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09.65KB ,
资源ID:298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298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二章 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二章 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学案.docx

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二章 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学案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

2、关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3)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2)形成方式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3

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无机化合物 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物质组成成分的判断(1)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3)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4)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5)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答案(1)(2)(3)(4)(5)解析(3)MnO、AlO均为阴离子。(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断(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

4、净物()(2)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混合物()(3)花生油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的混合物()(4)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 )(5)胆矾(CuSO45H2O)属于混合物()(6)纤维素、合成纤维、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答案(1)(2)(3)(4)(5)(6)3正确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1)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2)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3)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4)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5)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6)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一元弱酸()答案(1)(

5、2)(3)(4)(5)(6)解析(2)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氢氟酸反应。(4)MnO2、Na2O2等不属于碱性氧化物。(5)纯碱属于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常见混合物: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注意分子式为C5H10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1(2018西安调研)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

6、子组成的是()ANO、C2H5OH、HNO3、I2BCaO、N2、HCl、H2OCNH3、H2S、Si、CODCO2、SiO2、CH3COOH、H2SO4答案A解析CaO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而Si和SiO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2CO3H2SO4NaOHSO2CO2BNaOHHClNaClNa2ONOCKOHHNO3CaCO3CaOMn2O7DNaOHHClCaF2Na2O2SO2答案C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考点二物质的性

7、质与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从宏观上判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从微观上判断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根据上述判断方法,回答下列问题: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钠的焰色反应碘的升华氯化铵分解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颜色反应电解食盐水CaCl2的潮解冰的熔化FeCl3的水解石油的裂化、裂解蛋白质的盐析食物的缓慢氧化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答案2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物质变化类型的判断(1)蛋白质的变性、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2)通过化学变化可将水直接变为汽油(

8、)(3)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4)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5)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6)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8)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9)NH4Cl溶液除铁锈是化学变化、食盐水导电是物理变化()答案(1)(2)(3)(4)(5)(6)(7)(8)(9)根据物质类别,树立物质转化思想形成知识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构建网络一大片:从物质的分类上,纵向、横向构

9、建知识分类意识。横向以化合价为基础,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会分析物质的化学转化关系;纵向则对比同类物质的性质差异,把握物质性质差异性。(1)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2=2S2H2O;SO22H2S=3S2H2O;2SO2O22SO3;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如: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Fe=FeCl2H26HClAl2O3=2AlCl33H2O2HClCaCO3=CaCl2H2OCO2HClNaOH=NaClH2O1(2018汉中高三检测)下列诗句或谚语可能与

10、化学现象有关,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形象地描述了溶解平衡的状态答案C解析C项,包含了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两个化学过程。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答案D解析剩饭变馊、自行车生锈、牛奶变酸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合理应用化学知识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某品牌牙膏的成分有甘油、山梨酸钾、氟化钠等。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

11、牙膏成分中,属于盐的有_,防腐剂是_。(2)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上述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填字母)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取代反应d加成反应甘油的化学式为C3H8O3,其化学名称为丙三醇,写出其结构简式:_。(3)氟化钠(NaF)可与牙齿中的羟基磷酸钙Ca5(PO4)3OH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氟磷酸钙Ca5(PO4)3F,从而达到防治龋齿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答案(1)山梨酸钾、氟化钠山梨酸钾(2)cCH2OHCHOHCH2OH(3)NaFCa5(PO4)3OH=Ca5(PO4)3FNaOH复分解反应解析(1)山梨酸钾具有防

12、腐性。(3)依据题干:氟化钠与羟基磷酸钙反应生成氟磷酸钙,结合原子个数守恒配平。考点三分散系、胶体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可用如下直观地表示。2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1_nm1100_nm100_nm分散质微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巨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外观特征均匀、透明均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或分层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

13、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3.胶体及其性质(1)常见的胶体:烟、云、雾、AgI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4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1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1)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

14、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5)“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6)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效应()(7)胶体与溶液都可以通过滤纸、半透膜和分子筛()(8)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侧面可观察到明显的光路()答案(1)(2)(3)(4)(5)(6)(7)(8)2胶体的应用及纳米材料(1)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2)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

15、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3)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4)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5)胶体微粒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6)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答案(1)(2)(3)(4)(5)(6)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到10纳米之间)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关于纳米Fe3O4磁流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溶液B纳米Fe3O4磁流体可以通过半透

16、膜得到提纯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D纳米Fe3O4磁流体比较稳定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到10纳米之间,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2(2018郑州联考)500 mL 2 molL1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

17、“先沉淀,后溶解”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项错误;FeCl3中的Fe3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灼烧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1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也不带电荷

18、。1(2017全国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C项,煤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加入的CaO可与SO2反应生成CaSO3,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CaSO4,从而减少SO2的排放量,减少酸雨的形成,但CaO与CO2 反应生成的CaCO3 在高温下又会分解为CaO,故不能吸收CO2 ,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错误;D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成

19、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燃烧产物为CO2 和H2O,对环境无污染,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正确。2(2017海南,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 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解析A项,蔗糖具有甜味;B项,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C项,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D项,生石灰具有吸水性,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3(2016全国卷,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

20、漂白织物D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答案B解析A项,Al2(SO4)3和小苏打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Al(OH)3、Na2SO4和CO2,可以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正确;B项,FeCl3和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只能说明Cu的还原性比Fe2强,并不能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错误;C项,次氯酸盐可以转化为氧化性更强且具有漂白性的HClO,故漂白粉可以漂白织物,正确;D项,氢氟酸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SiF4气体,所以可用于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正确。4(2017北京理综,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生活中物质的

21、主要成分。A项,瓷器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属于无机物;B项,丝绸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物;C项,茶叶中的成分主要有咖啡因、糖类等,属于有机物;D项,中草药成分较为复杂,成分主要为有机物。5(2017天津理综,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答案C解析A项,石灰和碳酸钠的溶液均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正确;B项,可溶性的铝盐、铁盐在溶液中均能发生水解分别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杂质,正确;C项,处理水中的Cu2、Hg2重金属离子,用沉淀法,可加适量硫化钠,用氯气不能除去,错误;D项,烧碱与含高浓度NH的废水反应产生氨气,可回收利用氨,正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