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562.53KB ,
资源ID:262912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629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地区土壤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范文模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地区土壤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范文模版.docx

1、浙江地区土壤野外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范文模版浙江地区土壤野外实习报告院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姓名:孙甜英 学号:10111710110 年级:2021级 班级: 地理师范1班 实习小组: 第四小组 报告完成时间: 2021 年 10 月 2 日一 、前言 1二 、土壤概况 2 2.1 土壤发育的成土因素 2 2.2西天目山主要土壤类型及其特征3三、 实习概况4 3.1 红庙简易公路旁红壤 4 3.2 停车场小路旁土壤6四、 参考文献 7五、 结语7一、前言1、实习区基本情况概述此次,浙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土壤实习主要是在浙江西天目山。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浙皖两省的交界处,分

2、为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东天目山主峰大仙人顶,海拔1479.7米;西天目山主峰仙人顶,海拔1505.7米,两峰对峙,经度范围:1192411-11928 21,经度范围:301830-302455,海拔范围300m-1556m,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景观。其中,西天目山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相对高差1200米,仙人顶海拔1506米。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边缘,受海洋湿暖气流影响,季风强盛,气候的季节变化较显著,四季分明,春秋季较短,冬夏季偏长,年平均温度8.814,雨水充沛,年降雨量达13901870mm,由于存在地形雨,即使在比较干燥的冬季,仍有一定的降水,冬季三月的降水量均在5

3、0mm以上;而且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年均为79%,蒸发量低于降水量,山顶雾日全年在250天以上,几乎每日都云雾缭绕。积雪期也较长,形成了浙江西北部的多雨中心,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天目山的山体古老,其地质构造特征形成了天目山独特的面貌,主体是由于在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火山活动强烈,喷发了大量酸性和中性岩浆所形成的,地表结构以中山深谷,丘陵宽谷以及小型山间盆地为其主要特色。西天目山地处临安县天目山火山构造盆地的西部,火山喷发强烈,喷发岩发育,岩石种类很多,主要有流纹岩、流纹斑岩、凝龙岩或熔凝龙岩等。海拔700m以下分布的是流纹质的凝龙岩或熔凝龙岩,大致在海拔700m1100m间

4、分布的是流纹斑岩,而在海拔1100m以上分布的是流纹岩。山麓低山丘陵地带分布着古老的沉积岩,有臭刚红叶岩以及志留纪红石灰岩,其化学性质和上述的火山岩有较大的差异。天目山拥有区系成分复杂、种群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环境资源,植被种类多,植被覆盖度大。种子植物144科约有59属1153种、蕨类29科60属110种、藓类39科110属240种、苔类植物22科32属70种,保存有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如银杏、金钱松、鹅掌楸等,还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以及特有种类。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下降,植被类型垂直变化明显。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高大柳杉林、落叶阔叶林、山

5、顶矮林、此外还有竹林和人工杉木林。山上的土壤随着海拔的升高由亚热带红壤向湿润温带型的棕黄壤过渡,海拔600米以下是红壤,海拔600米至1200米为黄壤,海拔1200米以上为棕黄壤,数千年间,植被的演替积累了腐殖质丰富的森林土壤,覆盖全山。2、实习目的土壤地理野外实习,是土壤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得真知,所以,野外实习也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土壤地理的野外实习,同学们根据或者应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知识,一方面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野外土壤调查的方法,调查地点的选取,剖面的设置、观察、描述以及土壤样品和标本的采集方法。此外,也要在考察过程中学会发掘实物与课本之间的区

6、别,不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也要能够学会撰写实习报告,对本次实习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3、实习时间8月30日8月31日4、带队老师陆老师。5、实习路线浙江天目山红庙简易公路旁停车场附近。二、土壤概况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物质层。肥力就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物质(水和养分)以及协调环境条件(空气和温度)的能力。2.1、土壤发育的成土因素(1)气候因素:气候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水、热直接影响着母质的风化过程和物质的淋溶过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植物和其他土壤生物的生长,影响着土壤有机质的

7、积累和分解,决定着养分物质生物小循环的速度和范围。西天目山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随山体升高,气温逐渐下降,雨量逐渐增多,环境愈来愈趋向湿润,具有山地气候的特色,山地的水热状况存在着垂直分异并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进一步通过影响生物小循环过程而影响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理化性质。(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影响土壤发生发展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生物作用就没有土壤的形成。生物环境包括植物、动物和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是土壤环境形成过程中最活跃和其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植物一方面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无机质,使营养元素相对富集到上部;另一方面又把制造的有机质回归到土壤中,成为腐殖质或被再次分解为无机质。

8、动植物残体形成腐殖质与土粒结合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以及动物的活动,协调了水、肥、气、热条件。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使土壤更具有肥力。西天目山植被种类多,植被的覆盖度大,对土壤的成土过程有很大的作用。(3)地形因素:地形地貌是土壤形成的间接要素,其作用一般只引起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从而影响土壤的发生发育,影响母质在地表的重分配,以及成土过程中气候要素的差异,进而影响土壤性质。西天目山独特的木质状况,对土壤的形成、性质和土壤类型分布产生极大的影响。(4)母质因素: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影响土壤的发育速度以及土壤的物质组成。在生物和气候的作用下,母质的表层逐渐转变成土壤,母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一

9、定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在土壤形成的初级阶段很是显著。西天目山地区成土母质类型多样,在山区剥蚀和侵蚀作用强烈,成土母质一般以坡积、坡积-残积为主,其上发育得土壤一般土层浅薄,且多含碎石块。在丘陵和山坡平缓之处,广泛分布着一定厚度的残积母质,其上发育的土壤较深厚,质地较细,向下粗骨部分逐渐增加。(5)时间因素: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一般来说,时间越久,发育的程度越高。2.2、西天目山主要土壤类型及其特征 西天目山由于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土壤形成深受山地小气候影响。西天目山土壤以基带土壤红壤类型为始,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植被,随山体向上,植被表现出一定垂直变化和分布特征,土壤也随之改变。(1)、

10、红壤基带土壤西天目山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在低山丘陵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植被,地带性土壤类型为红壤。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出强烈的矿物质风化和旺盛的生物循环特征,红壤的富铝化特征明显,表层有大量的凋落物,但有机质含量不高,质地较黏重,黏粒含量高,多呈块状的结构体。红壤的母岩主要有熔结凝灰岩、石英斑岩、砂页岩、千枚岩等,局部也有第四纪红土木质。红壤是西天目山的主要土壤类型。(2)山麓地带土壤山麓地带土壤主要分布于西天目山海拔300-800米山麓地带范围内,其矿物质风化淋溶和脱硅富铝化过程仍比较强烈,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土壤气温高,湿润,黄化作用非常明显,剖面多呈黄色或黄红色特征,有

11、机质表层薄,且有机质含量水平不高。山麓地带土壤的主要成土母质为凝灰岩和熔凝灰岩等,为残积或者坡积物。(3)山地土壤 山地土壤主要分布于西天目山海拔800米以上到山顶范围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下降,雨量和适度增加,植被类型也发生渐变过渡,土壤的发育、形成和性质也有着明显的变化。山地土壤表层腐殖质层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表现出较强的土壤腐殖化过程的特征。三、实习概况西天目山的土壤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对土壤垂直变化规律和主要土壤类型的观察、描述与记载。通过选择,设置和挖掘土壤剖面,观察、分层并且采集样本,描述土壤的主要形态特征和一些基本性质。我们主要选择了两处观测点,设置并且挖掘了两个土壤剖面,就

12、土壤的名称、母质、侵蚀情况、植被类型、生长状况、优势种,土壤的利用现状、发生层、深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干湿度以及根系多少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以下是对两个实习点的具体描述:2.1、红庙简易公路旁的红壤此处为西天目山海拔495米处,土壤类型为基带土壤红壤。位于红庙简易公路旁的红壤具有代表性,所以选为观测地点。土壤剖面分为自然剖面和人工剖面,自然剖面是指由于自然崩塌、河流切割或者人为开山修路,留下的自然断面形成的,而这里我们根据观测需要,对已经形成的自然剖面进行精修剖面。然后将土壤剖面分层,测量每个发生层的厚度,在分层的时候要注意,一般讲土壤剖面分为四层,最上面的是枯枝落叶层,依次往下是A层

13、有机质层、B层和C层,有时也会有BC层,在区分的时候要注意,根据有机质含量的差别区分A层和B层,根据风化程度的差异、颜色的差异以及厚度的差异区分B层和C层,当然,也要注意BC层出现粉石物质,此地土壤有砖红色的母岩层理面,有小块状岩石。土壤分层如图2.1-1所示,分层之后,就目前的剖面进行土壤的标本采集,从上到下分层采取,取样后分别装入取样袋中,并自己加入标签纸编号注明土壤,也可以进行纸盒标本的采集,也是分层获取,并编号注明,如图2.1-2所示。图2.1-1 图2.1-2分层之后,就土体构型、各发生层颜色、质地、结构等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进行观察和描述记载,得到以下表格:土壤剖面观察和记载表调查日

14、期2021.8.30剖面号野外地形山地植被类型针阔混交林调查地点红庙简易公路旁室内坡向325度生长状况良好天气状况晴转雨土壤名称红壤坡度24-25度优势种柳杉海拔高度495米母质红石灰岩侵蚀状况良好利用现状自然保护区的未开发林地剖面图发生层深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干湿度根系枯枝落叶层0-2厘米A12-14厘米暗棕色(7.5YR 3/4)砂壤土细粒状松散稍润很多A214-16厘米棕色(7.5YR 4/6)黏壤土粒状-团块状稍紧实润多B26-52厘米淡棕色(7.5YR 5/6)黏壤土块状紧实稍润稍少BC52厘米以下黄棕色(10YR 5/8)壤土大块状极紧实潮无 由以上图片和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此处红壤

15、的剖面构型为A-B-BC,土壤质地比较黏重,多呈块状结构体,颜色偏棕色,由于西天目山气候湿润多雨,降水充沛,所以土壤比较潮湿。2.2、停车场小路旁的土壤另外一处实习点是,西天目山上字开山老殿至停车场的小路旁。这一个土壤观察采集地点,海拔高度为1120米,其上植被主要为柳杉林,还有一些交让木和箬竹,生长状况良好,优势种为柳杉。土壤的母质为残积的火山岩,土壤为黄棕壤。通过设置和挖掘土壤剖面,并进行分层和测量,得到下图2.2-1所示的土壤剖面。然后,在这个新鲜的剖面上,采集了土壤标本,按层次类型自上而下去的样土,装入空格子中,并在全部采集之后在盒盖上注明土壤剖面编号、土名、采样地点和事件、土层层次以

16、及深度等等,得到样本。样本采集之后,将此土壤样本和红庙简易公路旁采集的样本进行对比,如图2.2-2所示,我们发现,这里的土壤剖面发生层分为枯枝落叶层、A层(0-44厘米)、B层(44厘米以下)三层。A层中具有黑色粒状物质,并且土壤松散,B层呈现棕黄色,具有团粒状,比较紧实。二者相较而言,红壤土体厚重,有机质层较薄,质地上有部分差别。 图2.2.-1 图2.2-2 四、参考文献1李天杰等.土壤地理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2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3郑祥民等.浙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教程M.科学出版社.五、结语经过这次的土壤实习,让我对课本上学过的知识有了一个更直观更形

17、象化的认知。在实习中,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土壤学新的认识中,就土壤的形成和发展而言,我们认识到土壤如何从岩石发育到土壤,它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且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也在不断地发育。气候、植物、动物、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本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们的认真指导。此外,在实习中初步掌握了植被和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外出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土壤剖面观测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家乡和各地的典型地质地貌和土壤的兴趣。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特别是挖土壤剖面,好挖剖面的适合位置,大致的范围,挖的深度,是否垂直这些关系着能否挖好一个剖面。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更是对可课本知识的良好巩固。同时,懂得和小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实践出真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生活中,所不同的是,科学需要一颗严谨的心和广博的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