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12.73KB ,
资源ID:41404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140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

1、讨论部分集中于吸 收能力对分析其他相关创新活动的意义,包括基础研究、创新的采纳与扩散、以及参与合作 研发投资的决策等。一、引言对于创新过程而言,不管将创新的单位界定在组织的哪个层面上,知识的外部来源往往 都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日本的案例表明其重点在于国家层面(例如,Westney and Sakakibara, 1986; Mansfield, 1988; Rosenberg and Steinmueller, 1988),但对于整个产业来说也同样适用, 比如Brock (1975)在计算机产业和Peck (1962)在铝业的情况。在组织层面,March and Simon (1958: 188

2、)指出,多数创新源于借用而非发明。这一发现得到有关创新源泉的广泛研 究的支持(例如,Mueller, 1962; Hamberg, 1963; Myers and Marquis, 1969; Johnston and Gibbons, 1975; von Hippel, 1988)O最后,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来于企业正式创新单位(例如研发实 验室)之外的其他内部单位(例如营销与制造)的信息,对于创新绩效而言同样重要(例如, Mansfield, 1968)。因而,开发外部知识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评估和利用外 部知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己有相关知识水平的函数。在最基

3、本的层面上,这种己有知 识包括基本技能乃至共有语言,但也可能包括最近在某个特定领域中科学或技术发展的知 识。因此,己有相关知识赋予企业认识到新信息的价值,吸收并将之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 这些能力共同构成我们所谓的企业的“吸收能力”。在企业层面(在这里创新单位是关注的焦点),吸收能力来自于多种途径。研究表明, 自主研发的企业更有能力利用外部信息(例如,Tilton, 1971; Allen, 1977; Mowery, 1983)。 这意味着可以将吸收能力作为企业研发投入的副产品而创造出来。其他研究表明吸收能力也 可以作为企业制造过程的副产品而开发出来。Abernathy (1978)和Rose

4、nberg (1982)曾指 出,通过直接参与制造,企业更有能力识别和利用与特定产品市场相关的新信息。生产经验 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使其能够认识到特定制造流程的价值,并对之加以改造或实现自 动化。当派遣人员接受高级技术培训时,企业也对吸收能力进行了直接投资。通过考察支撑 学习的认知结构,可以更好地发展吸收能力的概念。1.认知结构吸收能力的概念假定组织需要己有相关知识来吸收和利用新的知识。认知与行为科学领 域中针对个体的研究证明并丰富了这种观点。对记忆力开发的研究表明,积累的知识增强了 记忆新知识(即我们所谓的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回忆并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关于知识的 获得,Bower and

5、 Hilgard (1981: 424)提出记忆力开发是自我强化的,记忆存储的对象、模 式和概念越多,关于这些构念(Construct)的新信息就更易于获得,个体也更易于在新情况 下利用它们。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已有知识强化了学习,因为记忆(或知识的存储)是通过联想性学 习而得到开发的。在这个过程中,事件通过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而被记忆o Bower and Hilgard (1981)因而提出,组织己有知识范畴的广度、范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个体能够利用并转 而获得新的知识。Lindsay and Norman (1977: 517)指出,在学习一种语言时,学习词汇的问 题不是因为缺少与词汇的接

6、触,而是由于“为了理解复杂的短语,远远不止是接触词汇:首 先必须积累大量知识。毕竟,词汇不过是记忆系统中一系列结构的标签,因而这些结构必须 在学习词汇之前就巳存在o Lindsay and Norman进一步提出,知识可以在名义上获得,但 却不能就此得到充分利用,因为个体还没有拥有完全理解新知识所必须的适当的情境知识。己有知识促进了新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这种观点可以延伸到包括知识本身就是一系列学 习技能的情况。知识体之间可能存在学习技能的转移,它按照类似的方式组织和表现。因而, 一个学习任务的经验或绩效可能影响和提高一些并发学习任务的绩效(Ellis, 1965)o这种学 习任务绩效的累进提高就

7、是被称之为“学习如何学习”(learning to learn)的知识转移的一 种形式(Ellis, 1965; Estes, 1970)。然而,Estes (1970: 16)却提出“学习如何学习”这一术语是 用词不当,因为一个学习任务的已有经验不会必然提高绩效。个体知道如何更好地去学习(例 如建立新的联系),但个体可能仅仅是因为此前积累了较多的知识,因而他或她仅需要少量 学习,就能达到特定的绩效水平。尽管己有学习经验可能影响随后的绩效,对前期学习与后 期绩效之间关系的两种解释都强调了用于学习的己有知识的重要性o前期学习经验对后期学习任务的影响可以在各种任务中观察到。例如,Ellis (19

8、65: 4) 提出,“完全掌握代数原理的学生会发现,领会数学中的高级研究(例如微积分)变得更容 易了 Anderson, Farrell, and Sauers (1984)提供了进一步的论证,他们比较了两类学生,一 类学生把LLSP作为第一门编程语言来学习,一类学生在学习Pascal以后再学习LLSP。学 过Pascal的学生在学习LLSP时更有效率,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了各种编程概念的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文献还提出,问题解决技能也按照类似的方式得到开发。在这种情况下,问题解决 方法通常构成己有知识,它们使个体能够获得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其有关计算机编程技 能开发的研

9、究中,Pirolli and Anderson (1985)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通过与示范性程序类比的 方式开发新程序;他们能否成功,就取决于他们对这些示范性程序运转原理的理解程度。我们认为问题解决技能和学习能力十分类似,没有理由将它们的开发方式区分开来,尽 管确切地说学习的内容并不相同:学习能力包括对吸收现有知识的能力的开发,而问题解决 技能则是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Bradshaw, Langley, and Simon (1983)和Simon (1985)支持 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差别的观点,他们提出成功学习的必要前提条件与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 因而也是创造过程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并无二致。而且,

10、他们还认为过程本身也没有多大差别。 己有拥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发创造性,使原先未予考虑的联系成为可能。同样,Ellis (1965: 35)提出,Harlows (1959)在开发学习定势(learning set)上的发现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借以解释通常属于快速解决问题的“洞察力”的动作现象。因此,心理学文献提出创造能力 以及我们所谓的吸收能力是非常相似的。为开发有效的吸收能力,不管是针对一般知识还是问题解决或学习技能,仅仅让个体短 暂接触相关的已有知识是不够的。努力程度至为重要。关于在记忆中储存知识,Lindsay and Norman (1977: 355)指出,原材料加工得越深入越

11、加努力,越是加工利用将要学习的项 目之间和早巳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之间的关联一一随后这些项目被唤起得就越好。同样,学 习定势理论(Harlow, 1949, 1959)指出,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是建立在相关问题的 许多实践性试验之上的。当然,Harlow (1959)也提出,如果针对特定类型问题的实践在其 得到可靠学习前就停止,那么下面一系列问题将很少能转移。因此他得出结论,在走向更复 杂的问题之前,应该将大量时间和努力花费在早期问题上。吸收信息的能力是已有知识结构丰富程度的函数,这一想法中有两个相关观点隐含其 中:学习是积累性的,当学习的对象与己知的东西有关时学习绩效最高。因此,在陌生

12、领域 中学习将更加困难。而更一般地,个体的专门技术(他或她早已熟知的东西)仅会渐进地改 变。上述讨论也说明知识的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个知识领域存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 潜在的有用信息可能从中显现,而一个丰富多样的背景将为学习提供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 因为它放大了前景,使人们相信即将获得的信息与己知的东西是相关的。除了强化吸收力, 知识多样性还通过使个体建立新颖的联接而推进创新过程。2.从个体吸收能力到组织吸收能力组织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其个体成员的吸收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组织吸收能力的发 展将建立在开发构成它的个体吸收能力的前期投入上,就像个体的吸收能力那样,组织的吸 收能力往往是累积性地

13、发展。然而,企业的吸收能力并不是其成员吸收能力的简单加总,因 此,考虑这一点很有帮助,即吸收能力的哪些方面是组织所特有的。吸收能力不仅指组织获 得或吸收信息的能力,而且指组织开发信息的能力。因此,组织的吸收能力不只取决于组织 与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它还取决于组织亚单位(subunits)之间及其内部的知识转移,它 们可能与入口的最初节点距离很远。因此,为了理解企业吸收能力的源泉,我们将聚焦外部 环境与组织、组织亚单位之间沟通的结构,以及组织内部专门技术的特征和分布。沟通系统可能依赖于专门的参与者从环境中转移信息,或有可能包括较少的结构化模 式。设计沟通结构的问题不能与组织内专门技术的分布脱离开

14、来。企业的吸收能力取决于位 于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或企业内部亚单位之间界面的个体。这种界面功能可能在个体之间分 散,或是非常集中。当组织内多数个体的专门技术与外部参与者(他们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的差异相当大时,一些团队成员将有可能被设定为承担相对集中的“守门”(gatekeeping) 或“跨越边境w (boundary-spanning)职能(Allen, 1977; Tushman, 1977)。对于那些很难被内 部员工所吸收的技术信息,守门员监测环境并将这些技术信息转换为研究团队可以理解的形 式。相反,如果外部信息与正在进行的活动紧密相关,那么外部信息将易于被吸收,而守门 员或跨越边境者就

15、没有必要转换信息了。但即便如此,为减轻其他人监测环境的任务,守门 员的职能专门化也将出现。然而,当这种界面功能集中时,快速而不确定的技术变革也会带来困难。当信息流有些 随意,并且对于一部分外部知识应该应用到企业或亚单位中的哪些地方才是最优也不清楚的 时候,集中的守门员可能不会提供与环境的有效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最好使一大批有 希望的“接受者”与环境接触。这种组织将避免Bums and Stalker (1961: 6)所提到的有机结 构,“在一个清楚界定的层级中,行动的问题与要求不能被分解,也不能在专家职能之间进 行分配,当这些问题与要求产生时”有机结构更能适应。即便守门员很重要,他或她的

16、个体吸收能力也无法构成他或她所在企业的吸收能力。内 部沟通过程的难易,进而组织吸收能力的水平不仅是守门员能力的函数,而且也是个体专门 技术的函数,因为守门员将信息转换给了他们。因此,依靠小部分技术守门员可能还不够, 团队总体上必须拥有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且当知识结构高度异质时,所需要的背景知识 也将更高。为了能和守门员有效沟通,团队总体上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启发了这样一个更为一般的观 点,即共享的知识和技术是沟通所必需的。在最基本的层面,使亚单位内部及其相互之间能 够有效沟通的相关知识,是由共享的语言和符号构成的(Dearborn and Simon, 1958; Katz and Kahn,

17、1966; Allen and Cohen, 1969; Tushman, 1978; Zenger and Lawrence, 1989)。然而,关于 企业的总体吸收能力,可能在内部沟通效率与亚单位吸收并开发来自其他亚单位或环境的信 息的能力之间存在权衡。这可被视为向内看(inward-looking)的吸收能力和向外看 (outward-looking)的吸收能力之间的权衡。尽管二者都是有效组织学习所必需的,但由二 者中的某一个来过度支配,也会导致功能紊乱。如果所有组织中的参与者共享同样的专门语 言,他们将与其他人有效沟通,但他们也将无法接受外部知识的不同来源。这样,内部语言、 编码方案,

18、或更一般地,任何特殊的专门技术都将完全重合和专门化,阻止外部知识的集合 并导致“此处不发明w (not-invented-here, NIH)综合症的病状。这可以解释Katz and Allens (1982)的发现,他们发现外部沟通程度及与其他项目团队的沟通程度都将随着项目一团队 期限而下降。向外看的吸收能力与向内看的吸收能力之间的这种权衡,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这样一 个问题,即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影响组织吸收能力的发展 的。个体之间一些重合的知识对于内部沟通是必要的,但个体之间知识结构的多样性也有好 处,这与个体知识多样性有好处是一样的。正如Simon (1985

19、)所指出的那样,共存于同一 个大脑中的多样化的知识结构诱发了学习与问题解决的能力,而正是后者导致创新。假定知 识充分重合,从而能够保证有效的沟通,每个人都拥有变化多样的知识结构,他们之间的交 互作用将会增强组织建立联系乃至创新的能力,而这些对于单个人而言是无法实现的。在总 结了任务绩效与创新的研究后,Utterback (1971)指出,工作环境的多样性“激发创新的产 生因此,同Nelson and Winter (1982)的组织能力观一样,组织的吸收能力并非存在于任 何单个个体之中,而是依赖于嵌入在个体能力之间的联系之中。除了多样化的组织结构,为了促进组织的吸收能力而要求个体所应具备的知识

20、也很重 要。关键的知识不仅包括大量的技术知识,还包括对组织内外有用的互补知识存在于哪里的 意识。这类知识可以是“谁知道什么”的知识,“谁能帮助解决什么问题”的知识,或“谁 能开发新信息”的知识。关于外部关系,von Hippel (1988)曾展示了与顾客和供应商的紧密 关系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一旦组织发展了广泛而活跃的内外关系网络,个体对他人能力和 知识的认识将会得到强化。结果,个体吸收能力发挥了更大的杠杆作用,组织的吸收能力也 得到强化。组织亚单位的理想知识结构应该反映仅仅是部分重合的知识,而不相重合的多样化知识 是它们的补充,这种观点指出了组织在个体知识的多样性与通用性之间的权衡。通用知

21、识改 善了沟通,但通用性不应使个体之间的多样性为此而减损过多。同样,劳动分工促进了专门 化的收益,但这也不应推向极致,以致沟通遭到破坏。在快速的技术变革环境中,吸收能力 很重要,过度专门化所造成的困难指出了通过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追求生产效率的 一些障碍。在干中学中,企业更加熟练并因而更有能力处理它正忙于其中的活动。多样性对 于学习或创造相对新的事物至关重要,但干中学对多样性却没有多大用处。此外,干中记 (remembering by doing)的观点(Nelson and Winter, 1982)也指出,关注干中学所需要的一 类活动可能会有效减少背景的多样性,而这

22、是个体或组织在某一时期所拥有的,因而它会削 弱组织的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认识到一定量的专门技术冗余可能有利于创造所谓的“跨职能(cross.function)吸收能 力”,组织内的互补功能就应该紧密交叉,这一点己广为接受。影响组织吸收能力和创新绩 效的跨职能界面包括:例如公司与研发分支实验室的关系,或更为一般地,研发、设计、制 造与营销职能之间的关系(例如,Mansfield, 1968: 86-88)0设计与制造之间的紧密关联常常被 认为是日本企业在将产品从设计阶段快速推进到开发和制造阶段的相对优势(Westney and Sakakibara, 1986) o Clark and Fuji

23、moto (1987)认为,重叠的产品开发周期促进了组织亚单位 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他们发现,产品开发的速度受到问题解决周期之间连结的重要影响,而 成功的连结需要“职能之间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各单位的联络职能、跨职能任务组、跨职能 项目团队和产品经理作为集成人员(product manager as integrator)的系统(Clark and Fujimoto, 1987: 24)。相反,如果一个单位仅仅将设计推到另一个单位,那可能会面临更大 的困难。一些管理实践也似乎反映了这样一种信念,即职能之间的过度重叠可能会减损企业的吸 收能力,而背景的多样性却有利。例如,日本在知识重叠的同时,通过轮

24、换研发人员到营销 和制造部门,也促进了其人员背景的多样化。这通常包括委派技术人员到其他职能部门工作 多年,而这种做法也说明,在每个互补知识领域中,有效的吸收能力需要一定程度的技术强 度,而知识宽度不能看似有效。讨论至今仍集中在影响组织吸收能力的内部机制,吸收能力是需要内部发展呢,还是在 多大程度上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例如雇佣新员工、签订咨询服务、甚或通过公司兼并)而获 得?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答。我们认为,当吸收能力与企业其他活动集成在一起时,上述选 择的有效性都有些许局限。某类信息所必需的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成分,例如那些与产品创 新和工艺创新有关的吸收能力,通常是企业专有的,因而无法买到或快速整

25、合到企业中。这 种观点反映在Lee and Allen (1982)的发现中,他们发现大量时滞都与新技术员工,特别是 那些与工艺和产品开发有关的员工的融合有关。为了能将某类复杂繁琐的技术知识成功融合 到企业活动中,企业需要保持内部技术专家和科学家;他们不仅在所在领域学有专长,而且 熟悉企业的特殊需求、组织程序、常规、互补能力和组织间关系。正如上述讨论所指出的那 样,这种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共存于同一个人身上。此外,正如Nelson and Winter (1982)的分析所指出的那样,许多组织常规和目标方面的详尽知识都是隐性的,而 正是它们使企业及其研发实验室运转起来。因此,这种重

26、要的互补知识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的 经验积累才能获得。举例说明我们的一般观点,比如Vyssotsky (1977)证明了在AT&T内部 设立贝尔实验室的必要性:“为了使研发能够为贝尔系统产生有效的效果,必须做到创 造性的人们能尽可能多地懂得技术现状、贝尔系统及其所存在的问题。研发人员必须有权利 琢磨新方法,他们也必须与问题和挑战紧紧捆绑在一起,因为在那里才需要创新。如果幸运 的话,这种结合将产生有助于贝尔系统的见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贝尔系统中拥有贝尔实 验室,而不是将我们所有的研发都放在组织外部。3.路径依赖与吸收能力我们对吸收能力的特征及其吸收和开发知识的作用的讨论,提出了一个同时适用于个体

27、和组织的简单类推:己有的知识使吸收和应用新知识成为可能。己有知识的一部分应该与新 知识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促进吸收;尽管仍要相关,这些知识的另一部分则必须非 常多样化,才能促进新知识的有效和创造性利用。己有知识是吸收能力的基础,这种朴素的 观点对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发展吸收能力,进而提高组织的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知识 的基本作用提出了吸收能力的两个特征,而它们将会影响处于持续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 的创新绩效(Cohen and Levinthal, 1989b)。在一段时期积累吸收能力将使下一段时期的积 累变得更有效率。在特定领域发展吸收能力后,企业将更易于积累额外知识,而这是其在随

28、 后的时间里为了开发任何关键的外部知识所需要的。其次,掌握相关的专门技术将使企业能 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中间技术进步的引进,而它们为新技术开发的终端价值提供信号。因此, 在一个变化无常的环境中,吸收能力影响期望的形成,使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技术进步 的实质和商业前景。这些修正后的期望激励企业随后对吸收能力进行投资。吸收能力的这两 个特征一一累积性和它对期望形成的影响一一意味着它的发展是领域专属的 (domain-specific)和路径或历史依赖的(path or history-dependent)o吸收能力的累积性及其对期望形成的影响,提出了路径依赖的一个极端情况,在这种情 况下,一旦企业

29、停止对其在一个快速变化的领域中的吸收能力进行投资,它就无法吸收和开 发该领域的新信息,不管这些信息的价值有多大。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我们称之为“关在门 外”(lockout)的这种情况的出现(Cohen and Levinthal, 1989b)o首先,如果企业早期不去发 展吸收能力,那么它对特定领域中的技术机会的看法将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因为企业不会 意识到那些在其他情况下会改变其预期的信号的重要性。结果,企业不去投资吸收能力,当 新的机会随后出现时,企业也会对它们置之不理。这些影响结合在一起,使已有的知识促进 了吸收能力在随后的发展,而早期缺乏对吸收能力的投入也使吸收能力在随后想要达到某个

30、特定水平变得愈加昂贵。因此,早期对吸收能力的低水平投入降低了后期投入的吸引力,即 便企业意识到了技术机会的存在。I后期技术开发中企业被“关在门外”的可能性,近来成 为产业政策方面关注的一个问题。例如,Reich (1987: 64)猛烈抨击Monsanto退出“浮动区” (float-zone)硅制造,因为他相信这个决定将会使技术退出变得不可逆转,各种新一 代技术都建立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一旦走下技术的自动扶梯,就很难再走回去了”。因此,吸收能力的累积性及其对期望更新的依赖,这些都是限制企业在特定技术领域中 施展拳脚的力量。如果企业不在早期某个特定的专门技术领域投资开发吸收能力,它将对随 后开发这种能力毫无兴致,即便该领域发生了重大进展。也因此,Nelson and Winter (1982)强 调惯性模式是企业行为的核心特征,它可以作为理性行为模型的一部分,在模型中吸收能力 是累积性的并促进期望的形成。“此处不发明”综合症指企业拒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