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74.07KB ,
资源ID:36389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638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合集.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合集.docx

1、第8单元 第8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写“梁、诣、禽”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惠、诣、乃、示”等词语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3.情感与价值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感受文言文的韵味。【教学重点】读懂全文,感受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聪慧。【教学难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感受文言文的韵味。【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背景资料,课件。学生:查找、收集有关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读题,解题1.导入揭题,解题。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积累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

2、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齐读课题。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2.介绍世说新语。今天我们认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师:你们了解这本书吗?(自由读读: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逸事的小说。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杨氏之子是第二篇里的一个小故事。)(板书:刘义庆世说新语)二、检查学生生字的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读生字。“诣”读y。2.形近字的比较:梁粱,日曰。三、初读课文,感悟添趣1.文言文中每个字或词也许包含丰富的意思,在朗读上和白话文也有很多不

3、同之处,先听老师怎么读出古文的韵味,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请你用停顿线在文中做上记号。2.校对。你的停顿记号做对了吗?校对、修整好了就赶紧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字音读正确,注意停顿,把课文读出味道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检查,开火车读正音请同学帮助读。评价:注意了停顿,如果能用气息把词语连起来会更有古文的味道。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为应(多音字,读第四声)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家禽(平时的家禽指的是?这里“家禽”的意思是?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

4、意思,因此要停顿。齐读句子。)连起来读,齐读。3.那杨氏子何许人也?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出示句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读句理解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理解文章意思是学习古文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板书:注释)4.剩下的四句话,请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借助注释来理解文章意思。四、学习课文,理解句子,并能用自己的话把大意说一说,做到基本通顺1.学生看注释,同学讨论,逐句理解意思。把自己不能解答的句子做上记号。2.反馈,讨论,集体理解。“为设果”“家禽”的意思,随课解答。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4.根据理解,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意思。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

5、批注一、直接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二、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读课文。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你们觉得可以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之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反馈。(一)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1.句意: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师:你读懂了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的年龄还要小,对吗?(板书:聪惠)。“

6、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板书:智慧)生:“惠”是通假字,同“慧”。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课件)师讲述什么是通假字。2.师:你说的“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我们班这位女同学非常可爱,可以说是甚可爱;她朗读的声音非常动听甚好听;这位男同学长得非常非常非常帅甚帅。3.指名读。师评: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师评:你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明,还读出了内心对他的喜爱。(板书:杨氏子)(二)研读: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师: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板书: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师插入孔君平的资料齐读,丰富课堂内容。)是当时的庭

7、尉,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孔君平来干什么呀?(生:孔君平来拜访杨氏子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他的儿子叫出来。)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2.哪个字的意思是“就”? “乃。”(就,于是。)那“诣”字的意思是?(拜访。)3.师:你来读读,你读明白了什么?(可追问:两家关系怎么样?)(孔君平经常来杨家,彼此比较熟悉。)从哪儿看出来的?为什么?师评:你不仅读懂了字面的意思,还读出了句子的内涵。小结: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出来接待客人,足见这个孩子也真了不起啊。齐读。(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齐读。(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

8、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师:这里并没有写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师:这是待客之道。你真会读书!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练,表达的时候跟我们现代文可不一样,像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补充。这种方法我们现在也经常在用,叫联系上下文。(板书:联系上下文)2.师: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生: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师:嗯,客人来了,赶紧端出水果。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种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评:说得太好了。杨氏子真是热情好客的孩子,端出了好多的水果。读一读。

9、评:从你的神情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四、品读: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过渡: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不由得让孔君平心生喜爱之情。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生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齐读。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师评:说得真好。能具体说说那些字的意思吗?理解:“曰” “此”“应声”“未闻”“夫子”。谁还会说?五、体会巧妙1.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可追问:为什

10、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他水果呢?)生: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评:你真会听话。生: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板书:杨梅杨家果)2.师:你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师: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生:还治其人之身)。 六、熟读成诵,课外延趣1.课文只有短短5句话,仅仅55个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这么有趣的故事,能把它背下来吗?指名一学生背你怎么背出来的?(多读,抓住关键词,理解了背)指两名学生背齐背。2.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在这部书

11、中,像这样生动睿智的故事还有很多,例如: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3.希望课后同学们多读些古文,搜集一些精妙的语言,如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广告词、对联、歇后语等,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也可以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杨氏之子刘义庆世说新语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聪惠智慧 杨氏子孔君平杨梅杨家果【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重点放在读通文章、理解句意上,我先范读,让学

12、生感知读古文的语感,画出停顿,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杨氏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引导学生去文中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之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难道杨梅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我想,学生在领会文章的妙处时,也一定能激发他们感悟祖国语言

13、文字的兴趣。 不足之处在语言的感悟上,仍然有所欠缺。对古文的理解及拓展方面,学生语言的评价,我的反馈还不够全面到位及时,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其实,这也是教师个人文学修养的欠缺所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优点我会继续发扬,对于不足,我会积极地改正。22手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写“拇、搔”等生字,会认“弦、揿”等生字。学习一个多音字“薄”。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思想。3.情感与价值(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

14、所短、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2)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你们猜这是什么?对,就是手指。2.谈话: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根手指

15、(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可你们仔细想过它们吗?是不是对它们的存在感到司空见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我们的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丰子恺的手指。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添趣过渡:那么,文章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的五根手指各有什么“长”与“短”?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1.

16、学生自读。(出示课件)提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汇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搔痒、窈窕、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对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讨论。(本文语言浅显朴素,较容易理解。)(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三、再读课文,读通读顺1.学生齐读课文。2.开火车朗读课文。3.男女生比赛读课文。四、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直接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丰子恺老先生的

17、手指,这节课让我们仔细地来研究一下这篇文章。二、细读课文,随机了解各手指的特点及表达方法1.再读课文,想想作者在写各根手指时从哪些方面来写,每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交流并板书: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食指:不窈窕,工作复杂。中指:养尊处优,工作略为扶衬。无名、小指:秀丽可爱,能力薄弱。2.选出喜欢的手指的相关句子来仔细读,说说喜欢的理由。3.交流:(1)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以举例的方式写出了大拇指的吃苦耐劳,让人似乎看到了一个做什么事都愿意出力的无名英雄,再以对比的方

18、式写出了他踏实、忠诚,却不好大喜功。学生说完体会后还要读一读,体会作者的遣词用语和拟人、排比的修辞妙处。)(2)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他主干的。(拟人、排比,写出了食指身处险境却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特点。)(3)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

19、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以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中指姣好的外形特点。)以上句子为交流的典型句子,其余随机。4.表演“五指争论”。(1)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2)请学生谈谈体会。5.齐读结尾,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虽然五根手指外形、作用各不相同,但是如果他们彼此孤立,便谁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反之,团结一致,将威力无比。不仅手指要团结,人处在一个集体、一个班级,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体的力量才能不断壮大。让学生明白团结的重要性。三、品读课文,升华感悟,迁移运用1.再读最后一段,升华内涵。(1)你能说出几个关于“团结就是

20、力量”的名言警句吗?(2)团结为什么能使力量变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等。)(3)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2.(课件出示)“阅读链接”小诗手,自读感悟。四、作业小练笔。想想身边有哪些事物让你有所感触,有所启发,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写,以平凡的人或事为对象,写一篇有自己感悟的短文。【板书设计】手指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食指:不窈窕,工作复杂中指:养尊处优,工作略为扶衬无名指、小指:秀丽可爱,能力薄弱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学反思】

21、成功之处丰子恺先生写的散文手指,这篇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为了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让学生谈谈体会。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是不行的。让学

22、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只是,课堂气氛仍不够热烈,学生发言略显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激励,留给学生能够充分表现的空间。23 *童年的发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读“胚、祸”等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3.情感与价值激发同学探究兴趣,培

23、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1)引导同学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学生:(1)回忆自身童年的“发现”。(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师:人在长大或变老的时候,常常回忆起童年的事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忘不了父母有趣而又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俄国作家费

24、奥多罗夫的童年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二、明确要求,学有目标指名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结果怎样?(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3)举例说说对“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4.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生: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

25、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四、再读课文,释疑解难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提示”的三个问题。(1)“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读1、2自然段。生:作者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2.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以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入情入境地体会作者的感受。3.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

26、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想的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4.在“我”的发现过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着探究的精神。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6.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1)学生

27、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7.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五、总结交流,开放拓展1.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着精神的孩子。2.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

28、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学生自由发言)师: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别人会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六、作业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起因: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经过:胎儿再现了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结果:面临受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启示:善于观察,大胆发现【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童年时发现胚

29、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童年的发现。在设计教案时,我为了突出重点,从“发现”入手,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把握“发现”是什么,进而围绕“发现”精读课文。在设计环节时,总体思路为“总分总”式,即先引导学生在读文时整体把握“发现”的过程,在学生交流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发现过程分为三步:即梦中飞行,寻求解答,大胆猜测。在此基础上再分别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把握作者的发现过程,

30、并适时渗透作者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特点,最后再回顾整个发现的过程,感受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设计教案时,自认为思路清晰,重点把握突出,课堂效果应该较好。不足之处 这篇课文需要学生课前了解的知识比较多,但是,在课前布置预习时,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有些笼统,文中有些科学术语学生不是很明白,而通过课上的补充又有些生硬,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也是今后需要我改进的地方,针对不同的课文,在提问题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对幽默笑话产生兴趣并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2.过程与方法能感受带给别人快乐时,自己也得到快乐。3.情感与价值能倾听别人的讲述,并能与人交流评价。【教学重点】掌握说笑话的注意要点。【教学难点】多种形式说笑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一些笑话或者成语小故事,自己作一些演练(也可以和他人合作表演)。教师:适当准备一点精彩的幽默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