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9946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技术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95%乙醇

食品级

溴酚蓝

自制

指示剂

酚酞

氨水

石家庄市华迪化工有限公司

2.2.2仪器

表2实验仪器及设备一览表

名称

型号

旋转粘度计

NDJ-1

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

恒温水浴锅

HH-2

江苏金坛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循环水真空泵

SHB-5Q

郑州杜甫仪器厂

电热鼓风干燥箱

101-2

天津市华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JJ200

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

2.3降低原料油的酸值

2.3.1酸值的测定

a)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OH=0.2mol/L;

酚酞指示液,10g/L;

b)操作

1)量取150mL,95%乙醇于锥形瓶中,加6~10滴酚酞指示剂,以CKOH=0.2mol/L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备用。

2)称取硬脂酸样品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约70mL中和过的95%乙醇,在水浴上加热使其溶解。

剩余的乙醇作为滴定的比色标准。

3)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的乙醇溶液,直至标准颜色相同,保持30s不褪色为终点[15]。

酸值=mg/g

C—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

V—滴定耗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m—式样的质量,g

经测定原油酸值为2.201,按照实验要求,应降至1以下。

2.3.2降低酸值方法

a)原理

降低酸值是通过加入碱中和原料甲酯中的脂肪酸,本文采用碳酸钠、氨水和三乙醇胺降低原料甲酯的酸值。

碳酸钠为白色粉末或细粒状结晶体。

能溶于水,尤能溶于热水中,水溶液呈强碱性。

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酮。

与酸类起中和作用生成盐类,也能与许多盐类起分解作用。

市售浓氨水的密度为0.91g/cm3,浓度约为28%(质量百分数)。

能溶于水、乙醇、醚。

与酸中相反应产生热,有强烈的刺激臭味;

对人体的眼、鼻及破损皮肤有敏感的刺激性;

有腐蚀性。

在氨水中既有自由的氨分子,也有水合氨分子和铵离子,主要形成水合氨分子,实质上是氨分子和水供给的氢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的。

只有一小部分水合氨分子电离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溶液显弱碱性。

25℃时,氨水的电离常数为K=1.8×

10-5。

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铵;

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

在常温下氨水可被Cl2、KMnO4等强氧化剂氧化;

跟酸反应生成铵盐。

三乙醇胺:

分子式为N(C2H4OH)3,无色粘稠液体。

在空气中变黄褐色。

有吸湿性,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微溶于乙醚和苯。

有碱性,能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

b)溶液的配制

1)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2mol/L

取1.122g氢氧化钾固体,加少量蒸馏水溶解,最后定容至100mL,即得CKOH=0.2mol/L

2)碳酸钠溶液C=2mol/L

取105.99g无水碳酸钠,加少量蒸馏水溶解,最后定容至500mL,即得C=2mol/L

c)步骤

取7个试管,每个试管中加入15g原料油,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氨水,三乙醇胺,碳酸钠溶液和氨水,碳酸钠溶液和三乙醇胺,氨水和三乙醇胺,碳酸钠和氨水和三乙醇胺,观察现象,

表3不同加碱方式的比较

组分

酸值降低的程度

现象

碳酸钠溶液

絮状沉淀,悬浮状,试管最底部为水

较高,但所需时间较长

下部为沉淀层和水层,沉淀层表面为黄色液体

较低

沉淀量少,但酸值较低

碳酸钠溶液+氨水

较高

底部有沉淀,沉淀上层为橙色,下层为白色

碳酸钠溶液+三乙醇胺

上层混浊,下层有沉淀

氨水+三乙醇胺

较高,所需时间长

上层清亮,下部为白色沉淀

通过改变碳酸钠(2mol/L)、浓氨水、三乙醇胺三者混合加入量,来找到最佳配比,使酸值降到1以下。

经过试验得到:

500g原料油中,碳酸钠溶液加入量为167mL,浓氨水加入量为23.33mL,三乙醇胺加入量为13.67mL。

2.4实验方法

在250mL带简易密封的三颈烧瓶中加入溶有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钾的二乙醇胺,开动搅拌,待加热至规定温度后,加入预热至相同温度的自制脂肪酸甲酯,从加完瞬时开始计时,每隔一定时间(15min~30min)取一次样,分析游离二乙醇胺(DEA)含量,以DEA含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

在实验中,采用不同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不同的催化剂用量(占甲酯量的百分比),不同的甲酯与二乙醇胺的摩尔比(1∶1,1∶1.4,1∶1.6,1∶1.8,1∶2),以考察这些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为了考察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及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对影响合成反应显著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

表4正交实验设计

因素

A

B

C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min

催化剂用量/%

1

70

60

0.6

2

80

90

0.7

3

85

120

0.8

2.5检测方法

2.5.1溶液的配制

a)溴酚蓝指示剂的配制

100mg溴酚蓝与3mL0.05mol/L的NaOH一起研匀,用20%的乙醇稀释至250mL容量瓶中摇匀,静置后使用[16]。

b)0.1mol/L盐酸溶液的配制

取500mL蒸馏水于大烧杯中,再加入8.33mL浓盐酸,搅匀后,再加入491.67mL蒸馏水,搅匀,置于试剂瓶中。

2.5.2游离二乙醇胺含量的测定方法

准确称取0.25g样品溶于25mL95%乙醇中,加入4滴溴酚蓝指示剂,用0.1mol/L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即为终点,同时做一空白试验。

根据消耗的盐酸摩尔数扣除催化剂的含量,按下式计算游离二乙醇胺含量[16]:

游离二乙醇胺含量(DEA)%=

式中:

N—盐酸摩尔浓度,mol/L;

V—样品耗用的盐酸毫升数,mL;

V0—空白试验耗用的盐酸毫升数,mL;

W—样品重量,g;

C—催化剂的百分浓度(换算为相当于二乙醇胺的浓度)

3结果与讨论

3.1正交实验表

表5正交实验表设计

列号

实验号

温度T/℃

反应时间t/min

4

5

6

0.6

7

8

9

表61∶1.6样品中游离胺含量的测定

样品

加入胺总量

m(KOH)/g

样品取量/g

Hcl用量/mL

游离胺值DEA%

39.79

0.42

0.26

7.3

28.22

0.49

10.03

38.67

0.56

0.25

8.4

33.66

0.28

4.68

16.13

18.42

5.32

21.08

5.88

22.12

6.1

21.63

5.4

20.37

表71∶1.8样品中游离胺含量的测定

44.76

6.8

27.30

5.92

23.42

5.72

22.41

5.7

22.50

4.51

17.34

5.8

23.10

5.39

20.16

5.21

20.62

5.2

20.4

表81∶2样品中游离胺含量的测定

mKOH/g

49.73

23.07

95.63

6.32

25.10

0.27

26.79

26.02

21.82

6.4

23.50

23.08

6.13

3.2产品性质的测定

3.2.1粘度的测定

用NDJ-1型旋转粘度计测定产品的粘度,采用2号转子。

3.2.2发泡力的测定

向25mL平底试管中加入5mL0.2%待测溶液,上下倒转10次,泡沫水平后,读出泡沫高度,计算出泡沫体积,即发泡力[17]。

表91∶1.6样品性质测定表

温度/℃

粘度/mp·

s

发泡力/(mL/mL)

38.0

1.767/5

37.5

1.988/5

44.5

34.0

2.209/5

85.0

2.651/5

43.5

68.0

42.5

2.032/5

45.0

2.430/5

表101∶1.8样品性质测定表

39.5

3.535/5

35.0

2.872/5

93.5

52.0

39.0

112.5

3.314/5

45.5

58.0

 

表111∶2样品性质测定表

48.0

65.0

56.5

77.5

52.5

1.546/5

82.5

90.0

60.0

3.3影响甲酯法合成二乙醇酰胺的因素

3.3.1温度的影响

烷基二乙醇酰胺的生成属吸热反应,所以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二乙醇酰胺的方向进行。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大约增加一倍,但反应温度过高会使副反应的发生机率增加,生成胺单酯、胺双酯、以及酰胺单酯、酰胺双酯,同时,有可能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导致产品的颜色加深,质量下降。

3.3.2反应时间的影响

图1在反应温度为80℃,KOH用量为0.6%,胺值随时间的变化

在温度80℃,KOH用量为0.6%,每隔15min取样测定DEA含量,反应时间与游离DEA含量关系如图1所示。

脂肪酸甲酯与二乙醇胺是两种互不相溶的反应物,在反应的初期,两种底物在搅拌作用下,体系呈一种非透明的非均相混合物,由图1可以看出n(甲酯)∶n(乙醇胺)=1∶1.6和n(甲酯)∶n(乙醇胺)=1∶1.8时,在30min之内曲线斜率较小,表明这个时间段以内反应很慢。

随着反应的进行,二乙醇酰胺生成的量逐渐增大,反应速度加快,从图1不难看出,从30min到60min这一段以内,曲线斜率很大,表明反应速度很大,体系逐渐呈一种透明的均相体系。

60min以后,曲线趋于平缓,DEA含量下降缓慢,反应趋于平衡,反应120min以后,DEA含量不再下降,反应达平衡状态。

因此,反应时间控制在2h反应便可以结束。

而n(甲酯)∶n(乙醇胺)=1∶2时,在45min之内曲线斜率较小,45min到60min这一段以内,曲线斜率很大,75min以后,曲线趋于平缓,DEA含量下降缓慢,反应趋于平衡。

3.3.3原料质量的影响

在实验中发现,如使用未经蒸馏的粗脂肪酸甲酯所得产物的颜色较深,主要是由于粗脂肪酸甲酯的色素留在产品中,从而影响了产物的颜色,可能是粗甲酯中未完全甲酯化的甘油酯影响了最终产物的DEA含量。

二乙醇胺的质量对反应也有影响。

实验中若使用放置过久的二乙醇胺,因二乙醇胺是强碱,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反应很难进行,因而在合成过程中,应选用高纯度的原料。

3.3.4投料摩尔比(脂肪酸甲酯/二乙醇胺)的影响

在脂肪酸甲酯与醇胺反应时,理论上甲酯与醇胺的摩尔比在1∶1.04就可使酸全部转化,由于酰胺化反应和酯化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在接近理论配比的条件下,反应不完全。

本文对脂肪酸甲酯/二乙醇胺不同摩尔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摩尔比为1∶1、1∶1.4的反应不完全,产品溶于水时表层还有油滴,不符合要求。

在温度80℃,KOH用量为0.6%,不同投料量(1∶1.6、1∶1.8、1∶2),反应时间2h游离胺值随时间变化情况见下图,

图2在温度80℃,KOH用量为0.6%,改变投料量摩尔比时胺值随时间的变化

由此可见,总投料比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产物中硬脂酸二乙醇酰胺含量的提高。

由于酰胺酯的胺解也是可逆反应,投料不足使酰胺酯不能完全胺解,投料过多会在体系中留下大量的二乙醇胺,造成烷醇酰胺含量降低[18]。

3.3.5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在甲酯与二乙醇胺摩尔比为1∶1.6,温度80℃,改变催化剂的用量,产物胺值随时间变化情况见图,

图3在n(甲酯):

n(乙醇胺)=1∶1.6,反应温度为80℃,改变催化剂用量时胺值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3胺值的变化趋势看:

本反应的胺值最终恒定在16~25。

催化剂用量少,胺值达到恒定需要的时间长;

催化剂用量多,胺值达到恒定需要的时间短,但催化剂超过一定用量,这种作用便不太明显了,本研究结果为催化剂用量以0.7%最为适宜。

结论

1研究了影响甲酯法合成烷醇酰胺的各种因素,以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1∶1.6、1∶1.8型烷醇酰胺的较佳工艺:

温度80℃,催化剂KOH用量为0.7%,反间时间为2h。

2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反应时间越长,得率增加,到2h后增加不明显,从生产成本考虑,最佳反应时2h。

烷醇酰胺的缩合脱醇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提高反应温度将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产物方向进行,但反应温度到80℃之后得率增加不明显,而且副产品增多,颜色加深,这对产品质量不利,故较佳的反应温度为80℃。

3投料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甲酯与二乙醇胺的摩尔比在1∶1就可使甲酯全部转化。

由于酯取代反应为可逆反应,投入过量的二乙醇胺,可使甲酯转化率增大。

投入二乙醇胺的量增多有利于生成1∶2型的产品,其水溶性、发泡力和粘度性能变良。

但二乙醇胺投入量过多会导致产品中游离胺值过高。

因此反应投料摩尔比应取1∶1.8。

4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KOH用量为0.8%时,可以使DEA含量降至最低,而当KOH用量低于0.6%时,反应2h后DEA的含量仍很高,说明反应速度很慢,当KOH用量增至1.2%时,DEA含量反而上升,这可能由于KOH用量的增加导致甲酯皂化增加的结果。

因此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0.8%。

5产物的性能测试表明,脂肪酸甲酯烷醇酰胺的增溶、增泡及稳泡性能较好。

参考文献

1杨海君.土壤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修复研究,[学位论文],湖南:

湖南农业大学,2006

2LimfieldWM.Anioniesurfactants.Vol1,Vo12.NewYork:

mareeldekker,1976

3赵世民.表面活性剂-原理、合成、测定及应用.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66

4DharmeshVarade,SurajChandraSharma,KenjiAramaki.Journalof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313(2007):

680~685

5康文术.烷基糖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兰州理工大学,2005

6刘琦.高级脂肪酸甲酯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抗CO2腐蚀性能研究,[学位论文],江西:

江西理工大学

7张长宝.驱油用烷醇酰胺的合成及与大庆原油配伍性研究,[学位论文],大庆石油学院,2007

8夏天喜.新型烷醇酰胺的合成.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8,10(3):

54

9孙根行等.硬脂酸二乙醇酰胺二步合成法.化工材料,(13):

26~27

10李柏林,张长宝,牛瑞霞.烷醇酰胺的合成及应用.天津化工,2006,20(3):

38~39

11杨春霞,刘思全,王秋芬.棉籽油合成烷醇酰胺.化学工程师,2000(5):

21

12王亚红等.植物油脂肪酸烷醇酰胺的合成与性能表征(I)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0,17

(1):

11

13许蓉,谢晖.生物柴油的深加工技术进展.中国油脂,2007,32(10):

56~58

14汪多仁.烷醇酰胺类产品的合成与应用进展.印染助剂,2002,19

(1):

15张振宇.化工产品检验技术.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97

16胡健华,田煜.低芥酸菜籽油脂肪酸甲酯合成二乙醇酰胺的研究.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3):

8~9

17冯先华,鲁德平,路国红,杜仕美.茶油烷醇酰胺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湖北大学学报,1995,17(4):

356

18孙根行等.硬脂酸二乙醇酰胺二步合成法.化工材料,(13):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