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7.78KB ,
资源ID:41733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1733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

1、适用专业:适用对象:三年制初教专业开课学期:每周2节课三年制初教专业第一学期一、课程的目标:在于认识自然本质和演变规律,从宏观上把握自然科学的性质、特点、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以及自然科学对人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摆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二、课程的性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文、理、英、音、体、美所有方向学生的通识类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力求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在职小学教师的特点出发,体现教材的先进性、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 三、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设置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以有利于现代生活及实际应

2、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员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同学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我国许多地区小学教师文理兼教的实际需要。 四、本课程的要求是:课程内容按照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认知到应用,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了解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从认知到应用,以兼容性强且与人们生活密切的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课题使学员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树立自然界的物质观,逐步建立

3、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辨证观点。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认识到要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一定要更快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科技素质,使教师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周? 次教? 学? 进? 度第1周3周第一章:自然科学概述? 第一节: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 第二节: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2课时)第三节:科学和社会? (2课时)第四节:自然科学的发展 (2课时)第47周第四章: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宇宙观的演化? (2课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2课时)人类对宇宙的探测 (2课时)宇宙的未来 (2课时)第8-11周第五章:地球环境的演变

4、地球的起源? 地球圈层的演化? (2课时)地表环境的演变 (2课时)地球环境演变的基本规律 (2课时)第12周-15周第六章:生命的起源和智慧的演进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起源 (2课时)生物的进化 (2课时)人类的起源和智慧的发展 (2课时) 第16-19周第九章: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 (2课时)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的影响 (2课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 (2课时)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战略 (2课时)第20周期末考试?六、教法说明具体措施:采用 “互动式”地理课堂教学。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控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教学目标、学习

5、内容)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学生认知的工具。这三个环节不是机械地独立,而是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1.教师会激,学生乐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精选图片、动画、声音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学生在欣赏、观察中乐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例如,在讲述泥石流时,给出泥石流发生地的景观图片,爆发时的壮观场面,爆发后的悲惨景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反映的地形条件、植被状况、降水情况等。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2.教师设疑,学生勇思:教师设疑,应重在一个巧字,教师的提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心理,既要结合教材内容,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环境日宣传漫画

6、“啊!地球出汗了。”并设计如下疑问:、漫画中经纬网地球周围被废气包围着,这些废气从哪里来?、图中滥伐树木的痕迹说明了什么问题?、图中经纬网地球表面老人愤怒的面孔和上方的水滴表示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基本能独立地解答了这些问题。这样,学生由于成功产生了喜悦,并且得到了满足,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事物的热情。3.教师善导,学生勤究:教师善导,学生勤究是指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励学生勤勉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提供的相关信息与资源,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或问题进行独立地思考,或在老师和同学的协同下,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来分析问题的结构,构思解题的思路,共同实现意义的构建过程。七、考核方式

7、及评分办法考核方式从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其中1、学习素养占20%,包括考勤(随机考勤4次)、按时完成课外学习任务(布置任务能完成任务加1分/次)、按时完成作业(布置作业4次,能独立完成加1分/次)、课堂表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表现较好1分/次)、学习诚信(无抄袭作业,小测试,论文,总分为4分)等。2、学习能力占30%,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协助学习能力、自评与互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表达展示能力等。3、学习效果占50%。按照学生学习效果对照教学要求分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具体实施细则参照下表:考核项目评分标准考核得分总评成绩学习素养占20%考勤随机考勤4次,出勤者的1分/次按时完成课外学习任务布置任务能完成任务者加1分/次按时完成作业布置作业4次,能独立完成者加1分/次课堂表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表现较好者1分/次学习诚信无抄袭作业、小测试、论文者奖励4分学习能力占30%自主学习能力视学生实际表现评价06分协助学习能力自评与互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表达展示能力学习效果占50%能快速完成,表现优秀,达到学习要求4550分能完成,表现良好,达到学习要求3545分能基本完成,表现一般,基本达到学习要求3035分不能完成,表现差,不能达到学习要求030分八、教材教材:使用教材:人教版自然科学基础教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