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2.16MB ,
资源ID:458147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5814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题.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题.doc

1、要中考网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0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一、平面镜成像实验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置A点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且A点与B点的连线与镜面_。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张力同学利用一块玻璃代替平面镜,下图是他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是画出的

2、玻璃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1、B1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2)根据他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得出什么结论?(5分)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点燃蜡烛后,调整_和_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试问: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cm。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

3、成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l3015缩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58/放大正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在第5次实验中,从 一侧瓶过透镜看到在一侧放大的像。5、下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示意图,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 为凸透镜的焦点。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时,若在a 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侧a、b 、c、d

4、 四点中的 点处。 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三、观察水的沸腾和晶体熔化实验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_、_。 (3)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_、_.(4)如图(甲)(乙)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如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则该地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 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如下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可以看到沸腾现象在液体的同时发生,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热。2、在“观察

5、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a.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b.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c.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_3、如右图,是海波的_图像,图像中的AB段是_态;BC段表示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_,但温度_。CD段是_态。48的海波可能是_。(四、重力1、某校初二(1)班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某小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

6、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表一被测物体形状重力橡皮泥正方形4.8N圆形4.2N三角形3.6N分析实验数据,第一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正确吗?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做出评价 评价: 2、请利用一瓶矿泉水,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并完成下表。(2003年江西省)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物理知识示例将矿泉水瓶举起后松手瓶下落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实验一实验二3、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1010cm2厚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测得示数为2.5N,手持弹簧秤的上端,把玻璃板往下全部放入水一定深度处,测得弹簧秤示数为1.5N

7、,再慢慢提起弹簧秤,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玻璃板完全脱离水面后,弹簧秤示数回到2.5N。试回答下列问题:(1) 玻璃板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N,玻璃板的密度为_ _。(2) 小明发现,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玻璃板的重力大_N,这说明此时玻璃还受到方向向_的一个力。(3) 关于这个力的来历,小明开展了探究。一开始小明猜想是所受的是大气压力,但他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原因是玻璃板上表面所受的大气压力约为_N,但上、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平衡。(4) 小明仔细观察了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玻璃板与水面的接触情况,如图,由此他想到这个力可能是 。五、测定物质密度实

8、验1、测质量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10所示,其中的错误是:(1) ;图10(2) ;(3) 2、测固体和液体密度1、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 克;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m3,密度是_. 图2图12、请你使用小刀、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测出土豆的密度。 实验步骤: 土豆密度 (用测出的物理量表达)3、欲对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标本进行鉴定,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两种测矿石密度的方法,将每种方法所需的主要器材和应测量的物理量(必须用

9、中文说明)填在下表中4、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方案B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 m1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人量简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总质量m24. = 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中4. =采用方案A测出的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B中,物理量 的测量值误差较大,使得的值偏 (选填”大”或“小”)5、有一堆小碎石块,一个带盖子的塑料瓶,足够的水,再选用一个器材,测量出石块的密度(不能选密度表)。你选用的器材是:实验步

10、骤:石块密度的表达式:6、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的密度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一套实验方案甲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乙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体积,再测出余下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请说明原因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将下列各步骤前的数字序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 _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 _ _(3)实验过程:

11、 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30.2g(已填入表中) b如图11,把玻璃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2中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2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中 图11 图12 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量筒中盐水的质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盐水的密度130.28、为了测定一个小正方形木块(木块在水中不下沉,且不吸水)的密度,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刻度尺、水、大头针。请

12、设计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案,并将每种方案所需器材和测量步骤、密度表达式分别填入如下表格中。序号所用器材实验步骤及需测量的物理量密度表达式1239、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铁丝,学校总务处需要一段较长铁丝,不知这卷铁丝够不够,现有器材:刻度尺、天平(含砝码)、量筒、足量的水,请你想个办法,测量出这卷细铁丝的长度,并把测量的结果告诉总务处主任。10、有一刻度看不清的量筒,足够的水、细线、天平、砝码,如何测出小铁块的密度,简述测量方法。11、小明的爸爸为了选不同农作物的种子,配制了两缸密度不同的食盐水。在使用前却记不清哪一缸密度大,哪一缸密度小了。小明稍加思考,在身边找到了密度较小的细木条,一根细线和一小石

13、块,很快就鉴别出了密度大的一缸食盐水。请你说出小明的做法。12请你设计两种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法,所需器材请在以下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要求:写出每种方法所选择的器材,测量步骤,所测物理量,并用所测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六、研究杠杠的平衡条件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钩码、线和 _等。在实验前,应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 ;若在实验过程中,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 或 ,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

14、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那些?甲 组乙 组次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1455474214234436483345210结论动力+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 。3、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第一步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如图所示,物体重2N挂在A点,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B点加_N的力,力的方向是_;若在C点加力,应加_N的方向向_的力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若物体重为5N,应

15、在B点加_N的方向向_的力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七、伏安法测电阻实验1、下面是某组同学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2)、以下是该小组的实验数据的记录,请将数据不全部分补全。表1 U=_V恒定不变。(实验中更换电阻R1) 表2 R=_恒定不变。(3)、分析表1 数据可得结论_;分析表2 数据可得结论_;在表1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在表2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2、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其中电池组电压为3V,RX的阻值约10左右。(1)老师提醒同学们,电压表选用3V的量程。那么,电流表应选用 的量程。这样做的优点是 ;以免实

16、验时间过长,因 而影响阻值。(2)将图中器材连接成测定RX阻值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最左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3)小明同学已将前两次实验的数据记入了表中,第3次实验的电表指示如图14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中,并完成表中的有关计算。(4)从记录表中看出,三次实验计算所得的电阻值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12.00.2010.022.50.2410.43被测电阻值RX =物理量实验次数电 压(V)电 流(A)电 阻()3、我们已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 请你在右边方框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2) .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

17、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 法。图10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选填“甲”或“乙”)(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和 。(4)实验的结论是. 。图10 。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Rx的阻 值的实验中:第32题(1)将实验电路补画完整。(2)当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Rx的阻值为_;(3)某同学在实验中,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损坏(不能使用)了,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变阻器。此时该同学将滑动变阻器从电路中撤下后,假如

18、还能测Rx的阻值,那么,滑动变阻器损坏后,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4)在测出电阻值后,该同学继续实验,研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完好)。他观察电表指针在某一合适的位置,取下Rx,换上另一较大电阻R0,下一步的操作是_,目的是_5、下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在图中的圆圈内填入电流表、电压表的符号;、某同学规范操作,正确测量,测得3组实验数据分别是:U1 = 2.4V,I1 = 0.20A;U2 = 4.5V,I2 = 0.38A;U3 = 6.0V,I3 = 0.50A。请你在虚线框内为他设计一个表格,并把这些数据正确填写在你设计的表格内。、根据表格中数据,请你算出

19、待测电阻Rx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6、孙楠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15和25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问:(1)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材。(2)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什么仪器?7、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 (1)我们首先会提出什么问题? ;(2)你或同学们有什么猜想?请说出来: ;(3)在设计实验时,需改变电压,你和同学们在实验中是采用什么办法的?(说出所用的器材和方法) ;(4)通过分析记录数据,你得

20、出的结论是: 。8、做测定电阻阻值的实验中:(1)小明根据下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明改接. 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_ (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 (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22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 V,电流表的读数是 A,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 . (3)小明和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

21、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写出你的建议:_;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_.9、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工作时电阻”实验中的实物连接图。(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大约12左右。请你指出连接图中的三处错误。A_B_C_(2)小组发现错误后立即纠正,但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近似等于4.5V,发生这个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3)实验小组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得到了下面5组数据,请你根据这个数据表,回答下面的问题:次数12345U/V3.03.53.84.04.5I/A0.280.300.310.320.34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如何变化?为什么?10、张刚同学用下图2中的器材,测定未知电阻R的阻值,实验电路图1所示。(1)在实物图2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实验电路图1完成实物图2的连接。 (2)若在实验中发现电流表已坏,请用上图2中所示的其它器材设计一个电路(电源电压U、滑动变阻器的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