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404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吸收能力考察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文档格式.docx

讨论部分集中于吸收能力对分析其他相关创新活动的意义,包括基础研究、创新的采纳与扩散、以及参与合作研发投资的决策等。

一、引言

对于创新过程而言,不管将创新的单位界定在组织的哪个层面上,知识的外部来源往往都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日本的案例表明其重点在于国家层面(例如,WestneyandSakakibara,1986;

Mansfield,1988;

RosenbergandSteinmueller,1988),但对于整个产业来说也同样适用,比如Brock(1975)在计算机产业和Peck(1962)在铝业的情况。

在组织层面,MarchandSimon(1958:

188)指出,多数创新源于借用而非发明。

这一发现得到有关创新源泉的广泛研究的支持(例如,Mueller,1962;

Hamberg,1963;

MyersandMarquis,1969;

JohnstonandGibbons,1975;

vonHippel,1988)O最后,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来于企业正式创新单位(例如研发实验室)之外的其他内部单位(例如营销与制造)的信息,对于创新绩效而言同样重要(例如,Mansfield,1968)。

因而,开发外部知识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评估和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己有相关知识水平的函数。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这种己有知识包括基本技能乃至共有语言,但也可能包括最近在某个特定领域中科学或技术发展的知识。

因此,己有相关知识赋予企业认识到新信息的价值,吸收并将之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

这些能力共同构成我们所谓的企业的“吸收能力”。

在企业层面(在这里创新单位是关注的焦点),吸收能力来自于多种途径。

研究表明,自主研发的企业更有能力利用外部信息(例如,Tilton,1971;

Allen,1977;

Mowery,1983)。

这意味着可以将吸收能力作为企业研发投入的副产品而创造出来。

其他研究表明吸收能力也可以作为企业制造过程的副产品而开发出来。

Abernathy(1978)和Rosenberg(1982)曾指出,通过直接参与制造,企业更有能力识别和利用与特定产品市场相关的新信息。

生产经验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使其能够认识到特定制造流程的价值,并对之加以改造或实现自动化。

当派遣人员接受高级技术培训时,企业也对吸收能力进行了直接投资。

通过考察支撑学习的认知结构,可以更好地发展吸收能力的概念。

1.认知结构

吸收能力的概念假定组织需要己有相关知识来吸收和利用新的知识。

认知与行为科学领域中针对个体的研究证明并丰富了这种观点。

对记忆力开发的研究表明,积累的知识增强了记忆新知识(即我们所谓的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回忆并利用新知识的能力。

关于知识的获得,BowerandHilgard(1981:

424)提出记忆力开发是自我强化的,记忆存储的对象、模式和概念越多,关于这些构念(Construct)的新信息就更易于获得,个体也更易于在新情况下利用它们。

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已有知识强化了学习,因为记忆(或知识的存储)是通过联想性学习而得到开发的。

在这个过程中,事件通过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而被记忆oBowerandHilgard(1981)因而提出,组织己有知识范畴的广度、范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个体能够利用并转而获得新的知识。

LindsayandNorman(1977:

517)指出,在学习一种语言时,学习词汇的问题不是因为缺少与词汇的接触,而是由于“为了理解复杂的短语,远远不止是接触词汇:

首先必须积累大量知识。

毕竟,词汇不过是记忆系统中一系列结构的标签,因而这些结构必须在学习词汇之前就巳存在o"

LindsayandNorman进一步提出,知识可以在名义上获得,但却不能就此得到充分利用,因为个体还没有拥有完全理解新知识所必须的适当的情境知识。

己有知识促进了新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这种观点可以延伸到包括知识本身就是一系列学习技能的情况。

知识体之间可能存在学习技能的转移,它按照类似的方式组织和表现。

因而,一个学习任务的经验或绩效可能影响和提高一些并发学习任务的绩效(Ellis,1965)o这种学习任务绩效的累进提高就是被称之为“学习如何学习”(learningtolearn)的知识转移的一种形式(Ellis,1965;

Estes,1970)。

然而,Estes(1970:

16)却提出“学习如何学习”这一术语是用词不当,因为一个学习任务的已有经验不会必然提高绩效。

个体知道如何更好地去学习(例如建立新的联系),但个体可能仅仅是因为此前积累了较多的知识,因而他或她仅需要少量学习,就能达到特定的绩效水平。

尽管己有学习经验可能影响随后的绩效,对前期学习与后期绩效之间关系的两种解释都强调了用于学习的己有知识的重要性o

前期学习经验对后期学习任务的影响可以在各种任务中观察到。

例如,Ellis(1965:

4)提出,“完全掌握代数原理的学生会发现,领会数学中的高级研究(例如微积分)变得更容易了Anderson,Farrell,andSauers(1984)提供了进一步的论证,他们比较了两类学生,一类学生把LLSP作为第一门编程语言来学习,一类学生在学习Pascal以后再学习LLSP。

学过Pascal的学生在学习LLSP时更有效率,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了各种编程概念的语义学(semantics)。

研究文献还提出,问题解决技能也按照类似的方式得到开发。

在这种情况下,问题解决方法通常构成己有知识,它们使个体能够获得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其有关计算机编程技能开发的研究中,PirolliandAnderson(1985)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通过与示范性程序类比的方式开发新程序;

他们能否成功,就取决于他们对这些示范性程序运转原理的理解程度。

我们认为问题解决技能和学习能力十分类似,没有理由将它们的开发方式区分开来,尽管确切地说学习的内容并不相同:

学习能力包括对吸收现有知识的能力的开发,而问题解决技能则是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Bradshaw,Langley,andSimon(1983)和Simon(1985)支持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差别的观点,他们提出成功学习的必要前提条件与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因而也是创造过程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并无二致。

而且,他们还认为过程本身也没有多大差别。

己有拥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发创造性,使原先未予考虑的联系成为可能。

同样,Ellis(1965:

35)提出,Harlow'

s(1959)在开发学习定势(learningset)上的发现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借以解释通常属于快速解决问题的“洞察力”的动作现象。

因此,心理学文献提出创造能力以及我们所谓的吸收能力是非常相似的。

为开发有效的吸收能力,不管是针对一般知识还是问题解决或学习技能,仅仅让个体短暂接触相关的已有知识是不够的。

努力程度至为重要。

关于在记忆中储存知识,LindsayandNorman(1977:

355)指出,原材料加工得越深入——越加努力,越是加工利用将要学习的项目之间和早巳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之间的关联一一随后这些项目被唤起得就越好。

同样,学习定势理论(Harlow,1949,1959)指出,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重要方面,是建立在相关问题的许多实践性试验之上的。

当然,Harlow(1959)也提出,如果针对特定类型问题的实践在其得到可靠学习前就停止,那么下面一系列问题将很少能转移。

因此他得出结论,在走向更复杂的问题之前,应该将大量时间和努力花费在早期问题上。

吸收信息的能力是已有知识结构丰富程度的函数,这一想法中有两个相关观点隐含其中:

学习是积累性的,当学习的对象与己知的东西有关时学习绩效最高。

因此,在陌生领域中学习将更加困难。

而更一般地,个体的专门技术(他或她早已熟知的东西)仅会渐进地改变。

上述讨论也说明知识的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一个知识领域存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潜在的有用信息可能从中显现,而一个丰富多样的背景将为学习提供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因为它放大了前景,使人们相信即将获得的信息与己知的东西是相关的。

除了强化吸收力,知识多样性还通过使个体建立新颖的联接而推进创新过程。

2.从个体吸收能力到组织吸收能力

组织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其个体成员的吸收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组织吸收能力的发展将建立在开发构成它的个体吸收能力的前期投入上,就像个体的吸收能力那样,组织的吸收能力往往是累积性地发展。

然而,企业的吸收能力并不是其成员吸收能力的简单加总,因此,考虑这一点很有帮助,即吸收能力的哪些方面是组织所特有的。

吸收能力不仅指组织获得或吸收信息的能力,而且指组织开发信息的能力。

因此,组织的吸收能力不只取决于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它还取决于组织亚单位(subunits)之间及其内部的知识转移,它们可能与入口的最初节点距离很远。

因此,为了理解企业吸收能力的源泉,我们将聚焦外部环境与组织、组织亚单位之间沟通的结构,以及组织内部专门技术的特征和分布。

沟通系统可能依赖于专门的参与者从环境中转移信息,或有可能包括较少的结构化模式。

设计沟通结构的问题不能与组织内专门技术的分布脱离开来。

企业的吸收能力取决于位于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或企业内部亚单位之间界面的个体。

这种界面功能可能在个体之间分散,或是非常集中。

当组织内多数个体的专门技术与外部参与者(他们能提供有用的信息)的差异相当大时,一些团队成员将有可能被设定为承担相对集中的“守门”(gatekeeping)或“跨越边境w(boundary-spanning)职能(Allen,1977;

Tushman,1977)。

对于那些很难被内部员工所吸收的技术信息,守门员监测环境并将这些技术信息转换为研究团队可以理解的形式。

相反,如果外部信息与正在进行的活动紧密相关,那么外部信息将易于被吸收,而守门员或跨越边境者就没有必要转换信息了。

但即便如此,为减轻其他人监测环境的任务,守门员的职能专门化也将出现。

然而,当这种界面功能集中时,快速而不确定的技术变革也会带来困难。

当信息流有些随意,并且对于一部分外部知识应该应用到企业或亚单位中的哪些地方才是最优也不清楚的时候,集中的守门员可能不会提供与环境的有效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最好使一大批有希望的“接受者”与环境接触。

这种组织将避免BumsandStalker(1961:

6)所提到的有机结构,“在一个清楚界定的层级中,行动的问题与要求不能被分解,也不能在专家职能之间进行分配,当这些问题与要求产生时”有机结构更能适应。

即便守门员很重要,他或她的个体吸收能力也无法构成他或她所在企业的吸收能力。

内部沟通过程的难易,进而组织吸收能力的水平不仅是守门员能力的函数,而且也是个体专门技术的函数,因为守门员将信息转换给了他们。

因此,依靠小部分技术守门员可能还不够,团队总体上必须拥有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并且当知识结构高度异质时,所需要的背景知识也将更高。

为了能和守门员有效沟通,团队总体上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启发了这样一个更为一般的观点,即共享的知识和技术是沟通所必需的。

在最基本的层面,使亚单位内部及其相互之间能够有效沟通的相关知识,是由共享的语言和符号构成的(DearbornandSimon,1958;

KatzandKahn,1966;

AllenandCohen,1969;

Tushman,1978;

ZengerandLawrence,1989)。

然而,关于企业的总体吸收能力,可能在内部沟通效率与亚单位吸收并开发来自其他亚单位或环境的信息的能力之间存在权衡。

这可被视为向内看(inward-looking)的吸收能力和向外看(outward-looking)的吸收能力之间的权衡。

尽管二者都是有效组织学习所必需的,但由二者中的某一个来过度支配,也会导致功能紊乱。

如果所有组织中的参与者共享同样的专门语言,他们将与其他人有效沟通,但他们也将无法接受外部知识的不同来源。

这样,内部语言、编码方案,或更一般地,任何特殊的专门技术都将完全重合和专门化,阻止外部知识的集合并导致“此处不发明w(not-invented-here,NIH)综合症的病状。

这可以解释KatzandAllen'

s(1982)的发现,他们发现外部沟通程度及与其他项目团队的沟通程度都将随着项目一团队期限而下降。

向外看的吸收能力与向内看的吸收能力之间的这种权衡,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影响组织吸收能力的发展的。

个体之间一些重合的知识对于内部沟通是必要的,但个体之间知识结构的多样性也有好处,这与个体知识多样性有好处是一样的。

正如Simon(1985)所指出的那样,共存于同一个大脑中的多样化的知识结构诱发了学习与问题解决的能力,而正是后者导致创新。

假定知识充分重合,从而能够保证有效的沟通,每个人都拥有变化多样的知识结构,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将会增强组织建立联系乃至创新的能力,而这些对于单个人而言是无法实现的。

在总结了任务绩效与创新的研究后,Utterback(1971)指出,工作环境的多样性“激发创新的产生"

°

因此,同NelsonandWinter(1982)的组织能力观一样,组织的吸收能力并非存在于任何单个个体之中,而是依赖于嵌入在个体能力之间的联系之中。

除了多样化的组织结构,为了促进组织的吸收能力而要求个体所应具备的知识也很重要。

关键的知识不仅包括大量的技术知识,还包括对组织内外有用的互补知识存在于哪里的意识。

这类知识可以是“谁知道什么”的知识,“谁能帮助解决什么问题”的知识,或“谁能开发新信息”的知识。

关于外部关系,vonHippel(1988)曾展示了与顾客和供应商的紧密关系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旦组织发展了广泛而活跃的内外关系网络,个体对他人能力和知识的认识将会得到强化。

结果,个体吸收能力发挥了更大的杠杆作用,组织的吸收能力也得到强化。

组织亚单位的理想知识结构应该反映仅仅是部分重合的知识,而不相重合的多样化知识是它们的补充,这种观点指出了组织在个体知识的多样性与通用性之间的权衡。

通用知识改善了沟通,但通用性不应使个体之间的多样性为此而减损过多。

同样,劳动分工促进了专门化的收益,但这也不应推向极致,以致沟通遭到破坏。

在快速的技术变革环境中,吸收能力很重要,过度专门化所造成的困难指出了通过干中学(learningbydoing)追求生产效率的一些障碍。

在干中学中,企业更加熟练并因而更有能力处理它正忙于其中的活动。

多样性对于学习或创造相对新的事物至关重要,但干中学对多样性却没有多大用处。

此外,干中记(rememberingbydoing)的观点(NelsonandWinter,1982)也指出,关注干中学所需要的一类活动可能会有效减少背景的多样性,而这是个体或组织在某一时期所拥有的,因而它会削弱组织的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

认识到一定量的专门技术冗余可能有利于创造所谓的“跨职能(cross.function)吸收能力”,组织内的互补功能就应该紧密交叉,这一点己广为接受。

影响组织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跨职能界面包括:

例如公司与研发分支实验室的关系,或更为一般地,研发、设计、制造与营销职能之间的关系(例如,Mansfield,1968:

86-88)0设计与制造之间的紧密关联常常被认为是日本企业在将产品从设计阶段快速推进到开发和制造阶段的相对优势(WestneyandSakakibara,1986)oClarkandFujimoto(1987)认为,重叠的产品开发周期促进了组织亚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他们发现,产品开发的速度受到问题解决周期之间连结的重要影响,而成功的连结需要“职能之间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各单位的联络职能、跨职能任务组、跨职能项目团队和'

产品经理作为集成人员'

(productmanagerasintegrator)的系统"

(ClarkandFujimoto,1987:

24)。

相反,如果一个单位仅仅将设计推到另一个单位,那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一些管理实践也似乎反映了这样一种信念,即职能之间的过度重叠可能会减损企业的吸收能力,而背景的多样性却有利。

例如,日本在知识重叠的同时,通过轮换研发人员到营销和制造部门,也促进了其人员背景的多样化。

这通常包括委派技术人员到其他职能部门工作多年,而这种做法也说明,在每个互补知识领域中,有效的吸收能力需要一定程度的技术强度,而知识宽度不能看似有效。

讨论至今仍集中在影响组织吸收能力的内部机制,吸收能力是需要内部发展呢,还是在多大程度上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例如雇佣新员工、签订咨询服务、甚或通过公司兼并)而获得?

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答。

我们认为,当吸收能力与企业其他活动集成在一起时,上述选择的有效性都有些许局限。

某类信息所必需的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成分,例如那些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有关的吸收能力,通常是企业专有的,因而无法买到或快速整合到企业中。

这种观点反映在LeeandAllen(1982)的发现中,他们发现大量时滞都与新技术员工,特别是那些与工艺和产品开发有关的员工的融合有关。

为了能将某类复杂繁琐的技术知识成功融合到企业活动中,企业需要保持内部技术专家和科学家;

他们不仅在所在领域学有专长,而且熟悉企业的特殊需求、组织程序、常规、互补能力和组织间关系。

正如上述讨论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共存于同一个人身上。

此外,正如NelsonandWinter(1982)的分析所指出的那样,许多组织常规和目标方面的详尽知识都是隐性的,而正是它们使企业及其研发实验室运转起来。

因此,这种重要的互补知识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的经验积累才能获得。

举例说明我们的一般观点,比如Vyssotsky(1977)证明了在AT&

T内部设立贝尔实验室的必要性:

“为了使研发能够为贝尔系统产生有效的效果,必须做到……创造性的人们能尽可能多地懂得技术现状、贝尔系统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研发人员必须有权利琢磨新方法,他们也必须与问题和挑战紧紧捆绑在一起,因为在那里才需要创新。

如果幸运的话,这种结合将产生有助于贝尔系统的见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贝尔系统中拥有贝尔实验室,而不是将我们所有的研发都放在组织外部。

"

3.路径依赖与吸收能力

我们对吸收能力的特征及其吸收和开发知识的作用的讨论,提出了一个同时适用于个体和组织的简单类推:

己有的知识使吸收和应用新知识成为可能。

己有知识的一部分应该与新知识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促进吸收;

尽管仍要相关,这些知识的另一部分则必须非常多样化,才能促进新知识的有效和创造性利用。

己有知识是吸收能力的基础,这种朴素的观点对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发展吸收能力,进而提高组织的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知识的基本作用提出了吸收能力的两个特征,而它们将会影响处于持续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的创新绩效(CohenandLevinthal,1989b)。

在一段时期积累吸收能力将使下一段时期的积累变得更有效率。

在特定领域发展吸收能力后,企业将更易于积累额外知识,而这是其在随后的时间里为了开发任何关键的外部知识所需要的。

其次,掌握相关的专门技术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中间技术进步的引进,而它们为新技术开发的终端价值提供信号。

因此,在一个变化无常的环境中,吸收能力影响期望的形成,使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技术进步的实质和商业前景。

这些修正后的期望激励企业随后对吸收能力进行投资。

吸收能力的这两个特征一一累积性和它对期望形成的影响一一意味着它的发展是领域专属的(domain-specific)和路径或历史依赖的(pathorhistory-dependent)o

吸收能力的累积性及其对期望形成的影响,提出了路径依赖的一个极端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企业停止对其在一个快速变化的领域中的吸收能力进行投资,它就无法吸收和开发该领域的新信息,不管这些信息的价值有多大。

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我们称之为“关在门外”(lockout)的这种情况的出现(CohenandLevinthal,1989b)o首先,如果企业早期不去发展吸收能力,那么它对特定领域中的技术机会的看法将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因为企业不会意识到那些在其他情况下会改变其预期的信号的重要性。

结果,企业不去投资吸收能力,当新的机会随后出现时,企业也会对它们置之不理。

这些影响结合在一起,使已有的知识促进了吸收能力在随后的发展,而早期缺乏对吸收能力的投入也使吸收能力在随后想要达到某个特定水平变得愈加昂贵。

因此,早期对吸收能力的低水平投入降低了后期投入的吸引力,即便企业意识到了技术机会的存在。

I后期技术开发中企业被“关在门外”的可能性,近来成为产业政策方面关注的一个问题。

例如,Reich(1987:

64)猛烈抨击Monsanto退出“浮动区”(float-zone)硅制造,因为他相信这个决定将会使技术退出变得不可逆转,"

……各种新一代技术都建立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一旦走下技术的自动扶梯,就很难再走回去了”。

因此,吸收能力的累积性及其对期望更新的依赖,这些都是限制企业在特定技术领域中施展拳脚的力量。

如果企业不在早期某个特定的专门技术领域投资开发吸收能力,它将对随后开发这种能力毫无兴致,即便该领域发生了重大进展。

也因此,NelsonandWinter(1982)强调惯性模式是企业行为的核心特征,它可以作为理性行为模型的一部分,在模型中吸收能力是累积性的并促进期望的形成。

“此处不发明”综合症指企业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