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0 ,大小:62.01KB ,
资源ID:32677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2677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审定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审定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docx

1、审定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小熊购物(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学习目标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学习难点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学习准备实物图、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图,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自学感悟:1、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

2、东西呢?2、 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3、又该怎样列式呢?4、尝试独立计算。导学过程合作探究: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1、 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 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汇报点评:小熊乐乐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1、试着做一做。2、 小组议一议。巩固训练:练一练1.2题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一) 35+4 =15+4 =19 (元) 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2授课时间学习内容小熊购物(二)(乘加、乘减混

3、合运算及其应用)学习目标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学习难点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学习准备实物图、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同学们在一道有加法有乘法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自学感悟:出示情境图,想一想,该怎样解决。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1、该怎样列式呢?2、尝试独立计算。想:有减法,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导学过程合作探究: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20-27 53+4 4

4、6-20汇报点评:1、先说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结合情境图说明每步表示的意思。3、回顾提升,为什么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结合实际例子说一说。巩固训练:第3页,练一练,第2题。板书设计小熊购物(二)20-34 =20-12 =8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3授课时间学习内容买文具(一)(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学习目标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掌握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学

5、习难点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学习准备实物图、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仔细观察图,从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自学感悟:1、从售货员阿姨的回答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2、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合作探究:1、要想知道笑笑一共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什么?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能将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吗?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独立完成。2、小组内互评、互相纠正。3、老师点评、总结巩固训练: 1、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列式计算3、集体点评拓展延伸: 教材第5页,哪种算法对,说一说。板书设计 买文具183+4 =6+4 =10(元) 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

6、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4授课时间学习内容买文具(二)(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学习目标通过“买文具”的练习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掌握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学习难点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学习准备实物图、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同学们,在一道有加法有除法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什么?自学感悟:出示情境图,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 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1、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独立探索并理解先除后减的实际问题。2、尝试独

7、立列式计算。3、先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162-7合作探究: 导学过程练一练第2题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2、集休订正。 3、教师点评。汇报点评:练一练第4题 森林医生 1、说出每道题错误的原因。 2、集体订正 3、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巩固训练:练一练第5、6题 板书设计 买文具(二) 162-7 =8-7 =1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5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过河(一)(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学习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通过“过河”的情境

8、,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学习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准备实物图、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准备干什么去?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自学感悟:1、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一道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把你们组的想法用水彩笔大大的写在白纸上。2、请各小组代表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合作探究:1、展示不同的算法2、全班交流导学过程汇报点评3、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不同的算式,对

9、每种方法的正误交换意见,并进行解释。4、学生活动:汇报讨论结果,说一说想法与理由。其他小组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进行辩论。5、认识小括号(1)大家别着急,有一种符号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它就是( )(板书)。认识小括号的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新朋友吧!叫什么名字?(2)小括号的作用你们知道吗?出示课件(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不管是加、减、乘、除怎样混合在一起都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那部分。)拓展延伸:做一做:(8335)6 94(2519)板书设计过 河29+259 (29+25)9 =549 =6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

10、2017年7月-8月总课时6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过河(二)(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学习目标通过练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通过“过河”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情境,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明白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学习难点明白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准备实物图、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同学们,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什么?自学感悟: 出示情况图,一共有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1、理解题意,弄懂“限

11、乘”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思考先算什么,后求什么? 2、先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计算。 3、尝试独立解决。 ( 76-48)8导学过程合作探究:看一看,说一说,用( 76-48)8还能解决什么问题?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真切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存在。2、理解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应用意识。汇报点评:练一练第一题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队列表演中,平均每行站几个人?3、团体表演中,36人能组成多少个图案? 独立完成,集体点评巩固训练:练一练2-4题板书设计过河(二)(70-46)8=248=3想一想:用(70-46)8还能解决什么问题?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

12、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7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看一看(一)(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学习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能正确辩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学习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学习难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能正确辩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学习准备课件、各种立体图形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复习六个面:大家看,这是什么?(正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六个面?请同学们快速说出老师所指的是什

13、么面?准备好了吗?刚才是老师指,现在老师说你们指好不好?请同学们每人用左手拿出一个小正方体,跟老师一起来指。自学感悟: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1、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导学过程合作探究: 1、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3、学生同桌间游戏汇报点评: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1、师生活动师范。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巩固训练: 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立体图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板书设计看一看(一)从不同角度观

14、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8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看一看(二)(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学习目标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学习重点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学习难点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学习准备课件,各种立体图形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

15、的,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最少能看到几个面?用自己的长方体试试看?并与同伴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自学感悟: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想想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看到看。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合作探究:1、分别说说自己看到的结果。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1、点名汇报,教师总结 2、点明物体的位置关系拓展延伸:仔细观察15页下图,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哪幅图,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看一看(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9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捐书活动(

16、三位数连加运算)学习目标结合“捐书活动”的情景,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学习重点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培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学习准备课件,口算题卡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请同桌相互完成口算题卡自学感悟:看一看,说一说。1、出示图表。这就是新星小学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你通过这张表知道了什么?2、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3、三年级同学一共捐了多少本怎么算呢?导学过程合作探究:

17、1、想一想、做一做。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互相交流多种算法。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师: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生1: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师: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学生展示竖式计算的过程)生1:我是先把118和104先加起来,得222;再用222和95加起来得317本2、教师小结巩固训练:学中做试一试: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板书设计捐书活动118+104+95 =222+95 =317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10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学习目标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

18、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境中探索连减具体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经历探索解决问题不同策略的过程,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探索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题思路。学习准备课件,实物图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请同桌相互完成口算题卡自学感悟:1、请学生认真观察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3、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合作探究: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是怎样想的?独立将算式写在

19、本上。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1、集体交流算法。每种方法都要请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意义。2、有没有想法一样的算式?巩固训练:独立计算,并检验(1)850-280-256(2)850-256-280 (5)850-(256+280) 拓展延伸: 独立完成1000-372-210板书设计运白菜(1)850-280-256 (2)850-256-280 (5)850-(256+280)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1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减法估算,并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20、法的算理及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重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学习准备课件,实物图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请同桌相互完成口算题卡自学感悟:1、请学生认真观察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能尝试完成所给出的问题吗?3、八月份节余了多少钱?合作探究:说算理。先把爸爸、妈妈每月寄回的800元和185元加起来,求每月一共寄回多少钱?再减去745的生活费,就可以求出每月结余多少钱导学过程汇报点评:所以像这种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我们要

21、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前面是减法,后面是加法,那该怎么办?(生:先算减法,再算加法。)对了,在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加减法的运算,不管加法在前面,还是减法在前面,都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巩固训练:试一试,第1题弄清运算顺序,又保证运算的准确性。独立完成,同桌互检。板书设计节余多少钱 800+185-745 =985-745 =240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12授课时间学习内容里程表(一)(解决起点为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学习目标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

22、,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初步尝试借助直观线段图理解题意。学习重点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学习准备课件,题卡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观察图片: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求的是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保定到石家庄是哪一段是关键。)合作探究: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图上画一画,算一算。(求是的相隔两站之间的路程,问题难度有所增加,先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好解了。) 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画一画,说一说。(变换呈

23、现方式,直接给出抽象算式,让学生找出所求的是哪段的路程,这样的问题形式更灵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拓展延伸:看里程表,尝试提出不同的问题,小组内解决。板书设计里程表(一)277-146=131(千米)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练习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13授课时间学习内容里程表(一)练一练学习目标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初步尝试借助直观线段图理解题意。学习重点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培养里程的概念,

24、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学习准备课件,题卡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第一题:目的是巩固学生读表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关于轮船航行里程的问题,先让学生画一画,正确理解图表中的信息。答案:637-269=368(千米)自学感悟: 第二题: 练习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答案:938 977 426 128 100 200合作探究:1、导学过程2、 汇报点评:第三题:解决生活中与里程有关的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的经验,练习时要先让学生读懂数学信息,再独立解决问题。答案:371 586 816990-816=174(米)学校到博物馆是586米,学校到电影院是404米,学

25、校到博馆的路程长,长182米。巩固训练:两导两练,里程表(一)。板书设计里程表(一)练一练第1题 637-269=368(千米)课后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导学案年 级三学科数学课型练习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7年7月-8月总课时14授课时间学习内容里程表(二)(解决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学习目标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学习重点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学习准备课件,题卡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出示图,想一想,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自学感悟: 1、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 2、从图中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合作探究: 1、看一看,说一说,淘气根据里程表画出了线段图,你能看懂吗? 2、同桌合作议一议,把理解的过程跟同伴间进行交流,互相学习。 导学过程3、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线段图的理解。汇报点评: 怎样计算每天行驶的路程呢? 就是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巩固训练: 计算: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板书设计里程表(二)怎样计算每天行驶的路程呢? 就是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课后反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