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4.57KB ,
资源ID:37443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37443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禅宗顿悟说的认识论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禅宗顿悟说的认识论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

1、 只有 “顿悟顿修”是讲不通的,是没有教学方法的。(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 胡适集,第259 260页)初看胡适的这个分析,很难想到它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因为这个分析是非常 “理性”、非常 “逻辑”的。然而,正是因为胡适的 “理性”和 “逻辑”,他的结论让人产生了怀疑。当年胡适跟日本铃木大拙之间争论的关键也在这里。铃木强调,如果我们用常识的观点去判断禅的话,它的基础就会坍塌,因为唯理主义思维方法 ( rationalistic way of thinking) 在衡量禅的真伪方面毫无用处,禅完全超越了 “常人理解的限域”。胡适则主张,禅学运动是中国佛教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中国佛教 7 4

2、史又是中国一般思想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把禅放在它的历史背景中去加以研究,才能得到适当的理解。基于历史的连续性和思想的可读性,胡适认为,禅学作为一种 “历史的运动”“始终可得到知性和理性的了解与评鉴”。第208 209页)客观而论,铃木大拙强调的是 “禅的本身”,而胡适侧重的是 “禅的历史”,他们争论的不是同一个主题。换言之,“禅的历史”是可以用知性和理性去了解和评价的,而 “禅的本身”却未必如此。就 “顿悟”这一主题而言,恰恰是胡适断言 “讲不通”的 “顿悟顿修”构成了南宗禅的主流。胡适断言 “顿悟顿修”是 “不用方法”的,而这个 “不用方法”恰是禅宗教学的基本方法。这就表明,禅宗所说

3、的 “顿悟”即禅的认识论确有非同寻常之处,不能从一般的认识法则去了解它。但这决不是说,“顿悟”是不可以认识的。众所周知,禅宗是中国思想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构成了从魏晋玄学向宋明理学过渡的一个中间环节; 但如果真如胡适所说的 “真正的顿悟是不通的”( 同上,) ,那就意味着蕴含着丰富东方智慧的禅永远是神秘莫测的,而这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下面,让我们回到 “禅的本身”,去了解 “顿悟”的真相。二、悟无所得“顿悟”作为一个概念、一种理念,不是禅宗的专利,在印度佛教的经典中就有。维摩诘所说经 的 “实时豁然,还得本心”(大正藏 第38册,上)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的 “如是之人能断三障、速圆众行,

4、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同上,第3册,上) ,都涉及到“顿悟”。成唯识论 中有关于 “顿悟菩萨”和 “渐悟菩萨”的讨论,但推崇的是已入 “七地”、“八地”乃至 “究竟位”的 “渐悟菩萨”。第31册,中) 印度佛教大乘诸经论中有“菩萨十地”之说,即菩萨修行须经历从低到高的十个阶段。依 华严经 十地品 等经,菩萨十地分别为: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 ( 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在这十地中,一般认为第一、第七、第十地最为关键: 第一欢喜地,为转凡入圣之地;第七远行地,因智慧神通而不生烦恼,证得 “无生法忍”;第十法云地,因得到“大法智”而最

5、后成佛。可见,印度佛教十分重视修行的次第,对于修与悟都有详细的等级规定。中国佛教的一些思想家曾根据印度经典的 “十地”说,提出过 “小顿悟”和 “大顿悟”的思想。主张 “小顿悟”的学者有僧肇、支遁、真安埵和道安等人,他们一致认为,菩萨修行到第七地时,已智慧具足,烦恼断尽,或见 “无生法忍”,或悟 “不二之理”,完成一次觉悟的飞跃。这便是所谓的 “七地断结”。但他们又认为,七地虽高,而功行未满,终非究竟,仍须进修最后三地。(续藏经 第54册,中) 这与前述 成唯识论 中的说法类似,并未脱离渐悟成佛说的窠臼。真正将 “顿悟”说发扬光大的是晋宋之际的竺道生,他的学说被称为 “大顿悟”。其要点就在于“

6、理不可分”,即觉悟终极的真理只能一次完成,不能今日悟一点,明日悟一点。( 同上) 竺道生没有像前述 “小顿悟”诸家那样,直接讨论到了 “十地”中的哪一地才会突然 “顿悟”,而是从 “理不可分”的角度断定最高的觉悟只能是 “一悟顿了”。这一思想被同时代的大诗人谢灵运概括为 “寂鉴微妙,不容阶级”第52册,上) 。这种 “大顿悟”论是对印度佛教经典思想的重大革新,颠覆了传统渐悟成佛说,因而遭到僧界保守势力的强烈批评,却得到当时的宋文帝的支持。谢灵运在赞赏竺道生的同时,对其思想源头作了说明,称: “华人易于见理,难于受教,故闭其累学而开其一极。夷人易于受教,难于见理,故闭其顿了而开其渐悟。”( 同上

7、) 即竺道生此论是印度佛教 “渐悟”说与中国儒家 “成圣”说的综合,适应了中国人崇尚简易的民族性格。故有人提出,禅宗的 “顿悟”说在晋宋时代的竺道生那里已经完成了理论上的准备。客观而论,竺道生的 8 4 哲学研究 2013年第2期“一悟顿了”和 “不容阶级”在理论上与禅宗的 “顿悟”只有一步之遥,但理论的准备与实际的创教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从竺道生到慧能,时间跨了200多年,“顿悟”的理论成果才被真正付诸实践,其标志就是南宗禅的创立。但必须指出,慧能与竺道生之间并无直接的师承关系。他们之间的一致性表明,“顿悟”的思想是印度佛教经典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禅宗从慧能开始才真正开创了 “

8、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 “顿教”法门,这在慧能所说的 坛经 中有明确而集中的表述。在 坛经 的首篇 行由品 中,慧能开门见山地提出: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第48册,下) 这四句话是 坛经 的纲要,也是禅宗精髓。慧能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备佛性的 “种子”,这个佛性的 “种子”就在每个人 “当下”的心中,凡夫只因被七情六欲等各种 “烦恼”所困,不能 “明心见性”,一旦遇 “善知识”指点,即可顿除迷情,超凡入圣。就像天空的本色就是湛蓝清明的,只因被乌云所遮蔽,不现光明,一旦大风驱散乌云,蓝天的本来面目便自然呈现。这一思想在 坛经 中被反复申述。如: “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

9、从于自心,顿悟真如本心。( 见杨曾文,) “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传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 同上,) 可见,顿悟 “自性”或 “本心”是 坛经 一以贯之的主题。慧能还反复强调,他的 “顿悟”是无须任何修行准备的,不是 “观心看净”,长期苦修,而是直下顿了,不落阶渐。所谓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也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同上,) 这种没有 “次第”的 “顿悟顿修”,被慧能的弟子神会概括为 “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不言阶渐”。( 见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 第2卷第4册,)佛教史家汤用彤在总结慧能禅

10、法的特点时指出: “慧能之学说要在顿悟见性,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汤用彤,) 这是用学术的语言表达禅宗 “顿悟”的要义。临济宗的第48代传人、当代台湾的星云法师也给慧能的 “顿教”下了一个定义: “顿就是突然,这里面没有时间,没有过程,是当下的,是实时的、迅速的、直接的,好像石火电光,就是那么一刻,一下就悟了,不容许你思想,不容许你犹豫,不容许你考虑。( 星云,) 这是用教内的语言说出 “顿悟”的真谛。这两种说法异曲同工。可见,顿悟顿修、不落阶渐构成了禅宗 “顿悟”说的最大特点。现在的问题是,“顿悟”到底是 “悟”什么? 如何去 “悟”? 这是关于觉悟的 “对象”和觉悟

11、的“方法”问题,构成了禅宗 “顿悟”说在认识论上的两大基本主题。其实,对于如此重大的理论问题,禅宗的思想家们早就作过回答。第一个问题,“顿悟”到底 “悟”到了什么? 按照常人的理解,“悟”必须是悟到一个确定的“东西”才行,但这并非禅宗的思路。谁都知道,禅宗是提倡 “明心见性”的,这个 “心”或 “性”当然是要 “悟”或被 “悟”的对象。可是,在禅宗看来,“心”和 “性”却不能视为一个具体的“某物”。慧能说: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世人性空,亦复如是。第48册,第350页上) 这本是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看法,认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的 “本心”、“本性”都是无常的、无自性的,因而都是 “空”。一般

12、人对于此种外来的观点不一定清楚,而慧能 坛经 中那首 “悟道偈”则形象生动,使人一看就懂。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 4 禅宗顿悟说的认识论解读从思想传承上看,竺道生是鸠摩罗什的弟子,鸠摩罗什重大乘空宗之学,因而竺道生的 “顿悟”论当受般若中观的启发而来; 而慧能师承于道信和弘忍一系的 “东山法门”,其经典依据既有达摩所传的 楞伽经,又有弘忍所传的 金刚经,因而慧能的 “顿悟”论当受印度大乘有宗和空宗两方面的影响。第48册,上) 按照此偈,“菩提”是 “心”,“明镜”是 “性”,“心”和 “性”都不是具体的某物,所以无须去修,亦无须去 “悟”。禅门流行一则公

13、案: 百丈怀海一日参问南泉普愿,问: “从上诸圣,还有不为人说的法么?”南泉普愿回答:“有。”问: “是什么?”答: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第82册,中) 故在禅门看来,“悟”出来的 “东西”一定是不可说的。马祖道一的弟子大珠慧海在他的 顿悟入道要门论 中,对 “顿悟”下了一个非常简要的定义,云: “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第63册,上) 这种非心非物、“无所得”之 “悟”确实是常人难以理解的。景德传灯录 中有一段文字,记载华严宗僧人继宗与云居智禅师 ( 南阳慧忠的法孙) 关于 “顿悟”的对答,这段对话非常典型地体现了禅宗的认识论特色,特录如下:天台山云居智禅师,尝有华严院僧继宗问

14、: 见性成佛,其义云何? 师曰: 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名见性。性即佛,佛即性,故云见性成佛。曰: 性既清净,不属有无,因何有见?见无所见。 无所见,因何更有见? 见处亦无。如是见时,是谁之见? 无有能见者。 究竟其理如何?汝知否? 妄计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随见生解,便堕生死。明见之人即不然。终日见未尝见,求见处体相不可得,能所俱绝,名为见性。第51册,上)普通的认识,在禅宗中称之为 “见”,故有 “见性成佛”之说。但云居智禅师解释得非常清楚,“清净”的 “佛性”是不能用 “有”或 “无”的形象去描述的,因而是 “见无所见”。更重要的是

15、,普通的认识总得有一个认识的主体的 “能”,和认识的客体的 “所”,但禅宗的 “见性”却是 “能所俱绝”,既无主体,亦无客体,主体和客体合而为一,用禅宗的话,就是 “性即佛,佛即性”。由于“能见”的 “心”和 “所见”的 “性”融为一体,所以,禅宗的 “悟”也就成了 “刹那之悟”,无须任何 “中间环节”。这就是 “顿悟”。禅宗这种主客合一的认识思路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很大,程伊川说 “性即理”、陆九渊说 “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被人斥为 “禅学”,不是说这种观点与禅宗无异,而是说这种认识路线与禅宗没有两样。王夫之批评佛教 “消能以入所”也是指此。第二个问题,“顿悟”是如何去 “悟”的? 这是

16、认识的途径或认识的方法问题,禅宗归之为“修”与 “悟”的关系。众所周知,人的心一刻不停都在思虑,按佛教所说,这是妄念流转,心猿意马。佛教开出的戒、定、慧 “三学”,即是为了制约身心。在 金刚经 的开篇,须菩提向世尊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世尊的回答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第8册,下) 该经特别提出了 “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的“无相”原则。这里的 “无我相”是破 “我执”,“无人相”是破 “他执”,“无寿者相”是 “破生死执”。从佛教的角度看,这三大 “执着”是影响人类身心安宁的最大障碍,只有破除才能解脱。金刚经 提出的 “无所住而生其

17、心”属于一种 “不破之破”,是大乘空宗特有的 “遮诠”之法。慧能也继承了这种方法,并发展出了一套新颖的 “顿修”法门,这个顿修法门便是 “无念为宗”。按照坛经 的说法,“无念为宗”包含了无念、无相、无住的 “三无”原则。所谓 “无念”,就是 “于念而不念”; 所谓 “无相”,就是 “于相而离相”。通过 “无念”、“无相”,达到 “无住”。一旦达到无念、无相、无住,就会 “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 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便随处解脱,当下即是。坛经 中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就是 “即心即佛”、“烦恼即菩提”。按一般的理解,“烦恼”与“菩提”正好相反,二者绝不可以画等号。但这里的 “即”不是 “等号”,

18、而是 “当下”之意。 0 5 第2期禅宗 “无念为宗”的逻辑,“烦恼”与 “菩提”都不过是 “心之一念”,只要 “于念而不念”,便能于无形之中刹那实现 “转念”。所谓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要么是 “迷”,要么是 “悟”,人的心只有这两种状态。“即心即佛”亦作如是观。“即心”就是 “当下之心”,因为 “心”的 “无念”、“无相”、“无住”,便可当下呈现 “清净”之性或 “本来面目”。坛经 中记慧能对惠明的开示说: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 “言下大悟”。第39册,中) 这是禅宗关于 “当下开悟”的一个例子。慧能所开创的 “顿修”之法被后继者发扬光大,形成

19、一系列禅宗教学方法,最著名的有 “机锋”、“棒喝”、“手势”和 “参话头”四类,每一类基本上都是从慧能的 “顿悟顿修”法门引申而出。像云门文偃所发明的 “云门三句”就是一种 “机锋”,包括 “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三语,被称为 “云门剑”、“吹毛剑”,意为锋利无比,能断一切妄念、执着。其中的 “截断众流”之法,是用一句话或一个字来回答学人的提问,学人的思绪被蓦然截断,无路可走,当下破执。像宋代流行的 “参话头”之法,是通过参透祖师公案中如 “狗子有无佛性”之类的话头,生起“疑情”而让人迅速开悟。特别是 “棒喝”,更是引人入胜。传说德山宣鉴善于用棒,临济义玄善于用喝,故有 “德山

20、棒,临济喝”之称。德山宣鉴的方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来参问的人统统吃他“三十棒”。临济义玄则喜欢用喝,杂以棒打,他的门人也纷纷效法,演成了师徒同喝、棒喝交加的场面:上堂,僧问: “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乃曰: “大众! 夫为法者,不避丧身失命。我于黄檗先师处,三度问佛法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顿,谁为下手?”时有僧出曰: “某甲下手。”师度与柱杖,僧拟接,师便打。第47册,下)棒喝的目的当然不在打骂学人,而是通过一种能够产生振聋发聩作用的教学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语句或行动,阻断情解,

21、转变习惯性思维,从而唤起内心的觉醒,进入悟道的超越境界。禅宗的 “顿修顿悟”之法对宋明理学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如宋明理学史上著名的 “鹅湖之辩”即与此相关。朱熹推崇 “道问学”,陆九渊主张 “尊德性”,二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儒家 “成圣”的最佳途径的选择,古称 “为学之方”。朱熹采取的方法是 “格物致知”,今天格一件,明天格一件,最后 “豁然贯通”,直达 “天理”。这叫 “下学而上达”。用这种逐渐积累的办法可以与佛教划清界限:“若如释氏,理须顿悟,不假渐修之云,则是上达而下学也,其与圣学亦不同矣。(朱子文集 卷四十五 答廖子晦) 朱熹最怕儒学与佛老混杂,“道统”不纯。但陆九渊没有那么多的忌讳,他的

22、办法是 “先立其大”,“发明本心”,自作主宰,无须太多的细枝末节。一旦彻悟 “本心”,便能 “一断一切断,一得一切得”,“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陆九渊集 卷三十五 语录下)很明显,陆九渊的 “一刀两断”之法类似于禅宗南宗慧能的 “顿修顿悟”,朱熹的 “豁然贯通”之法类似于禅宗北宗神秀的 “渐修顿悟”。当然,这里说的 “类似”,是指理学受了禅宗修养方法的启发,非指理学与禅宗的内容完全相同。三、负的方法禅的最大特色是 “悟”,故有 “悟道”、“开悟”之说。禅宗关于 “开悟”的最佳途径就是 “顿悟”,即没有过程、当下即是的刹那之悟。当然,一个人如禅宗所说的那样,一闻 “善知识”开示,便 “言下

23、大悟”,显然很难,否则满地都是佛了。慧能在 坛经 中,也称他的法门是专为 “上根 1 5 禅宗顿悟说的认识论解读人”而说的,普通人还得像神秀说的那样,“观心看净”,一步一个脚印地渐修渐悟,这就是 “顿悟不废渐修”。9世纪时代的宗密,曾总结过 “悟”的四种看法,即渐修顿悟、渐修渐悟、顿悟渐修和顿修顿悟。这在本文的开篇已经提到。宗密还说,禅有三宗:( 1) 息妄修心宗;( 2) 泯绝无寄宗;( 3) 直显心性宗。这三宗虽然都是 “一味法”,但唯独 “直显心性宗”是从达摩到慧能的真传,仍然肯定了 “顿修顿悟”的正宗地位。这是禅宗内部的讨论,暂且放下。笔者现在关心的问题是,对于禅宗的 “顿悟”,能否当

24、成一种 “知识论”的话题去讨论?胡适在研究禅宗史的时候,曾将神会的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之语专门挑出来,并将这个“知”字解释为 “知解”、“知识”,认为禅宗 “最重知见解脱”,这实在是一个误解。宗密 禅源诸诠集都序 有一段解释,引录如下: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 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第48册,中)可以看出,这里的

25、 “知”是 “灵知”、“空寂之知”,是 “无念无形”的。按大乘空宗的说法,这就是 “般若之知”,佛教名之曰 “智慧”。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曾写过一篇重要的论文 般若无知论,称 “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无知,即般若之无也; 知无,即真谛之无也”。第45册,上) 意思是,因为不知,反而无所不知; 因为知,却一无所知。对此须再解释一下: 佛教有“真谛”、“俗谛”的区别。世俗的 “知”,是分别之 “知”,知得越多,悟得越少; 出世间的 “知”,是平等无相之 “知”,表面上是 “无知”,实际上是 “大彻大悟”。庄子 大宗师 说 “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大略与此相通。所以,将 “知之一字”理解为字面的

26、“知识”,是入不了 “众妙之门”的。禅宗对这种人斥责为 “知解宗徒”。这里说明一下,本文从一开头就提到胡适对 “禅的本身”的 “误解”,这绝非要跟一个早已作古的人过不去,更非要贬低胡适在禅宗史上的贡献,实在是因为 “顿悟”这一禅宗的专业术语很难被当成一个西方知识论的话题,所以才选了他的观点作代表。认识论 ( epistemology) 作为一个源自西方的术语,亦被称为 “知识论”。西方有深厚的知识论传统,且流派众多,观点迭出。但知识论作为西方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讲仍然离不开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这一基本问题。换言之,西方的知识论从来都离不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客二分构成了它的基本思路。

27、知识论涉及感觉、知觉、表象、归纳、推理、理性、感性、直观、灵感、经验论、唯理论等诸多的术语,但无论怎样,都必须回答一个根本的问题: 人的主观思维是如何认识对象世界的。从哲学的认识论来分析中国佛教的 “顿悟”说,从中当然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认识论观念,如真理的整体性和片面性的关系、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关系、日常学习与顿然觉悟的关系、认识过程中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的关系,等等。但是,再深入一步,就会发现诸多解释不清的难题:1.“顿悟”既无认识的主体,亦无认识的对象,是主客一体,“能所俱绝”。2.“顿悟”不是要 “认识”某一具体的对象,而是 “悟无所得”,排除了一切的感觉、知觉、归纳、推理等等。3.“顿

28、悟”是刹那之悟,无须 “学习”的过程,违背了日常生活的经验。 2 5 第2期遇到此种迷惑,我们也许不得不回到铃木大拙的看法: 唯理主义思维方法在衡量禅的真伪方面,毫无用处,禅完全超越了 “常人理解的限域”。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能看到禅宗的 “顿悟”是 “悟”,而不是 “知”,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在研究禅宗之 “悟”时,我们不反对用 “直观”、“灵感”之类的名词去比附说明,但必须明白,“顿悟”不能列入西方知识论的范畴。这个秘密早就被人发现。李泽厚说:禅宗讲求的悟并非理智认识,又不是不认识,而只是一种不可言说的领悟、感受。所以禅宗公案充满了那么多的拳打脚踢。这问题不是逻辑性的,而是直觉感受和体验领悟性的。即是说,在某种特定条件、情况、境地下,你突然感觉到这一瞬刻间似乎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现在似乎融在一起,不可分辨,也不去分辨,不再知道自己身心在何处 ( 时空) 和何所由来 ( 因果) 。所谓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是也。这当然也就超越了一切物我人己界限,与对象世界 ( 例如与自然界) 完全合为一体,凝成永恒的存在,于是这就达到了也变成了所谓真正的本体自身了。( 李泽厚,)“直觉”( intuition) 在西方语境中多指意识的本能反应,是无须分析推理、不用理性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