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18.46KB ,
资源ID:41545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1545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临床操作指南试行 第二版》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临床操作指南试行 第二版》要点.docx

1、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临床操作指南试行 第二版要点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临床操作指南(试行) (第二版)要点一、晚期胰腺癌的定义本指南所指晚期胰腺癌( advanced pancreatic carcinoma,简称APC) 为胰腺导管细胞癌, 已发生局部和/或远处转移,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切除, TNM分期在T3N0M0以上。具体分期见表 1。 胰腺癌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全国肿瘤登记中心( NCC)在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估计中国2015年新增430万癌症病例,癌症死亡病例超过280万。肺癌、胃癌、胰腺癌等

2、10种肿瘤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 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5% ,是目前国内主要的肿瘤死因, 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0% 。其中,胰腺癌的发病率2000年至2011年是上升的,男性胰腺癌病死率占据第7位。胰腺癌分期不同,治疗方案选择也各不相同。早期胰腺癌首选手术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为目前主要手术方式,但手术难度大, 术后易发生胰瘘等并发症。中晚期胰腺癌,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静脉化疗和放疗。近年来,中晚期胰腺癌介入诊断和治疗,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手术切除有困难、或伴随病变较多不宜手术的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 出现梗阻性黄疸、肝转移、剧烈腰背部疼痛能耐受全身化疗患者,均可采取敏感药物

3、经导管直接灌注、放射性粒子植入、介入性生物治疗,也可以通过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胆管内支架置入等解除黄疸等并发症。介入性治疗前,建议行经皮胰腺穿刺活检术, 明确胰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甚至基因诊断与测序, 以指导进一步临床治疗。本指南不包括超声聚焦( HAIFU刀)和纳米刀的相关治疗。二、晚期胰腺癌介入诊疗的几个基本概念1经皮胰腺穿刺活检术2动脉内灌注化疗术(1)定义动脉内灌注化疗术(简称TAI)是指经动脉内将导管或微导管插入到胰腺癌病灶主要供血动脉(如: 胃十二指肠动脉等),根据临床资料所确定相应化疗药物及其方案, 将药物在一定时间内(一般 3045min) 经导管灌注到肿瘤组织内的治疗方

4、法。(2)原理(3)分类依据注射方式可分为: 持续性动脉内灌注化疗(cTAI), 一般要求留置动脉导管,灌注时间依据肿瘤生物性特性以及所选择药物的时间浓度曲线决定; 冲击性动脉灌注化疗(bTAI),亦称团注灌注化疗,灌注时间一般在3045min,多在肿瘤血供丰富时进行。肿瘤血供不丰富,此方法的疗效有限,依据患者实际状况, 可改为 cTAI或者其他局部物理治疗。 依据注射部位和药物是否加热,还可分为区域性灌注化疗和加热灌注化疗。3经皮125I粒子植入术(1)定义经皮125I粒子植入术(PIP)是指在局麻下, 采用CT扫描等影像定位技术,依据模拟内放射治疗系统(TPS)确定靶区和粒子植入的数目,

5、采用直接穿刺的方法将125I粒子植入到胰腺癌和转移病灶组织中, 使肿瘤组织细胞发生坏死的治疗方法。(2)原理4经皮射频病灶消融术(1)定义是在指影像学引导下,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肿瘤细胞坏死达到原位灭活, 其原则是最大程度地灭活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结构; 按照治疗原理消融术, 分为化学消融和物理消融两大类; 化学消融: 是将高浓度的消融剂(蛋白凝固剂、敏感化疗药物和示踪缓释剂) 注入到肿瘤实体内达到消融的目的, 优点是方法简单易行, 缺点是消融剂分布不易控制, 疗效不理想; 物理消融: 根据温度分为三类: 热消融、冷消融、常温消融(不可逆电穿孔), 基于温度的消融方法有热消融(射

6、频、微波、激光、聚焦超声等), 冷消融(氩氦刀、液氮刀等)。(2)原理三、晚期胰腺癌的经皮胰腺穿刺活检术(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胰腺穿刺活检术适用于胰腺实性肿块、胰腺囊实性肿块、怀疑有弥漫性疾病等,以确定胰腺病变性质,鉴别胰腺原发癌与转移癌等。2禁忌证严重出血倾向者,急性胰腺炎、腹膜炎、皮肤感染、心肺功能差、大量腹水等。(二)准备1. 患者准备2. 器械准备(三)方法(四)注意事项主要防止术中、术后消化道或腹腔出血、急性胰腺炎、胆汁性腹膜炎、胃肠道穿孔继发腹腔感染、肿瘤针道种植、胰瘘等的发生。四、晚期胰腺癌的cTAI治疗(一)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1)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2)已采

7、用其他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的胰腺癌;(3)胰腺癌伴肝脏转移;(4)胰腺癌术后复发。2禁忌证(1)对比剂过敏;(2)大量腹水、全身多处转移;(3)全身情况衰竭者, 明显恶液质, ECOG评分2分,伴多脏器功能衰竭;(4)有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不能纠正,有明显出血倾向者;(5)肝、肾功能差,超过正常参考值1.5倍的患者;(6) 白细胞3.5109/L,血小板50109/L;以上( 1)( 3)为绝对禁忌证,(4)(6)为相对禁忌证。(二)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2实验室检查:3影像学检查:4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5术前用药:6. 器械准备:7. 用药方法(1)以肿瘤细胞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指导;(2)无病

8、理诊断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时, 结合CT、MI等影像学表现,参考UICC治疗胰腺癌经典方案, 如: 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等。(三)操作方法(四)术后处理1. 充分补液、保肝、对症治疗(止吐、退热等) 35天。2必要时抗生素治疗。3术后1周内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血清淀粉酶等。(五) 常见并发症1与血管内操作相关的并发症: 血肿、动脉夹层形成、动脉痉挛、闭塞等。2与化疗药物相关的并发症: 胰腺炎、恶心、呕吐、疼痛、发热、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3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和/或药物相关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等。(六) 疗效评价与随访要求1建议每月随访1次。2生活质量评价(QO

9、L, 推荐使用ECOG评分系统) 和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七) 护理1. 术前准备2. 术后护理五、晚期胰腺癌的经皮125I 粒子植入治疗(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术后;(2)不能手术切除的,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胰腺癌;(3)不愿意接受胰腺癌切除手术患者;(4)预计生存期3个月,为缓解持续性上腹部疼痛;(5) 原发胰腺肿瘤最大直径5.0cm者应慎重选择肿瘤减荷。2禁忌证(1)临床有明确证据证明胰腺肿瘤已广泛转移;(2)多器官功能衰竭者;(3)胰腺恶性肿瘤合并急性期胰腺炎症者;(4)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经药物治疗,不能改善者。(5)合并严重糖尿病, 经

10、过降糖治疗, 血糖不能控制在16.7mmol/L 以下者。(6)合并菌血症、脓毒血症者, 不能接受放射粒子植入治疗。(二)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以及TPS1. 放射治疗处方剂量及125I粒子活度、数量2. TPS(三) 围手术期处理1. 术前准备2. 手术操作3. 术后观察及处理(四) 常见并发症1. 胰瘘:2. 胃肠道症状:3. 术后腹水:4. 粒子移位:5. 感染、大出血、乳糜瘘:(五) 护理1. 术前护理2. 术后护理六、晚期胰腺癌的经皮射频与微波治疗(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术后;(2)不能手术切除的,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的胰腺癌患者;(3)不愿意接受胰腺癌切除手术

11、患者;(4)预计生存期3个月,为缓解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可慎重选择;(5)原发胰腺肿瘤最大直径7cm者应慎重选择减瘤治疗。2禁忌证(1)临床有明确证据证明胰腺肿瘤已广泛转移;(2)恶病质患者;(3)合并急性期胰腺炎症者;(4)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药物治疗,不能改善者;(5)合并严重糖尿病,降糖治疗, 血糖不能控制在15.6mmol/L 以下者;(6)合并菌血症、脓毒血症者, 不能接受射频与微波治疗。(二)射频与微波的选择2. 射频与微波的功率确定3. 针数及手术途径的选择(三)围手术期处理1. 术前准备2. 手术操作4. 术后观察及处理(四)常见并发症1.胰瘘:2.胃肠道症状:3.术后腹水:4.感染

12、、大出血、乳糜瘘:(五) 护理1.术前护理2.术后护理七、晚期胰腺癌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处置(一)梗阻性黄疸1原因: 胰头部肿瘤,肝门部淋巴结转移。2处置策略(二) 淋巴结转移1定义: 是指腹腔内淋巴结转移, 单个或融合淋巴结累计直径1.0cm。2处置策略: 同本指南中胰腺癌及肝内转移病灶处理方法。( 三) 胃肠道梗阻1.原因:2.处置策略( 四) 顽固性疼痛1.原因:2.处置策略八、晚期胰腺癌的介入治疗方法的优化选择APC 患者应尽早对原发灶及转移灶同时进行cTAI联合物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cTAI能有效的控制胰腺癌的原发灶及转移灶,化疗方案应依据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确定,物理治疗包括原

13、发及转移病灶的粒子、射频和微波治疗,具体方法选择应依据肿瘤的部位、血供及内部结构确定(表3)。胰头部肿瘤以影像学引导下, 经皮125I粒子植入治疗为主; 体尾部肿瘤以影像学引导下, 经皮射频、微波为主; 肿瘤血供不丰富者,以物理治疗为主(表4)。在提高患者临床免疫力的前提下, cTAI应作为首选方法,物理治疗是其有效补充,二者可以交互、重复应用。1. cTAI2. 125I粒子植入3. 射频/微波治疗4. 介入治疗策略5. 粒子、射频和微波的选择原则九、晚期胰腺癌的介入治疗的随访与疗效监测方法(一)临床疗效(二)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十、小结综上所述,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cTAI、125I粒子植入、射频和微波消融等介入治疗是很好的选择。根据肿瘤大小、形态、部位、邻近脏器解剖关系等, 选择一种或多种介入治疗方法,可有效的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和生存质量。随着纳米技术、基因技术、分子影像学技术及分子介入治疗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将进一步提高。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