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74.97KB ,
资源ID:4071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071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一膨胀计法测聚合反应速度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一膨胀计法测聚合反应速度Word格式.docx

1、2了解动力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方法。二、实验原理聚合动力学主要是研究聚合速率、分子量与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聚合温度等因素间的定量关系。连锁聚合一般可分成三个基元反应:引发、增长、终止。若以引发剂引发,其反应式及动力学如下:引发: (1)增长: (2)终止: (3)式中:I、M、R*、M*、P分别表示引发剂、单体、初级游离基或聚合物游离基及无活性聚合物。Ri、Rp、Rt、kd、kp、kt分别表示各步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f表示引发效率, 表示浓度。聚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体消耗量或者聚合物生成量来表示,即聚合速度应等于单体消失速度,。只有增长反应才消耗大量单体,因此也等于增长反应速率。在低转

2、换率下,稳态条件成立,Rf = Rt,则聚合反应速率为: (4)式中K为聚合反应总速率常数。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聚合物密度比单体密度大,体积将发生收缩。根据聚合时体积的变化,可以计算反应转化率。P.02 膨胀计法测定聚合反应速率 姓名: 学号:本实验采用膨胀计法测聚合反应速率,膨胀计法的原理是利用聚合过程中体积收缩与转化率的线性关系。膨胀计是上部装有毛细管的特殊聚合器,体系的体积变化可直接从毛细管液面下降读出。根据下式计算转化率: (5)式中C为转化率;V为不同反应时间t时体系体积收缩数,从膨胀计的毛细管刻度读出;V为该容量下单体100%转化为聚合物时体积收缩数。 (6)式中d为密度,下标

3、M、P分别表示单体和聚合物。本实验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60 下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60 的密度取g/cm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取g/cm3。三、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仪器名称 规格 数量膨胀剂 定制加工 一套烧杯 50mL 一只恒温水浴槽 一套量筒 25mL 一只玻棒 一根秒表 一只另:试管夹、橡皮筋、乳胶管、乳胶手套、铁旋塞、洗耳球等。试剂:试剂名称 规格 用量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新鲜蒸馏 16mL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重结晶 0.15g丙酮 化学纯 乙醇 化学纯四、实验步骤1向恒温水浴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电源,升温至6

4、0 。2准确量取16 mL MMA和0.15g BPO,在50 mL烧杯内混合均匀后,倒入膨胀计下部至半磨口处,插上毛细管,此时液面上升至毛细管(1/41/3)刻度处,检查膨胀计内有无气泡后,用橡皮筋固定膨胀计的毛细管与下部。3将装有反应物的膨胀计浸入60 的恒温水浴中,膨胀计下端距恒温槽底部5cm左右为宜。由于热膨胀,毛细管内液面不断上升,当液面稳定不动时,可认为体系达到热平衡。记录时间及膨胀计的液面高度作为实验起点,观察液面变化。液面一开始下降表示反应开始,记时。随后,每隔5min 读一次毛细管体积变化至实验结束。(一般做5个点,点数太多,体系粘度过大,使毛细管难以取下)4反应结束后马上取

5、出样品,迅速使反应器与毛细管分离,以免膨胀计粘结;用丙酮将反应器与毛细管清洗干净。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称取的BPO质量为0.1488克1、诱导期:从到达热平衡至反应开始为止的时间:5分38秒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反应时间t /min510152025毛细管读数V/ mL8.4908.4508.4208.3818.3508.320数据处理:体积收缩V/mL0.0400.0700.1090.1400.170转化率C / %0 1.0404 1.8207 2.8351 3.6415 4.42180.01046 0.01838 0.02876 0.03709 0.04523 其中转化率C的计算式:计

6、算示例:以反应时间5min为例体积收缩V=8.490-8.450=0.040mL转化率C=0.040/3.8446*100%=1.0404% ln(1/(1-C)=ln(1/(1-0.010404)=0.010463、转化率时间(C t)曲线,如图1所示图 1转化率时间(C t)曲线Equationy = a + b*xAdj. R-Square0.99723ValueStandard ErrorCIntercept0.0008422450.00063014Slope0.001774.16257E-05故Ct曲线方程为C=0.0008422+0.00177*t,r2=0.997230.99,符

7、合线性反应速率R=-dM/dt=M0*dC/dt=/M* dC/dt=0.8957*1000/100.12*0.00177=0.01583mol/(L*min)4、反应总速率常数:由,上式可以变形为:,积分得,所以 以对t作图,其斜率为KI1/2。在低转化率下,I可认为不变,即I等于引发剂起始浓度I0,则可得反应总速率常数K。图 2 ln(1/(1-C)t曲线0.99776ln(1/(1-C)0.0007177250.0005794590.001813.82778E-05故ln(1/(1-C)t曲线方程为ln(1/(1-C)= 0.0007177+0.00181*t,r2=0.99776 由曲

8、线斜率得KI1/2=0.00181可认为I=I0=0.1488/(242.23*0.016)=0.03839mol/L 求得K=0.00181/I1/2=0.00181/0.038391/2=9.237*10-3L1/2mol-1/2min-1已知BPO在60下的及引发MMA的引发速率f(查得60时),进一步可求得kp/kt1/2=K/(fkd)1/2=9.237*10-3/(60*(0.492*1.12*10-5)1/2)=0.06558 L1/2mol-1/2s-1/2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Ct曲线方程为C=0.0008422+0.00177*t (t:min)反应速率R= M0*dC/d

9、t= 0.01583mol/(L*min)2、ln(1/(1-C)= 0.0007177+0.00181*t (t:K=9.237*10-3L1/2mol-1/2min-1kp/kt1/2= 0.06558 L1/2mol-1/2s-1/2七、思考题1、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诱导期产生的原因。为防止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由热引发、光引发等在储存中发生聚合,生产中会添加阻聚剂来终止自由基,常添加对苯二酚。尽管实验中的MMA经过蒸馏,但仍有少量阻聚剂存在。诱导期内BPO产生的自由基进攻阻聚剂,当阻聚剂消耗完后,诱导期结束,开始MMA的聚合反应。2、本实验应注意哪些实验操作?单体和引发剂要混合均匀,

10、引发剂充分溶解;膨胀计内要检查有无气泡;膨胀计磨口的配套,使用时毛细管与反应器要耳朵对耳朵,橡皮筋一定要扎紧,严格防止实验时水进入膨胀剂内;膨胀计完全进入恒温槽,但不能过于接近加热棒;记录点数不能太多,反应时间不宜超过30min;反应结束马上取出样品,迅速使反应器与毛细管分离,以免膨胀计粘结;用丙酮将反应器与毛细管清洗干净。注意数据读取,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3、如果反应改在65下进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反应温度上升,聚合速率常数增大且增加幅度大,反应速率加快,应更加注意观察体系的热膨胀、热平衡等现象。由于反应速率变大,注意反应可能会较快出现自动加速现象。4、查询60下MMA的kp和kt,与

11、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应改进的地方。60下MMA的kp=,kt=kp/ kt1/2=367/(0.93*107)1/2=0.1203 L1/2mol-1/2s-1/2实验结果kp/kt1/2= 0.06558 L1/2mol-1/2s-1/2误差E=(0.1203-0.06558)/0.1203*100%=45% 本次实验误差较大,产生原因可能为:(1) 由于实验中体积每5分钟仅下降0.030.04ml,变化非常不明显,使得反应开始时液面下降的时间点判断有所延迟,诱导期偏长,反应时间偏小,使得反应时间与转化率不对应。(2) 由于体积变化不明显,使得体积读数存在误差。(3) 量取M

12、MA时,体积量取可能有偏差,使得反应液浓度有偏差。(4) MMA和BPO混合时,未能够完全搅拌均匀使引发剂完全溶解。可改进的地方:实验中毛细管的内径可再减小,使得液体体积变化更为明显。5、自由基反应动力学推导有哪些假定条件。链转移反应无影响、等活性、聚合度大、稳态等4个假定。6、为什么膨胀计法只适用于低转化率下聚合速率的测定?高转化率下为什么不适用? 在低转化率下聚合,各速率常数基本不变,短期内引发剂浓度变化不大近于常数,且满足上述4个假定,故聚合速率与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等满足;在转化率较高的情况下,实际情况将偏离上式,主要时因为由凝胶效应产生的自动加速现象,此时已偏离了微观动力学行为,属于宏观范畴,速率方程的处理比较复杂多采用经验式。且高转化率下,产物粘度较大,会使得膨胀计粘结。参考文献: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第五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5:75-77,85-92,10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