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4.01KB ,
资源ID:41666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1666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网摘之个别习题详解.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网摘之个别习题详解.docx

1、网摘之个别习题详解 网摘之个别习题详解1.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D )。 A.信任感 B.自主性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每个阶段及其主要发展任务和所实现的体验阶段名称及年龄范围主要发展任务所实现的体验婴儿期(出生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希望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意志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的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能力青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忠诚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爱情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怀老

2、年期或成年晚期(从50岁直至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智慧、贤明的品质2.“发展危机”的提出者是(C )。 A.皮亚杰B.维果茨基C.埃里克森D.布鲁纳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其认知发展主要是(B )。 A.感觉和知觉分化 B.感觉与动作分化 C.动作与语言分化 D.形象与表象分化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乃至成人)。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特点是: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个月,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前

3、运算阶段(26、7岁)的特点是: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的特点是:儿童思维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活动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乃至成人)的特点是: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4.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A )。 A.

4、比奈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奈量表 C.瑞文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5.掌握学习的提出者是(D )。 A.布鲁纳B.维果茨基C.奥苏伯尔 D.布卢姆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观主要体现他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中。第一,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获得、转化和评价。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第二,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

5、本的态度和方法。而所谓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6. 韦氏量表主要包括两个分量表,即(B )。 A.智力量表与情绪智力量表 B.言语量表与操作量表 C.言语量表与空间知觉量表 D.数理逻辑量表与操作量表7. 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 D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8. 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B )。 A.苛勒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6、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主要代表性理论有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 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代表性理论有: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

7、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9. 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 B )。A.建构法 B.发现法 C.顿悟法 D.接受法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观主要体现他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中。10. 加涅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B )。A.感受器 B.感受登记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并转变为神经信息。这个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这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一般在百分之几秒内就可把来自各感受器的信息登记完毕。被视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可持续二三十秒钟。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编码

8、过程。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般认为,长时记忆是个永久性的信息贮存库。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的信息可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除信息流程之外,信息加工学习模式的上部,还包含着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这两项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1. 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 C )。A.迷箱实验 B.迷宫实验 C.叠箱实验 D. “三座山”实验12. 建构主义的理论流派中,在皮亚杰的思想之上发展起来的是( B )。A.社会建构主义 B.激进建构主义 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D.社会文化建构主义13. 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9、 A )。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 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 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14.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A )创立的。A.巴甫洛夫 B.列昂捷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学习是条件刺激(铃声)与条件反应(唾液分泌)之间形成的巩固联系。也就是,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的过程。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原理中包含着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的学习规律。15.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10、桑代克的联结说的基本观点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规律的认识上。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联结,联结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地盲目尝试与逐步减少错误实现的。桑代克认为学习有三条主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和五条副律(或五条学习原则)即多重反应律(或多重反应原则)、选择性反应律(或选择性反应原则)、同化或类化律(同化或类化原则)、定势或态度和倾向律(定势或态度和倾向原则)、联想交替律(联想交替原则)。16. 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或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

11、部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个体、行为和环境是联结在一起的相互影响的三个决定因素,三者构成一个交互作用系统,三个决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行为的改变。三者之间互相渗透,起的作用大小因具体情境而变化,会因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环境条件而不同。班杜拉把他的这种观点称之为交互决定论。班杜拉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和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学习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在学习动机方面,班杜拉注意到三种强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即他把强化分为三种类型,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在人类的观察学习中,班杜拉

12、尤其强调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重要作用。17. 下列概念中( D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18. 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19. ( 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观主要体现他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中。第一,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获得、转化和评价。教师采取有效措施

13、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第二,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的态度和方法。而所谓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教育含义:根据布鲁纳的教学观和教学原则,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师必须深入分析,明确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教材结构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同时要注意激

14、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要注意运用反馈的原理,促进学生自我反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2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C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21.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C )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A.格式塔派 B.认知派 C.联结派 D.建构派22. 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是(A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性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求知与理解的需要(认知需要) 、审美的需要和 自我实现需要 七个层次;马斯洛又将

15、前 四 种需要归为基本需要(亦称缺失性需要),将后 三 种需要归为高级需要(亦称成长性需要)23.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24.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 B )。 A.惊喜和感激 B.满意和自豪 C.内疚和无助 D.学习没有积极性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Weiner,1935-)对人的归因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人们多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

16、境。又把上述六个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控制点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维度(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维度(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归因所引起的期待变化和情感反应会影响下一步成就行为的动机,影响下一步成就行为的强度、选择性和持续性。 25. 需要层次理论是( D )提出的。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马斯洛26.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27. 下列哪位不是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D )。A.

17、默里 B.麦克里兰 C.班杜拉 D.布鲁纳28. 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A.班杜拉 B.麦克里兰德C.奥苏伯尔 D.阿特金森29.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学习不起作用,因为刺激带来了所希望的反应,刺激本身就是强化。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尽管更接近于桑代克的理论,但也不同于桑代克对学习的解释,桑代克认为奖励能加强存在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斯金纳则认为,反应加强的不是S-R

18、联结而是相同行为再发生的频率。30. 教育心理学家( A )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A.奥苏伯尔 B.安德森 C.贾德 D.桑代克31. 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 B )提出来的。A.加涅 B.布鲁纳 C.斯腾伯格 D.弗拉维尔32. 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 C )提出的。A.埃里克森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33.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B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B )。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的儿童品

19、德发展“四阶段学说”的基础上,采用两难故事法提出了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即:前世俗水平(主要指09岁的儿童),分服从与惩罚的定向和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两个阶段;世俗水平(主要指915岁的儿童),分社会习俗的定向和秩序与法规定向;后习俗水平(主要指15岁以后的儿童),分社会契约的定向和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34. 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A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好孩子”取向阶段35. D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

20、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36. 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B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l2岁皮亚杰的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可逆性阶段(810岁),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37. 国心理学家( C )于19

21、90年提出了品德三维结构理论模式。A.李伯黍 B.邵瑞珍 C.章志光 D.肖风38. 对偶故事法(临床叙述法)”是( A )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斯陶布 D.班杜拉39. 皮亚杰认为( B )。A.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从客观造成的后果追究行为者的责任的B.儿童的道德是从他律性向自律性按阶段发展的C.研究道德问题不宜采用直接询问法,而应采用两难故事法D.一般情况下,67岁儿童处于从权威阶段向自我中心阶段过渡时期40.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D )。 A.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B.中我中心阶段、互

22、惠阶段、公正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41. 皮亚杰研究发现,810岁儿童的道德判断处于( B )。A.权威阶段 B.互惠或可逆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 D.公正阶段42. 皮亚杰用对偶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 D )。 A.道德行为 B. 道德体验 C.道德情感 D.道德判断43. 柯尔伯格(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方法是 ( B )。A.对偶故事法 B.两难故事法 C.临床法 D.心理测验法44. 柯尔伯格(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分为( D )。 A.二阶段 B.三阶段 C.四阶段 D.六阶段45. 柯尔伯

23、格(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最高阶段是( D )。 A.惩罚和服从定向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C.社会契约定向 D.良心或原则定向46. 柯尔伯格(科尔伯格)认为,儿童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B )。 A.原则定向、良心定向 B.社会契约定向、 良心或原则定向C.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D.“好孩子”定向、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47. 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D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48. 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B )。A.斯金纳 B.沃尔朴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49. 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C)。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50. 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C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A.知识 B.应用 C.评价目标 D.综合目标51.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B )。A.二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52.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53.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B )。A.科尔伯格 B.勒温 C.普雷斯顿 D.苛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