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610.13KB ,
资源ID:46011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6011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宁远一中届高三高考化学押题卷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宁远一中届高三高考化学押题卷解析版.docx

1、湖南省宁远一中届高三高考化学押题卷解析版宁远一中2015年高考化学押题一、选择题部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可用作糕点的膨化剂B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CPX(对二甲苯)是生成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的主要原料DPM2.5指数是雾霾天气监测中的重要指标 1.B【解析】B不正确,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漂白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CuO、Mg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盐酸、醋酸、苯酚均属于强电解质CCO2、CCl4、蛋白质均属于有机物D液氯、晶体硅、臭氧均属于单质2.D【解析】A不正确,过氧化钠中的氧为1价,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不正确,醋酸

2、和苯酚属于弱电解质;C不正确,CO2属于无机物;D正确。3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2H(g)+2X(g)2HX(g) H30 BH1H2 + H3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吸收的热量按Cl、Br、I的顺序依次增多D途径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答案:C解析:原子间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时放热,A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可知H1H2 + H3,B项正确;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Cl-Cl、Br-Br、I-I键能依次减小,故途径吸收的热量按Cl、Br、I的顺序依次减小,C项错误;生成HX时

3、放热越多,生成的HX越稳定,D项正确。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通入溴水中,测定反应前后溶液pHB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含FeCl2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C检验乙酸中是否混有乙醇取样液于试管,加入一绿豆颗粒大的钠粒D验证Ksp(AgI)Ksp(AgCl)向含等物质的量NaCl、KI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答案】C【解析】A项,若发生加成反应,溶液酸性变化不明显;若发生取代反应,溶液酸性增强,。B项,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Cl2。C项,乙酸也能与钠反应产生气体,错误。D项,先产生黄色沉淀,证明

4、Ksp(AgI)Ksp(AgCl)。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KIO3取食盐试样,溶于KI溶液,加入淀淀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B验证硝酸是挥发性酸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然后靠近,观察是否有白烟产生C验证Br2氧化性强于Fe3+取少许FeCl2晶体溶于稀盐酸,加入KSCN观察溶液是否变红,滴入溴水后再观察是否变红D检验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取少量氯酸钾加入MnO2充分加热,残留物溶于水,取上层清液,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5.A【解析】A不正确,只有酸性条件下,I才能还原IO3,5I+IO3+6H+=3I

5、2+3H2O,生成的单质碘遇淀粉变蓝。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B用图2所示装置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盐酸的浓度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D用图4所示装置确定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及并确定电流方向【答案】A【解析】A正确,装置和原理均正确且同时起到随关随停的效果;B不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C不正确,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应该用浓盐酸;D不正确,缺少盐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7.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解析】A项,通过盐桥构成锌、铜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正确。B项,在空气中

6、蒸发氯化铁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氧化铁,错误。C项,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需要在高温下反应,错误。D项,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收集氨气,可以排煤油收集氨气,错误。故答案选A。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A解析:B项,电解食盐水制氯气和氢气时应以惰性电极作阳极,C项,除去NO2中的NO应通入适量O2,D项,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时需要加热。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3NAB常温下,1LpH=1的盐酸溶液,由水电离的H+离子数目为0.1NAC铅蓄电池中

7、,当正极增加9.6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2NAD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 反应中,6 mol CuSO4能氧化白磷的分子数为1.1NA9.A【解析】A正确,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B不正确,由电离产生的H+为1013NA,C正确,正极由PbO2PbSO4,每增重64g转移2mol电子,故正极增重9.6g转移电子数为0.3NA;D不正确,Cu3P中Cu显1价,所以60 mol CuSO4参加反应得到60 mol 电子,P4被氧化到H3PO4,每有1 mol P4被氧化失去电子20 mol,所以6 mol CuSO4能氧化0.3 mol 白磷

8、。10. 分子式为C6H14O的醇有多种结构,其中能经过两步氧化生成羧酸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8种 B9种 C10种 D11种答案:A解析:经过两步氧化生成羧酸的醇的结构应含有CH2OH,满足条件的醇可表示为C5H11CH2OH,C5H11结构有8种,因此满足条件的醇的结构有8种。11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H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in的平均速率(Z) = 2.0103

9、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逆)(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11.C【解析】A项:v(Y)=, (Z)=2(Y)=4.0103molL1min1,A错误;B项: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B错误;C项:反应达到平衡时,由表中数据知,7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可计算出X、Y、Z的浓度依次为:0.010molL1、0.010molL1、0.012molL1,K=c2(Z)/c(X)c(U)=1.44,C正确;D项: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10、,再充入0.2molZ,平衡浓度增大,但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12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已知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f B平衡常数K(1000)K(810) C915,2.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p=4.5MPaD1000,3.0MPa时E的转化率为83%12.C【解析】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故加压时,平衡逆向移动,从表中第一行数据,54.0ab;结合表中第3列数据,可确定75.0a,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 0,

11、依据变化条件,还可确定:ec54.0;c75.0 d ;ef83.0 ,故bf,故A项和B项均不正确;C项:p(G)=2.0MPa75%=1.5MPa,p(E)=2.0MPa25%=0.5MPa, Kp=D项:E(g) + F(s)2G(g),设起始时,E为a mol,转化x mol,由于F为固体,对平衡无影响。则平衡时:E为(a-x),G为2x,得x0.709a,所以E的转化率为x/a 70.9%,D错误。13. 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M(s)和一定量的R(g),发生反应为M(s)R(g)X(g)Y(g) ;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温度/起始时R的物质的量/mol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

12、量/mol3002.002.804002.003.004004.00a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0B实验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5C实验经4 min达到平衡,04 min内(X)0.2molL1min1D实验中a6.00 【答案】B【解析】A项,对照实验和知,温度升高,平衡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0,错误。B项,平衡时,c(R)0.5 molL1,c(X)0.5 molL1,c(Y)0.5 molL1,K0.5,正确。C项,达到平衡时生成了0.8 mol X,则(X)0.1 molL1min1,错误。D项,实验体积压缩至1L与实验等效,加压时平衡向左移动,即

13、X转化率降低,实验中X转化率为50%,则实验中X转化率小于50%,即a6,错误。14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aH2PO4酸性溶液中:c(Na+)c(H2PO4)c(H3PO4)c(HPO42) B0.1molL1CH3COONa溶液与0.1molL1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7) c(CH3COOH) c(Na+)c(CH3COO)c(H+)C0.1molL1(NH4)2SO4溶液与0.1molL1NH3H2O溶液等体积混合:c(NH4+)+c(H+)=2c(SO42)+c(OH)D0.1molL1Na2CO3溶液与0.2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14、:c(Na)c(CO32)c(HCO3)c(H2CO3)13.C【解析】A不正确,H2PO4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c(HPO42) c(H3PO4);B不正确,由于溶液显酸性,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水解程度,故正确的应是:c(CH3COO)c(Na+) c(CH3COOH) ;C正确,符合电荷守恒;D不正确,设两者体积均为V L,则n(Na+)=0.4Vmol;n(CO32)+n(HCO3)+n(H2CO3)=0.3Vmol,故c(Na)c(CO32)c(HCO3)c(H2CO3)。15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NaHC2O4溶液与0.

15、1molL1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K)c(C2O42)c(OH)c(HC2O4)B20mL 0.1 molL1NH4Cl溶液与10mL 0.1molL1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所得溶液中:c(Cl)c(NH4+)c(Na)c(OH)c(H)C常温下,pH2的HF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OH)c(H)c(F)D0.1molL1NH3H2O溶液与0.1molL1HNO3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c(NH3H2O)【答案】B【解析】A项,2NaHC2O42KOHK2C2O4Na2C2O42H2O,有c(K)c(

16、Na)c(C2O42)c(OH)c(HC2O4)c(H),错误。B项,二者的混合溶液中溶质是NH4Cl、NaCl、NH3H2O且等物质的量,溶液呈碱性说明一水合氨以电离为主,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有:c(Cl)c(NH4+)c(Na)c(OH)c(H),正确。C项,HF是弱酸,二者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HF和NaF,溶液呈酸性,有c(H)c(OH),c(F)c(Na),错误。D项,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NO3,c(H)=c(OH)c(NH3H2O),错误。16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四种溶液各25mL:氨水 NH4Cl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B、混合后pH7,则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C、中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溶液中c(NH4+):D、中分别加入12.5 mL 0.1molL-1 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答案:D解析:氨水是弱碱溶液,NH4Cl是强酸弱碱盐,Na2CO和NaHCO3是强碱弱酸盐,4种溶液的pH的大小顺序:,A项错误;、混合后pH7,则混合溶液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B项错误;、中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得到NH4Cl溶液和NH4Cl、HCl

18、的混合溶液,HCl抑制NH4+的水解,故溶液中c(NH4+):,C项错误。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5的NH4Cl溶液或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9 molL-1 B常温下,将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C在c(H+)c(OH-)1l012的溶液中,Na+、I-、NO3-、SO42-能大量共存 D0.1 molL-1 Na2CO3溶液和0.1 molL-1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H+)c(CO32-)+c(SO42-)+ c(HCO3-)+c(OH-)答案:C解析:酸溶液中酸电离产生的H+抑制水的电离,盐溶

19、液中盐水解时促进水的电离,A项错误;常温下,将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CH3COONa和剩余CH3COOH的混合溶液,呈酸性,B项错误;在c(H+)c(OH-)1l012的溶液中,c(H+)10-13molL-1,c(OH-)0.1molL-1,呈强碱性,Na+、I-、NO3-、SO42-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0.1 molL-1 Na2CO3溶液和0.1 molL-1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H+)2c(CO32-)+2c(SO42-)+ c(HCO3-)+c(OH-),D项错误。18在常温下,对于pH=3的醋酸溶液。下

20、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醋酸溶液中,NH4+、Na、SiO32、C2O42能大量共存B与Na2S2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C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增大D该醋酸溶液中c(CH3COO)0.001 molL-1答案:D解析:c(CH3COO) c(H+)=0.001 molL-119已知某温度下,Ksp(AgCl)1.5610-10,Ksp(Ag2CrO4)110-12。下列关于该温度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Ksp(AgCl)减小B饱和AgCl溶液与饱和Ag2CrO4溶液相比,前者的c(Ag+)大C若向0.0008molL-1的K2

21、Cr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02 molL-1的AgNO3 溶液,则CrO42 -完全沉淀D若将0.001molL-1AgNO3 溶液滴入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溶液中,则先产生AgCl沉淀答案:D解析:温度不变则Ksp不变,A项错误;饱和AgCl溶液中c(Ag+)1.2510-5molL-1,饱和Ag2CrO4溶液中c(Ag+)1.2610-4molL-1,B项错误;CrO42 -完全沉淀则c(CrO42 -)10-5molL-1,此时c(Ag+)3.210-4molL-1,故应向0.0008molL-1的K2CrO4溶液中加入等体 3.210-4+2(0

22、.000410-5)22.210-3molL-1,C项错误;饱和AgCl溶液中c(Ag+)比饱和Ag2CrO4溶液中c(Ag+)小,故在同浓度的KCl和K2CrO4混合溶液中滴入AgNO3 溶液,先生成AgCl沉淀,D项正确。20下表对某些反应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编号离子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评价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足量SO2Ca2+C1O+SO2+H2O=CaSO4+C1+2H+正确B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Fe3+SO42+Ba2+3OH=Fe(OH)3+BaSO4正确C醋酸铵溶于水CH3COO+NH4+ CH3COOH+NH3H2O错误,阴离子水解相互促进,应该用“=”号D用惰性电

23、极电解氯化铜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阴极:2Cu3+4e=2Cu阳极:4OH4e=2H2O+O2错误,该阴阳两极反应不可能同时发生21 浙江大学成功研制出能在数分钟之内将电量充满的锂电池,其成本只有传统锂电池的一半。若电解液为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为:4Li+2SOCl24LiCl+S+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为电池的负极B电池的电解液可用LiCl水溶液代替C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Cl-+S+SO24e-2SOCl2答案:B解析:Li是一种碱金属,比较活泼,能与H2O直接发生反应,因此该锂电池的电解液不能用LiCl水溶液代替L

24、iAlCl4-SOCl2,故选B。22某同学设计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铁极经溶液向铂极迁移B放电过程中交换膜右侧溶液颜色逐渐变浅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3eFe D若转移2mol e,交换膜右侧溶液中约减少3 mol离子【答案】B【解析】 A项,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会进入溶液,错误。B项,铁为负极,铂为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溶液颜色变浅,正确。D项,转移2mol电子时,正极附近电解质溶液中大约有2molCl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铁极附近迁移(交换膜左侧溶液),Fe3+变Fe2+,阳离子数目没有改变,交换膜右侧溶液中离子约减

25、少2molCl,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增加了3mol离子(1mol Fe2+2mol Cl),错误。故选B。23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H、D、T三种氢的核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 B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C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其离子半径也越大 DA与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23.B【解析】A不正确,三种核素在周期表占同一位置,所以称为同位素;B正确;C不正确,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D不正确,A氢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RTXYZ24短周期元素R、T、X、Y、Z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

26、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A族BR能分别与X、Z形成共价化合物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T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24B 【解析】设R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2x+2(x+1)+x+2=24,x=6,则R是C,T是N,X是Si,Y是P,Z是S。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A族,A错;C能分别与Si、S形成共价化合物SiC、CS2,B正确;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3PH3,C错;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D错。 25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

27、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单质的化学活泼性一定比Y单质的强B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DX和W两元素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25B 【解析】Y、Z都是金属时,Z单质比Y单质活泼;Y、Z都是非金属时,Y单质比Z单质活泼,A项错误。当W的原子序数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时,Y是F,W是Ar,B项正确。若Y是O,则W是Cl,非金属性OCl,稳定性H2OHCl,C项错误。当X是C时W是S,二者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CS2,D项错误。26将一定量经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 的物质的量

28、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发生的是过量的酸性KMnO4溶液与KI的反应B从题中可以得出还原性:I-Fe2+Mn2+C取B点以后的少量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D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 26D【解析】当加入KI时,Fe3+的量开始一段时间不变,是因为I- 还原了剩余的MnO4-,故氧化性:MnO4-Fe3+,A说法正确;然后Fe3+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少,说明I- 还原了Fe3+,故氧化性:Fe3+I2;故还原性:I-Fe2+Mn2+,B说法正确。BC段为Fe3+与Fe2+的混合液,故可用K

29、SCN溶液检验,C说法正确。据电子守恒有MnO4-5I-,故剩余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据电子守恒有MnO4-5Fe2+5Fe3+5I-,故与Fe2+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原来KMnO4的物质的量为0.3mol,D说法错误。27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如下图所示,其中符合图像的一组是( ) 甲乙AAlCl3、Mg(NO3)2、HNO3NaOHBNa2CO3、NH4HCO3、Na2SO4Ba(OH)2CNH4NO3、Al(NO3)3、Fe(NO3)3、HClNaOHDNaAlO2、氨水、NaOHH2SO427C 【解析】在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NaOH先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随后Al3+、Fe3+开始沉淀,当两种离子沉淀完全后,OH-和NH4+反应,此时没有沉淀生成;最后OH-与Al(OH)3反应,沉淀部分溶解。28根据下列反应所画图象错误的是( )ABCD将二氧化硫通入到一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