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5.18KB ,
资源ID:36951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6951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试论王昌龄七绝诗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试论王昌龄七绝诗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

1、它是历史的见证。诗人就是这样让抒情主人公通过秦月、汉关的诗意联想,抒写对国力强盛、边防巩固的秦汉时代的追念,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也表现了对民族历史的自豪感。但关山如旧,明月如昔,而征人未还,战士们不由得会发出“古入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慨叹,思乡之情又显而易见。再如从军行(其五),写挑河大捷,诗人没有绘声绘色地描写双方激战的过程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只抓住“生擒吐谷浑”这最出色的一幕,便画龙点睛般地完成了对挑河大捷的艺术概括。这样写,并不使人感到简单、局促。因为前两句巳交代了环境气候之恶劣、军容之严整、士气之高昂,这就予示了“前军”胜利的必然性。同样,读者从“生擒吐谷浑”的战果

2、,也可以想象得出战斗的激烈和将士们杀敌的英勇,以及胜利后欢呼雀跃的动人情景,甚至还会想得更远更多。同样,出塞(其二),诗人只通过“鼓声犹振”、“刀血未干,这两个细节的描写,便告诉了我们致胜之速、将士们的武勇超人。虽然没有写出战斗的场面。读者自然也会想象得出。还有些诗句,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从军行其四),明白流畅,但却蕴含丰富,概活力极强,称得上是“片言可以明百意”。戎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激烈、敌人之凶悍、战士之忠勇、边地之荒凉、风沙之猛烈,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诸如此类富于概括力的句子,在王昌龄的七绝中,比比皆是。 二、情景妙合,悄深意切。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就是情景妙合,意深情切

3、,以少总多,内涵丰富的艺术珍品。它从个别中体现一般,意境深远,节奏明快,格调自然,细腻动人。如这组诗的第一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杳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此诗写在青海戍边的战士,抛妻弃子,远离家乡,不堪忍受饥渴冻馁之苦而引出的愁绪。在当时,征戍者那种厌战思乡的情绪,是普遍存在的。然而诗人没有从正面去着笔,而是通过摄取有特定含义的烽火城、百尺楼、黄昏、秋风、羌笛,这些最易牵动征戍者思乡愁绪的景物,并把它巧妙地点染在画面上,以衬托主人公思乡念远的情怀。于是一幅完整的画面便兀现在读者眼前:在那荒漠边塞、烽火城西,燃火报警的百尺楼上,一个离乡戍边的战士,在值勤燎望。他站在高高的戍楼

4、上,远望着夕阳西下的黄昏蓦景,从青海湖面吹来阵阵策瑟寒风,感到秋意袭人,孤独寂寥,心绪悲凉。在这孤独寂寥的环境中,远处偏偏又传来阵阵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关山月曲调的羌笛声。这缕缕笛声,幽怨哀婉,更加激起人的离情别绪。所以他很自然地想起了“万里”之外的“闺房”的爱妻,同时想到自己在荒漠的边塞思念着她,而“万里”之外“闺房”中的爱妻怎不想念我呢?可是彼此相去千万里,徒劳相思而不能相见,也只好无可奈何罢了。此诗前三句是景语,为的是创悲凉凄抢的环境气氛,给抒发边愁闺怨作铺垫,后一句是情语,通过“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一点睛之笔,把征人与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而造成他们远隔“万里”,彼此不能团聚的原因,

5、正是统治阶级的穷兵默武。因此,此诗所流露的不仅是征人思妇彼此怀念的感情,也流林出作者对统治者连年征战的怨演。全诗写得情真意深,委婉曲折,意境浑然,耐人寻味。又如从军行七首组诗之二,仍是写边愁,但却另涉笔墨: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此首紧承上首,虽述边愁,却别开生面,一改黄昏向晚,独坐戍楼,湖风扑面,通思报弓望之景,而是军中作乐,琵琶弹奏,舞姿翩翩,通霄尽欢的场景。既是写“边愁”,却又写到“起舞”,岂不是苦中作乐吗?柳宗元说:“嬉笑之怒,甚于裂眺;长歌之哀,过于痛哭”。此诗所表达的心情,正是如此。诗人把自己对开边默武的谴责之情,通过写征戍者因军中宴乐而引起

6、的复杂感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短短的四句诗,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情韵无穷的艺术境界: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风习习,军中有人奏起了新的乐曲,跳起了新的舞蹈,但戍边者所感觉到的却“总是关山旧别情”。怎么也改变不了关山月歌词包含的离情别绪。尽管调子再新,舞姿再变花样,也驱不散戍边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反倒更添一番新愁。末句以景结情,在无可奈何中,抬头遥望,月照长城,莽莽苍苍,绵亘起伏,景象壮阔而悲凉。这种“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的复杂感情,好象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在征人们的心头。诗人摄取军中宴乐这一边塞的生活细节,以乐写哀,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三、隽永含蓄,含而不露清人贺贻孙在论李、杜诗歌和韩、苏文章时说:“

7、但通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及全集、愈多愈妙。反复朗诵,至数十百过,口颔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这一段话形象地道出了李杜诗歌和韩苏文章醇厚耐嚼的诗味,隽永含蓄的美感,是为至言。然而,若将其移至对王昌龄七言绝句的评价上,亦实可当之。我们细味王诗,会不难发现:作者诗中那美妙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决非“质直敷陈,绝无蕴蓄,”而是“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具有蕴籍深永的含蓄美。如长信秋词(其四):真诚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榎道奉恩时。此亦是一首写长信故事的宫怨诗。自叹“薄命”的宫嫔,如今再也难沐“昭阳日影,”而只能凄苦地“梦见君王,”以片刻重温“得宠”

8、之乐。可是幻影毕竟是幻影,而非现实。就在她觉后半信半疑之际,猛抬头,遥见“火照西宫,”才恍然知是君王已和新欢正在“夜饮”。面对此情此景,那“极道奉恩时”的历历景状又“分明”如在目前,记忆犹新。诗中巧著一“知”,意味无穷,耐人咀嚼。透过这“知”,我们仿佛看到了她“知”后的痛苦哀伤的表情和失望凄寂的心理;又仿佛听到了她“知”后的深长的叹息和伤心的啜泣,而这一切又都浑融在诗歌的意境之中,让读者去再创造、补充、玩索和体味,从而含蓄婉转地刻画出寂处冷宫的失宠人的情感意绪和心理流程。在昌龄的笔下,即便是对昏庸的统治者或无能边将的鞭笞,亦多表现出含而不露、隐曲婉蓄的审美特点,“运用借端托喻,从反面侧面暗示微

9、挑的手法,起到词约义丰小中见大的效用。”如被后人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可为著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边关烽火,长年难息;从军万里,征人未还。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何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这两句以曲折含蓄之笔,回答了问题的根结所在实乃缺少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英明边将。“但使”、“不叫”这一假设句“用常得奇”,十分精当。它没有正面直接对那些无能之辈力加斥责,而是借对古代威震匈奴、令敌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的向往、赞慕来表达对唐王朝边将的否定鞭笞。用语旁敲侧击,含蓄婉转,但言近而意遥,所谓“语不着色相,情意独至”,似“漫然

10、成诗”,却“自有含蓄托讽”,大有“辞前意”。而同是表现对昏庸边将批判否定内容的,在高适的笔下则写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前者偏师取胜、借端托喻,后者则笔锋犀利,直接明快,其异显然。 四、深人细节,小中见大从盛唐的七绝来看,李白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在泼墨描绘自然山水的雄奇壮丽中,寄寓豪放不羁的激情,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高适、岑参等诗人则以大笔勾勒边塞的奇风异俗见长,如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锤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与众不同的是,王昌龄的七绝侧重于选取生活细节,细致深入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11、,具有以小见大、言简意深的特色。如诗人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的后两句,先对久已磨损的恺甲作细节刻划,典型地表现出战场生活的艰苦长久,然后以人物表白的坚定信念作结。一方面是久戍思归的苦痛,另一方面是保卫边防的必要,这是军旅生活存在的客观事实。诗人没有回避矛盾,而是将两者高度概括,统一于士卒的内心活动,把无人体恤的怨苦之情和戍守边关的责任心一同真切地反映出来。笔触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作品也就更深刻地揭示了边塞生活的内涵。又如诗人的(长信秋词其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首诗是封建社会中妇女

12、身遭不幸的真实写照:一位长期幽深宫的女子,清早忙着打扫冷清的殿宇。闲着无事时,她也只是无精打采地拿着团扇独自徘徊。冷酷残忍的现实就这样吞噬了她的青春幸福。当偶见一只从昭阳殿飞来的寒鸦时,她那早已破灭了的承恩得宠的希望又陡然从心底冒出,乃至于对丑陋无比的乌鸦也产生羡燕与妒嫉。诗篇从典型细节入手,抓住这位不幸者一瞬间的内心活动,深入细致地刻划出宫女倍受摧残以致变态的心理,言外之意就在于抨击不合理的封建后宫制度,诗作足以体现王昌龄七绝小中见大的创作特点。再看一首作者以送别为题材的诗留别郭八:“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大家之作,其言情

13、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矮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可见感人的艺术佳作,并不在于文辞的华美,而在于描写的真实和深刻,在于体现作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高度认识。王昌龄的七绝不仅写景真切,抒情深挚,而且情景妙合,耐人寻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五、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艺术构思,决定着诗歌的思想质量和艺术质量。宋代诗人姜夔认为:“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明代诗人谢棒也强调指出:“凡构思当于难处用工,艰丫一通,新奇迭出”。诗歌的艺术构思,青在精巧。“所谓构思精巧,指的是,诗人对这种体现了生活本质的东西,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恰到好处的揭示。或是

14、一个新鲜的角度,或是一个机智的联想,或是一个巧妙的比喻,通过这些达到揭示生活真产的目的,这是构思的巧”。王昌龄的一些七言绝句,之所以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这是与诗人艺术构思的精巧、新颖分不开的。他在谈到自己的艺术构思过程时说:“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可见,王昌龄是很下了一番苦功。例如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临别孙意,送辛渐却不言辛渐之事,第三句反而一笔宕开,直写到洛阳亲友。第四句更出人意料之外,送别却不叙离别之情,不说客居之感,偏说自

15、己光明磊落、清廉自守,如一片冰心之在玉壶,可以告公诸友。这就把那深挚的友情更推进了一层。这首诗的构思可谓新颖、精巧。清代吴韦奄评论这首诗时说:“寒江夜雨,客思凄然。平明送客,两人情绪,不必再述矣。洛阳亲友,如有问讯者,云我止有一片冰心在玉壶,清而且洁也。是借客形主之法。”从这种“借客形主之法”,我们窥见了诗人坚强、乐观、高洁的性格,也体会到了他对亲友真绝不渝的感情。再如送柴侍御:沉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首诗同样不落传统送别诗的俗套。诗人明明是“有离伤”,却把它藏在心底,不让他去触发、感染对方。这反而使读者感到诗人不可遏止的泣湃激情。诗人用两乡犹如同乡的

16、话告慰友人,于惜别的感触中注入了慰籍,寄寓了诚丝的友谊。这种曲折、跌宕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耐人寻味。刘瓣在谈到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时说:“文之思也,其神远也”、“视通万里”、“神与物游”。很是重视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作为盛唐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王昌龄的想象力也是十分奔放和奇特的。读他的七绝,会使人不由自主地进入诗人所开知的新天地。正由于此,他的诗歌的艺术构思不仅别出一格,而且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比如送魏二:醉别江楼桔抽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题目是送魏二,一、二句对惜别只是从环境描写中作了一些暗示。三、四句纯属诗人自

17、己的想象之词,嗽拟之清景:魏二和自己分手以后,在遥远的潇湘之上,愁听孙猴清幽的啼叫声,就连梦中也无法钾弃。作者借魏二在行旅途中的孤寂和可能产生的愁苦心情的设想,从侧面表现了诗人自己别愁之凝爪。清代吴韦论说:“楼头送客,朱实生香,江畔登舟,凉风引雨,离别情深,遗难分一泞。因思别后相思之殷,有听独啼而入梦者,记忆之怀,与君同之,得题外生情之法。”吴韦奄说这首诗是“得题外生情之法”,可谓一语巾“的”。刘熙载说:“绝句取径青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靓影知竿乃妙。”送魏二通过虑拟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又不从正面涉笔,“本面不写写对面”,更见其曲折委

18、婉,含蕴不尽,、意味隽永。又譬如出塞(其一)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也是用想象中的美妙来反衬现实中的缺陷,即从侧面衬托。其他如卢溪别人: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这首诗四句都属想象之词。分别之地是在卢溪(今沪汗一县),而诗却从中途的某一个泊船的码头武陵溪口写起。诗人想象故人从武陵溪口乘舟继续北上,而溪水能随君,自己却不能,则节怅之意自见,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三、四句更进一步想象由荆门进入三峡之景。峡中多奏,啼声哀怨,所以预先对友人加以劝慰,要他不要在月光之下,听猿声而引起愁心。还在卢溪,已先想到朋友进入三峡之景之情,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显

19、而易见。青楼曲则是通过“楼头小妇”的想象和位憬,塑造了立功边塞、凯旋回朝封候的英俊少年的威武形象。爪德舆在评论这二首诗时说:“极写富青景色,而均从楼头小妇眼中看出,则一种桃达之状,跃跃纸上”。这里所谓的“看出”,实际上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已。这二首诗的想象,又和以上几首的形式不同。可见,王昌龄运用想象进行诗歌艺术构思的技巧是多么纯熟。 综上所述,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既有高度概括,又有以小见大的特征;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形成诗人鲜明的个性。 注释: 陶明溶诗说杂记: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0页。: 周啸天唐绝句史,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谢冕:北京

20、书简: 王昌龄:诗格: 唐诗直解: 文心雕龙神思: 艺概、诗概: 养一斋诗话卷二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2):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3):百家唐宋诗新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4):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第1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6):周啸天唐绝句史,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7):张明非:唐贤三味集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8):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9):勾承益:唐诗感悟,巴蜀书社,2005年版。(10):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1年第4期 (11):李云逸:王昌龄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12):彭定求等:全唐诗, 中华书局, 1985年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