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36KB ,
资源ID:49344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49344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手携书卷课童耕读拙政园.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手携书卷课童耕读拙政园.docx

1、手携书卷课童耕读拙政园手携书卷课童耕读拙政园 主题手携书卷课童耕读拙政园主讲曹林娣教授时间2009年6月28日正文内容 文档下载拙政园具有千年文化的积淀。地有“虽在城市,而有山林深寂之趣”、“不出郛郭,旷若郊墅”的环境特点,为“昔贤高隐地”:三国郁林太守陆绩、东晋高士戴顒、晚唐诗人陆龟蒙、宋胡稷言等名人曾先后结庐于此,诗文佳话映照古今。 现全园包括中部(拙政园)、西部(旧“补园”)、东部(原“归田园居”)三部分,位于住宅北侧,花园部分占地约有62多亩,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

2、住宅坐落在园的南面,分东西两部分,呈前宅后园的格局。 一 读园导言 一 拙政园主人王献臣 拙政园的主人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原籍吴人,隶籍锦衣卫。王献臣弱冠时便以锦衣卫举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授行人,未几,擢为御史。 “公疏朗峻洁,博学能文辞,论事踔发。当孝宗朝,峨冠簪笔,俨然柱下,有古直臣风”(王宠雅宜山集·拙政园赋序)、“杜韦天尺五”,不阿法,抗中贵,人品高洁,“海外文章传谏草,天南魑魅识星辰”(王宠寄王侍御敬止),时有“奇士”之称。 二 拙政园和文徵明 文徵明与拙政园的关系倍

3、受关注。 1、文徵明曾为拙政园主王献臣的父亲写过王氏敕命碑阴记,王献臣和文徵明也过从甚密。 2拙政园并非按文徵明图而建。 几乎所有的文章包括我自己的书中都说,文徵明参与了拙政园的设计,甚至认为是按文徵明图而建,但这个说法迄今没有历史文献的支持,仅仅限于推测。 3目前收集到的文献记载文徵明手书拙政园图咏情况如下: 1、“嘉靖七年(1528年)(一说正德八年文氏44岁时曾第一次作画,但迄今本人未见确切记载,不敢信从;正德九年,文有饮王敬止园池,正德十二年,文有“拙政园中日月长”的诗,属于一般的酬唱)。2、所题拙政园诗初稿见于文嘉钞本中,约在嘉靖十年(1531)左

4、右,二年之后,即1533年增加玉泉一景,成为31首。这里仅指诗歌,没有提到图。 3、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年)作拙政园三十一景册。 4 、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年)82岁作拙政园图册,现存八帧。 5、嘉靖三十七年(1558)89岁时画拙政园图,此画曾著录于梁章钜退庵金石书画跋和秦谊亭曝画记余。这幅拙政园图似乎为全景图。 三 “拙政”解 据文徵明拙政园记载: 王君之言曰:“昔潘岳氏仕宦不达,故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曰:‘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余自筮仕抵今,余四十年,同时之人,或起家八坐,登三事,而吾仅以一郡倅,老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

5、者,园所以识也。” 园名为明代王献臣所起,用拙者之为政也之意。“拙”,实指不善在官场中周旋之意,是陶渊明“守拙归园田”中的“拙”。也是儒家一贯提倡的道德标准,与“巧言令色”、“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等相对。 王献臣自己也说:“罢官归,乃日课童仆,除秽植楥,饭牛酤乳,荷臿抱瓮,业种艺以供朝夕、俟伏腊,积久而园始成。”(王献臣拙政园图咏跋) 二 中部 中部为全园主要部分,占地十八亩半。此地“居多隙地,有积水

6、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王氏拙政园记),因地制宜而成。 园门是东西两住宅夹弄的巷门,对着东北街,以一座小庭园起首,院中有1533年画了三十一幅图咏后文徵明手植的古藤,“繁花密叶一层层”、“盘旋神龙势欲腾”(蒋吟秋园林纪胜),墙壁上镌“蒙茸一架自成林”,紫气东来大吉祥。 进夹弄有砖刻“得山水趣”,透露出若干山水信息,墙边小径,苔藓野草,是先抑后扬,引人入胜的一笔。腰门精致,入门,一座黄石假山当门而立,山势东西延绵,山上树木葱

7、笼,藤萝漫挂。符合清人审美:“门内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屏,屏欲小。”(清闲供·小蓬莱) “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主厅远香堂,四坡飞脊的歇山厅,梁架扁作,实际上是四面厅,廊庑周匝,造型稳重而又舒展、通透。 堂额取北宋理学开山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句意。赞美莲花的清香、洁净、亭立、修整的特性与飘逸、脱俗的神采,也展露了作者思想深层的佛学因缘。所以,“香远益清”指的是君子高尚的品德、美好的声誉,恰如莲之暗香潜溢,流芳远播。 堂南北步柱均有长联,看出当年名贤胜侣觞咏之盛。 西侧紧挨着远香堂

8、的是“倚玉轩”,此轩又名南轩,在此赏景,美不胜收。 堂东南角有井名“玉泉”,明代拙政园第三十一景。园主王献臣曾为京官,是他引以为荣的仕途经历,为拉纪念北京香山的玉泉,“遂以为名,示不忘也”,可见园主也不脱“心存魏阙”的巢臼。 远香堂北面临荷池大月台,景色开朗,池水清澈,隔水北望,仿佛一卷平远山水画。水中由西而东有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待霜三岛连属。 “雪香云蔚”西南方六角小亭““荷风四面亭”,攒尖顶,嫩戗发戗,位于广阔浩渺的水池之中,四面贴

9、水,“柳浪接双桥,荷风来四面。可似澄怀园,近光楼下看。”周围千叶莲花,李鸿裔以为来自印度,李鸿裔因有“前身金粟,俊赏琼英”之赞。 雪香云蔚亭与东侧的土山一溪之隔,溪间覆以小桥,土山平面略成三角形,小而略高耸,四周夹种橘树,更有乌柏成林,筑“待霜亭”,以橘题额,亦藉橘言志,含屈原橘颂、王右军黄柑帖、韦应物故人重九日求桔诸意。 “据一园之形胜者,莫如山”,计成所谓“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三岛大小参差、高低错落,“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大若小

10、,更有妙境……莫言世上无仙,斯住世之瀛壶也”(计成园冶·掇山),既令人产生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之遐想,又得四季季相变化之美色。堂东侧土山上的绣绮亭,亭面向远香堂,高下互为对景,亭平面长方形,亭中间后墙上有长方形窗洞,天花装饰性较强,前后为鹤胫形椽,中心较浅的藻井,内为圆形图案,屋顶坡度平缓,曲线柔和。 旷如奥如,方能疗治审美疲劳,享受了远香堂北之“旷”,可折堂东南隅体味园中园之“奥”趣。入“枇杷园”圆洞门,圆洞门宕南砖刻“晚翠”,取千字文中的̶

11、0;枇杷晚翠”。院落平面自由: 枇杷园与东部的海棠春坞、东南方的听雨轩之间用走廊连接,外用云墙、土山、树木围蔽组成了既有分隔又相互贯通的院落,各具景境特色。 这里的空间大小开阖,隔而不隔,各有欣赏主题,印证了张家骥先生所说的“往复无尽流动空间理论”。 循廊北上至东园与中园的界门坐东朝西的“倚虹”亭,亭倚南北长廊,长廊如卧虹,故名。亭前“倚虹桥”与阑皆低,为明旧构。此地境界大开,中部全貌豁然在目: 水池天然,浩淼修长,碧波映红,气象万千,隔岸西眺,西半亭“别有洞天”隐然在望,亭背北寺塔影亦

12、赫然在目,乃借景的经典一笔。 左顾远香堂、倚玉轩、香洲等华丽壮美的建筑,皆傍水而立,右观三岛苍然,山林苍翠,禽鸟鸣响,微风吹拂,松枝摇荡,一片山水自然之趣。一人工、一自然,是“园林设计上运用最好的对比方法”。 北侧“梧竹幽居”,形体较大,平面方形,内为四堵墙,各辟圆洞门,外为四根柱子,形成外廊。 “绿漪亭”在池东北角,北倚界墙,亭西南对池中小岛,亭南瞰水池,繁藻浮水,绿波粼粼,游鱼隐于繁藻绿波间,浮起曲漪。 远香堂西南隅的“奥”境则另具特色:“小飞虹”西接“得真亭

13、”,东与松风水阁、南与小沧浪、志清意远、深净亭围合成平面自由的独立水院,幽深曲折,庭园深深,移步换景。 旱船,是文人表达江湖之思的重要载体。建筑形若古代官船,是一种五种建筑物的综合体:跳板为桥、船头为台、头舱是轩、中舱为榭、尾舱为楼,似与非似,催人想象。 玉兰堂也是封闭式的书房小院,南为高墙,院内有大小玉兰各一株。玉兰,别名应春花、白玉兰、望春花。大型者亭亭玉立,笼盖一庭,早春花开,千枝万蕊,莹洁清丽,白色微碧,宛如雪山琼岛,且气香如兰,令人心舒目开。“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风韵动人。“玉兰”花形似笔,故一名“

14、笔花”。 沿“柳阴路曲”北行,“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曲,流莺比邻”(司空图诗品·纤秾)意境油然而生。 园西北隅之“见山楼”三面环水,楼上层收进。从楼西侧的假山盘登至架在半空的过道,直至楼上,“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春秋佳日,觞咏其间”,灵岩、天平诸山列障如屏,平远之景冲融而缥缥缈缈,可领略“山色有无中”的意境;雨天可观“远峰带云没,流烟乱雨飘”的空濛景象,风景极佳。隔池东望,“悠然见南山”,那连绵土山,

15、鸟语花香,南望倚玉轩、香洲,美景如画,令人洒然自适,心境一片悠然。在此“束云归砚盒;裁梦入花心”,诗兴更添。 底层面池,可凭栏休憩,榭内布置书房,一律明式家具,简洁疏朗。夏日荷花飘香,因名“藕香榭”,池边芦苇,深秋荻花飞絮,萧瑟有致,一片乡野情趣。东北角有曲桥与岸相连。 中部的主要建筑面水而立,造型多样别致,再联络以各式游廊曲桥,使得这一部分景色真正做到了“隐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陈从周主编中国古典园林鉴赏辞典,第113页)。陈从周先生称似姜白石词,清空骚雅,如闲云野鹤,来去无踪。 三 西部补园 清光绪三年(1877

16、)西部属张履谦补园,占地12.7亩,张延请吴门名画家顾若波、陆廉夫及书法家曲圣俞粟庐等参与谋划而成。园主自述:“宅北有地一隅,池诏澄泓,林木蓊翳,间存亭台一二处,皆欹侧欲颓。因少葺之,芟夷芜秽,略见端倪,名曰补园。园之东即故明王槐雨先生拙政园也,一垣中阻,而映带联络之迹,历历在目。观其形势,盖创造之初,当出一手,后人剖而二之耳。”(张履谦跋文待诏拙政园记石刻)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所形成。 圆洞界门“别有洞天”半亭依长廊,形成框景通往西部。洞天,本谓道家所称的仙境,群仙所居。说苑·茅君内传:“大天之内,有地之洞天三十六所,乃神仙

17、所居。”“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唐章碣对月诗)。入门便见西部台馆分峙,回廊起伏,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有额“西山佳气”,兼融晋名士王子猷“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世说新语·简傲)意和东晋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诗意,耐人玩味。 湖石假山上有“云坞”摩崖,古人以石为云之根,似云聚之坞。 “云坞”假山西侧的鸳鸯厅,是园主专为拍曲而建。其上的草架空间较大,对厅内隔热防寒有较好的作用,为西部的主体建筑,

18、嵌菱形蓝白玻璃,馆平面为方形,厅内用中间用纱鬲与挂落分为大小相同的南北两部分,好像两座厅合并而成。北为水池,与假山上浮翠阁相对,“三十六鸳鸯馆”,宜于夏秋;南为小院,植山茶十八棵,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宜于冬春。 出鸳鸯厅折南水湾东侧,池心石柱顶着橘红色八角亭,灯笼锦窗棂,用湖石遮掩,形式自然,有小桥和池岸相连,亭下水假山临水砌成羊肠小径,亭影倒映水中似塔,“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綦毋潜题高峰院)、“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唐许棠题慈恩寺元遂上人院),塔影也是诗人眼中的审美对象:蔚蓝色的天空,

19、明丽的日光,荡漾的绿波,鲜嫩的萍藻和红色的塔影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极美的视觉享受,径名“塔影亭”,该亭是苏州园林中最精美的亭子之一。 自亭南绕狭长水池西行折北,到“留听阁”,名为阁,实为一层建筑,面阔三间,平面形状接近方形,内设四柱,柱间用纱鬲挂落飞罩分隔成内廊。阁的南面和北面中间为长窗,其余都为短窗。有吴大澂篆书额。在萧瑟的秋日里,又值秋雨如丝,碧荷初败,倚栏静听,细雨滴打枯荷竹叶,淅淅沥沥,组成一曲大自然的美妙乐章,别有李商隐“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那种冷清萧瑟的诗情。

20、北行步石蹬上土山东行,有八角形双层之阁高耸于假山之巅,四周有平台栏杆,显得庄重,远眺近观皆成景,与水池南“卅十六鸳鸯馆”互为对景,有宋苏轼华阴寄子由“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诗意,因名“浮翠”,为郭熙所称的高远取景法,高远之色清明,势突兀。土山东从大池分出的一股水流从东向西斜穿山地,将山分成南北二峰,创造出山涧小溪一景。下阁而南渡桥再登假山,土山顶有浑圆小亭,圆形攒尖顶似笠,隐于水际、花木之间,“何蓑何笠”,恰似渔翁头戴之蓑帽,名“笠亭”。 东行至河湾转折处依水而筑的

21、扇形小亭,扇形的弧面和池岸相协调。名“与谁同坐”轩,其内桌、凳、窗、门,皆为扇形,小巧精雅,别具一格,两侧门洞形式精巧,取意宋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词:“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过花棚石桥到东北隅,临池有二层楼,楼上四面窗户,用传统的明瓦采光,“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边倒影来”,名“倒影楼”,运用光感来表现大自然瑰丽秀美的色彩。楼下名“拜文揖沈之斋”,园主得文徵明、沈周两人的半身像和王氏拙政园记,将之嵌刻在两壁,唤起游人对这两位伟大画家、文

22、学家的追念。斋北银杏木屏风上雕刻着清画家郑板桥的竹子和题诗。 波形长廊为补园极品,廊跨凌于水面,高低曲折,委蛇起伏,浮廊可渡,贴墙堆叠湖石、点缀花木。 池东南假山有一平面六角形的小亭,“隔墙送过秋千影”,中部的湖光山色奔驰眼底,“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唐白居易欲与元宗简结邻而居作诗以赠),墙垣沉睡于春色之中,垂杨飘绿,红杏出墙,梨花送白,春色两家共享,名“宜两亭”。这是巧借地势,并深得“窗户虚邻”之妙。 “补园”与中部比较,有不少差别,顾公任甚至有“富

23、儿作态,弥觉可憎”的激愤之评。“补园”建筑密度高,部分失去疏朗闲适的特点,装饰奢丽,基本保留了西风东渐后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园林风貌。 四 东园·归田园居 经历百二十余年后,到了明崇祯四年(年),已荡为丘墟的拙政园东部为王心一构得。王心一,字纯甫,号玄珠、半禅野叟,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天启间为御史,因劾魏忠贤党客氏而遭贬谪. 此地具松冈、山岛、竹坞、曲水之趣,王氏悉心经营,因地制宜,“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友人文湛持为余额之,曰:‘归田园

24、居’”(王心一归田园记,出吴县志卷39中)刻意追求陶诗高韵,曾自作和归田园居五首和陶渊明。 “门临委巷,不容旋马,编竹为扉,质任自然”,是住宅夹弄的巷门,朝东,即百家巷。 今仅有下述几处仍旧名,位置也有变化: 兰雪堂,用唐李白诗别鲁颂:“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 东北绕池行,至水榭名“芙蓉”,前部用石柱架于水上。平面接近正方形,四周为回廊,内两侧山墙上为砖框景砖,前后开敞,前为方形落地罩,后为圆光罩,镶嵌着花篮,装修精美,造型轻盈。 巡径北上大草坪,散植紫薇,“

25、紫薇长放半年花”,花色紫红白蓝相间,中天泉亭耸立于前,周围有八角形的石地坪,亭体形较大。亭平面为八角形,内用长窗和半墙半窗分隔,相传为元代大弘寺东斋遗物,终年不涸,水质甘甜,故借以名亭,引发思古情思。 亭北平冈松林、宽阔的草坪、葱绿的树木,清疏明朗。折西北,为秫香馆,四面厅,四周围廊,如意头十字穿海棠窗棂,此馆内所有长窗裙板及夹堂板上刻有四十八幅黄杨木雕,共有西厢记和金玉如意两本戏剧图案。有“张生跳墙会莺莺”、“长亭送别”、“状元及第”等图案。现为游人品茗休憩之处。 馆南为曲水萦围的山岛。土山顶上的“

26、;放眼亭”,卷棚歇山顶,位高宜远观,因取唐白居易“放眼看青山”(白居易醉吟先生传)诗句意名之。 环复廊南行,半亭“涵青”,平面为凸字形,倚南墙而面水,取唐储光羲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诗中“池涵青草色”诗句意。亭前一方清池,碧水盈盈,萍藻浮翠,池北以坡地、草坪、花草、树木、流水为主,景色开朗,南北与放眼亭高下对景。“涵青”池原在“兰雪堂”前,今仅袭旧名。 陈从周认为,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宜于动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