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5.52KB ,
资源ID:29281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9281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上一句 下一句句子经典句子doc.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上一句 下一句句子经典句子doc.docx

1、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上一句 下一句句子经典句子do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上一句 下一句-句子_经典句子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上一句 下一句出自宋朝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拼音版: ch tin qin l qng qi ,shu su tin q qi w j 。yo cn yun m ,xi

2、n chu gng hn ,y zn lu j 。lu r lu tu ,dun hng shng l ,jing nn yu z 。b w gu kn le ,ln gn pi bin ,w rn hu ,dng ln y 。 xi shu l y kn kui ,jn x fng ,j yng gu wi ?qi tin wn sh ,p yng xi jin ,li lng ci q 。k x li nin ,yu chu fng y ,sh yu r c !qin h rn hun q ,hng jn cu xi ,w yng xing l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

3、能不准确。辛弃疾的诗词大全念奴娇(用前韵和丹桂)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定风波(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六么令(再用前韵)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御街行(无题)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采桑子(烟迷露麦荒池柳) 卜算子(修竹翠罗寒)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洞仙歌(红梅) 最高楼(用韵答晋臣敷文) 朝中措(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摸鱼儿(两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

4、,改名山鬼谣) 鹧鸪天(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用其韵) 汉宫春(即事) 鹧鸪天(徐仲惠琴不受) 小重山(席上和人韵送李子永提干)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一络索(闺思)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清平乐村居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永遇乐(送陈仁和自便东归。陈至上饶之一年,得子甚喜) 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 破阵子(硖石道中有怀吴子似县慰) 西江月(和晋臣登悠然阁) 醉翁操 念奴娇梅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

5、,客为之酹) 霜天晓角(旅兴) 满江红(星赵晋臣敷文)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鹧鸪天(一片归心拟乱云) 新荷叶(和赵德庄韵)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西江月(题可卿影像) 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 水龙吟(爱李延年歌、淳于髡语合为词,庶几高唐、神女、洛神赋之意云) 青玉案元夕 清平乐(呈昌父,时仆以病止酒,昌父日作诗数遍,末章及之)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水调歌头(自湖北漕移湖南,总领王、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玉楼春(戏赋云山)

6、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行香子(山居客至) 谒金门(和陈提干) 感皇恩(寿铅山陈丞及之) 丑奴儿近(千峰云起)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南乡子(庆前冈周氏旌表) 减字木兰花(纪壁间题) 生查子(和夏中玉) 夜游宫(苦俗客) 破阵子(赵晋臣敷文幼女县主觅词) 最高楼(闻前冈周氏旌表有期) 鹧鸪天(睡起即事) 生查子(简子似) 锦帐春席上和叔高韵 霜天晓角(赤壁)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定风波(三山送卢国华,约上元重来)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鹧鸪天(和陈提干)

7、行香子(博山戏简昌父、仲止) 南乡子(舟中记梦) 太常引(寿南涧) 杏花天(无题) 水龙吟(次年南涧用前韵为仆寿。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再和以寿南涧) 行香子(三山作) 玉蝴蝶(追别杜叔高) 南乡子(送筠州赵司户,茂中之子。茂中尝为筠州幕官,题诗甚多)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腐败,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

8、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译文二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

9、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注释建康:今江苏南京。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遥岑:岑,音cn。远山。玉簪螺髻:簪,音zn;髻,音j。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

10、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断鸿:失群的孤雁。吴钩: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了:音lio。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季鹰:张翰,字季鹰。求田问舍三句: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s)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11、”。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才气,胸怀、气魄。流年:流逝的时光。忧愁风雨: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化用宋苏轼满庭芳:“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树犹如此:用西晋桓温典。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处借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倩:请托。读音qng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女子。揾:wn。擦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创作背景 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

12、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一说此词于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年)辛弃疾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点评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这是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

13、渐趋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上片以山水起势,雄浑而不失清丽。“献愁供恨”用倒卷之笔,迫近题旨。以下七个短句,一气呵成。落日断鸿,把看吴钩,拍遍栏杆,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上,凸现出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下片抒怀,写其壮志难酬之悲。不用直笔,连用三个故实,或反用,或正取,或半句缩住,以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手腕出之。结尾处叹无人唤取红巾“搵英雄泪”,遥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抒慷慨呜咽之情,也别具深婉之致。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 该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

14、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15、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

16、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

17、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

18、或以手拍栏杆。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

19、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

20、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

21、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

22、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该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辛弃疾简介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

23、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迁仓部郎官,出为江西提点刑狱,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五年(1178),召为大理少卿,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转运副使。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淳熙八年(1181)冬,台臣王蔺劾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落职,卜

24、居上饶城北之带湖,筑室百楹,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自是投闲置散凡十年。绍熙三年(1192),起为提点福建刑狱,次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以谏官黄艾、谢深甫论列,丐祠归。所居带湖雪楼毁于火,徙铅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长达八年。嘉泰三年(1203),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于会稽创建秋风亭。四年,改知镇江府。开禧元年(1205),复以言者论列,奉祠归铅山。开禧三年,年六十八,葬铅山南十五里阳原山中。德祐元年(1275)追谥忠敏。平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谋猷略远,然谗摈销沮,南归四十馀年间,大半皆废弃不用,故陈亮辛稼轩画像赞叹为真鼠枉用,真虎不用。其胸中古今,用资为词,激昂排宕,别开生面,不可

25、一世。宋史有传。有稼轩集,又有稼轩奏议一卷,均佚。今人辑有稼轩诗文钞存。词有四卷本稼轩词及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两种。四库总目提要云: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翦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名句类别人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