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52.08KB ,
资源ID:34620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4620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选3份合集江西省宜春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选3份合集江西省宜春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docx

1、精选3份合集江西省宜春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方漆器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产品。B“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人都难免没有失误。C在啦啦队一阵又一阵的助威声中,给队员们增添了无穷动力。D为了当好班主任,王老师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的资料,常常分析整理材料到深夜。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搓捻(cu) 感慨(ki) 创伤(chung)B书塾(sh) 抚弄(f) 自卑(bi)C秕谷(b) 争执(zh) 唾沫(tu)D菜畦(q) 确凿(zo) 恍然大悟(w)3141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

2、项( )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C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D溪流吟着一首小诗。4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B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

3、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C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D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令游客们流连忘返。二、名句名篇默写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_,_。(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三、诗歌鉴赏7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3分)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4、(3分)四、综合性学习8班上准备举办“音乐带我飞”的主题晚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晚会拟用一副对联来渲染气氛,现已确定好了上联,请你从下面四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上联:笛音飘声声传情 下联:选(_)项A.丝竹韵悠悠绵长 B.鼓点响阵阵送暖C.琴音起首首入梦 D.琵琶响嘈嘈切切(2)晚会共有三项活动,请你策划另外两项活动,并填入下表。要求:句式与“活动三”基本一致。活动名称活动内容活动一_活动二_活动三歌声大秀场自由献歌,展示风采(3)王丽是班上出了名的“麦霸”,在“歌声大秀场”活动中连续唱了三首歌,还意犹未尽。作为主持人,你想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你该怎么说呢?_。五、文言文阅读9甲文谢

5、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1)两篇文章各讲述了怎样的故事?2)对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一会儿雪大了。B公欣然曰:谢太傅高兴地说。C尝月下戏:曾经在月下唱戏。D必不明:一定看不见。3)两篇文中孩子们有什么共同点?4)你认为徐孺子的“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好在哪里?5)我们也像文中的孩子们一样,对某样事物做一个形

6、象的比喻。10(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5)把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填补出来。(1)()观之,兴正浓。(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6)文中最能表现“我”享受“物外之趣”的句子有哪些?7)请你大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我”鞭驱虾蟆时的心理活动和可能会有的语言(含语气语调)一起描绘出来。六、现代文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母亲为我做棉被天还没有冷时,娘就从百里外的乡下给我送来了一床新棉被。俗话说:“

7、秋风凉,娘心慌。”每年进入中秋八月,自家责任田里的半亩棉花刚开,娘就在阳光很好的午后去摘棉。棉花一朵一朵地开,娘就一朵一朵地摘。摘下来的头喷棉花,是娘给我这个唯一不在她身边的孩子的专用棉。用它絮棉被,絮棉衣。娘常说:“一条棉被七斤三,暖暖和和过冬天。”娘把头喷棉花摘回来后,背到房顶上,铺上苇席,将棉花晒得干干的,透透的。然后,背到三里开外的邻村轧花坊将棉花弹成棉絮。回家后,她便把这白云一般的棉絮照旧背到房顶上,苇席用笤帚扫过,将新买的白崭崭的被里铺上去,便开始絮棉被了。只见娘把棉絮撕成巴掌大小的棉片子,一片一片往白被里上沾,沾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可着被里摊成蓬蓬松松、厚厚道道的一大片。接着,娘

8、便把印着大朵大朵红牡丹图案的花被面覆盖上去,再把用秫秸秆儿扎成的箅子放到上面,用手摁来摁去,待棉絮稍微踏实些后,娘就把比花被面宽出两三指的白被里从四边挽上来,腿跪在上面,然后在头皮上润润针,便飞针走线起来。我在旁边看了,怀疑这还是不是平日动作有些缓慢的母亲。阳光下,清楚可见她的头发和眉毛上落满了细细的棉花绒毛,似一层初霜,闪着亮儿。这就是儿的娘亲啊!此时,八月的阳光照着母亲,照着老屋,而花喜鹊则在枝头跳来跳去,喳喳叫着,伴着娘哼着的好听的小曲,温馨得有让人想落泪的感觉。如果有邻家婶儿上房,就会打声招呼:“给儿子做棉被哪。”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

9、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听娘那愉悦的口气,就像戏里的花木兰打了胜仗归来一般。新棉被做好后,娘从房上抱下来,放到炕头上。这时,父亲收工回来了,摸摸暄腾腾的被子,风趣地说:“嗬!能把人暖和个跟头。”妹妹从学校回来了,嗅嗅被子,说:“好香的阳光味儿!”弟弟从外面疯跑回来了,一见炕上的新棉被,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去就翻筋斗。父亲在一旁看了笑眯了眼,娘便举起扫炕用的笤帚在弟弟的屁股上轻轻拍打着:“你个猴崽子。快下来,看给你哥弄脏了。”在一床新棉被面前,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现在已进入冬季了,夜里比前些日子冷了不少。离家在外的我从橱子里搬出娘做的那床新棉被,捂在身上看书。当打开被子的一刹那,母亲味儿、阳光

10、味儿和着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足足七斤三两的新棉被,如浸透了阳光的云彩一般,一下子将我包裹起来,还未等把身子捂热,心早已经暖暖地醉了。不如何时,两滴热泪滴到了书本上1)选文使用了 的记叙顺序,叙述了母亲为“我”做棉被的事。2)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下面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4)结合选文说说,第自然段的“醉”字有什么表达作用?5)怎样理解选文中的俗语“秋风凉,娘心慌”?1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1)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

11、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_(2)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_(3)女娲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_。七、作文13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有首诗这样写道:“那是谁家的春天/赤足走在田埂上/心事像打了结/少年时的烦恼/总是这般模样/有一点盲目/有一点仓促”其实在四季的更迭中,我们遇到很多人,也经历过很多事,有烦恼,有快乐,有成功,有失败我们经历着,也在成长着。请拿起你的笔来,记下成长中的事,慢慢适应长大吧。请你以 季,那件事为题作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参考

12、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B5C二、名句名篇默写6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三、诗歌鉴赏7(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四、综合性学习8(1)B(2)示例一:闻曲猜歌名 播放曲子,师生竞猜。示例二:经典共回味 欣赏金曲,陶冶心灵。示例三:乐器齐荟萃 乐器表演,助兴晚会。(3)示例:王丽唱得真好,不愧是咱们班的“金嗓子”,大家为她鼓掌。其他哪位同学接着来为我们奉献你的精彩?五、文言文阅读91)第一篇:谢家雪日聚会,儿女咏雪,谢公高兴大笑。第二篇:徐孺子月夜

13、玩耍时,巧妙回答别人有关月亮问话。2)C3)都很聪明,比喻精美恰当。4)把月亮中有物比作眼睛里有瞳仁,恰当生动地指出了某些事物存在的重要性。5)示例:清晨,树林里鸟儿就像是百唱不厌的歌唱家,给大自然带来欢乐。105)余余余余之余6)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7)略六、现代文阅读111)倒叙2)比喻,把棉絮比作白云,突出棉絮的白和松软,衬托了母爱的纯洁无私,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可敬。3)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母亲给“我做棉被”的满足感(幸福、愉悦),表现了母亲对“我”深切的关爱。4)一个“醉”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从被子中感受到了温馨深厚的母爱,幸福如醇酒一般让人心醉(

14、感动和沉醉在幸福之中)。5)写出了“我”母亲对像我一样在外奔波的孩子的冷暖的担心,也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限牵挂。12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七、作文13范文:夏季,那件事六月里炙热的阳光,折射出缕缕忧伤,泥土中绿色的草芽,流露出点点坚强;夏季里绿色的旋律,带来了丝丝清凉。题记又是一个夏季,已踏上成功之路的我望着慰蓝的天空,脑海早浮现出一个非同平常的夏季,那是一个被骄阳虐过的三伏天,那个岁月匆匆的日子,那道充满梦幻的歌,那个一身清新味道的女生,和那件依然历历历在目的往事。在那个浪滚滚的夏季,我被学校挑选出来参加市级演讲大塞,学校的荣誉都凝聚在我站在讲台上的一瞬间,可骄傲的我还是将它无视了,

15、将它当成了小伙伴之间炫耀的话题,还曾无知的认为自己一定是第一名,可是,结果终究是无情的,将我的自信狠狠的摔碎,梦碎了,心也碎了,天幕碎了,抹上了一层层让我喘不过来气的灰色。热浪滔滔,走在放学路上的我感到无力,知了下聒聒,好像在笑我,笑我的骄傲,笑我的无知,笑得我想哭。没有一丝风,前方的高楼似有似无,好像也被骄阳蒸发了,这炙热的阳光,刺痛了我的心。隐约在朦胧中看到绿色,嫩绿色照亮了我的眼睛,焦距拉开,视野却依旧模糊,唯有那点绿愈来愈清晰,咦?那不能小言吗,她穿着绿色的服装,还戴了个MP3,这是要“你来了。”小言一句话打断我思绪。“你在等我?”虽然等小朋友一起回家并不奇怪,可一向自我要求极高的她不

16、会在放学后随便逗留在其它地方的,我大惑不解。“是的,我想带你去个地方。”小言直奔主题,我俩从不多话,可能是因为都相互明白对方的意思吧。“算了吧,我”我没心情,可话未说完,小言就不由分说的拉了我,并带我去了一个陌生的饮品店中,里面种了许多盆栽,满眼都是绿色,很清新。我们各点了一份薄荷茶,刚坐下,小言就给我戴上了一个浅绿色的耳机,我听到了一阵轻快的节奏,前奏过后,优美的歌声传入耳畔:“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到得了远方;如果梦想不曾附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努力的人有隐形的翅膀。”犹如一阵清风拂过,各种为梦想而奋斗却以失几告终的画面像幻影似的在脑海中回放,令人心酸

17、,我坚强的外表被摧碎,眼泪在一瞬间决堤,划过脸颊我看了看小言,小言向我点点头,示意我继续听。“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最想要去的地方,怎能在半跟就返航;最初的梦想,绝对会绽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算是到过了天堂”我静静地听着,心中早已汹涌澎湃。这首歌正是追篴梦想而偏离了轨道的少年的真实写照吗?是呀,面对同学的嘲讽,老师的质疑,那抹绿,那件事我是该放下骄傲,重新出发了。夏季,那首歌,那件事,已深深萦绕在我的脑海。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伤仲永一文意在说明,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毫无关系,完全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B丑小

18、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坚持梦想,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C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将现实与往事交替着写,将爸爸爱花和“我”的毕业典礼两线交替着写,突出了爸爸既严厉又充满了关爱的性格。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24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o) 盔甲(ku)蝉蜕(tu) 攒聚(cun)B白颊(ji) 啄食(zhu)宿儒(s) 潜龙勿用(qin)C脊梁(j) 倜傥(tng)锡箔(b) 荆川纸(jng)D菜畦(j) 缘由(yun)脑髓

19、(su) 金叵罗(p)3(题文)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断一一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B傅雷家书是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的汇编。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C高尔基的海燕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文中的“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D狼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课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文笔简练,情节曲折。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训诫:告

20、诫,教导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B嶙峋:形容人瘦削 灌木:灌溉树木C目眩:眼睛昏花 啜泣:抽抽搭搭地哭D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5读图,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书法的演变体现了汉字由繁到简,由不规范至规范的演变规律。B了解汉字的演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汉字的意思。图中的“晋”本义是“官位晋升”。C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上图中缺少了楷书。D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誊,图4体现了其字体特点。二、名句名篇默写6默写(1)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盈盈一水间, 。(古诗十九首)(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

21、固山下)(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5)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6)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7)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古人在读书时很注重学与思的相结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教导弟子说:“ , 。”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难道不更应该如此吗?(论语八则)三、诗歌鉴赏7临江仙宋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至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

22、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济源:地名,今属河南。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B.

23、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这首词,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四、综合性学习8诸葛亮训诫儿子“俭以养德”,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更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活动一: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材料一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材料二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

24、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我选_,探究结果:_我选_,探究结果:_活动二: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经济实惠,就显真情;_,_;_,_

25、。五、文言文阅读9文言文阅读(18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 填空(3分)狼选自 ,作者 , (朝代)文学家。2) 给加点字

26、注音(2分)屠大窘( ) 目似瞑( ) 顷刻( ) 狼亦黠矣(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缀行甚远 其一犬坐于前 屠自后断其股 止有剩骨 4) 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A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B一狼得骨止 止有剩骨C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复投之 亦毙之5) 翻译下列句子(4分)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2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分)6) 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 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10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后面题目。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27、: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 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

28、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解释加点词语。相委而去(_)下车引之(_)及事讫(_)须期乃入(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译文:_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译文:_3)文段理解。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 “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叙述。 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一条即可)答:_六、现代文阅读11给孩子一片空间章智伟在2003年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一个名叫聂

29、利的12岁小学生zhun_写的科学论文蜜蜂不是靠翅膀振动发音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蜜蜂只能靠翅膀的振动来发声生物学界一直这么认为,我们的各种教科书上也一直这么认为。但12岁的聂利却推翻了这一似乎已经铁定的“真理”。她通过认真的实验,仔细的观察,用事实证明:蜜蜂不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它有自己的发声器官。 一个小学生何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呢?为什么那么多的生物学家、教授、学者都没有发现“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这样一个事实,而被小聂利发现了呢?这恐怕是与聂利具有一种怀疑与创新的精神有关。12岁的她大概还没有受到太多僵化的所谓“标准”的束缚,她还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敢于怀疑“大人”所不敢怀疑的科学定律。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