g8 g,n(O2)0.25 mol,根据Na2O2与H2O(g)、CO2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CO2和H2O(g)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5 mol20.5

12、 mol。过氧化钠与CO2、H2O的反应规律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1)电子转移规律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物质的量关系为2Na2O2O22e,n(e)n(Na2O2)2n(O2)。(2)先后顺序规律由于CO2能够与NaOH反应,所以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H2O (g)和CO2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为Na2O2先与CO2反应,剩余的Na2O2再与H2O (g)反应。(3)气体体积变化规律CO2、水蒸气(或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气体体积的1/2,等于生成氧气的量。(4)固体质量变化规律1 mo

13、l Na2O21 mol Na2CO3 固体质量增加28 g1 mol Na2O21 mol 2NaOH 固体质量增加2 g 考点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及应用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易溶于水,但比Na2CO3的溶解度小应用用于造纸、制玻璃、肥皂、洗涤剂等用于发酵、医药、灭火剂等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1)热稳定性Na2CO3性质稳定,受热难分解。NaHCO3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2)与酸(足量盐酸)反应(填化学方程式)N

14、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3)与碱(NaOH溶液)反应(填化学方程式)Na2CO3:与NaOH溶液不反应。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4)相互转化Na2CO3NaHCO3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NaHCO3Na2CO3NaHCO3固体加热分解转化成Na2CO3。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的应用(1)Na2CO3、NaHCO3的鉴别固体的鉴别用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固体。溶液的鉴别可用

15、沉淀法、气体法和测pH法。a沉淀法: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b气体法: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溶液。c测pH法:用pH试纸测相同浓度的稀溶液,pH大的是Na2CO3溶液。(2)Na2CO3、NaHCO3的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Na2CO3(s)(NaHCO3)加热法NaHCO3(aq)(Na2CO3)通入足量CO2Na2CO3(aq)(NaHCO3)滴加适量NaOH溶液4.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常用方法(1)气体法测定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依据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

16、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实验操作:向m g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数据处理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 mol106 gmol1 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2)沉淀法测定原理:Na2CO3BaCl2=BaCO32NaCl。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实验操作:先将m g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3沉淀的质量为n g。数据处理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106 gmol1 g,则纯碱样

17、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100%。1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2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炊具上的油污时,不涉及化学变化()3相同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4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5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6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7可用Ca(OH)2溶液鉴别区分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答案:1.2.3.4.5.6.7.题组一考查Na2CO3、NaHCO3的鉴别和除杂1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

18、作和判断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判断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的为Na2CO3B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的为Na2CO3C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为Na2CO3D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为Na2CO3解析:选C。A项,加入澄清石灰水均可以产生碳酸钙沉淀,错误;B项,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剧烈的是碳酸氢钠,错误;D项,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为碳酸氢钠,错误。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

19、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解析:选D。 Na2CO3和Na2SO4均能与Ba(OH)2反应,且加Ba(OH)2会引入新的杂质,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题组二考查Na2CO3、NaHCO3与酸反应的定量关系3有关NaHCO3和Na2CO3与盐酸的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D等物质的量的NaH

20、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两者产生CO2一样多解析:选C。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解答此类题目用归“1”法。A项,假设二者都是1 g,则n(NaHCO3)n(CO2) mol,n(Na2CO3)n(CO2) mol,正确;B项,假设二者均为1 mol,则消耗的盐酸:Na2CO3为2 mol,NaHCO3为1 mol,正确;C项,假设二者均为1 g,Na2CO3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2 mol mol,NaHCO3消耗盐酸 mol,错误。4(2018潍坊高三模拟)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

21、,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O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H2OCO2Ca0.3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解析:选C。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发生的反应依次为OHH=H2O,COH=HCO,HCOH=CO2H2O,据此可以解答。在Oa范围内,发生的反应是OHH=H2O,COH=HCO,不只发生中和反应,A错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B错误;从图像知生成CO2为0.01 mol,根据离子方程式HCOH=CO2H

22、2O,可知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故a0.3,C正确;根据离子方程式和图像可知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01 mol,共计消耗盐酸0.02 mol,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是0.04 mol0.02 mol0.02 mol,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因此原混合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1)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示。(2)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3)向NaOH、Na

23、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设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丁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题组三考查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质量分数的测定5某实验小组为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最合理的是()选项实验方法实验方案测量数据A滴定法将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00 mL,加入甲基橙,用标准盐酸滴定消耗盐酸的

24、体积B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C重量法将样品放入烧杯中,置于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减轻的质量D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排水体积解析:选A。 A利用酸碱滴定法可以测得,A项正确;B碱石灰也吸收CO2中含有的水蒸气,B项错误;C加入盐酸,质量增加,C项错误;DCO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量气,D项错误。6实验室欲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w(Na2CO3),称取此混合物5.0 g,溶于水中,配成250 mL溶液。方案一:沉淀法。利用化学反应把HCO、CO完全转化为沉淀,称量干燥沉淀的质量,由此计算混合物中 w(Na2

25、CO3)。(1)量取100 mL配制好的溶液于烧杯中,滴加足量沉淀剂,把溶液中HCO、CO完全转化为沉淀,应选用的试剂是_(填字母)。ACaCl2溶液 BMgSO4溶液CNaCl溶液 DBa(OH)2溶液(2)过滤,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3)将所得沉淀充分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m g,由此可以计算w(Na2CO3)。如果此步中,沉淀未干燥充分就称量,则测得w(Na2CO3)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方案二:量气法。量取10.00 mL配制好的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 、1.01105 Pa)的体积,由此计算混合物中w(Na2CO3)。(

26、1)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2)若撤去导管a,则测得气体体积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方案三:滴定法。量取25.00 mL配制好的溶液加入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摇匀,用0.200 0 molL1的盐酸滴定到终点(已知终点时反应HCO=HCO恰好反应完全)。重复此操作2次,消耗盐酸的体积平均值为20.00 mL。(1)量取25.00 mL配制好的溶液,应选择_仪器来完成。(2)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3)此法测得w(Na2CO3)_。解析:方案一:(1)CaCl2溶液只能与CO反应生成沉淀,而与HCO不能发生反应,A错误;MgSO4溶液只能与CO生成沉淀,而与HCO不能发生

27、反应,B错误;NaCl溶液与两种离子都不能生成沉淀,C错误;Ba(OH)2溶液可以与两种离子都生成沉淀,D正确。(2)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溶液中是否含有Ba2: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Na2SO4溶液,如无沉淀生成,则沉淀已洗净,反之则沉淀未洗净。(3)所得沉淀未干燥充分就称量,则产生的沉淀质量偏大。由于等质量时NaHCO3产生的沉淀质量大,因此测得w(Na2CO3)偏小。方案二:(1)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使分液漏斗上下气体压强相同,以便于液体可以顺利滴下。(2)若撤去导管a,滴入锥形瓶中的液体使锥形瓶中的空气排出,从而使测得气体体积偏大。方案三:(1)Na2CO3、NaHCO3的溶液显碱性,因此要量取25.00 mL配制好的溶液,应选择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来完成。(2)在Na2CO3、NaHCO3的碱性溶液中,酚酞溶液显红色,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当滴加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不变红色,就证明溶液达到滴定终点。(3)当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生反应:HCO=HCO;在25.00 mL配制好的溶液中含有的n(Na2CO3)n(HCl)0.200 0 molL10.02 L0.004 mol,则在250 mL溶液中含有Na2CO3的物质的量n(Na2CO3)0.004 mol0.04 mol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