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9.37KB ,
资源ID:44155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4155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好老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不合作行为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好老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不合作行为Word文件下载.docx

1、(1)由于交往技能不发达,用抓人来表达自己对妈妈和外婆的喜爱之情;(2)某种愿望受阻而语言尚未充分发展,就选择了用抓挠来表达自己的情绪;(3)被妈妈或外婆冷落,借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应对方法9训孩子虽然可能凑效,但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因为孩子抓人也许是出于爱意,一律用训来解决很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冤枉。讲道理是相对温婉的方法,但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尚需一定的艺术。句式不能太长,也不能用否定句,否则孩子的头脑一下子加工不了这么复杂的信息,最有效的是配合动作的正面表达,比如,一边抓住孩子的手,一边告诉她:“轻轻地摸一下哦”。如果孩子照做,还可以给他微笑或亲吻鼓励,强化他的行为。不合作表现

2、二:爱上说“不”9进入一岁半的六六,忽然多了一个小癖好,那就是跟妈妈对着干,乐此不彼,妈妈让她快点起床,“不”,过马路妈妈要牵她的小手,“不要”,让她饭后再喝饮料,“不”经常弄的妈妈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原因分析:六六的这个特点,其实是一岁半左右的孩子常见的行为表现,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这使得他们喜欢用否定性的语言确认自己的存在,借以挑战身边的大人。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的“不”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并不是真的“不”想做当前的事情。应对方法:当孩子喜欢说“不”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方式跟孩子说话,比如:“宝宝,你是想现在起床呢还是再睡两分钟?”、“你是想吃卷心菜还是想吃玉米烙呢

3、?”、“你是想让妈妈牵你这个手还是那个手呢?”,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孩子在获得被尊重的感觉之后,直接拒绝的概率就会减少许多。2-岁9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步发展,活动范围增加,有了初步的交往活动,不合作行为更多地表现在与别人互动时的情绪和行为表达方式上。比如,大脾气、喜欢捣乱、不愿分享等等。不合作表现三:大脾气9接近两岁的小家伙,脾气越来越大,做什么事情,稍不顺心就大吵大闹甚至大哭大叫,甚至会赖地撒泼,经常弄的爷爷奶奶无所适从,不顺着他吧,小家伙会闹个没玩,顺着她吧,则意味着要冒原则性的危险:允许小家伙一个人过马路,允许小家伙做危险的动作,吃不该吃的东西9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渐渐有了自己的

4、主张,而且,由于他们特有的“自我中心”式的思维,还特别排斥他人的“异己”想法或行为,难以容忍自己的愿望受阻的现实,但这个时候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怨气在心口难开,自然就容易借助发脾气表达自己的情绪了。大脾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家长对此要有所思想准备,不轻易给孩子扣“大脾气”、“坏脾气”的帽子,否则容易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还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其合理的需要。一些需要即使看起来不合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适当满足一下也无妨。如果不能满足,就给他讲讲道理,适当安慰他的情绪,允许孩子用哭泣来表达失望,或者试着转移一下注意力。如果实在耐心不起

5、来,冷处理一下也可以,总之最好不要来硬的,否则孩子会变本加厉的,而且孩子的自我意识还在发展中,动不动就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主张,也不利于她获得自主意识。不合作表现四:护东西9彤彤本来是个非常大方的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就会给来玩的小朋友拿玩具了,可是进入两岁之后,小家伙一下子变得“小气”起来,只要是他的东西,谁也不能碰,更为夸张的是,有时候遇到好看、好玩的东西,他也会毫不客气地霸占起来,不让别人动,怎么训都不听9无论是原来多么善于分享的孩子,到了两岁左右,都可能经历一个喜欢揽护东西的阶段,不愿意跟别人分享,即使她最亲近的爸爸妈妈。专业人士把这个阶段称为“物权敏感期”,它意味着孩子的心智已经发展到主张自

6、己所有权的阶段。孩子到了“护东西”的阶段之后,家长首先要尊重这一自然的发展规律,孩子的所有权,让他自己做主,哪怕孩子把气氛弄的很尴尬,也不要强迫孩子,否则孩子很容易习得一种意识:自己的东西是不能做主的。甚至还会认为:妈妈更喜欢分享他东西的那个人,我的感受对妈妈来说不是那么重要。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并不是多么好的事情。经常被强迫分享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变得不敢主张自己的正当权益。但不强迫不意味着要放弃分享行为的引导和示范。家长依旧应该在孩子面前示范分享行为,给孩子创造条件体验分享的快乐,比如,给孩子一个橘子,让他帮忙分给大家,然后让他体验与大家共享的快乐,另外,当前市面上有许多相关的主题绘本,比

7、如圣诞快乐、彩虹色的花、神奇的花瓣、鸽子捡到一个热狗等等,都可以买给孩子看,孩子总是比较喜欢模仿绘本中的卡通人物的,一旦他们认同了故事中善于分享的形象,就可能模仿他们的分享行为,即使还不那么自觉,家长在进行分享教育时也多了一个抓手,那就是再遇到孩子揽护东西时,可以委婉地提醒她“小兔波利是怎么做的呢?”、“如果换成小猫,他会不会这个样子啊?”以此唤起孩子的分享意识。不合作表现五:故意捣乱9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原本就比较活泼的坤坤越来越喜欢兴风作浪,调皮搞鬼,让人怜爱之余,也常常让我们无所适从,比如,今天早晨一大早,小家伙就乐此不疲地在洗手间里玩起了舀水的游戏,我见状去制止他,他却毫无收敛之意,反

8、而一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一边继续往地上勺水,像放慢镜头似的,一副挑衅的表情9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故意捣乱对于他们来说可是意义重大,因为在捣乱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体验自己的力量。原来做点奇怪的小动作可以弄的别人那么紧张啊,太好玩了!于是,幼弱的她便可能喜欢上捣鬼的游戏,并在借此左右别人的情绪中获得“强大”的自信和乐趣。2、发泄旺盛精力。两岁的孩子,大动作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喜欢到处探索,但由于活动和交往空间的限制,这些意愿通常难以得到满足,在旺盛的精力还没有更理性的宣泄渠道之前,捣乱、搞鬼当然成为一种选择。3、满足情感需求。有时候孩子淘气则是因为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9、想借此引起大人注意,进而获得关爱。引导孩子的捣鬼行为,不能强行压制,否则孩子即使一时变乖了,也是治标不治本。耐心分析孩子捣鬼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方为良策。比如,如果是因为情感需求的缺失,就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如果是因为旺盛精力无处发泄,就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给孩子找个玩伴,让孩子更妥当地释放自己的能量。此外,当孩子通过捣鬼来试探我们的行为反应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借机帮他们调整行为底线。比如,当孩子拿着插头玩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妥善制止,平静地把孩子抱开,告诉他们插头是用来通电的,不是用来玩的,并进行更安全的防护。4-岁9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进入了人际交往敏感期,主动、积极的同伴

10、交往活动越来越多,在跟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这一时期的不合作表现,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中比较任性。不合作表现六:难以出口的“对不起”9从小我就非常注意对骏骏进行文明礼貌的交往技能教育,在大部分情况下,骏骏还算比较配合,能够礼貌地跟别人打招呼,给客人拿水果之类的。但也有一个问题,让我感觉很头疼,那就是不小心触犯别人的时候,你让她道歉,真是千难万难,有时候即使逼的他眼泪汪汪的,那个“对不起”他说不出口9原因解析:孩子出现这种拒不道歉的情况,有时候并不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不想跟对方修复关系,而是因为孩子在冒犯别人之后,自己也常被吓着了,这个时候,你让她道歉,他是没有勇

11、气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犯了错的孩子,也是需要情绪疏导的。孩子犯了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向对方道歉,但如果孩子已经面有惭色或表情惶恐,那句“对不起”又实在说不出口,就不要太拘泥于道歉这个形式,如果觉得实在过意不去,先替孩子道歉一声也无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其实,有时候,适当对孩子宽容一点,孩子反而更容易“下不为例”!不合作场景七:“人来疯”9菲菲是个“人来疯”,家里一来客人,就喜欢出风头,上蹿下跳,甚至动辄打扰大人和客人之间的谈话,真让妈妈真尴尬,训她吧,守着客人不好意思,不训她吧,这家伙欢的像匹小野马9“人来疯”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1)渴望得到关注。平素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够,致使孩子不得

12、不想办法吸引家长的注意;(2)空虚无聊。家长忙于招待客人,使得孩子因寂寞难耐而寻机作乱。(3)家长平时对孩子管的太严,孩子的情感被压抑,客人的到来,让他们找到了发泄机会;(4)自我表现的欲望。孩子有了本领,就会有自我表达的欲望,而客人的在场,则给他们提供了舞台。为了避免孩子因被忽视而作乱,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招待活动,比如,郑重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帮父母摆摆桌椅碗筷,给客人拿个水果,给孩子适当插话的自由等。即时孩子的闹腾影响了主客之间的交流,最好也不要当面惩罚和训诫孩子,以免孩子因自尊受伤而“破罐子破摔”大哭大闹,采用转移注意力等比较缓和的办法更为可取。比如,给孩子一件她从来没有玩过的玩具;借机让孩子搭个积木给客人看看等等。如果孩子表达出希望展示本领的愿望,也不妨在征得客人同意的情况下,让孩子表演一下,一般来说,表演完毕客人总会给孩子一定的夸赞,孩子的“向好心理”也会因此被强化,如果此时家长再对孩子进行礼貌待客之类表扬与心理暗示,则孩子一般就不好意思再作乱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