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2.79MB ,
资源ID:415731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1573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生物笔记素材1.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生物笔记素材1.docx

1、高中生物笔记素材1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 (3) 调节细准焦螺旋到物象清晰 显微镜的成像 1.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 大倍数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 大倍数越小。) 2.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 由于显微镜下成的是倒立的像, 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 是相反的。 类别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细胞大小较小(110m)较大(10100m)细胞壁的成分肽聚糖纤维素和果胶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仅有环状DNA分子,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有染色体

2、。是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拟核:大型环状DNA质粒:小型环状DNA染色质、DNA分子(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细胞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有各种细胞器主要生物类群放线菌、细菌、蓝藻、支原体植物、动物、真菌共同点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DNA)细胞质有分散的核糖体,无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1. 一位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细菌,把此载玻片放在液体培养液中培养4h后再将其稀释10倍,再放到相同条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每分裂一次的平均时间是:( A ) A.1h B.2h C.4h D.无法确

3、定2.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细胞,低倍镜的视野与高倍镜的视野相比,其特点是:( A )A.亮,细胞数目多,形体小B.暗,细胞数目多,形体小C.亮,细胞数目多,形体大D.暗,细胞数目多,形体大3.在低倍镜下看到视野的左上方有一目标,欲将其放到高倍镜下观察,应如何移到玻片?(C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4.玻片上有一字母“p”,则在视野中能看到: ( D )A. p B. q C. b D. d5.一个细小的物体若被放大500倍,这里的“被放大50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D )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6.(多选)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

4、乙、丙3个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3个异物仍存在。据此,3个异物可能在( AD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装片上7.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2 个。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如: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半乳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蓝棕砖红) 脂肪 + 苏丹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 淀粉

5、+ 碘蓝色 一、材料用具 1.实验材料:梨匀浆、花生种子、花生汁、马铃薯匀浆、稀释的蛋清 2.试剂:斐林试剂、苏丹、双缩脲试剂、碘液 二、实验流程.逐项完成4类有机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AB液(A:0.1g/mL的NaOH溶液:B: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在烧 杯后(振荡试管:Cu(OH)2棕Cu2O)取1ml + 还原糖 (梨匀浆2ml ) 水浴加热2min 2.苏丹3滴 + 脂肪(花生汁2ml /花生种子薄片) 23滴 染色3min 酒精洗去浮色 吸 滴1滴蒸馏水 3.碘液 2滴 + 淀粉(马铃薯匀浆2ml ) 4.双缩脲试剂 A液1ml + 蛋白质(稀释的蛋清2ml )

6、摇匀+B液4滴 摇匀注:苏丹3、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A:0.1g/mL的NaOH溶液:B:0.01g/mL的CuSO4溶液序号类型计算公式1患甲病的概率为m则非甲病概率为1m2患乙病的概率为n则非乙病概率为1n3只患甲病的概率mmn4只患乙病的概率nmn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等于各对基因单独形成配子种 数的乘积。任何两种基因型(表现型)的亲本相交,产生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的种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型(表现型)单独相交 所产生基因型(表现型)的乘积。 子代中个别基因型(表现型)所占比例等于该个别基因型 ( 表现型)中各对基因型(表现型)出现概率的乘积。5同患两种病的概率mn6只患一种病的概率mn2

7、mn或m(1n)n(1m)7不患病概率(1m)(1n)8患病概率mnmn或1不患病率概率原理的应用(1)乘法原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事件同时出现的 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积。如:已知不同配子的概率求后 代某种基因型的概率;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后代某种基因 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等。(2)加法原理:两个或两个以上互斥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 于各自概率的和。如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求后代某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或表现型)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异常遗传现象分离比某些生物的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

8、状分离比如934,151,97,961等,分析这些比例,我们会发现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这也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体各种情况分析如下表。F1(AaBb)自交后代比例原因分析9331正常的完全显性97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34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杂交(常规)育种问题 (1)育种原理:通过有性杂交中基因的重新组合,把两个或 多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2)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系间

9、。(3)优缺点:方法简单,但需要较长年限的选择才能获得所 需类型的纯合子。(4)动植物杂交育种比较(以获得基因型AAbb的个体为例)不同交配方式的应用无论正交、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此结果表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F2中不仅出现了亲代原有的性状(黄圆和绿皱),还出现了新的性状(绿圆和黄皱)。F2共得到556粒种子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的数量依次是315、108、101、32。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于9:3:3:1。 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10、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1)自交自交是遗传学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自交仅限于植物,指两性花的自花传粉(如豌豆),或者雌雄同株植物的异花传粉(如玉米),其实质就是参与融合的两性生殖细胞来自同一个体;广义的自交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动物一般不说自交,只能说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相当于自交

11、。(2)自由交配自由交配也叫随机交配,是指种群内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随机交配,不受基因型的限制,属于杂交的一种。自由交配的概念在动植物中均适用。自由交配题型的解法:例: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组合一9331组合二0101组合三3010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_。解析组合一(BbDdBbDd)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Bbdd12,即1/3BBd

12、d和2/3Bbdd,发生自由交配。方法一:自由交配的交配方式有4种,分析如下表:交配方式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后代表现型及比例1/3BBdd1/3BBdd1/9BBdd1/9黑蚁白茧1/3BBdd2/3Bbdd1/9BBdd,1/9Bbdd2/9黑蚁白茧2/3Bbdd1/3BBdd1/9BBdd,1/9Bbdd2/9黑蚁白茧2/3Bbdd2/3Bbdd1/9BBdd,2/9Bbdd,1/9bbdd3/9黑蚁白茧,1/9淡赤蚁 白茧因此,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1/92/92/93/98/9。此方法较繁琐。方法二:解自由交配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配子法”。1/3BBdd和2/3Bbdd自由交配,由于所有个体

13、的第二对基因都是dd,解题时可以简化条件,只考虑第一对基因即可。由种群中有1/3BB和2/3Bb,可推算出该种群能产生配子B1/31/22/32/3,配子b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的表达式,后代中:AA(2/3)24/9,Aa2(2/3)(1/3)4/9,aa(1/3)2。因此,黑蚁白茧的概率是4/94/98/9。答案8/9例4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C52% D57%解析经计算,未入侵之前VV个体有3 0

14、00,Vv个体11 000,vv个体6 000;入侵后,VV变为3 0002 0005 000,其他类型个体不变,但总数变为22 000。同时,应该了解随机交配并不改变各种基因的频率,所以V基因频率为:(5 000211 000)/(22 0002)47.7%48%。答案B自交和自由交配同时出现的题型例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杂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分别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只要群体不发生变化,

15、不论自由交配还是自交,基因频率都不发生改变,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可通过计算判断。由题可知,亲代中AA占16%,aa占36%,Aa占48%。自由交配:用配子法,算得后代中AA(40%)216%,aa(60%)236%,Aa240%60%48%,所以不变。自交:AA、aa、Aa分别自交,由于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AAAaaa121,因此AA个体和aa个体的百分比要增大。例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

16、抗病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解析由亲本为BBBb,推知F1为1/2BB、1/2Bb。F1随机交配用配子法:F1的配子B1/21/2(1/2)3/4,b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到F2:BB(3/4)29/16,Bb2(3/4)(1/4)3/8,bb(1/4)21/16(死亡)。所以,在成活个体中有3/5BB、2/5Bb,计算B基因频率3/52/5(1/2)4/5

17、80%。答案0.84个,2种,1:14个,2种,1:1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II减I次级性母细胞四分体初级性母细胞性原细胞复制或如图:如图:若为“伴X隐性遗传”,可参看系谱中的女患者, 上推其父亲,下推其儿子均应为患者(母病子必病)若为“伴X显性遗传”可参看系谱中的男患者,上推其母亲,下推其女儿均应为患者(父病女必病)伴X遗传特点若能否定伴X遗传便可确认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因伴Y遗传,细胞质遗传均可直接确认)。遗传系谱分析(以人类遗传病为例)(1)可直接确认的系谱类型 细胞质遗传 系谱的典型特征为“母系遗传”。即母正常则子女均

18、正常,母患病则子女均患病。质基因为“单个”不成对,故不存在“显隐性”问题。如图所示:伴Y染色体遗传系谱的典型特征是“限雄遗传”。传男不传女,即患者均为男性,男患者的直系男性亲属均为患者。此类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无其等位基因,故也不存在“显隐性”问题,即相关性状由“单个”基因控制,如图所示:正常双亲生有患病女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中生有女有病)患病双亲生有正常女儿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中生无女无病)(2)需进一步判断确认性状显隐性(题目已告知的除外) 父母性状相同,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 性,新性状为隐性,如图所示:在确认了性状显隐性的前提下,一般通过先否定伴性遗传的方式来肯定

19、常染色体遗传,其方法如下:(3)没有特定系谱特征的系谱分析依次排除伴X显性-伴X隐性,无法排除时,欲作出“最可能”的判断可依据如下思路: 比较项目遗传方式伴性遗传(以XY型为例)常染色体遗传细胞质遗传基因位置与属性核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Y)上核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质基因,位于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DNA分子上 比较项目遗传方式伴性遗传(以XY型为例)常染色体遗传 细胞质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定律遵循遵循不遵循正反交结果正反交结果一般不同,总与性别相联系正反交结果相同正反交结果不同,子代性状总与母本一致性状表现与性别的关系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性状表现只取决于母方 比较项目遗传方

20、式伴性遗传(以XY型为例)基因传递特点Y染色体上基因仅在男性中传递(与女性无缘)来自父亲,传向儿子 比较项目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遗传细胞质遗传基因传递特点随机传向儿子与女儿母系遗传只能来自母方只能由母方传向子代 比较项目遗传方式伴性遗传(以XY型为例)常染色体遗传 细胞质遗传举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色盲、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外耳道多毛症伴Y遗传人类白化病、多指遗传等人类线粒体肌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显)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X显)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X隐)伴Y染色体遗传 (伴Y)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遗传特点:.常显与常隐遗传情况与性别无关,男女性及整个人群中

21、的发生概率都约相等; 常显: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常隐: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X显与X隐遗传情况与性别相关:X隐: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因为男性体细胞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传给女儿)病例:果蝇白眼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进行性肌营养不良X显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具有世代连续性病例: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伴Y遗传情况也与性别相关:患者全为男性(因为致病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有时代连续现象:“父子孙”(限雄遗传)病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可遗传的变异:由于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变异的类型 不遗传的变异: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 可遗传的变

22、异有三种来源 基因突变(主要)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2.根据对相对性状类型的影响分类:隐形突变和显性突变3.按突变基因在体内的位置:体细胞突变和性细胞突变4.按突变原因分;自然突变和与诱发突变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DNA在进行复制时发生错误或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后进行修复时发生错误。对后代影响:A.有丝分裂间期:体细胞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后代)(植物细胞可无性繁殖)B.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生殖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基因突变的原因外因(诱发突变) 1.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 损伤细胞内DNA 2.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23、能改变碱基 3.生物因素:某些病毒影响宿主细胞DNA内因(自发突变) 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结果: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了它的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意义:1.产生新基因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基因重组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于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图一图二.常显与常隐遗传情况与性别无关,男女性及整个人群中的发生概率都约相等; 常显: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常隐: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X显与X隐遗传情况与性别相关:X隐: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因为男性体细胞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传给女儿)病例:果蝇白眼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进行性肌营养不良X显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具有世代连续性病例: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伴Y遗传情况也与性别相关:患者全为男性(因为致病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有时代连续现象:“父子孙”(限雄遗传)病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