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8.78KB ,
资源ID:30115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0115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华典故大全集81.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华典故大全集81.docx

1、中华典故大全集81刻画,犹期圣主解衣看。”【解铃还是系铃人】 南唐时期,金陵清凉寺法眼禅师问众僧:“谁能从老虎脖项上解下金铃来?”众僧都答不上来。这时法灯禅师来到,立即答道:“解铃还须系铃人。”从此人人对他刮目相看。见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十三。后以“解铃还是系铃人”比喻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红楼梦第九十回:“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亦作“解铃还须系铃人”。明王春芜记忤奸:“常言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初是他两个说他进去,如今依先要这两个说他出来。”【廉石】 三国时陆绩,字公纪,吴县人,在孙权治下任郁林太守,为官清廉,不义之财,一毫不取,辞官归乡时船轻不能越海,乃取石压船,号“郁林石

2、”,人称“廉石”。见新唐书陆龟蒙传。后以“廉石”为做官清廉的典故。清钱谦益父时霖加赠中宪大夫太仆寺少卿制:“环堵萧然,坐客之寒毡未改;门庭寂若,传家之廉石犹新。”【廉颇客】 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在仕途上一度失势,手下的门客,也离他而去。后来廉颇重掌兵权,这些门客又纷纷回来,廉颇怒,叫他们走,他们却说:“如今天下人都以市道交,有势就依附,失势就离开,这是常理,有什么好抱怨呢!”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廉颇客”比喻趋炎附势的人。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诗:“论交最喜廉颇客,解道朝盈与夕虚。”亦作“廉公市”。清钱谦益送座主王文肃公之子故户部郎中淑抃归关中叙旧述怀一百

3、韵:“陆氏庄荒矣,廉公市寂然。”【廉颇强饭】 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临老失势,为求起用,廉颇年老强饭,一饭斗米。赵使因受郭开贿赂,未如实禀报,使赵王以为廉颇年老身衰,不予招用。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以“廉颇强饭”颂扬老将宝刀未老雄风犹在。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虽复廉颇强饭,马援据鞍,求欲报恩,何能为役?”亦作“廉颇能饭”。宋戴复古减字木兰花寄五羊钟子洪:“吴姬劝酒,唱得廉颇能饭否。”【腾蛟起凤】 汉时人董仲舒梦见蛟龙入怀,醒来后写了春秋繁露一书。又汉时人扬雄写了太玄一书后,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于书上起舞。见西京杂记卷二。后以“腾蛟起凤”形容其人很有文采。吐凤,后人或用作“吞凤”。明冯

4、惟敏桂枝香赠妓桂香:“看今秋步月登云,到来春腾蛟起凤。”【新丰独酌】 唐时大臣马周未仕前,途中客住汴州时,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后在新丰旅店住宿,店主人看不起他。他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然独酌,旁人都感到惊异。见新唐书马周传。后以“新丰独酌”指人物未发迹时志向远大或豪气干云。宋陆游十一月三日过升仙桥作诗:“纷纷满座谁能识,大似新丰独酌时。”亦作“新丰独饮”、“新丰酒”。宋陆游秋雨叹诗:“公车自荐心实耻,新丰独饮人所惊。”宋卓田沁园春庆友人陈碧山词:“汉殿少年,新丰逆旅,岂肯卑微名位休。”唐张子容九日陪润州邵使君登北固山:“新丰酒旧美,况是菊花朝。”【新妇帷车】 南朝梁代的曹景宗,

5、在未贵之时,喜欢在乡里骑快马,后来做了大官,出行一概坐车,想拉开车帷看看,都为底下人所劝阻,说是有失体统。为此,他对朋友说,这样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真是沉闷。见南史曹景传。后以“新妇帷车”用为典故。陈衍七月初三诗五首之四:“帷车新妇原如此,谁遣将荷作柱看?”【雍伯种玉】 相传古时有一个叫杨伯雍(亦作阳雍伯、羊雍伯)的年轻书生,家境欠佳,性至孝,父母死,即以葬地为家。有一仙人给他一斗石头,说:“种之可以产玉,且获美妻。”数年后玉子生石上,后又在玉田中得白璧五双。后闻徐氏女美,往求婚,徐家索白璧一双为聘,雍伯乃娶徐女为妻。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后以“雍伯种玉”用为典故。五代李瀚蒙求:“雍伯种玉,

6、黄寻飞钱。”【雍齿封侯】 汉初人雍齿,虽有战功,但因曾经窘辱刘邦,为刘邦所不喜。刘邦即帝位后,张良让刘邦重赏雍齿,建立仁德的形象,刘邦依计行事,封雍齿为什邡侯,并把沛县赐封给他。雍齿一封,所有功臣都安心了。见史记留侯世家。南朝密史:“回思雍齿封侯事,大度千秋仰汉高。”亦作“雍齿先封”。五代李瀚蒙求:“丁公遽戮,雍齿先封。”【痴龙】 神话传说:洛下有个洞穴,曾有人失足跌入洞中,他在洞中走了几里路,渐觉明亮开阔,看见宫殿人物共九处,还见到一只大羊,羊的胡须上缀有珍珠,这人取下珠子吃了,也不知这是什么所在。出了洞后他去请教张华,张华说:“此地仙九馆也。大羊名曰痴龙耳。”见法苑珠林卷四十一引幽明录。后

7、以“痴龙”用为典故。唐韩定辞答马彧:“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滥竽充数】 战国时期,齐宣王听竽,喜欢听三百人集体吹奏。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竽,也混进去凑数,好领取赏金。后来宣王死,新王继位,爱听独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见韩非子内储说上。后以“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亦表示自谦。邹韬奋抗战以来二十七:“言调整人事,滥竽充数,依然如故。”亦作“滥吹”、“滥吹竽”。南朝齐王融出家怀道篇颂诗:“窃服皋门上,滥吹淄轩下。”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对虽希鼓瑟,名亦滥吹竽。”【溺儒冠】 汉高祖刘邦起初十分厌恶儒生,认为他们没有真才实学,不会变通。凡是戴着儒冠来求见的,他往

8、往解下其人的儒冠,在其中“溲溺”(解小便)。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后以“溺儒冠”用为侮辱儒生的典故。宋王禹四皓庙:“秦皇焚旧典,汉祖溺儒冠。”亦作“溺冠”。清唐孙华记里中事诗:“书牍人方尊狱吏,溺冠世久厌儒生。”【塞翁马】 从前边塞有位老翁丢了马,别人替他惋惜,他却说:“这或许是件好事。”过了不久,那马引了许多胡地好马回来。别人向他道喜,他却说:“这可能是件祸事。”结果儿子因骑马而跌伤了腿。别人又去安慰他,他又说:“这也许是件好事。”一年后,胡兵入塞,近塞丁壮去应战,大都战死,唯独他儿子因跛足而保住命。见淮南子人间训。后以“塞翁马”指祸福依存转化,得失无常。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奇事颠倒颠,一似塞

9、翁马。”亦作“塞翁马失”、“塞马得失”、“塞翁之马”、“塞翁祸福”。宋岳珂得陈元履家书六言四首之三:“寄贺塞翁马失,决疑天老龟焦。”宋李曾伯水调歌头送制参向君玉归里词:“区区塞马得失,一笑付观棋。”郁达夫东梓关:“世事看来,原是塞翁之马。”宋李吕水调歌头和伯称词:“塞翁祸福无定,此理古犹今。”【寝丘之志】 传说春秋时期,楚国内部争斗十分激烈,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不要接受楚王所封的肥美的土地,以防别人垂涎,而接受贫瘠瘦薄的寝丘土地,以保长久不失。见吕氏春秋异宝。后以“寝丘之志”喻知足知止之心。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嫫母】 传说为尧的妃子,其

10、貌甚丑,但是黄帝对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后宫的责任交给了她。见荀子赋。后以“嫫母”指丑女。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梁启超新民说第十一节:“披绮罗于嫫母,只增其丑。”【碧纱笼】 唐文宗时宰相王播,少小孤贫,在扬州惠昭寺寄食,随僧人就餐。僧人厌恶他,在饭后才敲作为吃饭示意的钟。后来王播做了大官,旧地重游,见旧时写在墙壁上的诗已用碧纱保护起来,十分感慨。又题两诗,其中一首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又相传宋时魏野和寇准游陕西一僧寺,各有留题

11、。数年后二人又同游,见寇准的诗已用碧纱笼护,魏诗尘灰满壁,这时一旁的官吏用袖子拂拭,魏野吟道:“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笼纱。”见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后以“碧纱笼”谓诗以人重的典故。宋杨万里行部决狱宿新隆寺观邹至完题壁诗:“若爱殿前苍玉佩,断无身后碧纱笼。”亦作“碧纱笼壁”。清袁枚琵琶亭吊唐蜗寄榷使诗:“碧纱笼壁风吹坏,非关台榭有凋荒。”【瑶池】 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是西王母住的地方。周穆王曾宴请西王母于此池之上。见穆天子传卷三。后以“瑶池”指仙境。唐白居易安稳眠:“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元陈参政木兰花慢词:“钧天紫微何处,问瑶池,八骏几时还?”【暮夜四知】 汉代太尉杨震当荆州

12、太守时,曾提拔秀才王密为昌邑令。后来有一次杨震路过昌邑,王密为了感激他提拔之恩,特地在半夜带了十斤黄金来酬谢杨震,并且说:“夜深了,谁也不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没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去。见后汉书杨震传。后以“暮夜四知”为洁身自好、不受非义之赠的典故。明无名氏鸣凤记忠佞异议:“清白流风,暮夜四知难灭。”亦作“暮夜金”。明代石宝暮夜金:“暮夜金,光陆离,故人心,君不知。”【臧谷亡羊】 臧与谷两人牧羊,臧手拿书册,专心读书;谷则下棋玩耍。结果都把羊丢了。庄子用其说明世人追求虽异,其残生损性则相同。见庄子骈拇。后以“臧谷亡羊”谓事况虽异而结局则同。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

13、所谓臧谷亡羊,其亡必多。这是铁板不易的话。”【裴公还带】 唐时人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他少时游香山寺,拾得三条玉带、一条犀带。这些珍贵物品是一妇人为营救她父亲出狱特地向别人借的,不幸丢失。裴度在原地守候,果有一妇人仓皇来寻,裴度问明,将带还之。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后以“裴公还带”表示拾物不昧的优良品德。明沈受先三元记毁券:“你的阴功比范氏麦舟,也不数裴公还带。”【裴宽瘗鹿】 唐时人裴宽,历官御史中丞、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为民请命,不徇私情,政绩卓著。在他任润州参军时,一日在后圃掘地埋东西,被刺史韦诜看见。韦诜派人去问,他说:“我一向不接受别人送的东西。刚才有人送

14、鹿给我,放下就走。我不敢自欺,只好把它埋掉。”韦诜很赏识他的清廉,就把女儿许配给了他。见新唐书裴宽传。后以“裴宽瘗鹿”用作为官清廉的典故。清蒲松龄官吏听许财物云:“不见裴宽瘗鹿,且看羊续悬鱼。”【墙东窥宋】 战国时楚人宋玉,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也有称归州人的)。宋玉和登徒子都是楚国的大夫,跟楚王很亲近。登徒子嫉妒宋玉的才华,总是找机会在楚王跟前说宋玉的坏话。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写到: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好色,宋玉否认,并且说:“天下之美色,莫若我东家之女。她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但她登墙窥我三年,我至今未许。”后以“墙东窥宋”形容美女多情。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岂有墙东窥

15、宋,却同月下追韩。”【墙头马上】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井底引银瓶一诗中写到:“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后以“墙头马上”用为男女爱慕的典故。宋柳永长相思词:“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墙茨】 春秋时,卫宣公死,惠公庶兄公子顽与宣公夫人宣姜私通,国人不敢明言,作墙有茨诗讽刺之。见诗鄘风墙有茨。后以“墙茨”指宫廷或闺门淫乱。清惜华桃花源弹词:“惠帝庸愚权在下,更兼贾后性妖娆;簏箱私载美男子,丑行墙茨众口嘲。”【榻旁鼾睡】 宋时,大将曹彬奉命兵伐江南,南唐徐铉奉命使宋,说:“我们没有礼貌不周的地方

16、,为何要讨伐我们呢?”宋太祖赵匡胤说:“大丈夫榻旁岂容他人鼾睡。”见宋岳珂史徐铉入聘。后以“榻旁鼾睡” 用为典故。王竞感事十二绝荷醉庵平子见和弥益感触叠韵成此并柬二君之十:“榻旁鼾睡无宾主,为道寒蝉已久喑。”【蔡顺分椹】 东汉时人蔡顺,字尹仲,少年丧父,侍母至孝。一次,他上山采摘桑椹。这时,赤眉起义军正好经过这里,把他抓去当差,见他把红的和黑的桑椹分开来装,很奇怪,就问他。他说:“红色的味酸,是我自已吃的;黑色的味甜,是拿回家供养母亲的。”赤眉军嘉许他,赏给他二升盐。见太平御览卷九七三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后用为孝亲的典故。五代李瀚蒙求:“王祥守奈,蔡顺分椹。”【蔡裔殒盗】 东晋时人蔡裔勇敢而又

17、有力气,其吼声有如雷鸣震响。曾经有两个贼人进入室内偷盗,蔡裔(发觉后)拍着床大声一呼喊,两个盗贼就一同被吓死了。见晋书蔡裔传。五代李瀚蒙求:“蔡裔殒盗,张辽止啼。”【截镫】 唐代的名相姚崇(本名元崇)当初当荆州长官三年。离职之日,全境百姓官吏哭着围在马前,拦住路不让他走。百姓还把他所乘的马的鞭和镫都留下藏起,以表示敬仰和挽留。见唐冯贽云仙杂记截镫留鞭。后以“截镫”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宋苏轼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岭梅不用催归骑,截镫须防旧所临。”亦作“截镫留鞭”。清杭大宗词科掌录:“厉太鸿为诗,精深华妙,截镫留鞭。”【辕下驹】 汉武帝对不敢廷论魏其侯田、武安侯窦婴长短的内史大为

18、不满,斥之为辕下驹。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以“辕下驹”喻畏缩不前的人。唐杜甫别苏徯:“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清钱谦益再次敬仲韵之十:“局趣真成辕下驹,敢云世难恨为儒。”【舆人歌】 东汉时人岑熙,任魏郡太守时,无为而化,勤政爱民,治郡两年,舆人(意即众人)感其政而作歌颂其德。见后汉书岑熙传。后以“舆人歌”用为称颂清廉官员的典故。唐独孤及代书寄上李广州诗:“独有舆人歌,隔云声渲聒。”亦作“舆人颂”。清袁枚自寿诗亦嫌有未尽者再赋四首之四:“休提往日舆人颂,风影讹传五十年。”【箧中书】 战国时,魏文侯任乐羊为将率兵攻打中山国,三年后功成归来,魏文侯拿出一箧谤书给他看,都是三年中别人攻击他的诬告信

19、,正是由于文侯信而不疑,才使得乐羊能够功成而归。见战国策秦策二。后以“箧中书”喻为诽谤之辞。唐胡曾自岭下泛到清远峡作诗:“不为箧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箪瓢陋巷】 春秋时,孔子有学生三千,而颜回是他最喜爱的。颜回家贫,住在陋巷里,“一箪食、一瓢饮”(用竹筐盛饭吃,用瓢舀水喝),生活极为穷苦,但他却感到心中快乐舒畅。见论语雍也。后以“箪瓢陋巷”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明朱鼎玉镜台记议婚:“须学取箪瓢陋巷,暂乐田园。”亦作“箪食瓢饮”、“箪瓢”、“箪瓢颜巷”、“箪瓢颜子”。唐韩愈与李翱书:“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唐权德舆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诗:“二纪乐箪瓢,烟霞暮与朝。”清黄周星

20、沉醉东风黄叶村庄曲套曲:“且消磨种菜雄心,休认做箪瓢颜巷。”唐白居易过颜处土墓诗:“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漆身吞炭】 春秋末期,晋国内乱,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门客豫让发誓要杀赵襄子为其主报仇,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把他放了。第二次他用漆涂身,化装为有癞疾的人;又吞吃火炭,使嗓子嘶哑,伏于赵襄子所过的桥下想再次动手,结果行刺未成又被抓。在自杀前,他要求赵襄子解下外衣,然后他对衣拔剑猛砍,以示报仇之心。见史记刺客列传。后以“漆身吞炭”用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故,亦用以形容音容衰枯。唐李翱与本使李中丞论陆巡官状:“故豫让以众人报范中行,而漆身吞炭以复

21、赵襄子之仇。”亦作“漆身”。清宋琬咏史之一:“国士既感恩,谠言无一救,漆身竟何益,况乃志不就。”【管中窥豹】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就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道:“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着说:“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后以“管中窥豹”比喻眼光狭小,所见有限,或用作谦词。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向管中窥豹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班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管宁榻】 三国魏时人管宁,字幼安,好学不倦,五十余年来,每次读书时都是盘腿屈膝坐在木榻上,榻碰到膝盖的地方深深地凹陷了下

22、去。见晋皇甫谧高士传管宁。后以“管宁榻”用作行事端正的典故。清谭嗣同夜成诗:“此时危坐管宁榻,抱膝乃为梁父吟”。亦作“管宁床”、“管宁藜床”。清叶燮叠韵答学山侄:“漂泊未归元亮宅,支离合老管宁床。”北周庾信小园赋:“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管宁割席】 东汉末年,管宁与华歆同席读书。一次,有人乘坐轩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而华歆却放下书跑出去看。管宁于是将席割成两半,说:“你不是我要的朋友。”从此与华歆分开坐。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以“割席”指朋友绝交。五代李瀚蒙求:“管宁割席,和峤专车。”【管鲍交】 春秋时,齐国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鲍叔牙知管仲是贤才。管仲常欺鲍叔牙,鲍叔牙不以为

23、贪,知其贫也。后鲍叔牙将管仲推荐给桓公,终于辅佐桓公成就霸业。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见史记管晏列传。后以“管鲍交”指朋友间真挚深厚的交谊。北史李彪传:“彪虽与宋弁结管鲍交,弁为大中正,与孝文私议,犹以寒地处之,殊不欲微相优假;彪亦知之,不以为恨。”亦作“管鲍之交”。明陈汝元金莲记诗案:“前与苏子瞻山河订誓,本为管鲍之交,名位相倾,顿起孙庞之隙。”【精卫填海】 相传远古时候,炎帝的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淹死在海里,她的灵魂化作一只精卫鸟,到西山去衔木石,决心填平东海。人称此鸟为“冤禽”。见山海经北山经。后以“精卫填海”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宾南如精卫填

24、海,每不自量。”亦作“精禽填海”、“精卫衔冤”、“精卫塞海”。柳亚子巢南初度将及感成六绝之一:“精禽填海感沉冤,六月飞霜鉴水昏。”傅感秋八首之二:“女娲炼石天难补,精卫衔冤海已宽。”元杨维桢五湖游诗:“精卫塞海成瓯窭,海荡邙山漂髑髅,胡为不饮成春愁。”【精贯虱心】 传说古时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叫他做到目不转视。纪昌归而卧于其妻织机之下,凝视织机转动。两年以后,飞卫又叫他做到视小如大,视隐如显。纪昌乃用牛毛系一虱悬于南窗,日夜注视。三年以后,看虱大如车轮,于是引弓射虱,做到了贯穿虱心。见列子汤问。后以“精贯虱心”指勤学苦练或技艺高超。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劲芟鳌足断,精贯虱心穿。”【漱石

25、枕流】 晋时人孙楚年少时想隐居,对好友王济说他的意向是要“漱石枕流”。王济说:“流可以枕,石头怎可漱呢?”孙楚说:“枕流,是为了洗耳;漱石,是为了砺齿”。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以“漱石枕流”形容隐居生活。清张潮坚瓠余集序:“漱石枕流,放浪形骸之外。”亦作“漱流”、“漱石”。唐李山甫山下残夏偶作诗:“自许红尘外,云溪好漱流。”唐王周志峡船具诗百丈:“山束峡如口,水漱石如齿。”【漫郎】 唐时人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河南鲁山人。天宝六年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自称“浪士”,并著浪说七篇。后来当上郎官,时人惊叹:“浪者亦漫(随意,胡乱)为官乎?”就戏称他“漫郎”。见唐颜真卿容州都督兼御史

26、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文。后以“漫郎”代称元结,亦借指放浪不羁的文人。宋毛滂烛影摇红词:“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亦作“漫叟”。清钱谦益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二:“宦况萧闲如漫叟,家居恭谨类恬侯。”【寡二少双】 汉书吾丘寿王传:“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辏,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后以“寡二少双”指极其突出,独一无二。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这个宽小姐,既有这般门第,又有这样的才华,显见得是个寡二少双的人物。”亦作“寡双”。钱钟书胡丈步曾远函论诗却寄:“汲古斟今妙寡双,袖携西海激西江。”【嫦娥奔月】 古代神话传说: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娥,美貌非凡。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成了后羿妻子

27、的嫦娥,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处讨来的长生不老仙药,飞上月宫,成了月宫仙子。见淮南子览冥训。后以“嫦娥奔月”比喻女子求仙、成仙。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妒:“可是嫦娥奔月,帝女乘云,觌面将人闪。”【翟璜直言】 战国时,魏文侯问在座的士大夫,自己是不是仁君,一个个问下来,都说是仁君,只有翟璜说:“您算不得仁君,因为你攻下中山以后,不封给兄弟,而封给了自己的长子。”文侯听后大怒,把他赶了出去。这时任座走上前来说:“您是仁君。”文侯问:“何以见得?”任座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您有翟璜这样的直臣,所以是仁君。”文侯大喜,于是召回翟璜并拜为上卿。见汉刘向新序杂事一。五代李瀚蒙求:“董宣强项,翟

28、璜直言。”【熊胆调丸】 唐时人柳仲郢,字谕蒙,天平节度使。唐时与父叔并称为“一门三杰”。他少时好学,其母韩氏用熊胆和药为丸,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见新唐书柳仲郢传。后以“熊胆调丸”用为贤母教子的典故。明无名氏霞笺记中丞训子:“正是义方有训非私淑,熊胆调丸原苦心。”亦作“熊丸之教”。明吾丘瑞运甓记剪发延宾:“夜烛青藜,敢愧熊丸之教。”【滹沱麦饭】 刘秀称帝前,率军至饶阳无蒌亭,众人皆饥疲不堪,将军冯异为其奉上豆粥。后至南宫遇大风雨,冯异又为其奉上麦饭,这样才渡过滹沱河至信都。后来刘秀赐冯异珍宝衣服钱帛,并说:“无蒌亭豆粥与滹沱河麦饭的厚意久未报答。”见后汉书冯异传。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元璋尝

29、时对臣下说皇后的贤德,提起当年的炊饼,比之为无蒌豆粥、滹沱麦饭。”【缩屋称贞】 传说鲁国人颜叔子,于风雨之夜,接纳因风而屋倒之邻家寡妇,因自己的房屋也不宽敞,孤男寡女独处一室。于是使妇执烛,薪尽,又斫取屋木以继,始终没有侵犯她。见诗小雅巷伯。后以“缩屋称贞”用为颂扬在妇女有危难时不加侵侮的典故。北齐书废帝纪:“太子曰: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察眉】 传说战国时,晋国的盗贼非常多。一个叫郄雍的人有一种特殊本领,能从人的眉睫之间看出他是不是盗贼。晋侯得知后把他请来,让他看谁是盗贼,看了很多次从未看错过一人。见列子说符。后以“察眉”用为典故。明王世贞送李员外实夫:“有疏

30、堪流涕,无人可察眉。”【德全如醉】 庄子达生里说,喝醉酒的人从车上坠下,不像常人那样或死或伤,因为他因醉而神全,没有恐惧之心。坐着不知道,跌下去也不知道。得全于酒尚且能够这样,得全于天的就可想而知了。后以“德全如醉”为跌落无伤的典故。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因而和之:“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犹赖德全如醉者,不妨吟咏入篇章。”【滕薛争长】 春秋战国时期,姬姓滕侯与任姓薛侯同去鲁国朝见鲁隐公,两人都争着排在前头为长。鲁隐公派羽父去劝说薛侯,薛侯同意让滕侯居上。见左传隐公十一年。后以“滕薛争长”用为竞相生长的典故。宋杨万里看笋诗:“笋如滕薛争长,竹似齐夷独清。”【熟能生巧】 宋代的陈

31、尧咨很会射箭。他射十支箭可以中八九支,旁人都为之叫好,惟独一个卖油的老翁不以为然,陈尧咨觉得奇怪。老翁拿出一枚铜钱放到葫芦口上,把油从铜钱的钱眼中倒入葫芦,然后说道:你射箭也不过如此,熟能生巧罢了。见宋欧阳修归田录。后以“熟能生巧”用为典故。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二十一回:“会而不难终要学,熟能生巧岂徒诗。”【蕊珠宫】 道家传说中的天上宫阙,为神仙居所。见云笈七签卷十一引黄庭内景经上清章。后“蕊珠宫”多用以指仙境。唐李益寄许炼师:“扫石焚香礼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宋毛滂小重山家人生日词:“一成不记蕊珠宫。蟠桃熟,应待几东风。”亦作“蕊宫”、“蕊珠殿”。元朱唏颜鱼游春水曲:“人在蕊宫,春生蓬境。尽说而翁少颖。记得遗环故时井。”宋沈尉柳摇全词:“相将初下蕊珠殿。似醉粉,生香未遍。”【醉翁之意】 宋时诗人欧阳修,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欧阳修嗜古好学,博通经史,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书法亦著称于世。任滁州太守时,自号醉翁,并在郊区琅琊筑醉翁亭,写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其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以“醉翁之意”喻以此为名而别有所图。元刘因饮仲诚椰瓢诗:“醉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