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1.26KB ,
资源ID:446421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4642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时备课 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时备课 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理由_ 收获第一课时(学习学弈)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完成学习单。5全班交流学习单。三、导悟相济

2、,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3、而射之。”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1、流利朗读,积累语言2、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3、迁移训练、练读古文4、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

4、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四是填写学习单。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4学生对照注释,自

5、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完成学习单。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单,全班交流学习单。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2你同意他们

6、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分层作业:1、必做:检查课文背诵2、选做:重点字词解释,及句子理解3、谈学习两则文章的收获课堂反馈:五组形近字组词练习板书设计:学奕:专心致志两小儿辩日:善于观察,实事求是教学后记与反思: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不同,

7、所以指导学生朗读尤为重要。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课上我通过流畅自如,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文言文比较短小,所以我在课堂上直接出示全文,标号停顿记号,让学生在书上做好停顿记号,这样能流利的朗读古文。在这堂课中,采用学习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收到良好效果。学生在理解朗读中明白其中的道理,古代儿童说话就讲求逻辑推理性,虽然当时的科学不发达,没有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考证,但是他们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知道创造发明就是从质疑开始。另外文中也传达了一种信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可贵的是孔子很诚实的承认自己无法评判,事实求

8、是的认识事物。10、匆匆学生需要更加深刻的理解时间的珍贵,更懂得珍惜时间。1、学习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3、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重、难点:1、感受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朗读法,谈话法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2、收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搜集朱自清资料,整理字词2、问题探讨3、时间的来去匆匆,表现在哪里?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

9、想感情?4、背诵全文,写读后感一、激趣导入,鼓励质疑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2、板书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收集,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汇报交流,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质疑导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二、初读感知,读中悟学1、自读课文,要求:(1)把句子读通顺,自学生字词。(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交流:(1)指名读课文,正音释词。(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

10、会。三、精读探究,品味感悟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里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2、交流感受:你读懂了什么?从句中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3、师生品味重点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掩着面叹息”4、师生交流评价(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5、仿写句子: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由读引入写,让学生在读懂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

11、来匆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本段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时光的匆匆,进行了知识的迁移。6、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积累背诵。四、拓展延伸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2、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3、收集有关惜时的资料办一版专题手抄报。(鼓励学生从课文的内容不同角度的想开去,积极拓展他们的思维。把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分层作业检查字词,学会运用2、积累文章优美语言,并背诵精彩语段3、选做:小练笔联系实际谈体会课堂反馈:完成练习册第一题。匆匆匆匆流逝 一去不返珍惜时间 无

12、奈惋惜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文章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比如让学生谈作者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这部分是本课的主要环节,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在读中感悟,理解,领会,领会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拓展

13、练习,但由于时间所限,匆匆结束。课堂最后让学生做了几个基础字词的题目,基本没有出现错误,看得出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比较扎实。11、桃花心木教学设计新授学生对借物喻人有了初步的了解,没有更深刻的认识。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1、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3、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种树人的话和

14、“我”从中感悟到的与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朗读指导法ppt 教学时数:1、搜集作者资料,整理字词,熟读课文。2、思考问题,理解两个不确定的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桃花心木学习单种树人的奇怪做法他这样做的原因启示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

15、油还能供工业使用。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

16、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2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1)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

17、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2)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3)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学生答问的要点是:(1)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

18、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2)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3)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6“我

19、”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理解要点如下:(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2)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3)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

20、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

21、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1)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2)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3)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2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分层作业:整理字词,学会灵活运用2、联系实际谈体会3、学习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进行练笔4、选做:背诵课文13、

22、14。完成练习册第一、二题。 借物喻人 树人=独立自主本单元要让学生体会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课上,我利用学习单理解了解种树人奇怪的做法和原因,水到渠成领悟借物喻人的写法:文以“桃花心木”为题,不是单纯地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树与人的形象叠印在一起,以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借物喻人的方法。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12手指教学设计学生对拟人化的写作特点不是很熟悉,在本课进行学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2、体会作

23、者拟人化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得到启示的习惯。讨论法,谈话法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观察5秒钟,说说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感受。(说出不同的姿态特点,“高矮”、“胖瘦”、“长短”)2、结合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不同,“长”、“短”。3、手指有性格吗?不信的话,一起读读课文。二、品读课文,感悟写法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哪根手指的性格最像你?最像你的手指那一段多读几遍。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组内成员相互补充。3、

2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最像哪根手指?4、学生说想法,说理由,结合朗读课文,体会不同手指的不同性格和作用。大拇指:1、性格:最肯吃苦。重点句:例如拉胡琴重东西反倒去,叫他用劲扳住。a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肯吃苦?“死力”、“拼命”、“用劲”体现;b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注意体会修辞手法;指导朗读时,用“我”替换“他”,再读课文。2、作者这些描写你平时注意到了吗?引导学生多观察。3、读完之后你觉得大拇指还有什么作用?学生充分说,再叫一两个学生用排比的手法说。再次朗读课文。食指:(参照大拇指的学法)性格:能干机敏,哪些词句最能够体现?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体会没有食指写字时的

25、感受,学生说一说,体会“全”、“都”、“最多”、“必须”。中指性格:养尊处优。a重点学习比喻句:他居于中央片刻不离。b结合课文观察自己的中指,说说感受。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并非一无是处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插入兰花指图片,感受“最优美的两瓣”。5、你最需要哪根手指?学生说感受三、学习末段,读文明理1、出示末段,自由朗读,想想我们明白了什么?2、一起朗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用关联词语把“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和“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

26、,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连起来说。3、你们觉得老师和大家像什么?为什么?四、拓展延伸,模仿运用1、小练笔: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请模仿课文的写法,写写五官中一官的一个片段。2、练笔交流,适时点评。手 指各 团有 大拇指: 最肯吃苦 结所 食 指: 能干机敏 就长 中 指: 养尊处优 是各 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并非一无是处 力有 量所 熟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学习文章写法,进行片断练习听写本课生字。手指各有特点团结就是力量教学中,我觉得文中所写五根手指的特点,五根手指的长处与短处,学生容易把握;作者表达感悟的方法是在文末直接表达,以直接表白的

27、形式,道出给人的启示:“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句子无华丽的辞藻,无晦涩用词,用笔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学生易于理解。课堂听写中,我读词语的速读较快,部分学生书写着急,字迹有些潦草,下一阶段重点关注书写情况,训练学生书写既快又工整。13顶碗少年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讲授法,讨论法1课前选读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