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96.13KB ,
资源ID:326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26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1、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最新】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中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米饭酿成酒 B钢铁生锈C金刚石打磨成钻石 D过氧化氢制取氢气2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氯化钠 B称氯化钠C量取水 D溶解3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冬天清晨枯草上会结霜,说明空气中含水蒸气B木材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氧气C正常的雨水呈酸性,是因为空气中含二氧化碳D利用空气成分可制取氨气,因为空气中含氢气4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

2、灭火器灭火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把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5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一组是:ANH3 NO HNO3 BN2O4 N2O5 NO2CHNO3 NO2 NH3 DNO NO2 N2O36化学变化从微观上讲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间结合的原子个数比主要由( )决定。A质子数 B电子数 C原子核 D最外层电子数7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B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C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

3、反应D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银粉漆(铝粉)”涂在铁栏杆表面防锈8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CO2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C用熟石灰鉴别铵盐和钾肥 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9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Y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XY BYXZ CXYZ DXZY10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再有气体产生,蒸发BN2O2通过红热的铜丝CK

4、NO3溶液Ba(NO3)2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DCa(OH)2CaCO3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AA BB CC DD11麦收季节,禁止焚烧秸秆。因为焚烧麦秸秆可能导致的结果有(_)容易引发火灾;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可吸入颗粒物诱发呼吸道疾病;造成部分肥力损失。A B C D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8m611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二、填空题13

5、用化学符号表示(1)3个硫酸根离子 _ (2)2个氮分子 _(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_ (4)甲烷 _14化学与我们息息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厨房灶具上常会有油污,除去油污有多种方法,如用洗洁精、汽油和氢氧化钠溶液,但原理是不同的。洗洁精能使油污_ ,是最常用的清洁剂。(2)在家里经常见到的陶瓷碗、塑料袋、麻袋、铁锅等物品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3)点燃生日蜡烛祝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吹灭蜡烛的主要原理是_。15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1时,将40g B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B物质的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_克。(2) t2时,200

6、克A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掉10克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6现有指定化合价的几种元素:;请选择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1)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2)一种复合肥料_;17芬太奴(C20H24N2O)是医疗上常用的麻醉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芬太奴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_(最简整数比)。(2)44g该物质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_。三、推断题18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

7、、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_,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在常温下为气体,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四、实验题19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2)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 (填“a”或 “b”)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若从固液残留物中得到CaCl2固体,应进行的操作是_(提示:根据需要在装置序号中选)。五、科学探究题20

8、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10,由此可知:当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时,溶液呈_色。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下图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2)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为探究反应后的固

9、体产物到底是NaOH还是Na2CO3,他们又进行了如下表的实验并得到结论,请你完成下表。实 验 操 作实验现象结 论_固体产物是Na2CO3六、计算题21某小组欲用7.3%的盐酸测一瓶标签破损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取40g NaOH溶液样品,并与7.3%的盐酸混合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如图,求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1C【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A. 米饭酿成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 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 金刚石打磨成钻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 过氧化氢制取

10、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试题分析:A中瓶塞要倒放,错误;B中氯化钠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错误;C中胶头滴管不能伸入量筒内,错误;D中溶解氯化钠时要用玻璃棒搅拌,正确。故选D。考点:实验基本操作3D【详解】A. 冬天清晨枯草上会结霜,说明空气中含水蒸气,正确;B. 氧气支持燃烧,木材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氧气,正确;C. 正常的雨水呈酸性,是因为空气中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使雨水呈酸性,正确;D. 利用空气成分可制取氨气,是因为空气中含氮气(或氮元素),错误。故选D。4B【解析】A.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正确;B

11、. 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错误;C. 发生煤气中毒,立即把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让中毒人员呼吸新鲜空气,正确;D.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正确。故选B。5A【解析】A. 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3;NO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2;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5,符合题意;B. N2O4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4;N2O5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5;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4,不符合题意;C. 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5;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4;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3,不符合题意;D. NO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2;

12、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4;N2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3,不符合题意。故选A。6D【解析】原子间结合的原子个数比主要由化合价决定,而化合价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故选D。7D【解析】A.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正确;B. 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正确;C. 氧化钙可作食品干燥剂,是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正确;D. 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以可用“银粉漆(铝粉)”涂在铁栏杆表面防锈,错误。故选D。8D【解析】A. 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13、浊,正确;B. 稀硫酸与木炭粉不反应,无现象,与氧化铜粉末反应,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正确;C. 熟石灰与铵盐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熟石灰与钾肥不反应,无现象,正确;D. 酚酞溶液遇氯化钠溶液不变色,遇稀盐酸不变色,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要顺利解决此题,就要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现象,利用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9A【解析】X、Y、Z三种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ZH,HX,HY;把X投入到Y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说明XY,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ZXY,故选A。10D【解析】除去杂质的原则是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

14、。A、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再有气体产生,蒸发,得到氯化钠固体,正确;B、2Cu+O22CuO,铜不与氮气反应,正确;C、K2SO4 + Ba(NO3)2 =BaSO4+ 2KNO3 ,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得到KNO3溶液,正确;D、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有CaCl2生成,引入了杂质,错误。故选D。点睛:除去杂质的原则是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11D【解析】焚烧麦秸杆可能导致引发火灾、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可吸入颗粒物增多而易诱发呼吸道疾病、造成部分肥力损失

15、,故选D。12B【分析】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X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18g-2g=16g,Z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6g=10g,W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1g=5g,5g+10g16g,所以Y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5g=1g,该反应是Y+W+Z=X。【详解】A.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错误;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正确;C.m=1-1=0,错误;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0,错误。故选B。133SO42- 2N2

16、Fe2O3 CH4 【解析】(1)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化学式前加数字,一般表示分子个数;(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4)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14乳化 塑料袋 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解析】(1)洗洁精能使油污乳化。(2)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故填塑料袋。(3)吹灭蜡烛是降低蜡烛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15130 不变 【解析】(1)t1时,B的溶解度是30g,则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B,得到B溶液的质量为:30g+100g=130g (2) 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恒温蒸发水,得到的仍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

17、变。16Cu(OH)2 KNO3 【详解】(1) Cu(OH)2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2)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所以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17101 4g 【详解】(1)芬太奴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24)=101。(2)44g该物质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44g100%=4g18H2O CuO+COCu+CO2 或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详解】(1)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A是 H2O, ,C为黑色固体,C可以是CuO或 Fe3O4,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是CO。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

18、式:CuO+COCu+CO2 或 (2)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C是NaOH,A在常温下为气体,A是CO2,B是Na2CO3,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Ca(OH)2 =CaCO3+ 2NaOH19A a DE 【解析】(1)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a端排出,所以验满时,将燃着木条放在a端,如果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二氧化碳。(3)过滤,滤出难溶性的固体物质,得到的滤液是氯化钙溶液,蒸发溶剂得到氯化钙固体。20

19、蓝 水雾出现 质量守恒定律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试管中加适量盐酸(或滴加氯化钙溶液。合理即可) 有气体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详解】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实验二:(1)因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有水生成,所以加热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碳酸氢钠中含有钠元素,而水中没有钠元素,且加热后得到的又是固体,故可能是NaOH或Na2CO3。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有气泡冒出(或可溶性碳酸盐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操作是: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试管中加适量盐酸(或滴加氯化钙溶液。合理即可);实验现象是:有气体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注意操作和现象、结论要对应。2110%【解析】根据图像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是50g,设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x,50g7.3%的盐酸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50g7.3%=3.65g。NaOH + HCl = NaCl + H2O40 36.540gx 3.65g=,解得x=10%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一定要仔细检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