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4.59KB ,
资源ID:439946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3994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95 %乙醇食品级溴酚蓝自制指示剂酚酞氨水石家庄市华迪化工有限公司2.2.2 仪器表2 实验仪器及设备一览表名称型号旋转粘度计NDJ1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HH2江苏金坛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循环水真空泵SHB5Q郑州杜甫仪器厂电热鼓风干燥箱1012天津市华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JJ200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2.3 降低原料油的酸值2.3.1 酸值的测定a)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OH=0.2 mol/L;酚酞指示液,10 g/L;b) 操作1) 量取150 mL,95 %乙醇于锥形瓶中,加610 滴酚酞指示剂,以CKOH=0.2 mol/L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备用

2、。2) 称取硬脂酸样品1 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约70 mL中和过的95 %乙醇,在水浴上加热使其溶解。剩余的乙醇作为滴定的比色标准。3) 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的乙醇溶液,直至标准颜色相同,保持30 s不褪色为终点15。酸值= mg/gC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V滴定耗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式样的质量,g经测定原油酸值为2.201,按照实验要求,应降至1以下。2.3.2 降低酸值方法a) 原理降低酸值是通过加入碱中和原料甲酯中的脂肪酸,本文采用碳酸钠、氨水和三乙醇胺降低原料甲酯的酸值。碳酸钠为白色粉末或细粒状结晶体。能溶于水,尤能溶于热

3、水中,水溶液呈强碱性。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酮。与酸类起中和作用生成盐类,也能与许多盐类起分解作用。市售浓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浓度约为28%(质量百分数)。能溶于水、乙醇、醚。与酸中相反应产生热,有强烈的刺激臭味;对人体的眼、鼻及破损皮肤有敏感的刺激性;有腐蚀性。在氨水中既有自由的氨分子,也有水合氨分子和铵离子,主要形成水合氨分子,实质上是氨分子和水供给的氢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的。只有一小部分水合氨分子电离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溶液显弱碱性。25 时,氨水的电离常数为K=1.810-5。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铵;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在常温下氨水可被C

4、l2、KMnO4等强氧化剂氧化;跟酸反应生成铵盐。三乙醇胺:分子式为N(C2H4OH)3,无色粘稠液体。在空气中变黄褐色。有吸湿性,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微溶于乙醚和苯。有碱性,能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b) 溶液的配制1)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2 mol/L取1.122 g氢氧化钾固体,加少量蒸馏水溶解,最后定容至100 mL,即得CKOH=0.2 mol/L2) 碳酸钠溶液C=2 mol/L取105.99 g无水碳酸钠,加少量蒸馏水溶解,最后定容至500 mL,即得C=2 mol/Lc) 步骤取7个试管,每个试管中加入15 g原料油,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氨水,三乙醇胺,碳酸钠溶

5、液和氨水,碳酸钠溶液和三乙醇胺,氨水和三乙醇胺,碳酸钠和氨水和三乙醇胺,观察现象,表3 不同加碱方式的比较组分酸值降低的程度现象碳酸钠溶液低絮状沉淀,悬浮状,试管最底部为水较高,但所需时间较长下部为沉淀层和水层,沉淀层表面为黄色液体较低沉淀量少,但酸值较低碳酸钠溶液+氨水较高底部有沉淀,沉淀上层为橙色,下层为白色碳酸钠溶液+三乙醇胺上层混浊,下层有沉淀氨水+三乙醇胺较高,所需时间长上层清亮,下部为白色沉淀通过改变碳酸钠(2 mol/L)、浓氨水、三乙醇胺三者混合加入量,来找到最佳配比,使酸值降到1以下。经过试验得到:500 g原料油中,碳酸钠溶液加入量为167 mL,浓氨水加入量为23.33

6、mL,三乙醇胺加入量为13.67 mL。2.4 实验方法在250 mL带简易密封的三颈烧瓶中加入溶有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钾的二乙醇胺,开动搅拌,待加热至规定温度后,加入预热至相同温度的自制脂肪酸甲酯,从加完瞬时开始计时,每隔一定时间(15 min30min)取一次样,分析游离二乙醇胺(DEA)含量,以DEA含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在实验中,采用不同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不同的催化剂用量(占甲酯量的百分比),不同的甲酯与二乙醇胺的摩尔比(11,11.4,11.6,11.8,12),以考察这些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为了考察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及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对影响合成反应显著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表4 正交

7、实验设计因素ABC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in催化剂用量/%170600.6280900.73851200.82.5 检测方法2.5.1 溶液的配制a) 溴酚蓝指示剂的配制100 mg溴酚蓝与3 mL0.05 mol/L的NaOH一起研匀,用20 %的乙醇稀释至250 mL容量瓶中摇匀,静置后使用16。b) 0.1 mol/L盐酸溶液的配制取500 mL蒸馏水于大烧杯中,再加入8.33 mL浓盐酸,搅匀后,再加入491.67 mL蒸馏水,搅匀,置于试剂瓶中。2.5.2 游离二乙醇胺含量的测定方法准确称取0.25 g样品溶于25 mL95 %乙醇中,加入4 滴溴酚蓝指示剂,用0.1 mol/L盐酸

8、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即为终点,同时做一空白试验。根据消耗的盐酸摩尔数扣除催化剂的含量,按下式计算游离二乙醇胺含量16:游离二乙醇胺含量(DEA)%=式中:N盐酸摩尔浓度,mol/L;V样品耗用的盐酸毫升数,mL;V0空白试验耗用的盐酸毫升数,mL;W样品重量,g;C催化剂的百分浓度(换算为相当于二乙醇胺的浓度)3 结果与讨论3.1 正交实验表表5 正交实验表设计列号实验号温度T/反应时间t/min456 0.6789 表6 11.6样品中游离胺含量的测定样品加入胺总量m(KOH)/g样品取量/gHcl用量/mL游离胺值DEA%39.790.420.267.328.220.4910.0

9、338.670.560.258.433.660.284.6816.1318.425.3221.085.8822.126.121.635.420.37表7 11.8样品中游离胺含量的测定44.766.827.305.9223.425.7222.415.722.504.5117.345.823.105.3920. 165.2120.625.220.4 表8 12样品中游离胺含量的测定mKOH/g49.7323.0795.636.3225.100.2726.7926.0221.826.423.5023.086.133.2 产品性质的测定3.2.1 粘度的测定用NDJ1型旋转粘度计测定产品的粘度,采用

10、2 号转子。3.2.2 发泡力的测定向25 mL平底试管中加入5 mL0.2 %待测溶液,上下倒转10 次,泡沫水平后,读出泡沫高度,计算出泡沫体积,即发泡力17。 表9 11.6 样品性质测定表温度/粘度/mps发泡力/(mL/mL)38.01.767/537.51.988/544.534.02.209/585.02.651/543.568.042.52.032/545.02.430/5表10 11.8样品性质测定表39.53.535/535.02.872/593.552.039.0112.53.314/545.558.0表11 12样品性质测定表48.065.056.577.552.51.

11、546/582.590.060.03.3 影响甲酯法合成二乙醇酰胺的因素3.3.1 温度的影响烷基二乙醇酰胺的生成属吸热反应,所以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二乙醇酰胺的方向进行。在有机化学反应中,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大约增加一倍,但反应温度过高会使副反应的发生机率增加,生成胺单酯、胺双酯、以及酰胺单酯、酰胺双酯,同时,有可能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导致产品的颜色加深,质量下降。3.3.2 反应时间的影响图1 在反应温度为80,KOH用量为0.6%,胺值随时间的变化在温度80 ,KOH用量为0.6 %,每隔15 min取样测定DEA含量,反应时间与游离DEA含量关系如图1所示。脂肪酸甲酯与二乙醇

12、胺是两种互不相溶的反应物,在反应的初期,两种底物在搅拌作用下,体系呈一种非透明的非均相混合物,由图1可以看出n(甲酯)n(乙醇胺)=11.6和n(甲酯)n(乙醇胺)=11.8时,在30 min之内曲线斜率较小,表明这个时间段以内反应很慢。随着反应的进行,二乙醇酰胺生成的量逐渐增大,反应速度加快,从图1不难看出,从30 min到60 min这一段以内,曲线斜率很大,表明反应速度很大,体系逐渐呈一种透明的均相体系。60 min以后,曲线趋于平缓,DEA含量下降缓慢,反应趋于平衡,反应120 min以后,DEA含量不再下降,反应达平衡状态。因此,反应时间控制在2h反应便可以结束。而n(甲酯)n(乙醇

13、胺)=12时,在45 min之内曲线斜率较小,45 min到60 min这一段以内,曲线斜率很大,75 min以后,曲线趋于平缓,DEA含量下降缓慢,反应趋于平衡。3.3.3 原料质量的影响在实验中发现,如使用未经蒸馏的粗脂肪酸甲酯所得产物的颜色较深,主要是由于粗脂肪酸甲酯的色素留在产品中,从而影响了产物的颜色,可能是粗甲酯中未完全甲酯化的甘油酯影响了最终产物的DEA含量。二乙醇胺的质量对反应也有影响。实验中若使用放置过久的二乙醇胺,因二乙醇胺是强碱,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反应很难进行,因而在合成过程中,应选用高纯度的原料。3.3.4 投料摩尔比(脂肪酸甲酯/二乙醇胺)的影响在脂肪酸甲酯与醇

14、胺反应时,理论上甲酯与醇胺的摩尔比在11.04就可使酸全部转化,由于酰胺化反应和酯化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在接近理论配比的条件下,反应不完全。本文对脂肪酸甲酯/二乙醇胺不同摩尔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摩尔比为11、11.4的反应不完全,产品溶于水时表层还有油滴,不符合要求。在温度80 ,KOH用量为0.6 %,不同投料量(11.6、11.8、12),反应时间2 h游离胺值随时间变化情况见下图,图2 在温度80,KOH用量为0.6 %,改变投料量摩尔比时胺值随时间的变化由此可见,总投料比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产物中硬脂酸二乙醇酰胺含量的提高。由于酰胺酯的胺解也是可逆反应,投料不足使酰胺酯不能完全胺解,

15、投料过多会在体系中留下大量的二乙醇胺,造成烷醇酰胺含量降低18。3.3.5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在甲酯与二乙醇胺摩尔比为11.6,温度80 ,改变催化剂的用量,产物胺值随时间变化情况见图,图3 在n(甲酯):n(乙醇胺)=11.6,反应温度为80,改变催化剂用量时胺值随时间的变化由图3胺值的变化趋势看:本反应的胺值最终恒定在1625。催化剂用量少,胺值达到恒定需要的时间长;催化剂用量多,胺值达到恒定需要的时间短,但催化剂超过一定用量,这种作用便不太明显了,本研究结果为催化剂用量以0.7 %最为适宜。 结 论1 研究了影响甲酯法合成烷醇酰胺的各种因素,以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11.6、11.8型烷醇酰胺

16、的较佳工艺:温度80 ,催化剂KOH用量为0.7 %,反间时间为2 h。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反应时间越长,得率增加,到2h后增加不明显,从生产成本考虑,最佳反应时2 h。烷醇酰胺的缩合脱醇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提高反应温度将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产物方向进行,但反应温度到80 之后得率增加不明显,而且副产品增多,颜色加深,这对产品质量不利,故较佳的反应温度为80。3 投料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甲酯与二乙醇胺的摩尔比在11就可使甲酯全部转化。由于酯取代反应为可逆反应,投入过量的二乙醇胺,可使甲酯转化率增大。投入二乙醇胺的量增多有利于生成12型的产品,其水溶性、发泡力和粘度性能变良。但二乙醇胺投入量过多会导

17、致产品中游离胺值过高。因此反应投料摩尔比应取11.8。4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KOH用量为0.8%时,可以使DEA含量降至最低,而当KOH用量低于0.6%时,反应2h后DEA的含量仍很高,说明反应速度很慢,当KOH用量增至1.2%时,DEA含量反而上升,这可能由于KOH用量的增加导致甲酯皂化增加的结果。因此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0.8%。5 产物的性能测试表明,脂肪酸甲酯烷醇酰胺的增溶、增泡及稳泡性能较好。参 考 文 献1 杨海君.土壤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修复研究,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062 Limfield W M. Anionie surfactants. Vol1,Vo1

18、2.NewYork:mareel dekker,19763 赵世民.表面活性剂-原理、合成、测定及应用.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664 Dharmesh Varade, Suraj Chandra Sharma, Kenji Aramaki.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313 (2007):6806855 康文术烷基糖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兰州理工大学,20056 刘琦. 高级脂肪酸甲酯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抗CO2腐蚀性能研究,学位论文,江西:江西理工大学7 张长宝.驱油用烷醇酰胺的合成及与大庆原油配伍

19、性研究,学位论文,大庆石油学院,20078 夏天喜.新型烷醇酰胺的合成.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8,10(3):549 孙根行等.硬脂酸二乙醇酰胺二步合成法.化工材料,(13):262710 李柏林,张长宝,牛瑞霞.烷醇酰胺的合成及应用.天津化工,2006,20(3):383911 杨春霞,刘思全,王秋芬.棉籽油合成烷醇酰胺.化学工程师,2000(5):2112 王亚红等.植物油脂肪酸烷醇酰胺的合成与性能表征(I)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0,17(1):1113 许蓉, 谢晖. 生物柴油的深加工技术进展. 中国油脂,2007,32(10):565814 汪多仁.烷醇酰胺类产品的合成与应用进展.印染助剂,2002,19(1):15 张振宇.化工产品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716 胡健华,田煜.低芥酸菜籽油脂肪酸甲酯合成二乙醇酰胺的研究.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3):8917 冯先华,鲁德平,路国红,杜仕美.茶油烷醇酰胺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湖北大学学报,1995,17(4):35618 孙根行等.硬脂酸二乙醇酰胺二步合成法.化工材料,(13):27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